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4768017.jpg)
- 林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92167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40页
- 主题词:音乐美学-审美活动-应用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绪编 背景知识1
第一章 审美心理的研究3
第一节 探索美的奥秘3
一、美是什么3
1.人类和美3
2.美的研究3
二、审美心理学的建立5
三、发展和流派6
1.量化分析美感结构6
2.解释审美愉悦本质10
3.阐述审美心理发生15
4.归纳审美操作技巧18
5.研究生理与审美的关系19
6.研究艺术美感传播22
第二节 当前审美心理学研究倾向25
一、深层艺术内容心理研究25
二、表层艺术形式心理研究26
第二章 从音乐心理学到音乐审美心理学29
第一节 音乐心理学29
一、史前时代29
二、音响心理学的演变30
1.发展沿革30
2.向音乐心理学转移32
3.紧随心理学发展脉络34
三、音乐心理学35
1.研究领域35
2.研究方法37
第二节 音乐审美心理学37
一、音乐心理学的困惑37
二、音乐审美心理学的形成38
三、音乐审美心理学研究前景40
1.音乐审美心理学与音乐美学40
2.音乐审美心理学与音乐社会美学43
3.音乐审美心理学与音乐史45
4.音乐审美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46
四、音乐审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47
1.音乐家的心理能力47
2.音乐作品的生命力49
3.音乐审美经验和效应50
4.音乐审美心理发展史50
五、音乐审美心理学对音乐学习者的意义51
第一编 心理世界53
第三章 心理现象55
第一节 心理过程55
第二节 感情58
一、现实感情58
1.类别59
2.维度64
3.人类的感情发展65
二、音乐与感情67
1.音乐感情和现实感情的异同68
2.音乐作品中的感情69
第三节 意向71
一、注意72
1.类型72
2.维度72
二、音乐活动中的注意74
第四节 认知和意识75
一、不同水平的认知75
1.感觉阶段75
2.知觉阶段75
3.思维阶段75
二、意识的三个层次76
1.人类意识的三阶段76
2.无意识77
3.非自觉意识80
4.自觉意识87
三、复杂的认活动90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93
第一节 感觉93
一、词义93
二、种类94
1.内部感觉94
2.外部感觉95
三、感觉能力特征95
四、感觉的异常99
1.联觉99
2.错觉103
3.统觉105
4.幻觉106
第二节 一般知觉106
一、知觉概述106
二、类别107
三、一般知觉的特征114
1.整体性114
2.恒常性114
3.主动性115
第五章 艺术感知觉120
第一节 对艺术感知觉的研究120
一、艺术感觉的研究120
1.声色感121
2.声色感对音乐家的意义123
3.声色感与风格124
二、艺术知觉的研究127
三、艺术感觉和知觉关系133
第二节 艺术知觉一般特征135
第三节 符号体系143
一、代号、信号与符号143
二、符号解读能力144
1.符号能力的生物基础144
2.人类符号体系的产生145
第二编 音乐认知能力150
第六章 音乐听觉感知151
第一节 音乐听感觉特征151
一、两种听感觉151
1.一般听感觉特征151
2.音乐对听觉的要求152
3.音乐听知觉能力的来源154
二、音乐听知觉的投射155
1.同类项归并156
2.景物分离161
3.寻找中心音163
4.明确节拍脉动163
5.跟踪不同的线条运动164
三、认知期待165
1.明确指向预测166
2.无明确指向预测170
3.悬念170
4.实现期待的愉悦171
第二节 音乐感172
一、音乐感研究沿革172
1.音乐行为测试172
2.西肖尔体系173
3.音乐成就测试175
4.不同审美角色的音乐感176
5.音乐测试的局限性176
二、音感与乐感177
第七章 音乐听知觉初级结构189
第一节 旋律听知觉189
一、旋律概述189
1.旋律的产生189
2.旋律发展沿革191
二、旋律感构成193
1.线形感194
2.音程感201
3.调性感204
第二节 节奏感211
一、节奏和节奏感211
1.基本概念211
2.节奏模式214
3.节奏感215
二、节奏感的特征216
1.速度感216
2.运动感217
3.节拍感217
4.情绪感219
三、节奏感的培养220
第三节 和声听觉222
一、复合音响感受能力的辨义222
二、和声感的内容223
1.和声效果的感受力223
2.多声音乐的声部感230
3.和声结构分析力230
4.和声听觉的发展230
5.不同文化背景的和声感232
第八章 音乐听知觉高级结构237
第一节 音乐听知觉的智慧237
第二节 对形式的感知能力238
第九章 审美活动中的音乐表象269
第一节 审美活动中的表象269
一、感性表象269
1.音乐表象的特征270
2.音乐表象的种类271
二、记忆表象272
1.记忆表象的产生272
2.记忆方法274
3.记忆方式和保存时间278
4.音乐记忆278
三、想象表象280
1.想象的生理机制280
2.想象的种类281
3.音乐想象282
4.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288
第二节 听觉表象的视觉载体289
一、乐谱体系289
1.音符表象——音响的物化形式289
2.音符表象的逻辑思维290
3.其他音乐表象乐谱体系292
二、音乐中的点线面体292
1.点293
2.线296
3.面300
4.体300
第三编 音乐审美心理活动307
第十章 音乐听知觉的内部矛盾309
第一节 音乐审美活动中的内部矛盾309
一、两类冗余信息码309
1.完形外冗余信息码309
2.音响基本属性外冗余信息码312
二、冗余码的产生和作用313
1.秩序缝隙泄漏的热情313
2.个性和风格特征的标记315
第二节 音乐听知觉的双重结构与艺术发展318
第三节 双重信息的意义330
一、创作330
二、表演333
三、理论333
第十一章 音乐欣赏及其效应339
第一节 音乐审美活动中的角色339
第二节 音乐欣赏341
第三节 音乐欣赏审美机制354
第四节 音乐审美经验与效应361
一、个体审美效应361
1.审美需要的强化361
2.审美能力的提高361
3.审美价值意识的形成361
二、社会审美效应362
1.艺术审美心理与社会文化心理的相互作用362
2.时代艺术风格流派的形成与发展364
第四编 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367
第十二章 音乐家的才能369
第一节 音乐才能和音乐感369
第二节 音乐才能的发展372
第三节 音乐家心理素质和能力382
一、情感符号化382
1.对力的普遍性的敏感382
2.对力的多样式的敏感383
3.对音响符号的敏感384
4.把握内觉体验385
二、知觉的兴奋状态386
第四节 音乐家的技巧387
一、作曲家的技巧387
1.写作过程中的技巧运用387
2.技巧的作用389
3.技巧与风格390
二、音乐家的创造力391
第五编 音乐审美意识395
第十三章 音乐美感结构与基础397
第一节 音乐美感的综合结构397
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401
第三节 审美个性形成的心理基础404
一、人格构成404
1.人的现实性格404
2.人的真实秉性405
3.人的理想性格408
二、人格的自我创造409
1.机体潜能说409
2.自我实现说409
3.高峰体验411
三、心理结构类型412
1.心态412
2.心理机能413
第十四章 美感的民族心理因素422
第一节 民族审美性格的形成422
第二节 中华民族审美性格425
一、形成原因425
1.地理环境425
2.生理条件425
3.历史渊源427
二、思维特征427
1.思维规律427
2.心理特征429
三、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430
1.一般特性430
2.音乐形式美特征431
3.中华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特征对发展的影响438
第三节 西方民族审美心理438
一、形成原因438
1.地理环境438
2.生理条件439
3.历史背景440
二、心理特征440
1.认知440
2.意向441
3.情感441
三、西方各主要民族审美心理特征441
1.意大利441
2.德意志、荷兰443
3.法兰西444
4.英吉利445
5.俄罗斯446
6.东欧446
7.西班牙447
8.北欧447
9.美国447
四、民族审美性格的发展448
1.历史448
2.观念449
第十五章 社会文化心理制约下的音乐审美个性452
第一节 文化与音乐452
一、文化和文明452
1.辞源452
2.文化的特质452
3.文明的定义453
4.文化的构成要素454
5.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455
二、文化和音乐455
1.信号的音乐455
2.信息的音乐456
3.庆典的音乐456
4.娱乐的音乐456
5.审美的音乐456
三、社会文化对审美个性的影响457
第二节 时代氛围影响下的音乐美感462
一、时代氛围对音乐审美个性的影响462
二、伟大时代和艺术杰作的关系463
第三节 艺术家的生活体验465
一、体验的特征465
二、体验的类型467
1.缺失性体验467
2.丰富性体验468
3.崇高体验469
4.愧疚体验469
5.孤独体验469
6.神秘体验470
7.皈依体验471
第十六章 现代反美学的形成473
第一节 审美范畴473
一、肯定性审美范畴474
1.优美474
2.典雅474
3.俚俗475
4.喜475
5.崇高476
6.壮美476
二、否定性审美范畴477
1.丑陋477
2.卑下478
3.怪诞479
4.悲479
第二节 审美意识的现代转型480
第三节 大众文化483
一、大众文化的产生483
二、大众文化的特征484
1.偶像性代替形象性485
2.复制性代替独创性485
3.平庸性代替超越性486
4.平面性代替深度性486
三、大众文化的腐蚀性487
第四节 现代音乐审丑发展史487
一、过渡阶段487
1.新古典主义487
2.表现主义489
二、序列时代490
三、后现代主义491
1.荒诞艺术特征491
2.后现代主义音乐特征491
四、结论493
附录一 音响心理学的研究496
附录二 参考文献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