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210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58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831页
- 主题词:医学检验-医药卫生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临床检验基础1
第一章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1
第二章 红细胞检查9
第三章 白细胞检查25
第四章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35
第五章 血型和输血43
第六章 尿液生成和标本采集及处理56
第七章 尿理学检验60
第八章 尿有形成分检查66
第九章 尿液化学检查76
第十章 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91
第十一章 粪便检验99
第十二章 脑脊液检验106
第十三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114
第十四章 精液检查123
第十五章 前列腺液检查128
第十六章 阴道分泌物检查130
第十七章 羊水检查133
第十八章 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136
第十九章 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139
第二十章 脱落细胞检查143
第二篇 临床血液学检验157
第一章 绪论157
第二章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158
第三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162
第四章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168
第五章 血细胞超微结构检查的临床应用175
第六章 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的临床应用182
第七章 贫血及其细胞学检验184
第八章 白血病概述204
第九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209
第十章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10
第十一章 慢性白血病214
第十二章 特殊类型白血病216
第十三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实验诊断218
第十四章 恶性淋巴瘤及其实验诊断220
第十五章 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222
第十六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224
第十七章 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227
第十八章 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229
第十九章 类脂质沉积病及其实验诊断231
第二十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233
第二十一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238
第二十二章 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250
第二十三章 血栓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257
第二十四章 抗栓与溶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261
第二十五章 出凝血试验的自动化263
第三篇 临床化学265
第一章 绪论265
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266
第三章 脂代谢及高脂蛋白血症289
第四章 血浆蛋白质检查301
第五章 诊断酶学307
第六章 体液平衡紊乱及其检查318
第七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333
第八章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339
第九章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342
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361
第十一章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372
第十二章 胰腺疾病的检查386
第十三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391
第十四章 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407
第十五章 血清酶催化活性浓度和代谢物浓度检测技术411
第十六章 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416
第十七章 标本、试剂、量器常识417
第四篇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423
第一章 绪论423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423
第二节 临床免疫学428
第三节 免疫学检验428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430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430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431
第三节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431
第四节 抗原抗体反应基本类型432
第三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433
第一节 免疫原的制备433
第二节 免疫佐剂435
第三节 抗血清的制备435
第四节 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436
第五节 抗血清的纯化436
第四章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438
第一节 杂交瘤技术基本原理438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439
第三节 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中的应用440
第四节 基因工程抗体技术440
第五章 凝集反应442
第一节 概述442
第二节 直接凝集反应442
第三节 间接凝集反应442
第四节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443
第五节 抗人球蛋白参与的血凝试验443
第六章 沉淀反应444
第一节 沉淀反应的特点444
第二节 液体内沉淀试验444
第三节 凝胶内沉淀试验445
第四节 临床应用446
第七章 免疫电泳技术447
第一节 基本原理447
第二节 常用技术447
第三节 免疫电泳技术临床应用448
第八章 放射免疫分析449
第一节 概述449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449
第三节 免疫放射分析449
第四节 放射免疫分析在医学中的应用450
第九章 荧光免疫技术451
第一节 有关荧光的基本知识451
第二节 荧光抗体技术452
第三节 荧光免疫测定454
第十章 酶免疫技术455
第一节 酶免疫技术的特点455
第二节 酶免疫技术的分类457
第三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59
第四节 膜载体的酶免疫测定461
第五节 酶免疫测定的应用463
第十一章 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465
第十二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467
第一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要点467
第二节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469
第三节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472
第四节 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474
第五节 免疫标记电镜技术474
第六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475
第十三章 免疫细胞分离检测技术476
第一节 免疫细胞的分离476
第二节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477
第三节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技术478
第四节 免疫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479
第十四章 吞噬细胞功能检测及应用480
第一节 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检测480
第二节 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481
第三节 吞噬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483
第十五章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484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述484
第二节 细胞因子测定方法及应用485
第十六章 细胞黏附分子测定及应用488
第十七章 免疫球蛋白检测及应用489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概述489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491
第三节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492
第十八章 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及应用494
第一节 抗原特异性CIC测定494
第二节非抗原特异性CIC测定及应用494
第十九章 补体检测及应用495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和性质495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活化与调控496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活性496
第四节 补体的合成与代谢497
第五节 补体总活性测定497
第六节 补体结合试验498
第七节 单个补体成分测定498
第八节补体测定的应用499
第二十章 自身抗体检测及应用501
第一节 自身抗体的特性501
第二节 常见自身抗体的检测501
第三节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504
第二十一章MHC与HLA检测及应用506
第一节MHC的一般特性506
第二节HLA分型507
第三节HLA分型的实际应用508
第二十二章 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510
第一节 流式细胞仪的分析及分选原理510
第二节 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检查中的应用512
第二十三章免疫自动化仪器分析513
第一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技术513
第二节 化学发光自动化免疫分析515
第三节 荧光免疫自动化分析517
第二十四章 免疫学检验的质量管理519
第一节 免疫检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519
第二节 咨询服务520
第二十五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522
第一节Ⅰ型超敏反应522
第二节Ⅱ型超敏反应523
第三节Ⅲ型超敏反应525
第四节Ⅳ型超敏反应526
第五节 超敏反应的主要免疫学检测527
第二十六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533
第一节 概述533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534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535
第四节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535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实验检测537
第二十七章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539
第一节 免疫增殖性疾病的概念及分类539
第二节 常见免疫球蛋白增殖病539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常用的免疫检测541
第二十八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543
第一节 概述543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544
第三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546
第四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546
第五节免疫缺陷的实验室检测548
第二十九章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测551
第一节 概念551
第二节 概述551
第三节 肿瘤抗原的分类551
第四节 常见肿瘤的免疫诊断及应用原则552
第三十章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555
第一节 引起排斥反应的靶抗原555
第二节 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556
第三节 排斥反应的免疫检测558
第四节 常见的组织或器官移植559
第五篇 微生物学及检验561
第一章 绪论561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564
第三章 细菌的生理569
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574
第五章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576
第六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579
第七章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584
第八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593
第九章 微生物检验概述596
第十章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602
第十一章 培养基605
第十二章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608
第十三章 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612
第十四章 血清学试验617
第十五章 动物实验618
第十六章 菌种保存与管理620
第十七章 微生物商品化、自动化检验622
第十八章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625
第十九章 肠杆菌科及检验633
第二十章 弧菌科及检验646
第二十一章 弯曲菌属和幽门螺杆菌及检验650
第二十二章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653
第二十三章 需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663
第二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及检验668
第二十五章 非发酵菌及检验671
第二十六章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674
第二十七章衣原体及检验677
第二十八章 立克次体及检验679
第二十九章 支原体及检验682
第三十章 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685
第三十一章 螺旋体及检验687
第三十二章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691
第一节 概述691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692
第三节 各类病毒感染的简介694
第三十三章 真菌检验706
第一节 真菌的基本特性706
第二节 真菌的基本微生物检验方法708
第三节 病原性真菌709
第三十四章 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概述713
第三十五章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719
第一节 药敏试验中抗菌药物的选用719
第二节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719
第三节细菌的耐药性和产生机制725
第三十六章 医院感染728
第三十七章 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实验室安全防护731
第一节 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731
第二节 实验室安全防护733
第六篇 寄生虫学及检验737
第一章 总论737
第二章 医学蠕虫740
第三章 医学原虫748
第四章 医学节肢动物752
第五章 实验检验技术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