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学科视野下的就业保障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薇,王旭东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3650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学科视野下的就业保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郑功成1
第一章 就业与就业保障1
第一节 就业保障研究的思路和基本范畴2
一、促进就业2
二、就业保障研究的基本思路3
三、就业的二重性4
四、就业保障6
五、就业保障的主体客体与本研究的结构13
第二节 我国当前的就业现状15
一、我国就业领域的基本形势是积极发展的18
二、我国就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24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就业保障35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36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36
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37
三、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经验规律——奥肯定律41
第二节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43
一、我国经济增长状况43
二、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45
三、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62
第三章 经济结构与就业保障67
第一节 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68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68
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69
三、费景汉-拉尼斯模型70
四、托达罗模型71
五、钱纳里模型72
第二节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迁73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73
二、我国就业结构的变迁76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偏离度76
四、我国产业就业弹性及变化79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分析83
第一节 市场性要素的构成及劳动力市场的运行85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85
二、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86
三、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88
四、劳动力市场流动机制89
五、劳动力市场信息机制89
第二节 制度性要素的构成及劳动力市场的运行90
一、最低劳动标准91
二、社会保障制度95
三、内部劳动力市场97
四、工会组织100
第三节 社会性要素的构成及劳动力市场的运行103
第五章 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107
第一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及目标模式108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发展的历程108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109
第二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11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求问题111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117
三、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130
四、社会保障体系中就业保障理念的欠缺138
第六章 教育与就业保障141
第一节 教育与就业的关系142
一、教育影响就业数量143
二、教育影响就业质量146
三、教育对就业保障的影响是长期的146
四、就业保障对教育的要求147
第二节 从就业保障的角度考察我国的基础教育152
一、国家规划与现状报告152
二、教育经费问题157
三、农村“普九”、“两基”问题158
第三节 女性受教育状况对就业的影响160
一、目前我国女性受教育情况160
二、女性教育与就业保障163
第四节 公民教育与就业保障167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与由来167
二、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168
三、公民教育与就业保障170
第五节 职业教育与就业保障172
一、职业教育对就业保障的积极影响172
二、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173
三、政府要为职业教育发展做更多的实事176
第七章 就业能力与就业保障180
第一节 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脉络和内涵181
一、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脉络181
二、就业能力概念的重要意义183
三、从就业保障的角度界定就业能力185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关键素质188
一、什么是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关键素质188
二、较强的思维能力189
三、沟通与合作能力191
四、学习与发展能力193
五、健全的自我意识195
六、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198
七、良好的职业道德199
第三节 把握劳动力市场的能力205
一、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206
二、分析劳动力市场的能力208
三、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自己的能力209
四、把握劳动力市场机会的能力209
五、运用劳动力市场资源的能力210
第八章 就业观念与就业保障211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匹配率与就业观212
一、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匹配率问题212
二、就业观218
第二节 我国就业观的基本内容与变革220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观220
二、就业观的变革223
三、自主多元的就业观226
第三节 促进自主多元就业观的形成和完善229
一、促进就业目标观进一步多元化229
二、强化就业方式观的创业方面231
三、强化就业地域观的经济不发达方向232
四、加强就业发展观的自觉性、目的性和自适性238
第九章 职业指导与就业保障244
第一节 职业指导事业的产生与发展245
一、职业指导是应劳动力市场需要而产生的就业服务事业245
二、职业指导事业的发展246
第二节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职业指导的状况252
一、美国的职业指导252
二、英国的职业指导254
三、德国的职业指导257
四、日本的职业指导262
第三节 大力促进我国职业指导事业的发展265
一、我国职业指导事业的产生过程265
二、职业指导事业的复苏与新发展266
三、当前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72
四、大力促进职业指导事业的发展279
参考文献284
后记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