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形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胡晓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424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国家-形象-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形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让中国对着世界说&何平1
自序4
导论 国家形象塑造的深层空间1
第一章 对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的界定15
第一节 国际传播理论概述15
一、什么是国际传播15
二、国际传播从何而来16
三、国际传播的研究现状18
四、国际传播的发展前景21
第二节 国家形象理论概述22
一、什么是国家形象22
二、什么构成了国家形象23
三、国家形象会产生哪些影响24
四、国家形象研究的现状26
第三节 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关系27
一、国际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影响27
二、影响的渠道有哪些28
三、国家形象对国际传播的反作用30
第二章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历程、现状与定位31
第一节 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历程31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的对外宣传报道32
二、“文革”始至改革开放前的对外宣传报道34
三、改革开放后至今的国家形象传播37
第二节 外媒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审视40
一、美国与日本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40
二、非洲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47
第三节 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总括51
一、和平、发展、进取的基本形象52
二、“中国威胁论”强调的不公正形象53
三、对中国政治的片面理解53
第四节 中国国家形象的现时代定位54
一、积极合作、富强进取的经济形象56
二、文明现代、正义负责的政治大国形象58
三、和平、友好的军事形象59
四、坚持原则、灵活务实的外交形象59
五、底蕴丰富、创新发展、兼容并蓄的文化形象60
第三章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跨文化传播空间62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概说63
一、什么是跨文化传播63
二、跨文化传播的特点与表现形式63
三、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先行者64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65
一、国家是一个文化体65
二、不同文化解读下的国家形象差异67
三、分众文化和泛文化传播中的形象塑造68
四、文化交互传播与国家形象互构69
第三节 文化冲突对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71
一、文化冲突的微观表现72
二、文化冲突的宏观表现及其对国家形象的制约73
三、与“文化霸权”并生的政治冲突73
四、中国要适应文化的全球化发展74
五、在跨文化的传播情境中加强国家形象塑造75
第四章 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打造坚实的软实力内核76
第一节“软实力”,隐形的力量76
一、“软实力”,假说与现实77
二、软实力的生成途径及其特点79
三、软实力理论的现时代意义80
第二节 中国软实力的构建81
一、构建的渠道和平台82
二、价值观软实力的构建83
三、文化软实力的构建85
四、外交软实力的构建89
五、中国软实力构建面临的压力90
第三节 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融合92
一、国家形象属于软实力92
二、软实力助升一国的国家形象93
三、软实力的特定内涵决定国家形象的特色93
第四节 在国际传播中提升国家软实力94
一、强化价值观层面的软实力95
二、拓展外交政策层面的软实力价值96
三、推进对外文化传播97
四、建立全球化的软实力传播结构97
第五节 软实力构建的特点98
一、软实力的构建重在内容98
二、软实力的构建具有长期、温和的特点99
三、软实力的构建是“自塑”与“他塑”的交融100
第五章 走进“框架”探索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路径101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社会建构102
一、建构主义的兴起102
二、话语建构社会事实104
三、国家形象的媒体话语建构106
第二节 走入“框架理论”理解国家形象107
一、几个关键的概念107
二、框定的类型110
三、影响框定成败的因素111
四、框架理论的意义113
五、正确理解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的区别114
六、理解“框架”的运用机制115
第三节“框架”在国际传播中对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115
一、“框架”如何被应用115
二、“框架”对国家形象塑造的利与弊117
第四节 分析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框架118
第五节 走出“框架”塑造中国国家形象121
一、框架具有结构定型的特点121
二、国际传播中媒体“框架”的设置123
三、自我“框架”定位的持久性和一致性123
四、打破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框架”125
第六章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现实突破与启示127
第一节 奥运会及其对国家形象塑造的作用128
一、奥运会简介128
二、奥运会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契机129
第二节 北京奥运会的“媒介事件”筹备和传媒服务132
一、北京奥运会——典型的全球性媒介事件132
二、中国政府的前期准备、传媒服务及现实意义133
第三节 北京奥运会对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和启示140
一、北京奥运迅速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140
二、北京奥运传播带给我们的启示142
三、理解全球性媒介事件中的“意见领袖”143
第四节 在各种全球性媒介事件中塑造国家形象——以联合国会议为例144
一、联合国里的中国,舞台上的绚丽角色144
二、以胡锦涛主席参加联合国系列会议为例145
第五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的国家形象意蕴148
一、世博会的主题、内涵因时代而不同148
二、世博会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舞台149
三、上海世博会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契机151
第七章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危机传播154
第一节 述说危机传播154
一、危机传播的定义及内涵154
二、危机传播的特点和响应阶段156
第二节 危机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影响157
一、国际媒体和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关注度上升158
二、危机中的政府形象与国家形象159
三、危机袭来,民众形象也影响着国家形象160
四、危机传播失当损害国家形象161
五、危机传播得当提升国家形象163
六、危机传播中难以预期的政治影响166
第三节 中美两国在危机传播中的差异167
一、中美两国危机传播机制的差异168
二、中美两国危机传播价值取向的差异170
第四节 超越危机本身,提升国家形象172
一、认清危机传播的不易操作性172
二、对建立独立危机管理机构的探索174
三、掌握危机传播的主动权175
四、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和国际舆情176
五、对危机进行有效测评并发布177
六、我国在危机传播中的进步178
第八章 国家形象塑造中政府的舆情把握和舆论调控180
第一节 政府舆论形象与国家形象180
一、影响政府舆论形象的因素181
二、政府舆论形象与国家形象的关联183
三、构建良好的政府舆论形象185
第二节 网络舆情把握与媒体舆论调控187
一、网络舆情的影响和表现188
二、如何把握网络舆情189
三、革新媒体舆论调控工作193
第三节 用舆情的进步促进国家形象的提升194
一、舆情向好的积极影响195
二、把握动态的舆情,捕捉静态的民意196
三、政府部门是促进社会舆情进步的表率196
四、国内与国际舆情的双重把握198
五、增强国际传播意识,提升国家形象201
第九章 中美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形象互构行为比较203
第一节 中美两国主流媒体对对方国家形象建构的比较203
一、《人民日报》报道中的美国形象204
二、《纽约时报》视野中的中国形象206
三、总结与启示208
四、影响《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报道差异的因素209
第二节 中美媒体塑造差异的传播情境分析和“妖魔化”探源210
一、“妖魔化”从何而来210
二、归因理论的分析212
三、参与式观察的重要性214
第三节 总结与启示:传媒是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塑造的主要载体215
一、传媒的国家利益至上216
二、传媒的生态环境多样218
三、传媒的参与式观察至关重要219
第十章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面对的问题和挑战220
第一节 世界新闻传播秩序带来的挑战——“丛林法则”视角下的传播环境220
一、世界新闻传播秩序之争的由来221
二、西方信息强势的影响222
三、传播秩序的不公正损害中国国家形象223
四、短期内改变现状面临挑战225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力不足带来的挑战226
一、传媒实力不足带来的挑战226
二、语言文化的天然差异难以回避228
三、中国新闻传播体制改革方面的制约因素230
第三节 信息时代互联网传播带来的新挑战232
一、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和发展现状233
二、我国互联网传播实力的不足235
三、互联网传播对国家形象塑造的制约237
第四节 社会危机多发期带来的形象易受损的挑战——对软实力的“硬”刺激240
一、全球进入危机时代240
二、中国的改革和社会转型迈进深入期,并处于危机多发期242
三、国家形象容易出现受损和反复243
第十一章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战略和策略244
第一节 提升国家形象塑造的国际传播力244
一、增强对外传播的专业化水平245
二、拓展对外传播的形式249
三、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250
四、增强媒体国际传播意识251
第二节 制定可靠的长期和短期塑造策略252
一、短期塑造策略253
二、长期塑造策略254
第三节 改进国际传播体制与机制256
一、改进传统的外宣体制256
二、整合公共外交机制261
三、建立国家形象应急修复机制264
四、建立完善的国际传播政策体系264
第四节 融入国际化的话语体系266
一、认清“话语霸权”和“刻板成见”266
二、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并打造个性化的国家形象267
三、凸显人类的共同价值观268
四、实践与国际传播相符合的标准和表达方式271
第五节 优化国际传播的国内化效应272
一、国内反应影响国家形象273
二、海外华人圈是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力量275
三、发挥国内效应和海外华人效应的合力276
第六节 加大新媒体对国家形象塑造的支持力度277
一、新媒体的国际传播创新278
二、建立中国的全球传播网络并参与国际舆论的引导279
三、塑造形象于无形中280
第十二章 将国家形象塑造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281
第一节 国家形象塑造日趋重要281
一、要把国家形象塑造放到战略的高度282
二、国家形象塑造离不开综合国力的支持283
第二节 国家形象塑造的策略日益重要284
一、要做到策略的细化284
二、进入全民塑造时代285
第三节 结语:国家形象的成功塑造最终依托于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286
一、经济的进步287
二、政治的进步287
三、文化的进步289
四、人的进步289
主要参考文献291
一、中文文献资料291
二、外文文献资料295
三、主要参考论文296
四、主要参考网站301
后记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