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学的历史 第11卷 刑法 上 1981年-2002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学的历史 第11卷 刑法 上 1981年-2002年
  • 孙万怀,应培礼主编;王恩海,王玉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651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53页
  • 文件大小:312MB
  • 文件页数:780页
  • 主题词:法学史-世界-文集;刑法-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学的历史 第11卷 刑法 上 1981年-2002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82年论刑法中的类推&朱华荣3

抢劫中故意杀人是一罪还是二罪&谢友学 叶松亭10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意义&高铭暄13

上海三十年来刑事犯罪动态的剖析&邢真19

【栏目】同种数罪是否适用数罪并罚25

同种数罪不应数罪并罚&宋荣平 罗书平25

同种数罪应该数罪并罚&郑培兵27

【栏目】对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讨论30

也谈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兼与朱晓斌同志商榷&胡显璧 江礼华30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应以是否取得财物为主要标志&张淑文33

同经济犯罪作斗争和建设精神文明&赵炳霖36

刑事案件中法人的责任问题&朱华荣40

一项适时有力的法律措施&苏惠渔 张国全 陈世友43

谈“依法从重从快”与“左”倾错误的界限&刘天兴47

谈知情不举的刑事责任问题&郑大群51

对“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政策的再认识&丛文辉54

一个19岁的死刑犯人的自白59

教训在哪里&本刊评论员62

【栏目】关于贿赂罪的探讨65

贿赂罪的犯罪构成&刘龙培65

析贿赂罪的表现种种&李林森67

我对索贿罪的浅见&柯葛壮70

贿赂罪的特点与处理&李郊72

【栏目】职工受外单位聘用接受高额报酬是否构成犯罪76

对技术人员王某一案的剖析&徐方 曾敏76

受聘职工接受高额报酬的若干类型&李济铃80

怎样认定这类案件的性质&韩大南 李林森82

处理这类案件不能“一刀切”&卢剑青84

试述经济领域内罪与非罪的若干界限&宗允留85

治本比治标更重要&刘龙培88

【栏目】对抢劫罪既遂、未遂的讨论91

从抢劫罪的犯罪形态看既遂、未遂&龚岩91

构成抢劫罪是以侵犯人身权利为前提&刘林巨93

侵犯人身权利是抢劫罪的首要构成要件&苏文94

要从社会后果来看抢劫罪的既遂、未遂&肖竹95

既遂、未遂的分界线在于是否得逞&田幸96

情节严重的抢劫犯罪同样存在未遂&严为众 刘秦97

对我国死缓制度立法意义的认识&余淦财 齐楚珩98

坚决打击“地下外贸”犯罪活动&林德明102

试论套汇罪&钱国耀105

受贿罪要以利用职务为构成要件&刘福海 郑金钟109

谈“毁人容貌”的重伤罪如何认定&朱云洲111

同名数罪 无须并罚&罗平114

“致人死亡”与“引起被害人死亡”应负不同的刑事责任&周成新120

盗窃罪中是否存在间接故意&宋艾森124

1983年试论对自首罪犯的从宽处理&铭山129

划清投机倒把行为的犯罪与违法的界限&刘福海133

重视韩琨案件中的法律与政策问题&龚介民136

“司法类推”与“类推立法”&丁荣140

马克思主义与刑法学(上)&李光灿143

马克思主义与刑法学(下)&李光灿150

悔罪是自首成立的要件吗&王者香156

【栏目】对装鬼吓人造成他人精神分裂症的定性分析&刘际英160

应定故意伤害罪&柯葛壮 黄耀祖 周洪鸣160

如何认定犯罪的“着手”实施&伍柳村162

试论诬告陷害罪&周道鸾 张泗汉165

形式矛盾的刑法条文能否同时并用&张承172

从一起毁容致残的实例看修改刑法部分规定的必要性&田心水174

奸淫幼女罪不应以“明知”为条件&许言 刘辰 吴振汉176

对数罪并罚中的“总和刑期”也要“限制加重”吗&罗书平178

儿子帮助母亲自杀应如何定性处理&金子桐 咸忠园180

论通奸引起严重后果的法律责任&宣林泉182

盗开汽车造成严重后果如何定罪&孙应征186

精神污染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包心鉴188

关于《决定》的溯及力问题&柯葛壮 顾肖荣194

1984年对“死缓”犯“抗拒改造情节恶劣”该怎样理解&孙如林199

【栏目】关于流氓团伙犯罪若干问题的探讨201

团伙犯罪是集团犯罪的一种形式&奎娜 刘立宪201

划清流氓犯罪与流氓行为的界限&李宗青204

析流氓犯罪团伙的政治色彩&魏皓奔205

对流氓犯罪集团的定罪要准确&王崇槐207

奸淫幼女罪必须以“明知”为条件&段新安 刘明祥 孙立泉208

试论持续犯——兼谈重婚罪是否持续犯的问题&柯葛壮210

【栏目】关于伤害罪的若干问题的探讨212

如何理解《决定》中伤害罪的加重处罚&金子桐212

如何区分流氓(伤人)罪与故意伤害罪&陈泽宪214

对故意伤害未遂的刑事责任认识&王礼仁216

论法条竞合后的从重选择&冯亚东218

【栏目】对侵吞误付的公共财物应如何处理的讨论222

“利用职务之便”是贪污罪的重要条件&黄秉正222

应设立侵占公共财产罪&周辉223

该案属民法中的不当得利&王玉虎 宋仁堂224

为什么侵吞误付公共财物构成贪污罪&柯葛壮225

奸淫幼女罪是否以“明知”为要件的剖析&夏吉先228

如何看待反革命罪的既遂与未遂&段立文231

对类推的犯罪应确定新的罪名&李京生235

法条竞合可以从重选择——与肖开权同志再商榷&冯亚东238

1985年当前贪污罪若干问题的探讨&陆林243

对在服刑期中既发现余罪又犯新罪的人应如何处理&罗书平246

对当前投机倒把罪的几点认识&王良化 李志一247

危害公共安全者的法律责任&武彪252

正当经营与投机倒把罪界限的对话&林既立 包如星 杨书文256

认定奸淫幼女罪的关键在哪里&朱华荣 赵国强261

【栏目】有罪乎,无罪乎——非法领取和私分奖金是否构成犯罪的探讨265

案情简介和审理情况&李锦才265

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夏吉先 张徐锦266

某县某厂厂长等五人应属无罪&友平268

防卫过当只能是过失犯罪&施滨海271

1987年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产生犯罪&魏皓奔275

对窃取遗忘包内财物案件的再探讨&严求实278

从定罪量刑的差异看法律应用技术的开发&史建三281

打击经济犯罪与传统观念的转变&应后俊283

“贿赂”不包括其他“不正当利益”&李文燕287

【栏目】关于刘亨年案罪与非罪的讨论290

刘亨年案不是“用今天的政策翻历史的旧账、旧案”&荣国涛290

刘亨年等人的行为为什么构成了犯罪&杨玉河292

刘亨年构成贪污罪&蔡德森294

严格掌握罪与非罪的总标准——从刘亨年被认定贪污罪谈起&司剑山296

刘亨年不构成贪污罪&顾肖荣298

从量刑现状的调查看电脑辅助量刑专家系统的作用&史建三301

1988年适用“其他危险方法”定罪量刑的意见&徐汉亭309

民间组织经营商品房构成投机倒把罪吗&本刊记者314

应依法宣告戴振祥无罪&朱华荣318

对戴振祥功罪是非之探&羊子 张展阳323

“利民道工程”是利民之举——兼谈刑事执法观念的转变&刘宁书327

请查明戴振祥案有无失误&季亦探333

【栏目】关于戴振祥案罪与非罪的讨论336

来自天津的呼声——本刊在天津就戴振祥案召开座谈会&李志刚336

戴振祥案是科技人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赵光裕339

戴案判决书所引法律条文不当&吴小真342

1989年戴振祥案是一个错案——刑法学界部分专家、学者讨论戴振祥案座谈会综述&李志刚347

对挪用公款罪几个问题的探讨&张绍谦352

类推定罪的必要性&王勇357

1990年抢劫借据应构成抢劫罪&潘季林363

刑法中受贿罪内容急需补充立法&张树根365

离婚中的“丈夫”能否成为强奸主体&刘德法370

诬告陷害罪应明确规定法定刑&张永华372

罪刑相适应与中国刑法观念的更新&李华平376

1991年刑事司法中的“就轻不就重”&王勇381

也谈罪刑相适应与中国刑法观念更新——与李华平同志商榷&陈正云385

对两个刑法司法解释的理论探究——兼论法条的从重选择&陈兴良390

窃用长话账号宜定诈骗罪&刘宪权 傅鼎生396

1992年建议对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无期徒刑&欧阳波403

“罪人兼能人”的司法对策&杨新培407

我国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的反思&陈兴良410

对犯罪的“能人”绝不能法外施恩&鲍遂献 徐淑芹416

对“能人”犯罪从轻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张明楷420

依法从轻处理“罪人兼能人”案件并非网开一面&金汉标424

对“能人”经济犯罪能否从宽的看法&孙立泉427

“能人”经济犯罪的从宽处理与从严掌握&陆世友 钟劲庐430

1993年持有行为——一种新型的犯罪行为态样&陈正云 李泽龙437

1996年略论行贿罪主观要件的修改&朱孝清445

信用卡犯罪中若干疑难问题探讨&刘华449

1997年刑法修改的规模定位与制度设计&周光权457

刑法司法解释的限度兼论司法法之存在及其合理性&陈兴良 周光权466

罪刑法定原则确立的观念基础&蔡道通481

依法“从重从快”的来历——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三)&杨时 李然491

再论死刑&马荣春497

刑法典应力求垂范久远——论修订后的《刑法》的局限与缺陷&范忠信510

我们是怎样逐步实现“罪刑法定”的——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六)&孙丽娟530

1998年关于更改反革命罪名的风波——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六)&侯国云 李然535

死刑的限制与扩张之争——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七)&赵秉志 肖中华542

金融犯罪数额问题的刑法分析&刘宪权551

1999年刑法价值观念的一次维新——对我国刑法发展的比较考察&苏惠渔 游伟 孙万怀563

挪用公款罪司法适用问题研析&田宏杰 侯亚辉572

虹桥垮塌案的刑法思考&许务民583

罪刑相当原则解释论&黄祥青589

试析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李晓龙 李立众599

再论我国传统犯罪客体理论的弊端&杨兴培608

刑法基本原则的法条设置与现实差距——基于立法与司法的现状分析&赵秉志 于志刚620

关于适用《刑法》第300条惩治邪教和迷信的几个问题&王世洲632

2000年论运输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之立法旨趣与隐患&赵秉志 肖中华645

刑罚是什么——一种报应论的解读&邱兴隆653

冒充军警人员实施抢劫罪之法定刑设置疏漏&刘艳红665

现行刑事立法技术“六维”评价&童德华670

2001年金融诈骗罪立法评说——从欺诈犯罪说起&刘远 于改之681

论不可罚的教唆行为&石英 黄祥青697

论金融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刘宪权 吴允锋701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形态辨析&许成磊711

2002年“严打”方针的刑法学思考&苏惠渔 孙万怀721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的再思考&刘宪权733

刑法学应创制行为故意概念&贾宇744

编后记7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