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华通讯社史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华通讯社史 第1卷
  • 《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0119390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新华通讯社-历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华通讯社史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红中社(1931年11月—1937年1月)1

导言1

第一节 红中社成立的背景和经过3

一、红军武装斗争的胜利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二、“一部半电台”起家,红军抄收新闻电讯三、红中社在“一苏”大会开幕当天诞生第二节 红中社的性质和任务10

一、传播新闻,发挥通讯社作用二、《红色中华》报创刊三、建立新闻电台,编印参考刊物四、面向工农大众出版《工农报》第三节 红中社的宣传报道21

一、苏维埃政权建设和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道二、红军军事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的报道三、中央革命根据地经济、文化等建设事业的报道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宣传报道五、红中社的国际报道六、红中社与《红色中华》报宣传报道中的错误第四节 红中社新闻的传播和影响61

一、红中社新闻在革命根据地的传播二、国统区和国民党军中中共电台抄收红中社新闻情况三、红中社新闻在海外的传播第五节 红中社的机构、人员与优良传统74

一、红中社的机构和人员二、红中社的艰苦奋斗作风第六节 红中社的通联工作和经营管理89

一、《工农通讯员》和通联工作二、经营管理工作第七节 从瑞金到陕北98

一、在苏区坚持出版《红色中华》报二、在瓦窑堡恢复新闻广播和报纸出版三、红中社在保安四、西安分社及其作用第二章 在抗战烽火中成长的新华社(1937年1月—1945年8月)113

导言113

第一节 初到延安的新华社115

一、红中社改名为新华社二、新华社的组织机构及人员构成三、新华社初期的业务发展第二节 社报体制的变化与新华社机构的调整122

一、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成为独立的组织机构二、《今日新闻》:抗战时期的参考报纸三、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的创办四、新华社与《解放日报》并肩战斗第三节 新华社抗战时期的宣传报道137

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纲领和各项政策主张二、报道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事迹三、反映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成就四、揭露敌人的暴行和汉奸、投降派的阴谋活动五、介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六、对国民党反共活动的宣传反击战七、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报道八、关于中共七大的报道第四节 新华社报道业务的新发展189

一、外文翻译工作的改进和校对制度的建立二、编辑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参考报道发展的新阶段四、开创口语广播事业五、早期的对外宣传工作及创建英文广播六、新华社通讯网的建设七、新闻广播的统一和加强分社管理第五节 战斗在敌后的新华分社213

一、敌后分社的建立与发展二、丰富多彩的报道业务活动三、新华社在反“扫荡”中牺牲的烈士第六节 延安整风运动中的《解放日报》与新华社227

一、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二、《解放日报》改版和新华社工作的改进三、报社、新华社内部的整风运动第七节 通讯技术工作的改进234

一、收讯工作的加强二、广播业务的拓展三、通报台的建立与发展四、克服困难,自力更生第八节 延安时期新华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42

一、坚持无产阶级新闻的党性原则二、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三、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第九节 迎接抗战胜利的到来255

一、传播胜利喜讯二、驳斥蒋介石的“命令”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发展(1945年8月—1949年10月)262

导言262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华社264

一、加强总社编辑部和发展分社二、重庆谈判与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报道三、新华社的元旦指示信和电讯要简练的公开信四、社长博古因飞机失事遇难第二节 揭露国民党统治危机和开展第二条战线的宣传281

第三节 新华社战时体制的建立285

一、中共中央提出全党办通讯社二、新华社、解放日报社的改组三、廖承志任新华社社长四、建立特派记者机制五、口语广播的恢复发展第四节 新华社的战斗转移296

一、召开战备会议,保证广播不中断二、延安撤退三、太行山区的临时总社四、新华总社在太行五、转战陕北的“四大队”六、平山县胜利会师七、新华广播电台在转移中播音第五节 解放区群众运动和土地改革的报道328

一、解放区群众运动的报道二、土地改革的报道三、土地改革宣传中的错误第六节 反对“客里空”运动335

一、建立好的作风二、开展反“客里空”运动第七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报道341

一、自卫战争的报道二、从记者团到野战分社三、全面内战爆发,战略防御阶段的军事报道四、战略进攻阶段的军事报道五、分化瓦解蒋军和俘虏政策的报道六、毛泽东写稿退敌兵七、战略决战阶段的报道八、渡江作战及解放南京、上海的报道九、解放太原和向全国进军的报道十、战火中的摄影报道第八节 为革命献身的新闻烈士443

第九节 通信技术事业的发展448

一、成立电务处,电台实行集中管理二、革命形势发展,技术条件改善三、新中国成立前夕技术设备初具规模第十节 新华社的后勤保障454

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二、转战陕北时期三、艰苦工作在太行四、西柏坡后勤事业大发展五、从香山到北平城第十一节 最早建立的一批境外分社462

一、香港分社二、伦敦分社三、布拉格分社四、平壤分社第十二节 西柏坡的“小编辑部”471

一、胡乔木负责集训二、紧张的工作,严格的训练第十三节 党中央的关怀476

一、毛泽东与新华社二、刘少奇与新华社三、周恩来与新华社第十四节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489

一、新华总社迁至北平二、调整机构和培养干部三、向国家通讯社转变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宣传五、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报道附录:新华社大事记(1931年11月7日——1949年10月1日)506

后记5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