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涂装工艺及车间设计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涂装工艺及车间设计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1/30384581.jpg)
- 傅绍燕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9331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033页
- 文件大小:199MB
- 文件页数:1050页
- 主题词:涂漆-工艺学-技术手册;涂漆-车间-设计-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涂装工艺及车间设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涂料1
第1章 涂料概论1
1.1 涂料的组成及作用1
1.1.1 涂料的作用1
1.1.2 涂料的组成1
1.2 涂料的分类和命名2
1.2.1 涂料的分类2
1.2.2 涂料产品用途的分类2
1.2.3 涂料的命名4
1.2.4 涂料产品的型号4
1.2.5 涂料用的辅助材料型号6
1.3 涂料涂覆标记6
1.4 涂料各组分的功能及作用7
1.4.1 油脂7
1.4.2 树脂8
1.4.3 颜料8
1.4.4 助剂11
1.4.5 溶剂和稀释剂11
1.5 涂装用腻子16
1.6 涂层涂料系统体系的构成18
1.6.1 底漆18
1.6.2 中间漆19
1.6.3 面漆20
1.7 涂料的配套性20
1.7.1 涂料和基材之间(被涂工件)的配套20
1.7.2 底漆与面漆之间的配套21
1.7.3 使用条件对配套性的影响23
1.7.4 涂料与辅料之间的配套23
1.7.5 涂料与施工工艺的配套23
1.8 新旧涂层的相容性23
第2章 溶剂型涂料25
2.1 概述25
2.2 天然树脂涂料27
2.2.1 松香及其衍生物涂料27
2.2.2 紫胶漆(虫胶漆)27
2.2.3 生漆27
2.2.4 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28
2.3 醇酸树脂涂料29
2.3.1 醇酸树脂涂料的分类、特性和应用29
2.3.2 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29
2.4 酚醛树脂涂料31
2.4.1 酚醛树脂涂料的分类及应用31
2.4.2 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32
2.5 沥青涂料33
2.5.1 沥青涂料的特点及应用33
2.5.2 沥青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33
2.6 硝化纤维素涂料34
2.6.1 硝化纤维素涂料的特点及应用35
2.6.2 硝化纤维素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35
2.7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36
2.7.1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特性36
2.7.2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的品种及应用37
2.7.3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37
2.8 烯树脂涂料39
2.9 氨基树脂涂料40
2.9.1 氨基树脂涂料的特点及应用40
2.9.2 氨基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40
2.10 环氧树脂涂料42
2.10.1 环氧树脂涂料的特性43
2.10.2 环氧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43
2.11 丙烯酸树脂涂料45
2.11.1 丙烯酸树脂涂料特性及应用46
2.11.2 丙烯酸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46
2.12 聚氨酯树脂涂料49
2.12.1 聚氨酯树脂涂料的分类及应用50
2.12.2 聚氨酯树脂涂料的性能50
2.12.3 聚氨酯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50
2.13 聚酯树脂涂料52
2.13.1 聚酯树脂涂料的分类及其特性52
2.13.2 聚酯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52
2.14 有机硅树脂涂料54
2.14.1 有机硅树脂及其改性涂料54
2.14.2 有机硅树脂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54
2.15 橡胶涂料55
2.15.1 橡胶涂料的特性及其应用55
2.15.2 橡胶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56
2.16 氟树脂涂料58
2.17 高固体分涂料58
2.17.1 高固体分涂料的特性及应用58
2.17.2 高固体分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59
2.18 塑料用涂料61
2.18.1 塑料用涂料品种61
2.18.2 塑料用涂料的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62
2.19 光固化涂料63
2.19.1 光固化涂料的组成63
2.19.2 光固化涂料的特性64
2.19.3 光固化涂料品种和应用64
2.19.4 光固化涂料的技术性能65
2.20 防腐蚀涂料67
2.20.1 防腐蚀涂料的特点和体系构成67
2.20.2 防腐蚀涂料的品种67
2.20.3 防腐蚀涂料的选择67
2.20.4 涂层规范和涂层配套67
2.20.5 防腐蚀涂料体系标准(DIN EN ISO 12944—1998)71
2.21 重防腐蚀涂料77
2.21.1 重防腐蚀涂层体系77
2.21.2 重防腐蚀涂料种类77
2.21.3 重防腐蚀涂料的配套性78
2.21.4 重防腐蚀涂料的应用78
2.21.5 重防腐蚀涂料的发展方向79
2.22 车间底漆79
2.22.1 对车间底漆的要求79
2.22.2 车间底漆的类型80
第3章 水性涂料82
3.1 概述82
3.1.1 水性涂料的特点82
3.1.2 水性涂料的类型82
3.1.3 水性涂料的品种83
3.2 水性丙烯酸涂料85
3.2.1 水性丙烯酸涂料的性能及应用85
3.2.2 水性丙烯酸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86
3.3 水性环氧涂料87
3.3.1 水性环氧防腐蚀涂料的性能88
3.3.2 水性环氧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88
3.4 水性聚酯涂料89
3.5 水性聚氨酯涂料89
3.6 水性醇酸涂料90
3.6.1 水性醇酸涂料改性途径及应用90
3.6.2 水性醇酸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90
3.7 电泳涂料91
3.7.1 概述91
3.7.2 电泳涂料的性能比较91
3.8 阳极电泳涂料91
3.8.1 阳极电泳涂料的特点和类型92
3.8.2 阳极电泳涂料常用的品种及其性能92
3.8.3 阳极电泳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93
3.9 阴极电泳涂料94
3.9.1 阴极电泳涂料的特点95
3.9.2 阴极电泳涂料的品种和性能95
3.9.3 阴极电泳涂料的发展方向97
3.9.4 阴极电泳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97
3.10 自泳涂料99
3.10.1 自泳涂料的特点及应用99
3.10.2 自泳涂料的品种和性能100
3.11 水性重防腐蚀涂料101
第4章 粉末涂料103
4.1 概述103
4.1.1 粉末涂料的特点103
4.1.2 粉末涂料的技术改进及发展趋势103
4.2 粉末涂料的组成、分类及应用106
4.2.1 粉末涂料的组成106
4.2.2 粉末涂料的分类107
4.2.3 粉末涂料的应用107
4.3 热固性粉末涂料108
4.3.1 环氧粉末涂料109
4.3.2 环氧-聚酯粉末涂料110
4.3.3 聚酯粉末涂料111
4.3.4 聚氨酯粉末涂料112
4.3.5 丙烯酸粉末涂料112
4.3.6 氟树脂粉末涂料113
4.3.7 紫外光(UV)固化粉末涂料114
4.4 热塑性粉末涂料115
4.4.1 热塑性粉末涂料的特点115
4.4.2 聚乙烯粉末涂料117
4.4.3 聚氯乙烯粉末涂料118
4.4.4 聚酰胺(尼龙)粉末涂料119
4.4.5 聚苯硫醚粉末涂料119
4.4.6 其他热塑性粉末涂料120
4.5 重防腐蚀环氧粉末涂料123
4.5.1 重防腐蚀环氧粉末涂料的特性123
4.5.2 管道用重防腐蚀环氧粉末涂料124
4.5.3 钢筋、钢缆及其他用重防腐蚀环氧粉末涂料126
4.6 特殊粉末涂料127
4.6.1 电泳粉末涂料127
4.6.2 水分散(水厚浆)粉末涂料129
4.6.3 电绝缘粉末涂料130
第5章 功能性涂料131
5.1 耐热涂料131
5.1.1 耐热涂料分类132
5.1.2 有机硅涂料类型132
5.1.3 耐热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132
5.2 防火涂料133
5.2.1 防火涂料的分类和组成材料134
5.2.2 阻燃型防火涂料134
5.2.3 饰面型防火涂料134
5.2.4 钢结构防火涂料137
5.2.5 电缆防火涂料138
5.2.6 防火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138
5.3 导电涂料140
5.3.1 导电涂料的分类141
5.3.2 导电涂料的性能、应用和发展方向141
5.4 防污涂料143
5.4.1 防污涂料的性能要求、类型和特点143
5.4.2 防污涂料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143
5.5 阻尼涂料145
5.6 示温涂料146
5.6.1 示温涂料的种类和特点146
5.6.2 示温涂料的组成和应用147
5.6.3 示温涂料的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148
5.7 耐磨涂料149
5.7.1 耐磨涂料的组成及分类149
5.7.2 耐磨涂料的性能、适用范围及施工参考规范149
5.8 防渗涂料150
5.8.1 防渗涂料的特点及其性能要求150
5.8.2 防渗涂料的技术性能151
5.9 润滑涂料154
5.9.1 润滑涂料的种类、组成及应用154
5.9.2 润滑涂料的技术性能154
5.10 隐身涂料155
5.10.1 隐身涂料的分类及技术要求155
5.10.2 可见光隐身涂料156
5.10.3 红外线隐身涂料157
5.10.4 雷达波隐身涂料157
5.10.5 激光隐身涂料158
5.10.6 超声波隐身涂料159
5.10.7 多频隐身涂料(多功能隐身涂料)159
5.10.8 纳米隐身涂料159
第2篇 涂装工艺160
笫6章 涂装前表面处理160
6.1 概述160
6.2 机械前处理161
6.2.1 机械清理的除锈质量等级161
6.2.2 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162
6.2.3 机械清理(喷射清理)用磨料163
6.2.4 机械前处理方法164
6.2.5 离心式磨料喷射清理(抛丸清理)164
6.2.6 压缩空气磨料喷射清理(喷丸清理)165
6.2.7 真空或负压磨料喷射清理166
6.2.8 湿式磨料喷射清理166
6.2.9 高压水喷射清理167
6.3 手工和动力工具清理168
6.3.1 手工和动力工具清理的除锈质量等级168
6.3.2 手工工具清理168
6.3.3 动力工具清理168
6.4 钢铁件化学前处理169
6.4.1 化学脱脂169
6.4.2 酸洗除锈174
6.4.3 表面调整175
6.4.4 磷化处理176
6.5 铝和铝合金件化学前处理184
6.5.1 脱脂除锈185
6.5.2 氧化处理187
6.6 锌和锌合金件的前处理189
6.7 镁合金件的前处理191
6.8 漆层退除193
6.8.1 机械退除193
6.8.2 碱液退除193
6.8.3 脱漆剂退除194
6.8.4 高温热解炉退除196
6.8.5 粉末涂层的高温分解退除197
第7章 涂装方法198
7.1 概述198
7.2 刷涂200
7.3 浸涂200
7.3.1 浸涂用的涂料200
7.3.2 浸涂工艺201
7.4 空气喷涂201
7.4.1 空气喷涂的特点201
7.4.2 普通空气喷枪喷涂202
7.4.3 大流量低压力(HVLP)喷枪喷涂204
7.4.4 低流量中压力(LVMP)喷枪喷涂204
7.5 高压无气喷涂205
7.5.1 无气喷涂的特点及应用205
7.5.2 无气喷涂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205
7.5.3 无气喷涂的工艺参数206
7.5.4 普通无气喷涂206
7.5.5 空气辅助式无气喷涂208
7.5.6 双组分涂料无气喷涂208
7.5.7 富锌涂料无气喷涂209
7.6 静电喷涂209
7.6.1 静电喷涂的特点209
7.6.2 静电喷涂的工艺技术参数209
7.6.3 静电喷涂的工艺要点209
7.6.4 静电喷涂用的涂料211
7.6.5 静电喷涂用的喷枪211
7.7 加热喷涂213
7.7.1 加热喷涂的特点及应用213
7.7.2 空气(喷枪)热喷涂214
7.7.3 无气热喷涂214
7.7.4 静电热喷涂214
7.7.5 加热喷涂装置系统214
7.8 电泳涂装215
7.8.1 电泳涂装的特点215
7.8.2 阴极电泳涂装与阳极电泳涂装的比较215
7.8.3 电泳工艺参数及涂层性能216
7.8.4 电泳涂装的工艺要点217
7.9 自泳涂装222
7.9.1 自泳涂装的原理和特点222
7.9.2 自泳涂装涂膜性能223
7.9.3 自泳涂装工艺223
7.10 自动涂装224
第8章 粉末涂装226
8.1 概述226
8.2 粉末涂装的特点226
8.3 流化床浸涂法227
8.3.1 流化床浸涂法的特点227
8.3.2 流化床浸涂法的工艺规范227
8.3.3 流化床浸涂法的应用228
8.3.4 流化床浸涂工艺示例228
8.4 粉末静电喷涂法229
8.4.1 粉末静电喷涂的特点229
8.4.2 粉末静电喷涂的工艺参数229
8.4.3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要点229
8.4.4 粉末静电喷涂的应用230
8.4.5 粉末静电喷枪231
8.4.6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231
8.5 粉末摩擦静电喷涂法231
8.5.1 粉末摩擦静电喷涂法的特点232
8.5.2 粉末摩擦静电喷枪232
8.5.3 粉末摩擦静电喷涂施工工艺要求233
8.6 粉末火焰喷涂法234
8.6.1 火焰喷涂法的特点及应用234
8.6.2 火焰喷涂的施工工艺235
8.7 粉末空气喷涂法235
8.8 静电流化床浸涂法235
8.8.1 涂装基本原理235
8.8.2 涂装特点及其应用236
8.9 电场云涂装法236
8.9.1 涂装基本原理236
8.9.2 涂装特点及应用236
第9章 塑料涂装238
9.1 塑料的分类和特性238
9.2 塑料制品涂装的前处理239
9.2.1 消除塑料制品残留内应力239
9.2.2 清除表面油脂、污物240
9.2.3 塑料表面除尘242
9.2.4 塑料表面改性242
9.3 塑料涂装工艺243
9.3.1 塑料涂装的目的和要求243
9.3.2 塑料涂装用的涂料243
9.3.3 塑料的涂装工艺性能244
9.3.4 塑料制品涂装工艺244
9.3.5 新工艺展望247
第10章 摩托车和自行车涂装249
10.1 摩托车涂装249
10.1.1 概述249
10.1.2 摩托车的涂装件及涂装用涂料249
10.1.3 车架涂装工艺250
10.1.4 塑料件涂装工艺252
10.1.5 油箱涂装工艺253
10.1.6 摩托车发动机的零部件涂装254
10.1.7 摩托车涂装线布置示例254
10.2 自行车涂装260
10.2.1 自行车涂装用涂料260
10.2.2 自行车涂装工艺流程260
10.2.3 自行车涂装线布置示例260
第11章 汽车涂装262
11.1 汽车涂装用涂料262
11.1.1 汽车涂装用涂料的特点262
11.1.2 各类汽车不同部位使用的涂料配套262
11.1.3 汽车涂装用涂料的种类264
11.2 汽车涂装零部件的油漆涂层分组266
11.3 轿车涂装267
11.3.1 轿车车身涂层的主要质量指标267
11.3.2 轿车车身涂装工艺267
11.3.3 轿车车身涂装线布置示例270
11.4 客车涂装274
11.4.1 客车车身等涂层的主要质量指标274
11.4.2 微型客车涂装工艺274
11.4.3 轻型客车涂装工艺275
11.4.4 中型客车涂装工艺275
11.4.5 大型客车涂装工艺275
11.4.6 客车涂装线布置示例276
11.5 载货汽车涂装280
11.5.1 驾驶室涂装工艺280
11.5.2 驾驶室涂装线布置示例280
11.5.3 车厢涂装工艺280
11.6 汽车零部件涂装283
11.6.1 汽车零部件涂层的主要质量指标283
11.6.2 车架涂装286
11.6.3 车轮涂装287
11.6.4 底盘涂装288
11.6.5 发动机涂装288
11.6.6 其他零部件涂装290
11.7 专用车、改装车涂装291
11.8 矿用自卸汽车涂装292
11.8.1 零部件涂装292
11.8.2 整车涂装292
11.8.3 涂装线布置示例292
第12章 铁路车辆及集装箱涂装295
12.1 铁路车辆涂装295
12.1.1 铁路车辆涂装用涂料295
12.1.2 铁路车辆涂装用涂料配套和涂料展望296
12.1.3 客车涂装296
12.1.4 货车涂装300
12.1.5 旧车辆的维护涂装301
12.2 集装箱涂装302
12.2.1 集装箱的分类和要求302
12.2.2 集装箱使用环境和使用涂料的特性要求302
12.2.3 集装箱用涂料303
12.2.4 集装箱的涂料配套304
12.2.5 集装箱涂装质量的保证和使用涂料的认可304
12.2.6 集装箱涂装工艺305
12.2.7 集装箱涂装线布置示例306
第13章 机械产品涂装309
13.1 机床涂装309
13.1.1 机床的涂膜质量要求309
13.1.2 机床用涂料选用原则309
13.1.3 机床涂料配套体系及施工要求310
13.1.4 机床涂装工艺要求及作业特点311
13.1.5 机床涂装工艺方法312
13.1.6 机床涂装工艺流程312
13.2 工程机械涂装315
13.2.1 工程机械产品对涂膜的要求315
13.2.2 工程机械用涂料316
13.2.3 涂装工艺方法317
13.2.4 薄板覆盖件涂装工艺318
13.2.5 大型结构件涂装工艺319
13.2.6 整机涂装工艺319
13.2.7 工程机械涂装线布置示例319
13.3 农业机械涂装321
13.3.1 涂装用涂料321
13.3.2 涂装工艺流程321
13.4 风力发电设备涂装323
13.4.1 陆地风力发电设备的防腐蚀涂料系统323
13.4.2 海上风力发电设备的防腐蚀涂料系统324
13.4.3 风力发电设备涂装工艺325
13.4.4 风力发电设备涂装线布置示例326
第14章 家用电器和轻工产品涂装329
14.1 家用电器涂装329
14.1.1 家用电器涂装的要求329
14.1.2 家用电器涂装用的涂料329
14.1.3 电冰箱涂装330
14.1.4 洗衣机涂装331
14.1.5 空调器室外机外壳的涂装331
14.2 轻工产品涂装332
14.2.1 缝纫机涂装332
14.2.2 电风扇涂装332
第15章 重防腐蚀涂装334
15.1 重防腐蚀涂料选择及施工条件334
15.2 重防腐蚀(液体涂料)涂装工艺334
15.2.1 钢结构桥梁的重防腐蚀涂层和涂装工艺334
15.2.2 埋地管道重防腐蚀涂层和涂装工艺335
15.2.3 油罐导电层的重防腐蚀涂层337
15.3 重防腐蚀粉末涂料涂装工艺337
15.3.1 钢管熔结环氧粉末涂层结构337
15.3.2 钢管单层熔结环氧粉末涂装工艺337
15.3.3 钢管双层熔结环氧粉末涂装工艺338
15.3.4 钢管熔结环氧粉末底层的三层涂装工艺338
第3篇 涂料涂膜检测340
第16章 涂料涂膜检测概论340
16.1 涂料性能检测340
16.1.1 涂料原始状态检测340
16.1.2 涂料施工性能检测340
16.1.3 电泳涂料特性检测341
16.2 涂膜性能检测341
16.2.1 涂膜制备及涂膜厚度测定341
16.2.2 光学性能检测341
16.2.3 力学性能检测341
16.2.4 耐物理变化性能检测342
16.2.5 涂膜耐化学介质、耐腐蚀及耐候性能检测342
16.3 粉末涂料及涂膜性能检测342
16.3.1 粉末涂料性能检测342
16.3.2 粉末涂膜性能检测342
16.4 涂膜老化的评定方法342
16.4.1 评定方法342
16.4.2 单项评定等级343
16.4.3 综合评定等级346
第17章 涂料性能检测347
17.1 涂料原始和施工状态检测347
17.1.1 涂料贮存状态和贮存稳定性检查347
17.1.2 涂料透明度检测348
17.1.3 涂料颜色检测349
17.1.4 涂料粘度检测351
17.1.5 厚漆、腻子稠度检测357
17.1.6 涂料密度(比重)检测358
17.1.7 涂料细度检测358
17.1.8 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测定360
17.2 涂料施工性能检测360
17.2.1 涂料使用量测定361
17.2.2 施工性试验361
17.2.3 涂料厚度(湿膜)检测361
17.2.4 涂料流平性检测363
17.2.5 涂料流挂性检测364
17.2.6 涂料遮盖力检测365
17.2.7 涂料及腻子干燥时间测定367
17.2.8 多组分涂料混合性和使用寿命测试371
17.2.9 涂装适合性测试371
17.3 电泳涂料性能检测371
17.3.1 电导率测定371
17.3.2 电泳漆液酸度值(pH)的测定371
17.3.3 库仑效率测定374
17.3.4 泳透力测定375
17.3.5 沉积量测定375
17.3.6 电泳漆固体含量测定375
第18章 涂膜性能检测377
18.1 涂膜制备及涂膜厚度测定377
18.1.1 涂膜制备及制膜器377
18.1.2 涂膜厚度测定379
18.2 光学性能检测383
18.2.1 涂膜外观检测383
18.2.2 光泽度检测383
18.2.3 鲜映性检测387
18.2.4 雾影检测388
18.2.5 颜色及色差检测389
18.2.6 白度检测390
18.2.7 涂层桔皮检测392
18.3 力学性能检测393
18.3.1 涂膜硬度检测393
18.3.2 柔韧性检测397
18.3.3 杯突试检400
18.3.4 耐冲击性检测401
18.3.5 附着力检测403
18.3.6 耐磨性检测406
18.3.7 磨光性检测409
18.3.8 抗石击性测定410
18.3.9 抗开裂试验411
18.3.10 回粘性测定412
18.3.11 耐码垛性测定413
18.4 耐物理变化性能检测413
18.4.1 保光性检测413
18.4.2 保色性检测413
18.4.3 泛黄性检测414
18.4.4 耐热性检测414
18.4.5 耐寒性检测414
18.4.6 耐温变性检测414
18.5 涂膜耐化学介质、耐腐蚀及耐候性检测414
18.5.1 耐水性检测414
18.5.2 耐盐水性检测415
18.5.3 耐酸碱性检测415
18.5.4 耐液体介质检测415
18.5.5 耐油性检测415
18.5.6 耐溶剂性检测416
18.5.7 耐湿性检测416
18.5.8 耐化工气体性检测416
18.5.9 人工老化试验417
18.5.10 耐湿热性检测419
18.5.11 耐盐雾性测定421
第19章 粉末涂料和涂膜性能检测424
19.1 概述424
19.2 粉末涂料性能的检测424
19.2.1 外观检测424
19.2.2 表观密度检测424
19.2.3 流出性检测425
19.2.4 粉末流化流动性检测425
19.2.5 安息角测定426
19.2.6 粒度分布检测427
19.2.7 软化温度检测428
19.2.8 胶化时间检测428
19.2.9 熔融流动性检测429
19.2.10 粉末涂料烘烤时质量损失的测定430
19.2.11 沉积效率的测定430
19.2.12 不挥发物含量的检测431
19.2.13 热固性粉末涂料贮存稳定性的评定431
19.3 粉末涂膜性能的检测431
19.3.1 试验样板的制备431
19.3.2 涂膜厚度检测432
19.3.3 涂膜边角覆盖率检测432
19.3.4 涂膜光泽度检测433
19.3.5 涂膜柔韧性检测433
19.3.6 涂膜耐弯曲性检测433
19.3.7 涂膜耐冲击性检测433
19.3.8 涂膜杯突试验433
19.3.9 涂膜划格试验434
19.3.10 涂膜硬度和耐磨性检测435
19.3.11 涂膜气孔率测定435
19.3.12 涂膜耐物化性和耐腐蚀性检测435
第4篇 涂装设备436
第20章 涂装设备概论436
20.1 涂装设备分类436
20.1.1 涂装前处理设备436
20.1.2 涂漆设备436
20.1.3 涂层烘干设备436
20.2 涂装设备设计及选用原则436
20.3 设备的选用437
第21章 涂装前处理设备439
21.1 涂装机械前处理设备439
21.1.1 抛丸、喷丸清理设备的类型439
21.1.2 钢材抛丸预处理成套设备442
21.1.3 辊道式抛丸清理机443
21.1.4 电动葫芦通过式间歇抛丸清理设备449
21.1.5 吊链式抛丸清理机449
21.1.6 吊钩式抛丸(喷丸)清理机451
21.1.7 台车式抛丸清理设备454
21.1.8 转台式抛丸清理机454
21.1.9 滚筒式抛丸清理机454
21.1.10 履带式抛丸清理机454
21.1.11 钢管外壁抛丸清理机455
21.1.12 喷丸清理设备458
21.1.13 抛丸(喷丸)清理设备的选用计算459
21.1.14 喷砂清理设备462
21.1.15 喷砂清理设备的选用计算471
21.1.16 气动清理工具471
21.1.17 电动清理工具477
21.1.18 高压水除锈设备478
21.2 涂装化学前处理设备480
21.2.1 常用处理槽的材料480
21.2.2 处理槽材料的选用原则483
21.2.3 手工操作前处理生产线485
21.2.4 程控自行小车间歇式生产线486
21.2.5 直线式程控门式输送车自动生产线487
21.2.6 连续通过式自动生产线489
21.2.7 连续通过式前处理自动生产线设备计算491
21.2.8 螺旋形滚筒连续自动生产线497
21.2.9 单室或双室的喷淋处理设备497
第22章 刷涂浸涂设备500
22.1 刷涂工具500
22.1.1 漆刷的种类和特点500
22.1.2 漆刷的选用500
22.1.3 刷漆作业的通风501
22.2 浸漆设备501
22.2.1 浸漆槽501
22.2.2 去余漆装置502
22.2.3 泵循环搅拌装置502
22.2.4 加热和冷却装置502
22.2.5 通风装置503
22.2.6 浸漆设备的结构形式503
22.2.7 防火安全装置503
第23章 喷漆设备506
23.1 喷漆室506
23.1.1 对喷漆室的要求506
23.1.2 喷漆室的种类和形式507
23.1.3 干式喷漆室510
23.1.4 油帘-油洗式喷漆室511
23.1.5 无泵喷漆室511
23.1.6 水帘式喷漆室513
23.1.7 无泵水帘(幕)式喷漆室513
23.1.8 文丘里式喷漆室515
23.1.9 水旋式喷漆室518
23.1.10 喷烘两用喷漆室519
23.1.11 Ω静电喷漆室521
23.1.12 敞开式喷漆室521
23.1.13 顶部自然进风的喷漆室523
23.1.14 大型长制品通过式喷漆室523
23.1.15 管道内壁喷漆装置523
23.2 喷漆室有关计算524
23.2.1 喷漆室数量计算524
23.2.2 喷漆室内部尺寸计算525
23.2.3 连续作业的工件输送速度计算526
23.2.4 Ω静电喷漆室内部尺寸计算527
23.2.5 生产节拍计算527
23.2.6 通风量计算527
23.2.7 循环水水量(总供水量)计算528
23.2.8 循环水槽(池)和新鲜水补充量计算529
23.2.9 送风加热装置所需热量计算529
23.3 喷枪529
23.3.1 喷枪的种类及其特性529
23.3.2 普通空气喷枪529
23.3.3 高粘度和防腐蚀涂料喷枪535
23.3.4 低流量中压力(LVMP)喷枪535
23.3.5 大流量低压力(HVLP)喷枪535
23.3.6 自动空气喷枪535
23.3.7 其他形式空气喷枪535
23.3.8 手动无气喷枪535
23.3.9 自动无气喷枪535
23.3.10 各种静电喷枪喷涂的效果比较535
23.3.11 空气和无气静电喷枪543
23.3.12 圆盘和旋杯静电喷枪543
23.3.13 双组分涂料喷枪548
23.3.14 喷枪清洗机548
23.4 涂装供漆装置549
23.4.1 供漆方式和供漆压力549
23.4.2 压力罐供漆装置550
23.4.3 涂料泵供漆装置550
23.5 油漆循环系统供给装置569
23.5.1 对油漆循环系统的要求和特点569
23.5.2 油漆循环系统的方式570
23.5.3 油漆循环系统的构造形式572
23.5.4 油漆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性能573
23.5.5 密封胶的供给装置576
23.5.6 底涂PVC涂料供给装置578
23.6 静电除尘装置579
23.7 喷漆室送风空调装置583
23.7.1 对送风空调装置的要求583
23.7.2 送风空调装置组成及各功能段的做法583
23.7.3 送风空调系统装置放置的位置586
第24章 电泳涂装设备588
24.1 电泳涂装设备组成和结构形式588
24.1.1 电泳涂装设备的组成588
24.1.2 电泳涂装设备的结构形式588
24.2 电泳槽槽体589
24.3 循环搅拌系统590
24.3.1 外循环搅拌系统590
24.3.2 内循环搅拌系统592
24.3.3 内外循环组合搅拌系统592
24.3.4 电泳槽液逆向流循环方式593
24.4 温度调节装置593
24.5 超滤装置594
24.5.1 超滤装置的作用594
24.5.2 超滤装置的组成及结构形式594
24.6 供电装置599
24.6.1 电源接地方式599
24.6.2 通电方式599
24.6.3 直流电源601
24.7 电极液循环装置601
24.7.1 隔膜电极装置601
24.7.2 电极液循环系统603
24.8 涂料补给装置603
24.9 电泳漆转移槽604
24.10 电泳涂漆后的清洗装置605
24.10.1 清洗装置设计要点605
24.10.2 清洗装置系统组成及构造形式606
24.11 旋转浸渍输送机608
24.12 通风装置及封闭防尘室610
24.13 应急电源611
24.14 电泳涂漆设备的有关计算611
24.14.1 间歇生产形式的电泳槽数量计算611
24.14.2 连续生产形式的输送机输送速度计算611
24.14.3 超滤液需要量的计算612
24.14.4 电泳涂漆的冷却量和加热量的计算614
第25章 粉末涂装设备616
25.1 粉末流化床浸涂设备616
25.1.1 流化床浸涂设备的组成及结构形式616
25.1.2 振动流化床浸涂设备616
25.1.3 流化床浸涂生产线组织形式617
25.2 粉末火焰喷涂设备617
25.3 粉末静电喷涂设备618
25.3.1 喷粉室618
25.3.2 静电喷粉枪619
25.3.3 供粉器的要求及类型624
25.3.4 抽吸式供粉器624
25.3.5 抽吸式流化床供粉器625
25.3.6 包装箱直接供粉装置626
25.3.7 手动粉末静电喷涂设备627
25.3.8 粉末回收装置的类型634
25.3.9 旋风分离式回收设备634
25.3.10 滤袋过滤器回收设备636
25.3.11 滤芯过滤器回收设备636
25.3.12 转翼式滤芯过滤器回收设备638
25.3.13 烧结板过滤器回收设备639
25.3.14 传送带式回收设备639
25.3.15 组合型回收设备639
25.3.16 升降机(往复机)640
25.3.17 控制系统641
25.3.18 Ω粉末静电喷涂设备648
25.3.19 其他辅助设备648
25.4 粉末静电喷涂的有关计算649
25.4.1 喷粉室内部尺寸计算649
25.4.2 喷粉枪数量计算649
25.4.3 连续作业的工件输送速度计算650
25.4.4 通风装置通风量的计算650
第26章 自动喷涂系统651
26.1 概述651
26.2 工件形状识别系统651
26.2.1 单光电管识别系统651
26.2.2 多光电管识别系统651
26.2.3 摄像识别系统652
26.2.4 自动跟踪系统652
26.3 自动换色系统653
26.4 喷涂机654
26.4.1 顶喷机654
26.4.2 侧喷机657
26.4.3 顶喷侧喷联合喷涂机658
26.4.4 普通喷涂机660
26.4.5 其他喷涂设备660
26.5 喷漆机器人661
26.5.1 喷漆机器人的特点、组成及应用661
26.5.2 喷漆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及选型663
26.5.3 喷漆机器人的技术性能666
26.5.4 喷漆机器人的数量计算668
第27章 烘干(固化)设备670
27.1 概述670
27.2 涂料的成膜机理670
27.3 涂层的干燥方法及干燥过程671
27.4 烘干设备分类及选用基本原则673
27.4.1 烘干设备的分类673
27.4.2 烘干设备加热用的热源675
27.4.3 烘干设备选用基本原则675
27.5 对流(热风循环)烘干设备675
27.5.1 烘干设备类型和设计原则676
27.5.2 烘干室的构造形式677
27.5.3 烘干室的室体678
27.5.4 烘干室的加热系统679
27.5.5 温度控制系统684
27.6 热风循环加热烘干室的有关计算685
27.6.1 烘干室数量计算685
27.6.2 烘干室输送机输送速度的计算685
27.6.3 烘干室室体尺寸的计算685
27.6.4 烘干室热损耗量的计算686
27.6.5 烘干室补充新鲜空气量的计算689
27.6.6 热能消耗量和循环空气量的计算690
27.7 中小型热风循环加热烘干室的技术规格691
27.8 红外线辐射烘干设备695
27.8.1 辐射烘干机理695
27.8.2 红外线辐射烘干特点及适用范围696
27.8.3 影响辐射烘干的因素697
27.8.4 远红外线辐射烘干室组成及结构697
27.8.5 远红外线辐射烘干室的有关计算698
27.8.6 高红外线辐射烘干设备699
27.8.7 远红外线辐射对流烘干设备700
27.9 紫外光固化设备701
27.9.1 紫外光固化设备的特点701
27.9.2 紫外光固化设备的组成及结构形式702
27.9.3 紫外光固化室的技术规格703
27.10 电感应加热烘干设备705
27.11 强冷室705
第5篇 物料搬运和输送机械设备第28章 物料搬运设备707
28.1 物料搬运设备的种类和应用707
28.2 搬运设备选用的原则707
28.3 搬运(起重)设备高度的确定708
28.4 电动葫芦709
28.4.1 CD1、MD1型钢丝绳电动葫芦709
28.4.2 PK型环链电动葫芦711
28.4.3 AS型钢丝绳式电动葫芦712
28.4.4 低建筑用电动葫芦713
28.4.5 BCD、BMD型系列防爆电动葫芦713
28.5 KBK组件轻型组合系统起重机716
28.5.1 单轨悬挂起重机717
28.5.2 单梁悬挂起重机718
28.5.3 双梁悬挂起重机718
28.5.4 JKBK-LSS伸缩梁起重机718
28.5.5 JKBK-LM堆垛起重机720
28.6 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721
28.7 电动单梁起重机727
28.8 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734
28.9 平衡吊739
28.10 升降台742
第29章 物料输送机械设备747
29.1 概述747
29.1.1 涂装作业中输送设备的特征和应用747
29.1.2 涂装作业输送设备的选择要点749
29.2 悬挂输送机749
29.2.1 悬挂输送机的特点749
29.2.2 悬挂输送机的选用750
29.3 普通悬挂输送机750
29.4 轻型悬挂输送机752
29.5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754
29.5.1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组成及特点756
29.5.2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工作原理756
29.5.3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选用及控制758
29.6 反向积放式输送机761
29.7 地面浅拖式输送机762
29.8 滑橇输送机763
29.8.1 滑橇输送机的特点763
29.8.2 滑橇输送机系统组成及其作用763
29.9 摆杆悬挂输送机768
29.10 摩擦传动输送机769
29.11 旋转浸渍输送机770
29.12 自行小车输送机770
29.12.1 概述770
29.12.2 自行小车输送机电气控制方式、模式和功能771
29.12.3 自行小车输送机的结构形式和技术性能772
29.13 直线式程控门式行车778
29.14 悬挂双轨式输送机778
29.15 台车式输送机780
29.16 板式输送机781
29.17 网带式输送机781
29.18 地面牵引链782
29.19 平移台车782
29.20 地面转盘782
29.21 电动小车推拉平车783
29.22 辊子输送机784
第6篇 涂装车间工艺设计第30章 涂装车间工艺设计概论785
30.1 工艺设计原则785
30.2 工艺设计内容787
30.3 工艺设计水平的评价787
第31章 涂装线组织形式及平面布置789
31.1 车间在总图中的位置及其建造形式789
31.1.1 涂装车间在总图中的位置789
31.1.2 涂装车间建造形式789
31.1.3 车间建筑物形式789
31.2 涂装作业组织形式790
31.3 涂装生产线组织形式及排列方式790
31.3.1 涂装生产线组织形式790
31.3.2 前处理生产线组织形式792
31.3.3 浸漆生产线组织形式794
31.3.4 电泳涂漆生产线组织形式794
31.3.5 涂漆生产线组织及排列形式举例795
31.3.6 粉末涂装生产线组织及排列形式800
31.4 涂装车间组成800
31.5 涂装车间平面布置801
31.5.1 各类设备布置间距及通道宽度801
31.5.2 平面布置要点802
31.5.3 平面布置应符合技安、消防、环保等要求805
31.5.4 平面布置示例806
31.5.5 调漆室平面布置示例809
第32章 劳动量和人员组成813
32.1 涂装劳动量813
32.1.1 劳动量的确定813
32.1.2 涂装作业工时定额813
32.2 车间人员组成及定员815
32.2.1 人员组成815
32.2.2 人数确定816
第33章 材料消耗817
33.1 材料消耗定额817
33.2 电泳涂料消耗量820
33.3 粉末涂装消耗量820
33.4 材料消耗定额的影响因素820
第34章 动力消耗821
34.1 水消耗量821
34.1.1 清洗用水的水消耗量821
34.1.2 喷漆室及涂层湿打磨的水消耗量822
34.1.3 设备冷却用水量822
34.1.4 其他用水的水消耗量823
34.1.5 以设备进水管管径确定其水消耗量823
34.2 蒸汽消耗量823
34.2.1 加热方式及升温时间823
34.2.2 水槽及溶液槽加热蒸汽消耗量824
34.2.3 清洗机加热蒸汽消耗量825
34.2.4 烘干室(炉)加热蒸汽消耗量825
34.2.5 空调送风装置加热蒸汽消耗量826
34.2.6 以设备进气管径确定其蒸汽消耗量826
34.3 压缩空气消耗量827
34.3.1 压缩空气消耗量计算827
34.3.2 吹嘴及喷丸(砂)压缩空气消耗量827
34.3.3 喷漆的压缩空气消耗量829
34.3.4 粉末涂装的压缩空气消耗量831
34.3.5 搅拌的压缩空气消耗量832
34.3.6 静电除尘的压缩空气消耗量832
34.3.7 气动工具的压缩空气消耗量833
34.3.8 气动葫芦的压缩空气消耗量836
34.3.9 其他压缩空气消耗量836
34.3.10 以进气管管径确定空气消耗量837
34.4 燃气、燃油消耗量838
34.4.1 烘干室燃气、燃油消耗量838
34.4.2 喷烘两用喷漆室燃气、燃油消耗量839
34.4.3 溶液及水加热燃气、燃油消耗量839
34.4.4 空调送风加热燃气、燃油消耗量840
第35章 涂装车间的建筑及公用工程841
35.1 建筑841
35.1.1 对厂房建筑的要求841
35.1.2 涂装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参数841
35.1.3 涂装建筑物的采光等级842
35.1.4 涂装车间设置的辅助卫生设施842
35.1.5 涂装建筑物装修要求及常用做法843
35.2 给水排水845
35.2.1 给水845
35.2.2 排水845
35.3 采暖846
35.4 通风847
35.4.1 一般要求847
35.4.2 涂装前处理的通风848
35.4.3 电泳涂漆的通风849
35.4.4 刷漆作业的通风849
35.4.5 浸漆作业的通风849
35.4.6 喷漆作业的通风849
35.4.7 粉末涂装作业的通风849
35.4.8 涂装作业的全面换气通风849
35.4.9 厂房及岗位送风850
35.4.10 通风系统的组织851
35.4.11 通风管道及布置851
35.5 压缩空气供给852
35.5.1 压缩空气质量等级852
35.5.2 压缩空气质量要求853
35.5.3 压缩空气供给装置854
35.5.4 压缩空气输送管道855
35.5.5 车间内部各种管道共架及安装间距855
35.6 供电858
35.6.1 车间变电所、配电室的设置858
35.6.2 低压电器及线路敷设858
35.6.3 应急电源858
35.6.4 电气安全859
35.7 照明861
35.7.1 照度标准系列分级861
35.7.2 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862
35.7.3 涂装车间的照明照度862
35.7.4 照明灯具选用864
35.7.5 应急照明865
第36章 涂装节能减排技术866
36.1 概述866
36.2 涂装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866
36.3 选用节能型、低污染材料及涂料867
36.4 选用节能、清洁生产工艺869
36.4.1 化学前处理869
36.4.2 机械前处理870
36.4.3 涂装作业工艺870
36.5 节水减排技术871
36.5.1 减少工件的溶液带出量871
36.5.2 改进清洗水槽的进水方式872
36.5.3 采用逆流清洗方式872
36.5.4 电泳涂漆系统减排节水873
36.5.5 清洗水经净化处理后回用876
36.6 喷漆及喷漆设备节能减排技术876
36.6.1 采用“湿碰湿”喷涂工艺876
36.6.2 免中涂的新型“二涂层”涂装工艺877
36.6.3 改进底色漆喷涂工艺877
36.6.4 贴膜技术在图案漆中的应用878
36.6.5 合理确定喷漆室的规格878
36.6.6 合理确定喷漆室的风速和送风温度878
36.6.7 合理选择喷漆室的结构形式878
36.6.8 大型喷漆室采用分段送、排风技术879
36.6.9 改变生产方式,降低大型喷漆室能耗879
36.6.10 喷漆室热能回收系统879
36.6.11 喷漆室部分排出空气的循环使用880
36.7 烘干设备节能减排技术880
36.7.1 尽量减小烘干室室内体积880
36.7.2 采用优质保温材料,减少热能散失881
36.7.3 减小烘干室外壁面积,减少热能散失881
36.7.4 防止或减少烘干室开口部热量逸出881
36.7.5 优化加热系统设计,提高热能利用率882
36.7.6 综合利用烘干室的余热及废气热能882
36.8 照明节能884
36.8.1 绿色照明884
36.8.2 照明节能的技术措施884
第37章 安全技术和职业卫生887
37.1 概述887
37.2 安全卫生设施设计的一般原则887
37.3 限制淘汰的涂料、化学品及涂装工艺887
37.3.1 限制淘汰的涂料及化学品887
37.3.2 限制淘汰的涂装工艺888
37.4 涂装设备器械研制的有关规定888
37.5 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有关规定888
37.6 涂装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卫生的标准规定889
37.7 涂装前处理作业安全和职业卫生889
37.7.1 一般要求889
37.7.2 化学前处理890
37.7.3 机械前处理890
37.8 涂漆作业安全和职业卫生891
37.8.1 涂漆作业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891
37.8.2 甲乙类厂房的技安消防要求892
37.8.3 涂漆区范围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类别892
37.8.4 涂漆作业职业卫生893
37.9 浸漆作业安全893
37.9.1 浸漆区及其作业场所893
37.9.2 浸漆设备及其排放装置894
37.9.3 浸漆作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894
37.9.4 电气设备及其布线894
37.9.5 浸漆作业的通风与输送装置系统895
37.9.6 消防896
37.10 空气喷漆作业安全896
37.10.1 喷漆区及其作业场所896
37.10.2 基本要求896
37.10.3 喷漆室作业安全896
37.10.4 喷烘两用喷漆室作业安全899
37.11 无气喷漆作业安全899
37.12 静电喷漆作业安全900
37.12.1 静电喷漆区及爆炸危险区域划分900
37.12.2 电气设施、布线及安全防护900
37.12.3 通风902
37.12.4 防火902
37.13 电泳涂漆作业安全902
37.14 粉末静电喷涂作业安全903
37.14.1 喷粉区及其防火防爆等级903
37.14.2 喷粉设备及其辅助装置903
37.14.3 通风与净化904
37.14.4 电气设备及其布线905
37.14.5 涂料的贮存、输送、操作及维护905
37.15 涂层烘干室作业安全906
37.15.1 烘干区范围和爆炸危险区906
37.15.2 烘干室结构及通风系统906
37.15.3 加热系统907
37.15.4 电气设备及其布线907
37.15.5 控制与联锁907
37.15.6 防火与防爆908
37.15.7 其他908
37.16 有限空间涂装作业安全与卫生908
37.16.1 概述908
37.16.2 基本要求908
37.16.3 涂装作业909
37.16.4 电气设备与照明909
37.17 喷漆机器人作业安全910
37.17.1 危险源及风险评价910
37.17.2 机器人系统的安全防护910
37.17.3 联锁防护设置911
37.18 悬挂输送机的作业安全911
37.18.1 悬挂输送机作业安全的基本要求912
37.18.2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作业安全913
37.18.3 通用悬挂输送机作业安全913
37.18.4 单轨小车悬挂输送机作业安全914
37.19 防机械伤害及安全标志914
37.19.1 安全防护措施914
37.19.2 安全标志和安全色915
37.20 有机废气净化装置作业安全916
37.20.1 基本要求916
37.20.2 活性炭吸附净化处理装置916
37.20.3 催化燃烧净化处理装置917
37.20.4 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净化处理装置917
37.20.5 直接燃烧净化处理装置917
37.20.6 液体吸收净化处理装置917
37.21 消防918
37.21.1 消防保护重点918
37.21.2 手提式、推车式消防灭火器配置918
37.21.3 自动灭火系统装置919
37.22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919
37.22.1 灭火系统基本要求919
37.22.2 二氧化碳贮存装置的布置位置919
37.22.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920
37.23 喷水灭火系统920
37.24 水喷雾灭火系统921
37.25 水幕防火系统921
第38章 涂装作业的三废治理922
38.1 概述922
38.2 涂装作业污染源及污染物922
38.3 废水处理方法922
38.4 涂装设备自带的治理装置923
38.4.1 脱脂槽的油水分离装置924
38.4.2 磷化槽除渣装置924
38.4.3 喷漆室漆雾捕捉及漆渣清除装置925
38.5 前处理废水处理926
38.5.1 酸、碱废水处理926
38.5.2 前处理综合废水处理928
38.6 电泳涂漆和喷漆废水处理929
38.7 涂装废水处理示例930
38.7.1 冰箱外壳涂装废水处理930
38.7.2 摩托车涂装线废水处理930
38.7.3 客车构件涂装线废水处理931
38.7.4 汽车涂装线废水处理932
38.8 酸、碱等强腐蚀性废气处理935
38.8.1 湿式废气净化塔935
38.8.2 干式酸雾净化塔938
38.9 粉尘废气净化处理939
38.9.1 机械清理工件的粉尘废气净化处理939
38.9.2 旋风除尘器939
38.9.3 沉降除尘器和惯性除尘器939
38.9.4 袋式除尘器940
38.9.5 滤筒除尘器943
38.10 有机溶剂废气处理944
38.10.1 概述944
38.10.2 有机溶剂废气处理方法945
38.10.3 催化燃烧法(CO)946
38.10.4 直接燃烧法(TO)948
38.10.5 蓄热式热力氧化炉处理法(RTO)950
38.10.6 蓄热式催化燃烧处理法(RCO)952
38.10.7 吸附-催化燃烧法952
38.10.8 回转式吸附浓缩燃烧法954
38.10.9 活性炭吸附法955
38.10.10 炭纤维吸附法958
38.10.11 高活性生物净化法961
38.10.12 液体吸收法962
38.11 涂装废弃物处理963
38.11.1 涂装废弃物种类963
38.11.2 减少和处理涂装废弃物的对策964
38.11.3 废弃物处理装置965
第39章 涂装车间设计阶段、内容和方法966
39.1 概述966
39.2 工程设计程序和阶段966
39.2.1 工程设计程序966
39.2.2 工程设计阶段966
39.3 涂装车间工艺设计内容968
39.3.1 初步设计内容968
39.3.2 施工图设计内容969
39.4 初步设计文件编写内容、格式及方法969
39.4.1 设计依据969
39.4.2 车间现状(新建厂略)970
39.4.3 车间任务和生产纲领970
39.4.4 协作关系970
39.4.5 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970
39.4.6 设计原则和主要工艺说明972
39.4.7 劳动量973
39.4.8 设备选择与计算973
39.4.9 人员973
39.4.10 车间组成、面积和平面布置975
39.4.11 材料消耗975
39.4.12 物料运输975
39.4.13 节能和能耗976
39.4.14 环境保护976
39.4.15 职业安全和卫生977
39.4.16 工艺上的特殊要求977
39.4.17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977
39.4.18 需要说明的问题及建议979
39.4.19 设备明细表的编写内容和格式979
39.4.20 初步设计平面图剖面图的绘制内容及方法980
39.5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写内容、格式及方法980
39.5.1 说明书的编写内容、格式及方法980
39.5.2 设备明细表的编写内容和格式981
39.5.3 施工图设计平面图、剖面图的绘制内容及方法981
39.6 工艺提出的协作设计资料内容及表格形式981
附录987
附录A 涂-4粘度杯粘度与其他粘度对照表987
附录B 筛孔与颗粒大小的关系988
附录C 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989
附录D 涂装用的砂纸、砂布、水砂纸规格991
附录E 有机溶剂蒸气特性991
附录F 涂装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允许浓度992
附录G 主要涂料溶剂的浓度和毒性994
附录H 干空气的密度和比热容(p=101325Pa大气压时)994
附录I 一般使用的压缩空气质量等级(GBT/T 3277—1991)994
附录J 常见天然气和人工燃气特性表997
附录K 单一可燃气体的燃烧特性998
附录L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999
附录M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摘自GB 16297—1996)1001
附录N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1007
附录O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的选择1011
附录P 空气洁净度等级1014
附录Q 涂装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品1015
附录R 各种涂料的发热量1017
附录S 我国主要城市所属的温湿度气候分区1018
附录T 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冬季及夏季室外计算温度1018
附录U AQ-5201—2007《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摘录)1024
附录V 常用涂装标准及相关标准目录1027
参考文献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