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盟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盟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4942487.jpg)
- 韦良,蒙子良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3635817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东南亚国家联盟-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盟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东盟成立的历史背景5
1.1 东南亚的概念5
1.2 战后东南亚形势7
1.3 战后东南亚的新殖民主义9
1.4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独立运动14
1.5 战后初期东南亚的地区联系19
1.6 东盟成立前的区域合作22
1.6.1 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23
1.6.2 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组织25
1.6.3 东南亚国家区域合作组织25
参考文献27
第2章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28
2.1 东盟的成立28
2.2 从东盟到大东盟31
2.3 东盟的发展阶段34
2.3.1 磨合和探索阶段(1967-1975年)34
2.3.2 平稳发展阶段(1976-1991年)36
2.3.3 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阶段(1992-1997年)42
2.3.4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阶段(1998-2007年)45
2.3.5 东盟共同体新阶段(2007年—)47
2.4 东盟的宗旨与合作机制51
2.4.1 东盟的宗旨51
2.4.2 东盟的组织机构52
2.4.3 东盟的相关合作机制53
参考文献54
第3章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55
3.1 东盟自由贸易区55
3.1.1 AFTA的提出55
3.1.2 AFTA的基本框架56
3.1.3 AFTA的建设进程57
3.1.4 AFTA的成效61
3.1.5 AFTA的发展趋势63
3.2 10+1和10+3机制的构筑70
3.2.1 东盟与中国的10+171
3.2.2 东盟与日本的10+172
3.2.3 东盟与韩国的10+174
3.2.4 10+1和10+3的发展前景74
3.3 东盟内部次区域合作的加强78
3.3.1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78
3.3.2 “增长三角”经济合作81
3.4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83
3.4.1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83
3.4.2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86
3.5 东盟社会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91
3.5.1 东盟社会与文化共同体的特征92
3.5.2 东盟社会与文化共同体的建设思路93
3.5.3 东盟文化遗产宣言96
参考文献99
第4章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100
4.1 中国与东盟政治关系100
4.1.1 东盟对华政策100
4.1.2 中国与东盟关系原则105
4.1.3 中国与东盟关系“三级跳”108
4.2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114
4.2.1 经贸合作现状与前景114
4.2.2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117
4.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22
4.3.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的背景122
4.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124
4.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127
4.3.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131
4.3.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的主要问题132
4.3.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展望137
4.4 中国与东盟安全合作142
4.4.1 中国与“东盟地区论坛”142
4.4.2 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149
4.4.3 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现状与前景153
4.5 中国与东盟对话合作机制158
4.5.1 领导人机制158
4.5.2 部长级机制173
4.5.3 工作层机制175
4.6 中国与东盟未来展望177
4.6.1 总结过去 开辟未来177
4.6.2 平台效应 多方共赢182
4.6.3 潜力无限 前景广阔196
附录201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
《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主要内容211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主要内容218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219
参考文献233
第5章 东盟地理概论234
5.1 基本概况234
5.2 东盟的地形地貌235
5.2.1 中南半岛235
5.2.2 马来群岛237
5.2.3 加里曼丹岛238
5.3 东盟的气候特点240
5.4 东盟的资源概况241
5.4.1 农业资源241
5.4.2 渔业资源242
5.4.3 石油资源242
5.4.4 矿产资源243
5.5 东盟的世界自然遗产244
5.5.1 下龙湾244
5.5.2 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245
5.5.3 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247
5.5.4 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248
5.5.5 科莫多国家公园249
5.5.6 洛伦茨国家公园250
5.5.7 苏门答腊热带雨林252
5.5.8 基纳巴卢公园252
5.5.9 穆鲁山国家公园254
5.6 东盟的世界文化遗产255
5.6.1 琅勃拉邦255
5.6.2 石缸平原257
5.6.3 吴哥窟258
5.6.4 柬埔寨王家舞蹈259
5.6.5 柏威夏寺260
5.6.6 蒲甘古城261
5.6.7 艾尤塔雅263
5.6.8 美山寺庙264
5.6.9 顺化古迹群265
5.6.10 会安古城266
5.6.11 巴纳韦高山梯田268
5.6.12 巴洛克式教堂群269
5.6.13 婆罗浮屠寺庙群270
5.6.14 普兰巴南寺庙群273
参考文献274
第6章 东盟政治概论275
6.1 政治思潮的多元化275
6.1.1 胡志明的社会主义276
6.1.2 吴努和奈温的佛教社会主义277
6.1.3 西哈努克的佛教社会主义279
6.1.4 李光耀的民主社会主义279
6.1.5 苏加诺的“潘查希拉”和“纳沙贡”280
6.2 国家体制的多元化282
6.2.1 共和制国家282
6.2.2 君主制国家284
6.2.3 社会主义国家286
6.3 东盟的政治体制特点287
6.3.1 东盟政治体制的多样性288
6.3.2 东盟政治体制的多变性288
6.3.3 东盟政治体制的复杂性289
6.4 东盟政治体制对经济的影响289
6.4.1 集权型统治和东盟经济的发展290
6.4.2 民主政治和东盟经济的新发展292
6.5 金融危机对东盟政治的影响296
6.5.1 政局稳定性下降,政权频繁更迭296
6.5.2 民主化进程加快,威权政府日益艰难297
6.5.3 伊斯兰教势力的政治作用和地位明显上升299
6.5.4 民众作用上升,但军警作用不可低估300
6.5.5 民族和宗教问题日益突出301
6.6 近年东盟政治形势303
6.6.1 东盟各国政局303
6.6.2 东盟地区安全形势312
6.6.3 东盟国际关系313
6.6.4 东盟携手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323
参考文献326
第7章 东盟经济概论327
7.1 东盟经济发展阶段327
7.1.1 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327
7.1.2 出口导向工业化初期328
7.1.3 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后期329
7.1.4 后金融危机时期331
7.2 东盟经济发展层次333
7.2.1 发达国家和石油富国334
7.2.2 新兴工业化国家334
7.2.3 欠发达国家336
7.3 东盟经济发展的外资因素338
7.3.1 东盟利用外资的三个阶段338
7.3.2 外资对东盟经济的意义343
7.4 东盟经济发展的特点343
7.4.1 倡导经济优先主义343
7.4.2 国家保持对市场的适度干预344
7.4.3 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344
7.4.4 以区域经济合作带动经济高速增长344
7.5 东盟经济发展的新方向345
7.5.1 贸易自由化345
7.5.2 金融国际化345
7.5.3 生产一体化346
7.6 经济全球化与东盟经济的发展346
7.6.1 经济全球化与东盟经济“奇迹”347
7.6.2 经济全球化与东南亚金融危机349
7.6.3 东南亚金融危机概况351
7.6.4 东盟经济重振352
7.7 近年东盟经济形势356
7.7.1 步入新增长期356
7.7.2 半岛国家经济360
7.7.3 海岛国家经济362
参考文献367
第8章 东盟民族概论368
8.1 东南亚民族概述368
8.1.1 东南亚民族分类368
8.1.2 东南亚民族分布特点369
8.2 东南亚民族关系的复杂性370
8.2.1 东南亚各民族的共生共荣370
8.2.2 东南亚的民族歧视373
8.2.3 东南亚族际关系的复杂性376
8.3 东南亚的民族冲突类型378
8.3.1 经济冲突型379
8.3.2 文化碰撞型380
8.3.3 政治对立型382
8.4 东南亚民族冲突的原因分析383
8.4.1 贫富不均383
8.4.2 过度开发385
8.4.3 移民竞争387
8.4.4 急功近利388
8.4.5 政治歧视389
8.5 东盟民族文化的外来影响因素391
8.5.1 印度文化因素391
8.5.2 伊斯兰文化因素392
8.5.3 中国文化因素393
8.5.4 西方文化因素394
参考文献395
第9章 东盟宗教概论396
9.1 东盟的伊斯兰教396
9.1.1 伊斯兰教在东盟国家的传播397
9.1.2 东盟伊斯兰教的现状399
9.1.3 东盟伊斯兰教的特点401
9.2 东盟国家的佛教405
9.2.1 老挝的佛教405
9.2.2 柬埔寨的佛教406
9.2.3 缅甸的佛教406
9.2.4 印度尼西亚的佛教407
9.2.5 泰国的佛教408
9.2.6 越南的佛教409
9.2.7 新加坡的佛教412
9.3 东盟国家的印度教414
9.3.1 柬埔寨、老挝和越南的印度教415
9.3.2 缅甸的印度教415
9.3.3 泰国的印度教416
9.3.4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印度教416
9.3.5 印度尼西亚的印度教418
9.4 东南亚的天主教418
参考文献419
东盟大事记420
1967年东盟大事记420
1968年东盟大事记420
1969年东盟大事记420
1970年东盟大事记421
1971年东盟大事记421
1972年东盟大事记421
1973年东盟大事记422
1974年东盟大事记422
1975年东盟大事记422
1976年东盟大事记423
1977年东盟大事记423
1978年东盟大事记424
1979年东盟大事记425
1980年东盟大事记426
1981年东盟大事记427
1982年东盟大事记427
1983年东盟大事记428
1984年东盟大事记428
1985年东盟大事记429
1986年东盟大事记430
1987年东盟大事记430
1988年东盟大事记431
1989年东盟大事记432
1990年东盟大事记433
1991年东盟大事记434
1992年东盟大事记435
1993年东盟大事记437
1994年东盟大事记438
1995年东盟大事记441
1996年东盟大事记443
1997年东盟大事记444
1998年东盟大事记445
1999年东盟大事记446
2000年东盟大事记447
2001年东盟大事记448
2002年东盟大事记449
2003年东盟大事记452
2004年东盟大事记454
2005年东盟大事记457
2006年东盟大事记461
2007年东盟大事记463
2008年东盟大事记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