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
  • 杨李娜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7626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考试制度-研究-台湾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目的1

一、研究意义1

二、研究目的2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范围与方法3

一、研究的内容、范围3

二、研究方法4

第三节 名词界定5

第四节 文献与研究回顾8

一、大陆学者有关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研究8

二、我国台湾学者对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研究9

第二章 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历程15

第一节 台湾地区教育制度概述1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简况19

一、考试方式——统一考试为主20

二、考试科目与内容22

三、招生方式——统一招生和分区联合招生24

四、关于招生机构的特征25

五、民国时期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影响27

第三节 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创立28

一、光复初期合湾的高等教育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创立29

二、台湾大专联招的实施(1954年至1971年)33

三、大专联招的考试方式、考试科目及内容35

四、大专联招的招生录取方式41

五、大专联招的招生机构43

第四节 台湾地区大学联招的发展45

一、改革大学联招的措施和理念46

二、考试与招生分发的发展变化50

三、招生机构的发展53

第五节 台湾地区大学联招的演变54

一、联招新制的诞生55

二、联招新制的具体内容58

三、对联招新制的评价64

四、入学考试专职机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67

五、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台湾地区大学入学制度改革建议书70

第三章 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考试制度改革72

第一节 台湾地区推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背景分析72

一、教育改革促进大学联考制度的进一步变革73

二、台湾高等教育发展所致78

三、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决策者力主改革大学入学考试制度82

四、大学联考制度的弊端88

第二节 1992年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提出与实施92

一、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构想92

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主要内容96

三、大学多元入学方案中的考试方式、考试科目与内容100

四、招生与分发方式102

五、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实施程序103

六、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实施情况104

第三节 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变革——2002年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110

一、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的缘起111

二、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的目标与特色111

三、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的内容架构112

四、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的考试方式、考试科目与内容119

五、“新方案”的志愿选填与招生、分发方式130

六、招生机构——由大学招生策进会到大学招生委员会联合会134

七、2002年“新方案”的实施情况140

第四节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评析141

一、对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整体评析141

二、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实施前的困惑144

三、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实施之后带来的问题149

四、2003学年和2004学年度大学多元入学的各项变革157

五、2005年以来的大学多元入学改进方案165

六、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的特点174

第四章 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个案研究——推荐甄选175

第一节 推荐甄选的由来175

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中的推荐制的历史回顾175

二、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中“推荐甄选”的由来178

三、推荐甄选的构想185

第二节 推荐甄选的实行190

一、推荐条件191

二、资格审查196

三、统一考试筛选——学科能力测验197

四、各大学自主考试——指定项目甄试205

五、甄选总成绩处理209

六、推荐名额与录取名额212

第三节 推荐甄选追踪研究217

一、推荐生在大学成绩表现追踪调查218

二、推荐条件与考生人数的关系追踪调查222

第四节 推荐甄选的评价223

一、实施推荐甄选的成效224

二、推荐甄选实施以来所产生的问题234

三、对大学推荐甄选入学途径的评价及未来展望238

第五章 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之分析242

第一节 选拔人才——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理论242

一、大学入学考试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基础243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决定着大学入学考试制度要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选拔合适的人才245

三、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扩大大学招生自主权247

第二节 多元选才——心理学的多元智力理论250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250

二、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教育评价的关系253

三、借鉴多元智力理论,研究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257

四、多元智力理论与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改革260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台湾地区的升学主义与社会价值观探讨266

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266

二、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中传统文化的影响268

三、传统文化对台湾教育的负面影响——台湾的升学主义探源271

四、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283

第四节 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探讨286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286

二、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基础与影响因素的分析288

三、台湾学者对大学入学机会和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289

四、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与教育机会均等291

第五节 考试理论的探讨299

一、从考试发展历史及其演变来看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与改革300

二、建立招生和考试组织机构的问题探讨304

第六章 借鉴与启示311

第一节 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与大陆高考改革的比较311

一、从两个改革方案的理念与目的上看——自主选才与入学多元312

二、从改革的时间进程上看——循序渐进,坚持改革316

三、从两个改革方案的特点上看——开放性、灵活选择性与多元性317

四、从两个改革方案的考试内容、考试科目上看——统一考试与多元化评价320

五、从两个方案的招生方式、录取分发上看——统一化、现代化与多元化323

六、从办理招生考试的机构上看——考招分立327

第二节 借鉴与启示328

一、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大陆高考改革的借鉴与启示328

二、对两岸大学入学考试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建议337

三、今后两岸共商合作的课题领域341

第三节 结论341

一、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从最初的创立,到发展和“联招新制”的演变,再到多元化时期,四个时期各有自己的特征342

二、从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方式的变化上看,坚持统一考试、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在此基础上,改革大学入学考试单一化倾向,探索考试内容的弹性化,考试科目设置的多样化,考试方式的多元化343

三、从招生方式的发展演变看,从最初的联招创立,“联招新制”的变革,发展到目前的多元化入学344

四、从招生机构上看,大学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大学在招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主力军作用344

五、从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之一——推荐甄选的个案研究和多视角的理论分析发现,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元化评价学生能力的方式是可行的,在具体操作上,要不断加强相关配套机制,如在多样性招生和多元化考试、评价的同时,规范操作过程,适当限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346

六、从考试发展规律上看,无论怎样变革,始终坚持统一考试,坚持考试的客观、公平、公正、公开选拔入才的原则,这也是大规模考试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然选择347

七、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今后的发展,应以统一的基础知识考试为主,辅之以多元化的手段评价学生的多元才能,以多样化的招生方式实现招收适才适性适所的学生,实现学生、大学、高中之间充分的双向选择,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大学的特色需求、高中的教学改革需要348

附录350

附录一:台湾历年大学入学考试国文科作文题汇编350

附录二:台湾地区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设置办法384

台湾1977学年度“大学入学考试试务委员会”组织系统一览表385

附录三:图1 畅通升学途径、缓解升学压力的三条教育通道图386

图2 1996学年度各级学校学生人数图表暨1996年初中、高中、高职毕业生升学途径及升学率387

附录四: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各入学途径关系图388

图1 入学途径与考试科目之间的关系388

图2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各入学途径的关系示意图389

附录五:图1 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架构图390

图2 “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考试分发入学制流程图391

主要参考文献392

再版后记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