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药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药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4642794.jpg)
- 乔海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68720978789469368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药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药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一节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1
第二节 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和研究内容2
一、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2
二、市场药物的再评价3
三、临床药动学研究4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5
五、药物相互作用研究6
六、教学与培训6
七、咨询服务7
第2章 临床药物效应动力学8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8
一、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8
二、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9
第二节 药物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10
一、量反应的量效关系10
二、质反应的量效关系12
三、时效关系13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13
一、受体的概念和特性13
二、受体学说14
三、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15
四、受体的调节15
五、受体与临床用药16
第四节 药物与基因17
一、基因治疗的类型和途径17
二、基因治疗的方式18
三、基因治疗的应用18
第3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20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21
一、药物的转运机制与转运体21
二、药物的吸收26
三、药物的分布28
四、药物的代谢30
五、药物的排泄32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34
一、速率过程与速率常数34
二、房室模型35
三、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37
四、表观分布容积38
五、半衰期39
六、清除率39
七、稳态血浆浓度40
八、积累系数41
九、负荷剂量42
十、生物利用度42
第三节 临床给药方案的拟订与调整43
一、给药途径的选择44
二、不同给药方案的拟订44
三、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剂量调整51
第4章 药品的注册与管理54
第一节 药品及其特殊性54
一、药品的分类55
二、药品的特殊性56
三、药品质量特征57
第二节 药品注册57
一、药品的注册分类58
二、药品注册申请的分类59
三、药品注册基本要求60
第三节 新药申报与审批60
一、新药临床试验的申报与审批60
二、新药生产的申报与审批61
第四节 药品管理62
一、药品质量管理规范62
二、药品的分类管理65
第5章 药物临床研究68
第一节 药物临床研究的基本条件68
一、药物临床研究的申报与批准68
二、临床试验单位及研究人员应具备的条件69
三、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原则69
四、药物临床试验研究的分类与要求70
第二节 Ⅰ期临床试验71
一、Ⅰ期临床试验的目的与内容71
二、Ⅰ期临床试验的设计与方法72
第三节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77
一、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原则77
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常用方法77
三、试验方案主要项目及其设计要求79
第四节 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82
一、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在药物临床研究中的意义82
二、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设计84
三、数据处理86
第6章 治疗药物监测88
第一节 TDM的原理和基础89
一、血药浓度与药效89
二、血药浓度与药效的相关模式90
三、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91
第二节 TDM的指征94
一、治疗指数低、毒性大、安全范围较窄的药物94
二、体内消除按非线性药动学进行的药物94
三、患有肝、肾、心等疾病95
四、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时95
五、联合用药95
六、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95
七、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具有遗传差异的药物96
八、其他96
第三节 TDM的临床意义96
一、指导临床合理用药96
二、给药个体化97
三、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97
四、确定合理的给药间隔97
五、药物遗传学监测97
六、判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98
七、鉴定医疗事故与差错、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98
第四节 TDM的临床应用98
一、利用药动学原理设计给药方案98
二、利用血药浓度调整给药方案100
三、疾病状态下调整给药方案102
第五节 TDM的常用方法103
第六节 TDM的发展趋势104
第7章 小儿临床用药106
第一节 小儿的药动学特点106
一、吸收107
二、分布107
三、代谢108
四、排泄110
第二节 小儿的药效学特点111
一、中枢神经系统111
二、水盐代谢111
三、遗传性疾病111
四、内分泌及营养112
五、免疫反应112
六、其他112
第三节 影响小儿用药的因素113
一、母亲用药113
二、用药依从性113
三、新生儿黄疸与用药113
第四节 小儿合理用药114
一、小儿给药剂量的计算114
二、给药途径及方法116
第8章 老年人临床用药117
第一节 概述117
一、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的特点117
二、老年人的用药特点118
第二节 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119
一、吸收120
二、分布120
三、代谢121
四、排泄122
第三节 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123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123
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124
三、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124
四、免疫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125
五、其他方面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125
第四节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125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126
二、恰当选择药物及剂型126
三、给药方案应个体化126
四、恰当的联合用药127
五、控制疗程并注意随访127
六、减少和控制使用补养药128
第9章 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的临床用药129
第一节 妊娠期母体药动学特点129
一、吸收130
二、分布130
三、代谢130
四、排泄130
第二节 胎盘的药动学131
一、胎盘的药物转运功能131
二、胎盘的药物代谢功能132
第三节 胎儿的药动学132
一、吸收133
二、分布133
三、代谢133
四、排泄133
第四节 不同妊娠期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134
一、妊娠早期用药134
二、妊娠中期和晚期用药134
三、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135
四、妊娠期合理用药的原则136
第五节 妊娠期常用药物137
一、抗感染药物137
二、心血管系统药物138
三、镇静药和抗惊厥药138
四、平喘药138
五、激素药物139
六、降糖药139
七、镇吐药139
第六节 分娩期临床用药139
一、镇痛和镇静药的应用139
二、麻醉药的应用140
三、子宫收缩和子宫收缩抑制药的应用140
四、防治子痫患者抽搐的药物141
五、分娩期用药原则141
第七节 哺乳期用药142
第10章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用药144
第一节 遗传药理学的基本概念145
第二节 遗传因素对药动学的影响146
一、药物氧化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146
二、药物代谢转移酶的基因多态性149
三、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153
第三节 遗传因素对药效学的影响155
一、药物效应酶的基因多态性155
二、药物受体基因多态性157
第11章 药物相互作用159
第一节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159
一、影响吸收的药物相互作用160
二、影响分布的药物相互作用162
三、影响代谢的药物相互作用164
四、影响排泄的药物相互作用166
第二节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168
一、相加作用168
二、协同作用168
三、拮抗作用169
第三节 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170
一、配伍禁忌170
二、药物与容器的相互作用170
三、药物与赋形剂的相互作用170
第四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170
一、体外筛选法171
二、体外代谢数据预测临床代谢性相互作用171
第五节 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原则172
第12章 肝肾疾病与临床用药173
第一节 肝疾病与临床用药173
一、肝对药物的处置作用173
二、肝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174
三、肝疾病对药效学的影响176
四、肝疾病时的用药问题176
第二节 肾疾病与临床用药177
一、肾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177
二、肾疾病时的用药问题180
第13章 药物流行病学183
第一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84
一、描述性研究184
二、分析性研究185
三、Meta分析在药物流行病学中的应用187
第二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内容188
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189
二、药物疗效研究193
三、药物利用研究194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特殊问题与发展前景196
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特殊性196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前景197
第14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199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199
一、药物不良反应分类199
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200
三、药物不良反应危害201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204
一、药源性疾病的诊断与处理204
二、重要的药源性疾病204
第15章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212
第一节 概述212
一、药物滥用213
二、药物依赖性213
第二节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和特征214
一、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214
二、致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特征215
第三节 药物滥用的危害217
一、对个人的危害217
二、对社会的危害218
第四节 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218
一、国际药物滥用管制218
二、我国药物滥用的管制219
三、药物依赖性的治疗220
第16章 药物经济学基础222
第一节 药物经济学的基本知识222
一、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22
二、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史222
三、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任务223
第二节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分析方法及步骤224
一、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24
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步骤226
第三节 药物经济学与新药研发227
一、药物经济学与药物临床前研发决策227
二、药物经济学与药物临床试验研究228
第四节 药物经济学的应用229
一、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229
二、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230
三、我国药物经济学应用发展趋势232
第17章 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药234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235
一、拟多巴胺类药235
二、中枢M受体阻断药239
第二节 治疗老年性痴呆症药240
一、AChE抑制药240
二、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药242
三、M受体激动药242
第18章 抗炎免疫药243
第一节 非甾体类抗炎免疫药243
一、非选择性COX抑制剂244
二、选择性COX-2抑制剂248
第二节 甾体类抗炎免疫药250
第三节 疾病调修药255
一、免疫抑制药255
二、免疫增强剂259
第19章 抗高血压药263
第一节 概述263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264
一、利尿药264
二、β受体阻断药266
三、钙通道阻滞药268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269
五、AngⅡ受体阻断药271
第20章 抗心力衰竭药273
第一节 抗CHF药物分类及CHF治疗策略的选择274
一、抗CHF药物分类274
二、CHF治疗策略的选择274
第二节 常用抗心力衰竭药275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275
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280
三、利尿药281
四、强心苷283
五、血管扩张药285
六、非苷类正性肌力药287
第21章 抗心绞痛药291
第一节 硝酸酯类292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294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296
第22章 抗菌药物298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发现、发展简史与研究进展298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300
第三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性304
一、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304
二、细菌耐药性305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07
一、毒性反应307
二、变态反应309
三、二重感染310
第五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311
一、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311
二、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312
三、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312
四、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314
五、抗菌药物的联合疗法314
第六节 抗菌药物PK/PD与给药方案优化321
一、不同抗菌药物的PK/PD特征分类321
二、PK/PD与不同类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优化322
三、抗菌药物在孕妇中的应用323
四、抗菌药物在哺乳期妇女中的应用325
第23章 抗病毒药327
第一节 抗病毒药概述328
一、病毒简介328
二、抗病毒药的作用机制328
三、抗病毒药的分类328
四、抗病毒药耐药性328
第二节 抗流感病毒药329
第三节 抗疱疹病毒药331
第四节 抗艾滋病病毒药333
第五节 抗肝炎病毒药337
中文索引339
英文索引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