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族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858267.jpg)
- 杨堃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3190·042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族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导论1
第一章 名称和定义3
第二章 民族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6
第一节 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关系6
第二节 民族学和社会学的关系8
第三节 民族学和民俗学的关系10
第四节 民族学和历史学的关系12
第五节 民族学和考古学的关系14
第六节 民族学和语言学的关系16
第七节 民族学和地理学的关系17
第八节 民族学和经济学的关系18
第九节 民族学和政治学的关系19
第十节 民族学和哲学的关系20
第三章 民族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21
第二编 民族学发展史略25
第一节 民族学的起源27
第一章 摩尔根以前的民族学27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及中古时代的几个代表人物29
一 希罗多德与亚里士多德31
二 卢克莱茨31
三 马可·波罗32
四 拉菲托32
第三节 法国十八世纪及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几个代表人物33
一 “百科全书派”与狄德罗33
二 孟德斯鸠34
三 孔多塞35
四 圣西门35
五 孔德37
六 勒·普莱38
七 爱德华38
一 巴斯蒂安39
第四节 德国和瑞士的几个代表人物39
二 拉策尔40
三 巴霍芬41
第五节 英国的几个代表人物42
一 弗格森42
二 达尔文与赫胥黎43
三 斯宾塞45
四 泰勒46
第二章 摩尔根的民族学51
第一节 摩尔根的生平、著作和时代背景51
第二节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56
一 关于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问题56
二 关于摩尔根对家族制度的研究问题59
第三节 对摩尔根的评价63
第一节 英国进化论派70
第三章 摩尔根以后的四个主要资产阶级民族学学派70
第二节 法国社会学派75
第三节 历史学派82
一 德奥历史学派83
二 英国传播学派86
三 美国历史学派89
第四节 英国功能人类学派91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发展史略103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民族学的贡献103
第二节 拉法格、普列汉诺夫等对民族学的贡献112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对民族学的贡献119
一 列宁对民族学的贡献119
二 斯大林对民族学的贡献121
第四节 苏维埃民族学派128
第五节 新中国的民族学140
一 我国民族学的历史渊源140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142
三 主要理论和政策144
四 调查方法145
五 主要收获146
六 今后的任务149
第五章 国际民族学界的情况和展望157
第一节 法国民族学的概况157
第二节 英、美、西德民族学的概况161
一 英国民族学的概况161
二 美国民族学的概况162
三 西德民族学的概况165
第三节 苏联民族学的概况167
第四节 今后的展望和前途168
第三编 民族学的基本知识173
第一节 人类发展史略说175
一 关于人类对自己的起源的认识175
第一章 人类发展史与社会发展史略说175
二 人类发展史略说178
第二节 社会发展史略说182
第二章 民族发展史略说188
第一节 民族的概念、类型和定义188
第二节 氏族和部落189
第三节 部族和民族193
第三章 技术发展史略说200
一 旧石器时代201
第一节 石器时代201
二 中石器时代204
三 新石器时代206
第二节 金属时代210
一 铜石并用时代210
二 青铜时代211
三 铁器时代212
一 氏族共产主义217
第四章 财产发展史略说217
第一节 公有财产的起源217
二 土地的公有制221
三 血族集产制222
第二节 私有财产的起源223
一 个人财产的起源223
二 动产的私有225
三 土地的私有227
第五章 家族、婚姻发展史略说231
第一节 对摩尔根五种家庭形式的评价232
第二节 家族、婚姻的起源及其发展233
第三节 关于从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的问题241
第四节 亲属称谓制度的起源与发展246
第五节 结束语248
第六章 精神文化252
第一节 思维和语言253
第二节 自然科学的起源256
一 关于地理、天文、历法知识257
二 关于动植物的知识259
三 计数和数学知识261
四 医药知识264
第三节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266
第四节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兼论法律的起源与发展285
一 道德的起源与氏族社会的道德285
二 部落社会的道德288
三 阶级社会的道德290
四 法律的起源和发展291
第五节 民间文艺的起源与发展293
一 民间文学的起源和发展293
二 民间艺术302
第六节 文字的起源与发展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