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配置经济学导论 理论、方法和模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业配置经济学导论 理论、方法和模型
  • 孟庆学,朱乐尧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055135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产业配置经济学导论 理论、方法和模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产业配置与经济增长1

第一节 产业配置与产业的分类1

一、产业、产业结构与产业配置的科学涵义1

二、国民经济产业分类史:理论与方法4

三、现行产业分类方法评价13

第二节 当前各主要国家及中国的国民经济部门(行业)分类15

一、联合国和经互会的产业分类15

二、各主要国家的产业分类19

三、中国的产业分类21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及其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制约29

一、历史角度上的考察29

二、科学技术、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循环作用机制33

三、产业结构对科技进步的影响37

第二章 制约与影响产业配置的因素41

第一节 科技进步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进一步分析41

一、技术进步与结构变动轨道41

二、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演变43

三、技术创新、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45

第二节 消费需求、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48

一、消费进步、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48

二、对外开放、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51

三、价格体系与产业结构54

第三节 资源基础、产业管理与产业结构57

一、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与产业结构57

二、产业系统中的“软件”与产业管理68

第三章 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与机制68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与规律68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趋势68

二、产业发展及其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72

第二节 均衡、非均衡与产业结构的演变76

一、均衡理论与历史76

二、非均衡理论及其发展81

三、非均衡理论与产业结构的演变84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演化机制88

一、产业分化及其结构演化过程88

二、产业发展及其结构演化的数学模型92

第四章 产业配置的理论与方法100

第一节 产业配置的理论模式100

一、按发展时序配置的理论与模式100

二、从流民角度考察的产业配置理论与模式105

三、对现有理论与模式的评价110

第二节 按主导产业配置产业结构的基本方法112

一、产业配置的基本原则112

二、主导产业及其选择的基准119

三、制约主导产业选择的经济条件126

四、主导产业扩散与建立产业群体的理论和方法130

第三节 产业配置的实现手段136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136

二、常规控制与非常规控制140

三、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144

第五章 产业规划与产业政策148

第一节 产业规划148

一、产业规划的性质与特点148

二、产业规划的内容与体系150

三、产业规划的程序与方法154

第二节 产业政策158

一、现代产业政策的形成与发展158

二、产业政策的内容与体系162

三、可供选择的产业政策模式165

第三节 产业规划与产业政策的实施和实现168

一、制定和实施产业规划与产业政策的基本原则168

二、实施和实现产业规划与产业政策的主要手段171

第六章 农业发展与产业配置176

第一节 对农业基础地位与作用的再认识176

一、传统理论的矛盾及其局限性176

二、农业份额并非不断地下降178

三、农业正日益成为真正的基础结构部门180

四、唯有农业才能有资格称之为真正的“一本万利”的产业183

五、农业完全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185

第二节 危机中的当代农业189

一、农业增长势头的变化189

二、当代农业危机的深层表现193

三、导致当代农业危机的原因与机制198

第三节 发展政策的有效转换与选择203

一、改弦更张,调整战略203

二、保护农田,绿化大地207

三、安排好淡水供应210

四、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12

第七章 工业开发与产业配置217

第一节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217

一、工业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217

二、工业化的原则和方法220

三、工业化程度与水平的度量225

第二节 工业化与工业结构230

一、工业部门的产业分类与结构230

二、工业结构演变的理论与模型233

三、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236

四、发展中国家工业结构演变的特点与问题238

第三节 中国工业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与对策243

一、传统模式下的工业增长及其结构变化243

二、新兴工业形成过程中的进口依赖、低效膨胀和传导阻滞248

三、工业增长及其结构优化的障碍机制254

四、工业增长及其结构合理化的基本对策259

第八章 能源开发与产业配置265

第一节 能源问题的严重性265

一、经济增长与能源265

二、不断减少的资源储存268

三、气候变化与能源结构272

第二节 能源形势的变化与世界产业的结构性调整277

一、依赖石油的减少及其效果277

二、与节能目标相配套的经济调整280

三、蓬勃发展的代用能源283

第三节 再生能源发展的现状与趋势287

一、水电开发和地热资源及风力的利用287

二、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292

三、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前景299

第四节 中国的能源问题与对策305

一、能源供求矛盾的基本态势与特点305

二、能源工作的近期重点: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308

三、创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前景: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315

第九章 科技进步中的产业协调319

第一节 科学技术进步的涵义与特点319

一、什么是科学技术进步319

二、科学技术进步的系统构成与作用机制322

三、科学技术进步的加速发展趋势326

第二节 度量科学技术进步的理论与方法333

一、度量技术进步的基本理论333

二、度量科学技术进步水平的方法338

三、技术进步率与技术进步的部门结构342

第三节 科学技术进步的实现条件与产业结构的协调346

一、科学技术进步的实现条件346

二、发达国家技术改革经验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战略350

三、技术进步与产业配置过程中若干现实问题的处理规则354

第十章 宏观产业结构的地区配置359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地域结构与产业配置359

一、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与地域结构359

二、地区产业配置的依据和原则361

三、地区产业配置及其结构选择的方法论基础363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配置的方法与模型366

一、独立地区的结构配置方法与模型366

二、地区结构的国民经济集中配置方法与模型371

三、地区结构的多层递阶配置方法与模型375

第三节 地区间贸易格局的选择理论与模型379

一、地区经济发展与区际贸易379

二、确定区际贸易量的模型与方法381

三、区际贸易格局的选择方法与步骤383

第四节 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及其经济一体化389

一、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模式389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容与对策392

第十一章 企业制度与产业配置397

第一节 企业规模结构、分工模式与产业配置397

一、企业规模结构与产业配置397

二、企业间的分工模式与产业结构的变动403

第二节 产业合理配置中的组织协调:企业、政府和中间组织409

一、中间组织对企业竞争结构的塑造409

二、日本产业组织协调的成功经验411

第三节 我国企业组织的改革与完善419

一、传统企业组织模式的结构效应419

二、企业组织结构新质态的发育基础和方向427

第十二章 产业配置的宏观调控与评价433

第一节 产业配置的宏观调控433

一、为什么要重视产业配置的宏观调控433

二、产业配置的宏观调控目标与原则435

三、产业配置宏观调控的前提或条件438

四、产业配置的宏观调控手段440

五、产业配置宏观调控的方法选择444

第二节 产业发展及其结构配置效果的宏观评价448

一、产业配置经济效果的内涵及其宏观评价的范围与重点448

二、产业发展及其结构配置效果的宏观评价原则与方法论基础451

三、产业发展及其结构配置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模型454

四、产业发展及其结构配置效果评价的组织和评价结果的处理4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