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空间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空间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手册
  • (美)宗贝克(Zombeck,M.V.)著;苏万振,杨建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3384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空间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译者的话1

原序1

第一章 常用资料1

1.1 物理常数1

1.2 太阳系常数3

1.3 宇宙学数据4

1.4 单位换算5

1.5 数学常数7

1.6 数学公式9

1.7 基本粒子11

1.8 元素周期表12

1.9 以国际单位制表示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所用的词头和符号14

第二章 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15

2.1 银河系的特性15

2.2 星际气体参数17

2.3 空间的能量18

2.4 各种天体的质量、半径、密度数据20

2.5 选列的较亮星系21

2.6 本星系群22

2.7 星系团23

2.8 选列的类星体24

2.9 可见的最亮的100颗恒星25

2.10 最近的100颗恒星31

2.11 恒星数密度37

2.12 平均恒星密度41

2.13 恒星计数42

2.14 光度函数43

2.15 梅西叶天体44

2.16 变星分类48

2.17 太阳温度和电子密度51

2.18 太阳分光辐照度52

2.19 太阳系元素丰度55

2.20 行星56

2.21 主要流星群58

2.22 短周期彗星59

2.23 星座60

2.24 星图63

2.25 天体光度学65

2.26 恒星的分类和绝对星等69

2.27 恒星的特性70

2.28 赫-罗图72

2.29 光谱分类法73

2.30 热星等改正74

2.31 光谱型与光度级75

2.32 球面天文学76

2.33 天球82

2.34 天球坐标83

2.35 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路径84

2.36 赤道/银道坐标转换图85

2.37 地面大型天文仪器86

第三章 射电天文学90

3.1 主要的射电巡天90

3.2 选列的分立射电源91

3.3 一些最亮的射电源93

3.4 射电源的频谱96

第四章 红外天文学97

4.1 红外源97

4.2 源的温度99

4.3 大气的红外透射率100

4.4 漫辐射流量101

5.1 紫外恒星光谱102

第五章 紫外天文学102

5.2 恒星表面通量104

5.3 质量损失和恒星风104

5.4 紫外吸收截面105

5.5 恒星远紫外源106

5.6 远紫外衰减107

5.7 星际氢密度108

5.8 远紫外光谱109

5.9 背景通量111

第六章 X射线天文学112

6.1 乌呼鲁第四X射线源表112

6.2 HEAO A1观测到的全天空X射线源分布图113

6.3 银河源——双星和恒星114

6.4 发射X射线的超新星遗迹117

6.5 蟹状星云118

6.6 正常星系的X射线发射120

6.7 星系团的X射线发射120

6.8 活动星系的X射线发射121

6.9 3C 273122

6.10 类星体光度123

6.11 软X射线赫-罗图124

6.12 X射线背景125

6.13 丰富元素的吸收截面126

6.14 星际吸收截面127

6.15 X射线发射率129

6.16 非色散光谱学的X射线能谱分布模式132

6.17 光子的衰减133

第七章 γ射线天文学135

7.1 γ射线源分布图135

7.2 宇宙线观测卫星COS-B的第二γ射线源表136

7.3 弥漫γ射线背景137

第八章 宇宙线138

8.1 初级宇宙线化学成分138

8.2 丰度比较139

8.3 宇宙线能谱140

8.4 核的相对丰度141

8.5 截止刚度142

9.1 辐射环境143

第九章 地球大气和环境143

9.2 俘获辐射144

9.3 质子通量等值线145

9.4 电子通量等值线146

9.5 太阳辐照度147

9.6 太阳频谱148

9.7 参考大气149

9.8 大气成份随高度变化150

9.9 大气结构151

9.10 地球磁层152

第十章 相对论153

10.1 狭义相对论153

10.2 洛伦兹变换154

10.3 宇宙学156

10.4 角大小160

10.5 光度距离160

10.6 源的角密度161

10.7 回顾时间163

第十一章 原子物理学164

11.1 原子物理学164

11.2 X射线原子能级166

11.3 能级图168

11.4 X射线波长169

第十二章 电磁辐射173

12.1 黑体辐射173

12.2 普朗克定律辐射曲线175

12.3 同步加速辐射176

12.4 康普顿散射179

12.5 逆康普顿散射181

12.6 热等离子体发射183

12.7 麦克斯韦方程组186

12.8 辐射输运定义187

12.9 电磁波谱列线图188

第十三章 等离子体物理学189

13.1 等离子体物理学189

13.2 天体物理学的等离子体参数192

14.1 电磁辐射的衰减193

第十四章 实验天文学和实验天体物理学193

14.2 在K吸收限的外推吸收和吸收-跳跃比(γ)194

14.3 质量衰减系数195

14.4 距离-能量曲线197

14.5 光子衰减曲线198

14.6 K荧光产额215

14.7 荷电粒子通过物质216

14.8 粒子在硅中的能量损失和距离曲线220

14.9 X射线、γ射线、α粒子和电子的源223

14.10 晶体光谱学226

14.11 晶体特性227

14.12 X射线光谱学使用的特征线228

14.13 光栅光谱学229

14.14 闪烁探测器和固体探测器材料的特性231

14.15 X射线反射232

14.16 沃尔特Ⅰ型反射镜系统233

14.17 软X射线波段的光学参数235

14.18 X射线反射率236

14.19 X射线探测器系统所用材料的特性238

14.20 某些紫外窗口材料的短波透射极限240

14.21 紫外荧光转换器240

14.22 一些气体的电离和激发数据241

14.23 真空技术242

14.24 光学望远境配置244

14.25 光学望远镜的焦点位形245

15.1 人造地球卫星的寿命估计246

第十五章 航空与航天246

15.2 空间运输系统248

15.3 航天飞机执勤能力250

第十六章 数学252

16.1 坐标变换252

16.2 矢量分析253

16.3 定积分255

16.4 傅里叶变换256

16.5 傅里叶变换定理258

16.6 数值分析259

16.7 近似计算261

17.1 概率分布262

第十七章 统计学262

17.2 X2检验,误差传播263

17.3 高斯概率函数264

17.4 高斯概率分布265

17.5 高斯概率分布的积分265

17.6 PX(X2,v)266

17.7 最小二乘法267

第十八章 辐射防护268

18.1 辐射物理学268

18.2 最大容许通量270

18.3 阻止本领271

18.5 选列物质的密度272

18.4 短时间受致电离辐射强照射的临床效应272

第十九章 天体源表273

19.1 天体源表273

19.2 选列的天体源表代号282

第二十章 其他288

20.1 低温液体288

20.2 电磁量换算表289

20.3 能量单位的换算290

20.4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符号系统291

20.5 希腊字母表292

20.6 国际研究机构293

参考书目299

英汉名词对照与索引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