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 第8辑 151 张苍水诗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孔昭明 著
- 出版社: 台湾大通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 第8辑 151 张苍水诗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北征得失纪略1
冰槎集13
祭海神文(禁林代敕)(辛卯)13
复伪提督田雄伪镇张杰伪道王尔禄书14
祭建国公郑羽长文(丁酉)16
贺延平王启(戊戌)17
海师恢复镇江一路檄(代延平王)(己亥)18
复伪总督郎廷佐书20
山头重筑海塘碑记(庚子)21
徐允岩诗集序23
上监国鲁王启24
与伪镇张维善书26
罗子木诗集序(辛丑)28
上延平王书29
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32
祭定西侯张侯服文33
答曹云霖监军书(壬寅)34
曹云霖诗集序35
祭山神文37
奇零草序38
祭四叔父文39
上监国鲁王启41
上监国鲁王启42
上监国鲁王启43
自用研铭44
李陵论(刺叛臣洪承畴)44
外编(遗文)44
张子房报韩论(刺叛臣吴三桂)46
陈文生未焚草序47
梅岑山居诗引48
答毛参谋书49
与林用圭书49
祭平夷侯周九苞文50
答延平王世子经书(壬寅)51
答闽南缙绅公书52
复卢牧舟司马若腾书53
答伪部院赵廷臣书54
答伪安抚书55
答唐枚臣书58
送冯生归天台序(癸卯)59
祭监国鲁王表文60
祭延平王文61
僧履端诗集序(甲辰)61
贻赵廷臣书62
奇零草(一)65
闲居(丁亥)65
九日陪安昌王黄肃虏虎痴张定西侯服张太傅鲵渊朱太常闻玄徐给谏暗公及沈公子昆季登锁山和韵65
丁亥留节翁城同诸公行长至礼67
戊子元旦步张鲵渊太傅韵(戊子)68
怀古二首68
和肃虏侯黄虎痴承制颁历韵68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69
挽杨玄石侍御69
追挽屠天生兵部(己丑)70
侍御室人从容就义70
挽杨瑶仲广文71
天生元配投缳殉夫临终有诗71
挽华吉甫明经72
挽董若思明经72
答古虞伪令73
余自丙戌蹈海奉违家君定省已四载矣兹待罪军次每一念至为之黯然74
劝农遇雨时余屯兵山寨74
暑夜独坐74
鹿走勿逐自复戏成74
建夷宫词十首75
闰元宵(辛卯)75
卜天种昼寝戏成75
赋赠翁永年中翰燕尔之喜76
寿鲵渊张相国76
春暮张鲵渊相国招赏玉楼春向晚更酌漫赋77
端阳喜雨呈张相国鲵渊77
游芥瓶庵赠希闻上人77
挽张鲵渊相公77
挽大宗伯吴峦稚先生78
挽朱闻玄小宰79
挽安洋将军刘胤之79
挽王完勋侍御79
挽冯跻仲侍御80
吊沈五梅中丞81
秦吉了81
吊肃虏侯黄虎痴81
翁洲行(壬辰)82
赠骆亦至二首83
登湄洲83
步韵答徐暗公83
舟中听雨分得长字83
同姚兴公万美功过访陈齐莫小酌84
送万美功还越时其弟静斋将赴行在85
沈彤庵阁学舣舟南日山遭风失维不知所之虽存亡未卜余犹望其来归也85
书怀86
同诸子步月86
饮酒86
赠徐暗公年丈三首87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87
步答万静斋留别韵兼以劝驾87
送万静斋复命行在87
赠马尔毓职方奉表行在後不果行88
拟别义阳王88
四月八日过仙洞访石田和尚88
游龙教寺89
我师围漳郡余过觇之赋以志慨89
闽南行89
绝炊90
读史90
同陈文生坐雨步韵90
吊熊雨殷相公91
寿安福伯邓如盘91
感怀二首91
端阳客鹭门91
吊义兴侯郑履公92
赠金门蔡元戎93
马尔毓有从军之叹戏成二律诒之93
将朝王阻飓不果93
暑雨同诸子限韵仍禁江窗二字93
夏日过鼓浪屿饮程玙嘉将军署中94
新秋鼓浪屿纳凉分得簪字94
饮吴山人94
与蔡无能论兴复95
感遇三首95
七夕微雨95
立秋同诸子限韵分得盐咸二字95
别陈齐莫96
舟次中秋96
梦内96
步韵答沈东生96
师次湄岛诸勋镇行长至礼余以服制不预志感97
至夜传王师出东粤志喜97
壬辰除夕寓湄洲禅院97
癸巳元日和友人韵(癸巳)98
人日立春客湄岛二首98
春到98
忆余在翁岛与张鲵渊吴峦稚朱闻玄诸先辈从游一时情文宛然在目今三君皆以国难殉而余在行间犹偷视息然蹙蹙靡骋盖不胜兴废存亡之感矣99
追往八首99
赋赠琴师100
登湄洲谒天妃宫100
过仙洞访石田和尚出荔枝为供101
赋赠东山子祷雨端阳有应三首101
寿忠靖伯陈灿珠兼统师北伐101
送姚兴公北还102
送徐暗公监军北上二首102
送谢仲彝元戎102
寿闽安侯周九苞102
郭圣竑见访出诗相示依韵酬之103
重经南日吊沈彤庵相国103
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国殡宫103
赠卢牧舟大司马104
舴艋行104
北还入浙偶成104
杨芳生以徐暗公高弟浮海来晤於东瓯爰赠一章105
寄纪石青年丈105
入吴106
入吴见雪忽忆车驾南巡106
癸巳除夕106
奇零草(二)107
立春日大雨雪时驻师吴淞(甲午)107
楼船灯火107
上巳舟中107
舟次圌山107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108
同定西侯登金山以上游师未至遂左次崇明二首108
和于湛之海上原韵六首109
哀闽109
再入长江109
崇沙宋子犹端士也为闽帅所窘既出厄诗以慰之110
马尔毓职方改署幕府骑兵参军未免牢落戏赠111
即事柬定西侯张侯服二首111
师次燕子矶111
寄怀徐暗公二首111
晚泊漫成回文112
追慕二首112
鬓有丝112
得友人书道内子艰难状113
朱伯迁将避地小溪索诗口占授之113
寿英义伯阮季友113
孤桐吟114
寿诚意伯刘复阳114
妒妇津(乙未)114
寄?石青年丈115
客有谈故园花事者感而有赋115
自嘲116
清明感怀116
朝议以诸勋镇积苦行间宣敕慰劳余益不胜疏逖之感116
病中遣怀116
步韵别朱子成116
暑雨舟中遣闷分得柴字117
七夕同诸子限韵117
秋怀三首117
答纪石青年丈二首118
大安沙坐风雨复叠前韵三首118
送程玙嘉将军还闽南119
舟行阻风口号二首(丙申)119
登菩萨顶119
寄怀徐暗公年丈119
赠傅惕庵二首120
哭定西侯墓120
送陈立之还闽120
一纪121
马尔毓不应幕府辟召121
即事有感121
扶风121
中秋与宾从小饮步朱夏夫韵二首122
梦中得句云集候秋虫偏解语失途老骥亦长鸣似有感起而成之122
重经羊山忆旧与定西侯维舟於此122
归思寓郡望姓氏123
舟次三山123
壶江即事二首123
重登秦港天妃宫124
寄远124
丙申除夕124
丁酉元旦余驻师秦川(丁酉)124
旅愁124
舟山感旧四首125
戊戌元旦(戊戌)125
愁思125
枯鱼过河泣125
吊旅墓125
闻行在所遣使至营宣慰有感二首126
徐暗公入觐行在取道安南闻而壮之二首126
得家信有感二首127
春江花月夜值微雨(限韵)127
春雨望茅舍炊烟(限六鱼韵)127
白燕次友人韵128
春暮有怀128
岁在戊戌余行年已三十九矣抚时感事遂以名篇128
吴佩远游雁宕山归备述名胜因为诗纪略亦志余企望之怀也129
五月既望行营恭祝监国鲁王千秋有感130
王师北发草檄有感二首130
赠别陈文生还三山130
苦雨吟131
述怀二首131
冬怀八首131
寄金二如兼讯朱建武133
赠客还里门133
喜从弟至兼寄中表133
张书绅与范予瞻论余十余年来戎马颇为劳苦孤危有诗见赠读之怆然因成二首133
薤露吟134
蒿里曲134
鸿门歌135
闰元宵(限十四盐)137
海上观灯限十五删十五咸二韵137
己亥元旦(己亥)137
奇零草(三)137
闰元宵排律十四韵138
泊马蹄岙戏成138
泉穴鱼138
代内人狱中有寄139
拟答内人狱中有寄139
闻贵阳失守140
得徐暗公信以交行诗刻见寄二首140
会师东瓯漫成140
江上闻笛140
师次芜湖时余所遣前军已受降141
师入太平府141
师次观音门141
姑孰既下和州无为州及高淳溧水溧阳建平庐江舒城含山巢县诸邑相继来归142
驿书至偏师已复池州府142
师入宁国时徽郡来降留都尚未克复142
间行杂感二首142
经乌江二首143
枞阳谣二首143
黄湓谣二首143
新安溪行143
寄宿石塘庵与居人道定西侯往事144
生还四首144
海滨居民闻予生还咸为手额且以壶浆相饷余自惭无似何以得此於舆情也144
赠陈文生侍御返命闽峤145
月夜同陈文生过黄粹伯留酌145
仆还145
苦饥146
庖焚146
萍踪同邱含山感赋146
送邱含山还长亭山房147
得姚兴公书以舫音集见寄147
卜居147
溪行二首147
岛居八首148
索居岛上童子折梅来献喜而有赋限十三元二首149
赋得相逢俱是岁寒人149
立春用杜韵149
庚子新正二日坐雨岛上150
游小岙草庵150
己亥除夕150
庚子元旦驻师林门(庚子)150
得朱子成书151
寒山151
闻监国鲁王以盗警奔金门所151
赠张书绅还钱塘151
上巳书怀151
春晚152
重过桃渚152
复屯林门152
中秋有怀152
新河口雨泊二首153
秋夜舟中听雨153
步韵和曹云霖浯岛秋怀二首153
愁泊154
长鲸行154
次韵酬林荔堂154
岁暮得蒋驭鸿信兼见其新制寄赠二首155
岛上祀灶156
辛丑元旦伪虏僭号已十八年矣(辛丑)156
见友人咏怀诗有感遂依韵和之二首156
春岛雾雨次壁间旧韵156
雨中寒甚再叠前韵157
送黎大行濒行以途穷为恨赋诗见示仍用前韵答之157
维扬姜张二友浮海来晤赋赠157
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158
得徐暗公书为之喟然158
伪庭小汗夭亡复以六岁余孽僭号擅位158
春暮怅然有作158
促织159
寄张书绅时闻在越159
送黎大行南访行在159
送吴佩远职方南访行在兼会师郧阳159
秋日传蜀郡克复琼海反正喜而有赋160
感事四首160
三过沙关161
沙关感怀161
送罗子木往台湾二首161
杂感三首162
南国162
愁心162
莫指162
挽董天鉴孝廉163
梅花和中峰大师韵四首163
辛丑长至舟次祝圣二首164
辛丑除夕行营沙关165
壬寅元旦军次仍行祝圣礼(壬寅)165
元夕金乡道中165
元宵舟次步宾从韵鱼字165
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舣棹海滨春燕来巢於舟有感而作166
春心166
北回示将吏166
采薇吟167
入山(甲辰)167
清音167
林中漫兴167
山中初度用子木韵168
山中七夕限韵得廉字169
又叠前韵169
清秋忆从弟嘉言169
山居即景四首170
山中屡空泊如也偶读渊明饥驱句犹觉其未介遂作反乞食诗仍用陶韵170
怀古170
拟古三首171
怀王愧两少司马徐暗公沈复斋中丞172
闻孤鸟而有作173
入定关(在悬岙七月十七丑时被执作也)173
羁恨二首173
被执归故里173
将入武陵二首174
宿官亭(八月)174
放歌(时甲辰八月七日书於杭之狱壁)174
忆西湖175
墙角红梅九月发花一朵偶成四绝时羁狱舍用盐字175
武林狱中作三首175
又一首176
甲辰九月感怀(在狱中作)176
绝命诗177
屯悬岙猿啼有感177
长相思(中夜闻筝)178
前调178
前调(秋)178
柳梢青178
(附)诗余178
满江红(示同难宾从罗子慕於武陵狱邸)179
前调(步岳忠武王韵)179
七夕前十日赠少年合卺二首180
招赵友饮禅院180
寄纪侍御衷文二首180
外编(遗诗)180
感怀步扇头韵181
阙题181
海上二首181
湖心亭书壁182
显甥奔至(壬寅)182
闻家难有恸四首182
得故人书至自台湾二首183
惊闻行在之变正值虏庭逮余亲属痛念家国心何能已183
悲愤二首184
传闻闽岛近事184
感怀兼悼延平王184
海月185
夜泛185
重阳偶成185
瓯行志慨三首185
舟行立冬186
舟行望野烧186
读史二首186
野人饷菊有感四首186
和秦淮难女宋蕙湘旅壁韵187
有所思二首(癸卯)187
甲辰元旦(甲辰)188
复赵督台二首188
虏庭以余倡义既久屡复名城遂逮及族属且开告密之门波及亲朋搒掠备至闻之泫然188
忆菊限屏字188
月夜重登普陀山二首189
附录一191
张煌言列传(光绪「鄞县志」)191
兵部左侍郎张公传(阙名)197
张公苍水传(沈冰壶)203
有明兵部左侍郎苍水张公墓志铭(黄宗羲)211
明故权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鄞张公神道碑铭(全祖望)217
张督师画像记(全祖望)229
年谱(一)(全祖望)231
年谱(二)(赵之谦)256
附录二301
原序一(徐孚远)301
原序二(全祖望)303
原序三(姜宸英)304
原序四(沈光宁)305
原跋一(高允权)307
原跋二(郑溱)308
原跋三(郑勋)309
原跋四(郑乔迁)311
原跋五(费照)311
原跋六(董懋迁)312
原跋七(陈尔干)314
原跋八(宗稷辰)315
原跋九(平步青)316
原跋十(傅以礼)317
原跋十一(丁丙)318
原跋十二(黄节)319
原跋十三(黄节)320
原跋十四(邓实)321
小猿畜之久矣以病抱树而死为之恻然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