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教材 地下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贺少辉主编;叶锋,项彦勇,李兆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82688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地下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教材 地下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2章 地下空间资源及开发利用价值4
2.1 地下空间利用的基本概念4
2.1.1 地下空间的涵义4
2.1.2 地下空间利用的历史沿革4
2.1.3 地下空间发展的宏观背景8
2.2 地下空间资源的潜在与实际价值9
2.2.1 地下空间资源9
2.2.2 开发地下空间的战略意义11
2.2.3 地下空间的城市功能13
2.2.4 地下空间的开发价值与综合效益14
2.3 地下空间的防灾及环境特性16
2.3.1 地下空间抗御外部灾害的能力16
2.3.2 地下空间的内部防灾要求19
2.3.3 地下空间与生态环境20
2.3.4 地下空间的内部环境要求22
2.4 地下空间开发的法律与政策问题24
2.4.1 法律问题24
2.4.2 政策问题25
第3章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类)27
3.1 概述27
3.2 围岩结构分类及其破坏特征28
3.2.1 岩体结构分类29
3.2.2 地下工程围岩失稳破坏性态29
3.3 围岩的初始应力场30
3.3.1 围岩初始应力场的组成——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31
3.3.2 围岩初始应力场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31
3.3.3 围岩初始应力场的确定方法34
3.4 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围岩分级因素与指标的选择38
3.4.1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39
3.4.2 分级(类)的因素指标及其选择42
3.5 国内外主要地下工程围岩分级(类)标准44
3.5.1 国内主要地下工程围岩分级(类)标准45
3.5.2 国外主要围岩分类系统简介60
第4章 交通地下工程规划65
4.1 地下工程投资分析65
4.2 交通地下工程规划66
4.2.1 山岭隧道的规划67
4.2.2 水底隧道的规划72
4.2.3 城市地下铁道的规划74
4.3 交通隧道的限界与构造形式78
4.3.1 交通隧道结构的限界与净空要求78
4.3.2 铁路隧道曲线地段断面加宽80
4.3.3 交通隧道结构的构造形式83
第5章 地下结构的设计方法88
5.1 地下结构的设计内容与目的88
5.2 地下结构设计方法89
5.2.1 容许应力法90
5.2.2 破损阶段法90
5.2.3 极限状态法——按结构可靠度设计92
5.2.4 支护设计的特征曲线法96
5.2.5 支护结构的工程类比设计法98
第6章 地下结构的力学计算理论99
6.1 地下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力学计算模型99
6.2 荷载结构模型中荷载的计算方法101
6.2.1 荷载(作用)及其组合101
6.2.2 主动围岩压力的计算104
6.2.3 围岩被动反力的计算110
6.2.4 地下水压力和浮力的计算112
6.2.5 地震力的计算113
6.3 地下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115
6.3.1 荷载结构法115
6.3.2 地层结构法126
7.1 地下工程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138
7.1.1 围岩特征曲线(支护抗力(支护阻力)对围岩位移的影响)138
第7章 交通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类型及参数设计138
7.1.2 支护结构的补给曲线(支护特征曲线)140
7.1.3 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142
7.2 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143
7.2.1 对支护结构的基本要求143
7.2.2 支护结构类型的选择和设计144
7.3 铁路隧道支护类型的选择和设计参数145
7.4 公路隧道支护类型的选择和设计参数152
7.4.1 支护(衬砌)类型及其选择152
7.4.2 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参数152
7.5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类型选择与设计参数153
7.5.1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类型选择153
7.4.3 小净距及连拱隧道支护类型选择及设计参数153
7.5.2 横截面内轮廓和结构尺寸拟定158
7.5.3 盾构法施工时特殊地段的衬砌160
第8章 地下工程施工162
8.1 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162
8.1.1 放坡开挖基坑的设计与施工162
8.1.2 有围护结构的基坑设计与施工167
8.2 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190
8.3 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193
8.3.1 山岭隧道工程特点193
8.3.2 隧道施工方法及其选择194
8.3.3 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岩石地层的新奥法施工194
8.4 城市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202
8.4.1 地铁区间隧道的浅埋暗挖法施工202
8.4.2 地铁车站的浅埋暗挖法施工207
8.5 盾构法施工214
8.4.3 城市地下工程暗挖法施工控制地层沉降的主要措施214
8.5.1 盾构法施工、盾构概貌及其适用范围215
8.5.2 盾构选型216
8.5.3 盾构法施工219
第9章 地下工程施工监控量测224
9.1 地下工程施工监测意义224
9.2 监测方案的编制224
9.3 地下工程施工主要监测项目225
9.4 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与反馈231
第10章 地下工程防水237
10.1 地下工程防水的重要性237
10.2 地下工程中常遇的地下水237
10.3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原则和要求239
10.3.1 设计原则239
10.3.2 设计要求240
10.4.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241
10.4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241
10.4.2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要求242
10.5 地下工程防排水系统244
10.6 地下工程防水材料244
10.6.1 卷材防水层244
10.6.2 涂料防水层245
10.6.3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246
10.6.4 膨润土(纳米)板(毯)防水层246
10.7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248
10.7.1 变形缝防水248
10.7.2 施工缝防水构造250
10.7.3 后浇带防水251
10.8 盾构法结构防水252
10.8.1 管片防水252
10.8.2 管片接缝防水253
参考文献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