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视频编码技术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视频编码技术原理
  • 高文,赵德斌,马思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9419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视频信号-数字技术-图像编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视频编码技术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视觉感知2

1.1.1 颜色表达3

1.1.2 视觉系统的颜色感知4

1.1.3 视觉系统的光强感知7

1.1.4 视觉感知8

1.2 数字视频10

1.2.1 数字视频系统10

1.2.2 视频采集12

1.2.3 色度空间14

1.2.4 视频格式16

1.3 视频数据冗余17

1.3.1 冗余的类型17

1.3.2 去除冗余的方法18

参考文献19

习题19

第2章 视频编码基础20

2.1 信息论基础20

2.2 香农编码定理21

2.3 视频编码技术23

2.3.1 预测23

2.3.2 变换26

2.3.3 量化27

2.3.4 扫描27

2.3.5 熵编码28

2.3.6 编码框架与编码标准29

2.4 视频图像质量评价31

2.4.1 客观质量评价31

2.4.2 主观质量评价31

2.4.3 基于结构失真的质量评测准则32

参考文献34

习题35

第3章 预测编码36

3.1 预测编码36

3.2 帧内预测37

3.3 帧间预测40

3.4 运动的表示及估计41

3.4.1 基于像素的运动估计41

3.4.2 基于块的运动估计42

3.4.3 全局运动估计45

3.5 预测技术的最新进展49

3.5.1 1/8插值技术49

3.5.2 运动矢量预测技术51

3.5.3 自适应插值技术52

参考文献52

习题54

第4章 变换编码56

4.1 K-L变换56

4.2 DCT变换57

4.2.1 一维DCT变换58

4.2.2 二维DCT变换59

4.2.3 DCT的编码性能59

4.2.4 DCT的重要性质61

4.2.5 快速DCT变换63

4.2.6 整数变换66

4.3 小波变换69

4.3.1 一维小波变换与二维小波变换69

4.3.2 离散小波变换70

4.3.3 提升小波72

4.3.4 快速小波变换73

4.3.5 小波编码方法74

4.4 变换编码增益75

参考文献76

习题77

第5章 量化78

5.1 量化基本原理78

5.1.1 基本概念78

5.1.2 标量量化80

5.1.3 矢量量化84

5.1.4 自适应量化85

5.1.5 视觉量化器设计87

5.2 量化与码率控制89

5.2.1 率失真理论89

5.2.2 率失真理论与优化编码参数选择92

5.2.3 率失真模型与码率控制95

参考文献104

习题105

第6章 信息熵编码106

6.1 基本原理106

6.1.1 信源的数学描述及信息熵测度107

6.1.2 变长编码111

6.1.3 算术编码114

6.2 变换系数分布特性115

6.2.1 DCT系数的统计特性115

6.2.2 小波变换系数的统计特性117

6.3 典型的图像熵编码方法117

6.4 典型的视频熵编码方法124

6.4.1 基于上下文的变长编码方法124

6.4.2 基于上下文的算术编码127

6.4.3 位平面编码130

6.4.4 零树编码132

参考文献133

习题137

第7章 视频编码系统138

7.1 视频编码系统技术框架的演进138

7.2 数字视频编码标准142

7.2.1 MPEG-1/2/4和H.261及H.263143

7.2.2 H.264/AVC和AVS145

7.2.3 WMV和Real148

参考文献149

习题151

第8章 第二代视频编码标准152

8.1 H.264/AVC152

8.1.1 帧内空间预测153

8.1.2 运动补偿预测155

8.1.3 整数变换与量化156

8.1.4 熵编码159

8.1.5 环路滤波技术162

8.2 视频编码标准AVS165

8.2.1 帧内空间预测165

8.2.2 运动补偿预测166

8.2.3 B帧预测编码模式168

8.2.4 整数变换与量化171

8.2.5 熵编码172

8.2.6 环路滤波技术175

参考文献177

习题178

第9章 可伸缩视频编码179

9.1 可伸缩编码方法179

9.1.1 传统的分层视频编码方法179

9.1.2 精细粒度可伸缩视频编码方法180

9.1.3 可伸缩小波视频编码方法182

9.1.4 可伸缩视频编码技术的近期进展184

9.2 FGS编码率失真分析185

9.2.1 广义高斯分布185

9.2.2 FGS增强层变换系数的统计特性192

9.2.3 FGS量化模式及其率失真函数的合成196

9.2.4 FGS率失真函数及近似模型200

9.3 FGS编码中的漂移误差控制203

9.3.1 AR-FGS204

9.3.2 基于cycle的漏预测FGS编码205

参考文献214

习题216

第10章 视频转码217

10.1 转码的分类217

10.1.1 码率缩减的视频转码219

10.1.2 分辨率缩减的视频转码221

10.1.3 帧率缩减的视频转码224

10.1.4 其他类型的转换226

10.2 MPEG-2码率缩减的转码227

10.2.1 MPEG-2漂移误差的分析227

10.2.2 MPEG-2码率缩减的快速转码结构229

10.2.3 MPEG-2漂移误差的自适应控制算法231

10.3 H.264/AVC和AVS码率缩减的转码232

10.3.1 H.264/AVC和AVS的率失真优化分析233

10.3.2 码率缩减中的模式映射算法234

10.3.3 有限率失真优化的转码236

10.3.4 有限率失真优化转码的复杂度分析237

10.4 H.264/AVC和AVS分辨率缩减的转码238

10.4.1 转码框架238

10.4.2 分辨率缩减的模式映射算法239

参考文献242

习题244

第11章 三维视频编码245

11.1 三维视觉原理247

11.1.1 立体视觉247

11.1.2 双目视差249

11.1.3 立体视觉模型250

11.1.4 三维视频获取251

11.2 三维场景表示253

11.2.1 典型的三维场景表示技术253

11.2.2 二进制场景描述语言256

11.3 立体视频编码257

11.3.1 立体视频的生成257

11.3.2 传统的立体视频编码262

11.3.3 纹理+深度格式的立体视频编码263

11.4 多视点视频编码265

11.4.1 基于3D模型的多视点视频编码265

11.4.2 基于混合编码框架的多视点视频编码266

11.4.3 基于四维小波的多视点视频编码278

11.5 全景视频编码280

11.6 立体显示283

参考文献285

习题289

第12章 分布式视频编码290

12.1 分布式信源编码理论与技术290

12.1.1 相关信号的无损压缩——Slepian-Wo1f理论290

12.1.2 基于辅助信息解码的有损压缩——Wyner-Ziv理论292

12.1.3 分布式信源编码292

12.1.4 信道编码295

12.2 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296

12.2.1 视频辅助信息的生成297

12.2.2 频域变换与系数组织298

12.2.3 分布式视频编码框架299

12.3 分布式编码应用技术301

12.3.1 分布式多视视频编码301

12.3.2 基于分布式编码的可伸缩视频编码305

12.3.3 基于分布式编码的多码率码流切换305

参考文献307

习题310

第13章 基于视觉的编码311

13.1 人眼视觉系统311

13.1.1 视觉通路311

13.1.2 神经细胞感受野313

13.1.3 人类视觉系统特性314

13.2 基于Sprite的视频压缩和分割316

13.2.1 Sprite生成317

13.2.2 静态Sprite编码322

13.3 稀疏编码326

13.3.1 统计理论背景327

13.3.2 学习规则329

13.4 Foveation编码331

13.4.1 Foveation视觉模型331

13.4.2 Foveation视觉模型的应用333

参考文献335

习题337

第14章 编码优化338

14.1 去噪声338

14.1.1 空域滤波338

14.1.2 时域滤波340

14.2 去块效应与去振铃效应343

14.2.1 去块效应344

14.2.2 去块效应滤波器345

14.2.3 去振铃效应346

14.3 超分辨率插值347

14.4 帧率转换350

14.4.1 直接运动补偿插值351

14.4.2 重叠块运动补偿插值352

14.4.3 权值自适应重叠块运动补偿插值352

14.4.4 STAR插值353

14.4.5 MAAR插值353

14.5 去隔行效应355

14.5.1 运动估计356

14.5.2 运动检测357

14.5.3 自适应插值359

参考文献360

习题363

第15章 图像质量评价364

15.1 图像质量评价概述364

15.1.1 图像质量含义364

15.1.2 图像质量评价的应用365

15.1.3 质量评价方法分类365

15.1.4 性能指标和评价准则366

15.2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367

15.2.1 主观质量评价367

15.2.2 客观质量评价368

15.2.3 JND模型373

15.3 人工效应分析375

15.3.1 块效应及其评价方法375

15.3.2 模糊、振铃效应及其评价方法377

参考文献380

习题382

词汇表索引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