图书介绍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研究
  • 周宁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1911134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师范教育-课程-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1

一、研究的缘起1

二、研究的意义3

第二节 论题的界定5

一、近代5

二、师范教育7

三、课程9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述评11

一、近代学者对于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研究12

二、当代学者对于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研究24

三、关于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历史资料35

四、关于深入进行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研究的思考38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8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38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40

第二章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发展演变42

第一节 萌芽时期(1897—1911)42

一、播种:国外师范教育课程简介42

二、萌发:国外师范教育体系效仿43

三、抽芽:本土师范教育体系成型44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912—1922)47

一、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47

二、高等师范教育的初步发展49

三、中等师范教育的初步发展50

第三节 曲折发展时期(1922—1927)51

一、师范教育制度的调整51

二、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各自为政52

三、中等师范教育课程的艰难前行53

第四节 复兴时期(1927—1949)54

一、师范教育的独立54

二、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逐步规范55

三、中等师范教育课程的反复调整57

第三章 从“单一中心”到“多个中心”——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目标的演进62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演变概述63

一、满足国家师资需求的课程目标63

二、强调素质培养的课程目标64

三、培养健全师资的课程目标67

四、适应战时国防需要的课程目标76

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制定流程81

一、制定者的选择:从“专制”走向“民主”81

二、制定目的:满足“质、量”需求83

三、目标来源和资料收集:从“拿来主义”到“审视社会需求”84

四、价值取向:从“社会本位”到“兼顾社会知识人”87

五、形式取向:“普遍性目标”和“行为目标”89

六、具体要求:重视认知领域90

第四章 从“拿来主义”到“适合国情”——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演进92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演变概述95

一、师范教育初创时的课程结构95

二、师范教育削弱背景下的课程结构98

三、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课程结构102

第二节 课程结构的特点109

一、较强的政治性110

二、给地方留有一定的弹性112

三、课程负担繁重113

四、重视选修课程115

五、强调公共基础课程117

六、不断推进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改革122

第五章 从“单一”到“多样”——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演进128

第一节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内容发展概述129

一、提纲挈领式的课程内容129

二、高度统一的课程内容131

第二节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教材发展概述133

一、来源众多的师范教育教材133

二、编审的初步规范和两强竞争局面的形成137

三、中等师范教育教材的缓慢前行和高等师范教育教材的首次出现141

四、师范教育教材的全面发展繁荣144

第三节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教材的特点149

一、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教材与近代中国思潮149

二、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教材内容的学术特点161

第六章 从“只重知识”到“知识技能实践结合”——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实施的演进172

第一节 课程实施的各时期概况173

一、课程实施的核心:从侧重学术到兼及专业精神173

二、课程实施的目的:从规模到质量177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特点181

一、重视实习课程182

二、提倡教学法和各学科的协调188

三、教具逐渐丰富195

四、重视音、体、美等素质类课程的实施197

第七章 从“片面单一”到“丰富多样”——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评价的演进199

第一节 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199

一、逐渐多样化的评价视角200

二、注重全面素质的评价取向201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特点203

一、评价方式多阶段203

二、评价对象多视角209

三、评价形式多样化214

第八章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思考与启示219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制定219

一、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目标制定流程的启示219

二、对当前我国师范教育课程目标制定的评析221

第二节 课程结构的确定224

一、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启示224

二、对当前我国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评析227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选择230

一、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启示230

二、对当前我国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评析232

第四节 课程实施的组织232

一、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实施的启示233

二、对当前我国师范教育课程实施的评析234

第五节 课程评价的规范235

一、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评价的启示235

二、对当前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评价的评析238

结语239

参考文献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