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泉草堂遗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泉草堂遗稿](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4658175.jpg)
- (明)林士元著;周显忠点校;(明)梁云龙著;朱巧云点校,(明)许子伟著;朱巧云点校 著
- 出版社: 海口:海南出版社
- ISBN:754430959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地点: 中国 年代: 明代) 古典散文(地点: 中国 年代: 明代) 古典诗歌 古典散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泉草堂遗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北泉草堂遗稿3
前言3
本传5
记6
员山里记6
铭7
明赐进士第升授奉政大夫工部都水司郎中周务斋公墓志铭7
序10
奉政大夫广西按察司佥事竹庵吴公墓志铭并序10
表13
大明武昌府通判懒斋周公墓表13
诗16
贞节莫孺人三首16
送周清溪先生福州司训17
哭周岳父追忆前事 并序17
过丈人墓有感而作18
挽冬官周务斋先生三首19
校勘记20
梁中丞集23
前言23
书25
背水战书与带川书25
碑文29
荡空松山碑文29
行状34
海忠介公行状34
诗49
塞上曲七首49
附梁必强遗稿51
琼州府儒学正乐碑记51
赠吴省斋先生荣荐序53
层峦耸翠二首55
青草孝贻祠堂和张子翼韵55
附录56
本传56
御祭云龙公文57
许忠直集61
前言61
序63
赠贺定斋邑侯仁政荣满序63
赠县尹贺定斋家居六十一寿序65
记67
喻义亭朱陆同然记67
尚友书院记69
陈邑侯去思记71
巡按蔡公散澳党碑记72
会同学田记73
儋兰村德义书馆记74
迁建儒学记76
浚河记78
祭文80
祭海忠介公文80
诗81
文笔峰81
五指山和丘文庄公韵82
海口渡82
挽海忠介公82
玉阳书院83
皋塘馆喜晴拟回玉阳书院祀白沙先生83
游青山三首83
马鞍冈84
附录85
本传85
赐进士吏户兵三科给事中许忠直公墓表85
松溪小草91
前言91
松溪小草序93
新刻松溪小草序96
序98
学庸浅言序98
史评序言99
历代帝王圣贤将相图序100
樊侯称觞序101
胡母周孺人八秩开一序102
陈亦先七十有一序104
引106
丘君雨长暨贤配潘孺人六十双寿引106
金莲庵募化重修大士堂引107
铭108
涌玉泉铭108
续龙梅四景 小引108
万松垄108
龙梅塔108
记109
寄傲轩记109
重修庙宇题名记110
赞111
小影自赞111
陈亦先像赞111
题周端臣岳翁遗像112
祭文112
祭张葳宇文112
祭符仪山先生文114
祭王漫叟文116
诗118
古珠崖118
别友人梁兰村118
梁兰村为予作松石歌以答之119
松120
寄题试剑峰大小洞天120
戊寅清和月喜八闽老友燕及偕诸子过松溪遍探名胜为挥六图纪游作此志盛121
戊寅冬怀儿北征二首122
雨中观壁间书画忆亡友123
松间挂笠124
赠东河友人吴邃章124
石浪濯足124
悬崖听泉125
题董宗伯书画册125
冰霜节操歌为吴明府李太君作126
李滨江广南游归舟泊琼岛握手言欢道及广南之盛为赋广南八咏选四127
题韩夫人捞月图128
柬何心斗128
十月海棠花开琼庠为琼山王明府贽作129
赠云载青130
七星岭130
中秋阻雨步樊明府韵二首131
上滩131
下滩131
移花就雨132
岭下村雨宿132
答漫叟132
石浪亭落成132
友人吴于庵邮致新诗有池十亩搆轩临焉命以名斋偶记杜陵有残夜水明楼之句聊以水明额之不知轩中人午夜读倦四壁无声斗转星稀水明之致果有当否当为予道之133
丙子八月廿三日飓风133
候渡133
丙子九月登文笔峰134
听友人谈遗事134
不寐134
扁舟晓泛135
寄题澹庵泉135
文峰览胜135
题莲华庵135
过云齐滩136
太平道中136
海安即事136
奉和樊明府重阳登高四韵137
寄怀叶苍崖137
步张卓盈见赠原韵137
庚寅仲春访家元有山中茅斋137
登苍屹山138
约梁兰村同登建江楼二首138
走笔柬兰村兼索题笺139
初冬偕梁兰村郊外访友马上口占139
李滨江广南游归舟泊琼岛赋此赠之139
访林桂如村庄139
叠石先生漫叟翁暨诸同人集石浪亭听松140
和漫叟韵140
登郡城鼓楼选四140
丙子仲春偕家怀晋永日泛舟分韵共赋141
九日问友吴旭升病142
秋日访张嘉湖142
丙子秋建江买舟入桃谿访漫叟142
别施澄庵归携李142
赠漫叟143
赠家怀晋兄143
丁丑花朝访家印白弟143
晚登慈云岩144
月夜赠梁瑞桢144
寄怀李苑超世侄144
游惠液泉144
山产晓发马上口占145
赔覃丹溪145
建江清晓145
癸未仲春望日过石门访江祥文不遇146
仲夏访东河吴邃章友人山居146
赠宁波周汉雯146
依原韵答林文若146
重九雨霁偕友人蔡天三由龙门塔过溪至松林147
谢樊明府遥寄诗笺147
秋淋阻约寄怀樊明府147
陈掞章招饮 秋雨阻行赋谢148
癸未除夕148
癸未杪冬喜陈惕若过访松溪书舍赋赠148
入临高道中同叶苍崖作148
奉和樊明府后堂落成原韵149
甲申雨中七夕149
甲申九日偕诸友人登文笔峰 得高字149
菊月偕何心斗莫式翁携樽过金莲精舍剧谈150
步原韵赠周洛臣150
冬月过嘉湖赠张惟简150
寄怀卢韩五150
寄怀邱雨长151
冬日与周洛臣登九曲尖峰151
那山雅集即席分赋151
仲冬纪异152
甲申杪冬喜晤叠石先生重游建江152
遣怀呈吴于庵152
答莫介梧原韵152
清晓泛舟153
戊子重九后二日志感153
九日偕同人登万松垄 得松字153
家鹤洲自万春解组过访喜晤有用故友连宵共谈154
九日会阳道中 已丑年154
别李友生归东莞154
莫介梧公车北上绕道定襄家晋予署中诗以讯之155
喜嘉禾陆世兄过访龙梅村居155
答潘秃翁下榻茉莉轩韵155
送陈望云归余姚156
庚寅暮春访家鹤洲156
五指参天156
过愈村访王石君不遇156
春日酌酒157
春日途次157
题樊明府潇湘夜月图157
偶成157
附录158
本传158
扬斋集163
前言163
序一169
序二170
策172
策问一172
策问二174
对176
拟王赞襄琼南人物风俗对176
记180
孝贻祠堂记180
官隆田沟记181
序183
重修族谱序183
文昌吕氏族谱序185
风檐录序186
呈188
呈请丘文庄海忠介二公崇祀两庑188
书191
复于邑侯改建雁峰书院书191
与诸生论经学书193
与诸生论史学书194
与诸生论理学书197
与诸生论古文书200
上冯鱼山先生书201
寄羊城同学书201
传202
李卓斋先生传202
王由之彦清二义士传204
碑铭206
青草海忠介公祠碑206
慎斋明经周先生墓志铭207
诗209
拟张茂先励志诗 次原韵209
读史210
读大学衍义补有怀丘文庄公五古百韵212
浮粟泉歌214
落花曲215
及门询古诗源流聊成韵语答之215
喜及门韩紫东举进士膺馆选赋诗赠之218
月夜忆弟218
乌江218
红桥219
晓色219
寄子经墨峰诸弟四律俱以何处青山是越州作结219
观杜少陵遗像敬题一律以志向往220
谒韩文公祠220
咸阳怀古220
姑苏怀古221
春游得句221
春221
夏222
秋222
冬222
春日集高鹤亭别野漫占呈教222
偶题223
九日集调风阁即席奉和杨制军太夫子见示原韵223
花田怀古223
舟泊清远峡寄子经四弟224
飞来寺224
舟中口占寄弟224
朱仙镇谒岳王祠225
舟次平沙寄江南诸友225
闲居遣怀225
题山斋壁225
寄友226
秋雁226
秋柳226
卜居城南即事书怀227
琼台怀古227
贺儋州李文广七十寿诗229
题苏文忠公笠屐图230
吟秋集古四首230
秋声230
秋色231
秋晴231
秋阴231
海棠桥232
秋日送友之衡阳口占232
途中复次前韵却寄陈明也司马232
题河田官舍应卓斋师见示韵232
河田竹枝词233
次黄天章原韵十绝234
西湖十景次友人韵235
苏堤春晓235
平湖秋月235
曲院荷风236
断桥残雪236
柳浪闻莺236
花港观鱼236
雨峰插云237
三潭印月237
南屏暮钟237
雷峰夕照237
杂感集唐十绝238
过兰石书室因雨止宿时有珠江之行聊成一绝239
风雨夜小酌239
闺怨十绝239
集古十绝寄琼南诸友240
辑拙作成编漫题二绝241
附录242
本传242
墓志铭244
白鹤轩集249
前言249
文集251
奏疏251
奏广东英夷滋扰情形疏251
奏英夷滋扰督臣玩延贻误疏253
奏逆夷窜入省城须分路夹攻以图收复疏255
奏广东江面土匪聚掠请旨严饬查办以靖地方疏256
奏外省例设书胥誊写词状应严行查禁以杜弊端疏258
奏畿疆业已肃清从前被贼裹胁难民来京生理者恳恩免究疏260
奏督抚参劾属员应据实陈奏从严惩办以儆贪墨而肃官箴疏262
奏海运司员保举过优比例沥陈疏264
奏各州县考试文童受财枉法请旨严禁以肃吏治疏267
围攻英夷檄268
补授云南粮储道员缺谢恩疏272
兼署云南臬篆谢恩疏272
记273
重阳度昭化天雄关记273
三溪社学记275
序276
四川己未恩科武乡试题名录后序276
云南武乡试录后序277
昌述村翻刊族谱序278
林环溪先生八旬晋四寿序280
钦加同知衔署琼州府海防同知知琼山县事加三级培生金老父台大人五旬大庆荣寿序282
传284
李母杨太宜人传284
颂286
署文昌县刘望三德政颂286
赞287
崖州营游戎唐泰清像赞287
陈清如先生像赞288
李万年先生像赞289
潘子善余母吴太孺人像赞289
卢迪甫像赞290
铭290
韩碧湖暨郭安人合葬墓志铭290
赋292
石鼓赋292
文294
哭孙肇元文294
信296
寄文渊先生信296
诗集297
丙寅五月十九夜梦中得诗云冠裳采色唐虞盛草木恩晖日月长醒后记去年放粮道即是日也一官瓜及万里蓬飘吉梦为何因用其词及其意作七律二首297
彭子嘉由南书房京察一等转补御史升授云南盐道前途阻梗淹留川僰所植兰一朵九出馥郁异常余赴粮道任同处逆旅作此以破岑寂丙寅五月二十日298
盐粮道署在滇省城内彭子嘉不乐赴任以当事者皆武人也作此以促其行298
彭子嘉苦病思归见于词色作此以慰之299
丁卯上巳宋小墅前辈招往龙潭修禊同游者二十三人分韵赋诗肴核具陈笙歌迭奏比右军兰亭实为过之余拈韵得集字299
和李铭珊刺史龙潭修禊原韵300
丁卯重九马培之协戎招饮席上读宋小墅前辈赏菊诗次韵奉和①300
丁卯重阳偕寮佐登五华山时迤西军务未息各赋诗写怀仍用宋小墅赏菊原韵300
周漱泉山长植梅二株于五华书院学半堂前并纪以诗此梅乃龙泉寺道人所赠时昆垣戒严余办防剿事务草草致和工拙不计也301
和沈朗山海心亭公燕诗二首301
戊辰封篆日作302
和沈朗山赠余封篆诗302
沈朗山玉笙楼诗稿各体皆备人目为诗狂作此以戏之302
沈朗山答余诗云迩来遇敌侬先怯咫尺军中有一韩余非敌也依韵奉酬302
沈朗山赠红顶一颗以诗报之303
沈朗山眷口在蜀无以为家屡思弹铗为居停所留咏此代柬304
和沈朗山寒夜排闷诗304
和沈朗山宜园感旧绝句304
朗山悼忘姬诗情辞悱恻忆拙荆于前年弃世作此写怀亦以歌当哭也305
朗山办滇点军务奉旨赏强都巴图鲁字清语谓其聪明肯任事好汉也旋补授云南盐道作此以颂之305
寿迤东道蔡芥舟并贺新加奇车伯巴图鲁之喜306
贺沈朗山进盐道署新任之喜306
和沈朗山即事感怀诗四首306
中秋夜雨 滇乱人民离散故诗中及之307
同治癸酉年八月初四日自昆垣进京司道各官出郊饯别是日濒行时盐道沈意文赠扇题诗余酬以所养双鹤依韵和二首308
甲戌二月出京龚叔雨世兄赠扇题诗余依韵奉酬308
寿宋引恬方伯七十309
寿盐道沈朗山310
琴苋图311
和蔡芥舟赠别诗四首312
续和前韵四首313
宋小墅前辈依韵和四章再次韵奉酬313
小墅再用前韵赋诗四首老有退志作此以留之314
寿蔡小霞年伯314
闱中遇雨315
闱中交卷甚迟作此以示多士315
张桐厢先生之孙小名福寿英华露爽如虎豹之驹虽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五岁开蒙余名之曰堂杰作诗以勉之315
张堂杰开蒙甫周月屡来署向余背诵三字经聪颖出群作此以为前程之券316
与迤东道蔡芥舟话别诗五首317
松鹤图317
附录319
本传二319
韩紫东先生传321
志亲堂集327
前言327
记329
重修永丰城垣庙宇河堤各工记329
新建徐闻琼文会馆记330
重修关帝庙记 东郊墟331
东阁里友文社记332
崇文社宾兴记334
拟会同变通社仓置产碑记334
序336
重修文昌县志序 代张邑侯撰336
邓絅堂贰尹诗序337
林旸谷诗集序338
永丰岭南王氏谱序339
李氏续修合族谱序340
冯御史支谱序341
竹?宗谱序343
马村房谱序344
琼山苍一图兴贤宾兴序345
虎山书院宾兴序347
焕文社宾兴序348
韩洪美宾兴序349
溪西创捐宾兴序350
邑侯张浴汀公德政并寿序351
传353
孝廉郑柏山先生传353
邢养愚先生传355
岁贡周壮其传357
节妇蔡林氏传358
行述360
先考行述①360
跋364
陈中秘稿跋364
书后365
书陈萃田诗后365
书366
上熊璧臣师书366
复南昌县尹张兰江同年书367
复刘詹岩殿撰书②368
上广饶九南兵备道某书369
与王汉桥同年书370
示372
编排保甲示372
保甲章程373
诗378
送刘詹岩殿撰应诏入都即次述怀原韵378
刘詹岩殿撰入都陈情恩准归养再次述怀原韵379
题张子光兰菊竹三友图379
题友人友鹤图真照380
题罗灌余安澜图380
奉先考讳归里刘詹岩殿撰以诗送行次韵志别381
壬辰北上同行者为广宁程毓澜德庆李犹龙梁维城皆系新科沿途行店车夫要挟需索不堪言状至王营起旱更倍于前程李诸君愤极然会试期迫无可奈何因以贫身春尘人五字为韵各赋七律382
对月怀友382
九月登赵王楼思亲而作382
赴礼部试家伯环溪夫子以诗送行即次其韵 附来诗383
闻生弼儿口占383
登五层楼384
严子陵钓台384
续娶张氏韩太史紫东以诗寄赠即次其韵 附来诗384
题邹云池忆母授经图385
壬子奉调晋省永邑士民饯送兼赠诗章率成七律四首志别385
刘生煜璋以诗寄怀即次其韵387
崇义署中登楼思亲388
题张仲玉孔雀画扇388
西南望月388
祝某年伯大人双寿388
跋389
附录390
本传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