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日关系史894-117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日关系史894-1170](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405997.jpg)
- 郝祥满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8799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中日关系-国际关系史-894~117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日关系史894-117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关于本书的选题1
本书以894年和1170年“断代”的理由2
本书要回答并检证的问题4
本书结构6
第一章 唐末宋初“华夷秩序”的建构与日本的反应8
第一节 日本为脱离“朝贡体系”而停止“遣唐使”8
894年前的中日朝贡册封关系8
唐温州刺史朱褒的信使促使日本于894年派遣遣唐使10
以“大唐凋弊”的消息而终止第20次“遣唐使”的派遣13
贵族文化也是第20次“遣唐使”派遣终止的原因14
第二节 五代吴越政权的一厢情愿与日本朝野的应付16
日本从894年开始走向“闭关锁国”和社会转型16
平安王朝冷眼旁观吴越王册封岛夷之举17
政冷经热的日本朝廷与魅力十足的“唐物”19
平安朝廷遣使来华宣扬日本文化21
第三节 北宋统一及其对外政策与日本的回应23
宋朝重建“华夷秩序”与对日本的期望23
日本朝廷的危机意识和大宋阴谋论25
日本在“华夷秩序”中的暖昧定位26
第二章 北宋文化复兴冲击日本“国风”文化28
第一节 北宋文化战略对周边国家民族的影响28
“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28
北宋复兴佛教文化对东亚的影响29
第二节 平安时代日本人的“本朝意识”影响了中日关系32
日本“本朝意识”下的文化竞争意识32
小“中华”意识成为日本文化输入的障碍34
日本对渤海国的炫耀和对宋“国风文化”的宣扬36
第三节 高调的平安语境对宋日佛法交流的影响40
求法的需求与文化自尊的冲突40
佛法论争的影响与入宋求法的要求44
第四节 中日贸易维系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47
宋朝海外交通与文化信息的传播47
宋商为日僧来宋提供的信息与帮助48
宋日贸易推动两国宗教文化交流50
第三章 中日贸易政策的碰撞与经济生活的磨合53
第一节 中日贸易传递的繁荣及其原因53
中日贸易的繁荣在于日本的“唐物”崇拜53
宋日贸易繁荣离不开宋朝开放性的海外贸易政策56
中日贸易航线的成熟乃因宋代造船航海技术的发达59
第二节 中日口岸贸易及两国对进出口岸的监管61
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公凭制度61
平安朝廷对赴日宋商进出口岸的监管机制68
宋日两国对宋商进出口岸的协同管理73
宋商应对日本大宰府和朝廷监管的策略77
第三节 宋商旅日侨民集团的形成81
宋商走私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大81
宋商滞留日本的原因和规模82
宋代的中日混血儿84
第四节 宋日贸易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影响86
宋日贸易纠纷及其社会根源86
宋日“走私”贸易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影响88
宋日走私贸易方便了日僧偷渡来宋90
第四章 借“修行”之名来宋“求法”的日僧93
第一节 奝然来宋求法巡礼前的日本语境93
成为平安修学僧的奝然誓愿93
平安诸宗的论争鞭策奝然入宋97
奝然高调宣言入宋“巡礼”之因100
第二节 奝然到宋朝求法巡礼的经过与结果104
宋朝的高僧崇拜与奝然的寻根拜祖104
为什么奝然没有去中印度“巡礼”107
奝然为开山立宗而返回日本108
奝然对佛法东传的贡献及其求法僧的资格112
第三节 嘉因入宋的经过及大宋佛宝的归宿113
奝然派遣弟子嘉因的入宋求法113
弟子建立嵯峨小“五台山清凉寺”的努力116
第五章 有心游宋而未成行的日本高僧群体117
第一节 从元杲等临阵逃脱看日僧求法心境与社会语境117
有心来宋的日僧为何临阵逃脱117
宣言入宋的元杲公开承认“有惮稽留”118
第二节 庆滋保胤等有心入宋却只临渊羡鱼121
平安日本的方便法门与庆滋保胤的净土结社121
文坛领袖庆滋保胤“已契西方共往生”123
第三节 源信以送书求评议代替入宋求法126
源信的特意送书与宋人的偶然回信126
《往生要集》受中国僧俗崇拜的实质131
源信委托寂照送二十七问到宋朝求答释的经过135
第六章 游宋不归的日僧及其不归之因137
第一节 寂照西游宋朝的经过及其影响137
日僧寂照的西游宋朝137
寂照入宋不归与取经求法的失败139
第二节 偷渡来宋的成寻及其在宋求法巡礼活动143
日本朝廷的锁国政策迫使成寻偷渡入宋143
成寻师徒偷渡来宋的准备与经过146
成寻偷渡出国却为国求法148
成寻因为北求雨修法之功而留在宋朝149
第三节 戒觉偷渡来宋巡礼并留宋不归的经过151
戒觉师徒偷渡来宋并寄送日本的佛宝151
戒觉等与宋朝官员的诗歌唱和其乐融融154
第四节 来华日本僧人的求法巡礼日记156
奝然及其日记对成寻来宋求法巡礼的影响156
成寻来宋求法巡礼日记《参天台五台山记》158
第七章 中国山岳崇拜和文化圣迹对日本的影响160
第一节 日本的山岳信仰与视为圣地的中国灵山160
天台山成为日本僧人来宋巡礼首选的原因160
逃离日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161
以天台山、五台山二山巡礼为圆满功德163
第二节 宋朝天台山信仰对日本的影响165
亲身巡礼天台山的日僧165
布施供养与天台山结缘的日本信徒167
第三节 中国五台山文殊信仰对日本的影响169
日僧西游五台山所获得的灵感169
委托来宋日僧献物供养五台山的日本人172
第四节 心系中国密教圣迹的日本平安僧众174
日本密教的祖庭长安青龙寺174
向北宋朝廷申请巡礼长安青龙寺的日本高僧176
第八章 北宋净土信仰潜移默化日本净土宗179
第一节 日本接受净土信仰的社会背景179
信仰中的庄严净土与现实日本的社会烦恼179
延寿禅师与五代北宋初的浙东净土信仰182
宋朝净土法会、结社等对于日本的熏染183
第二节 中国净土宗典籍对日本天台宗净土信仰的影响185
源信《往生要集》乃中国净土论著作的摘要185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等对日本的影响191
现实世界的烦恼与一般民众往生净土的追求193
第三节 北宋净土宗对日本南都净土信仰的影响195
文殊净土的输入与日本的“大五台山清凉寺”195
基于释尊回归的理念拜求释迦牟尼佛栴檀瑞像197
宋朝弥勒净土信仰对日本的影响199
第九章 宋日天台宗教义的讨论与交流201
第一节 北宋与日本天台宗高僧的典籍交流201
宋天台宗山外派给予日本天台宗的自信201
日僧入宋上天台山寻根并求天台宗典籍203
第二节 宋初中日天台宗教义的论争及其评价204
源清送书信与日本天台宗山门的原因和目的204
源清送书激发日本天台宗山、寺二门的联合“破文”209
第三节 宋初中日天台宗高僧之间的设问与答释215
源信送“二十七问”求知礼答释的原因215
源信求决的后续与知礼在日本的影响220
第十章 宋日之间密宗和禅宗等的交流224
第一节 日僧在北宋寻求密教的希望与失望224
宋代佛教排斥旁门左道令日本高僧失望224
成寻等在宋朝施展密法的目的和动机226
第二节 日僧巡礼北宋请求密法与仪轨229
日僧西游北宋寻求密法经典的动力229
奝然在宋朝所求文殊密法230
奝然在宋朝所求密宗仪轨231
第三节 北宋时期中国禅宗对日本的影响233
北宋以前禅宗在日本的遭遇233
奝然宣扬禅宗及其失败236
成寻弟子带回日本禅宗典籍237
北宋时期禅宗不可能在日本立宗241
北宋律宗等其他诸宗对日本的影响244
第十一章 中日书籍交流及其主流247
第一节 日僧借送书到宋取经247
日本向唐宋求书的历史247
日僧借中国恢复典藏之机炫耀日本文化249
第二节 北宋雕版书籍及印刷技术对日本的影响253
宋版《大藏经》输入日本时的影响253
日本私家藏书之风及对汉文图书的搜购257
宋朝雕版印刷技术对日本的影响260
第三节 中国典籍东传是宋日书籍交流的主流262
中国投桃报李回赠日本大量典籍262
五代北宋时期中日典籍交流的主流263
第四节 北宋文物东渡日本的意义264
大宋朝廷对来宋日僧的赏赐264
大宋民间对来宋日僧的施舍265
第十二章 宋朝艺术风格对日本的浸润268
第一节 北宋雕塑艺术等对日本的影响268
藤原道长时代的日本造像和观相修行高潮268
宋初的观像修行与日僧的西游观像270
栴檀瑞像摹刻东传日本并流传的结果272
第二节 北宋绘画艺术对日本的影响276
奝然以“四曼相大”而引进密教曼陀罗276
因日僧西游而东传的宋朝罗汉画、罗汉信仰280
第三节 北宋建筑艺术对日本的影响284
来宋日僧对宋朝造塔法的研究及输入日本的塔样284
日僧西游礼拜佛舍利及宋朝舍利信仰的东传287
日僧巡礼宋朝塔寺内外的记录及其对日本的影响290
第十三章 北宋文学与相关文化对日本僧俗的影响293
第一节 宋朝新文风对日本求法巡礼僧的影响293
大众化:从日僧的著作看宋朝文风的影响293
来宋日僧与宋人的诗歌酬答295
宋禅宗语录等文体对日僧的影响298
第二节 宋朝禅宗新学风对日本求法巡礼僧的影响299
死背“教条”的日本学风受到冲击299
日本僧人的传教方式也受到冲击300
第三节 西游日僧所体验的宋朝茶道文化302
成寻在宋朝所接触的茶道文化302
成寻师徒向日本介绍的宋朝茶道305
第十四章 以民促官:西游日僧联系宋日朝廷308
第一节 北宋帝国与平安王朝的“国书”往来308
宋朝送达日本的招抚“国书”308
日本通过僧人答复“国书”并“贡献”312
宋日彼此的自尊阻碍两国关系的进展315
中日之间伪造的“国书”和冒充的使节317
第二节 宋日两朝廷对来宋日僧管理的政治意义318
从来宋日僧的地位和职位来看其政治性318
日僧和宋君之间的觐见和册封礼仪320
宋朝护送日僧文化巡礼的意义324
日本佛寺在平安祭政体制中的地位326
第三节 日僧来宋沟通了平安贵族与宋朝的文化联系328
日本平安贵族输入佛法的目的328
从来宋日僧的后援者看平安政治331
第十五章 中日人员往来推动信息交流337
第一节 日僧来宋宣扬日本“天皇制”等政体337
从遣隋使到来宋日僧的“神代”宣扬337
对日本“万世一系”的贵族政治的宣扬340
第二节 日僧来宋促进了宋人对日本的了解343
对日本天皇“姓什名谁”的确认与遗忘343
对日本地理与行政区划认识的提高345
对日本经济、物产、风俗等的新认识348
来宋日僧的自大言论混淆了宋人的日本观350
成寻向宋人宣扬日本的动机352
第三节 中日名物交流传递文化信息353
日僧携带入宋的物品及其对贡品的自信353
宋商礼品和商品传达的文化信息356
宋商携入日本的动物358
身怀绝技的入日宋商群体360
第四节 从宋人对日货的赞赏看日本制造工艺的进步362
欧阳修《日本刀歌》为日本刀在中国品牌定位362
日本的丝织品及其纺织技术365
日本纸在中国品牌定位367
第十六章 宋日贸易的繁荣与日本的社会转型370
第一节 日本装饰工艺的进步及其输出国货的自信370
中日贸易促进了日本国货的进步370
日本的装饰工艺:莳绘与螺钿371
作为佛具、器皿的日本铜器373
日本的折扇与扇绘375
第二节 宋日物流中的日本特产及其在中国的地位377
来自日本的细色货品:珍珠、砂金与水银等377
日本的各种念珠380
北宋火药与日本硫黄381
第三节 宋日贸易促使日本社会转型和海外开拓382
宋日贸易与日本庄园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382
宋商与日本高丽之间的贸易384
日本商人集团的形成与两宋之际的中日走私贸易385
第四节 日本武装商人集团与王朝体制的崩溃388
中央和地方对宋贸易控制权的争夺388
平氏政权的崛起及其拓展日宋关系的努力390
1170年日本法皇接见宋商事件及其意义393
余论:中日关系史研究的旧观念与新视角395
日本学者错误观点的思想根源395
正确评价及研究中日关系史的态度397
附录一:中日关系史大事对照年表401
附录二:征引、参考文献目录403
后记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