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各国政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各国政府](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5001744.jpg)
- (美)Harold Zind著;罗志渊译 著
- 出版社: 教育部
- ISBN:
- 出版时间:1967
- 标注页数:718页
- 文件大小:145MB
- 文件页数:7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各国政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为何研究比较政府1
第一篇 英国5
第一章 英国宪政发展回顾5
第一节 初期政治制度5
第二节 大宪章8
第三节 国会的发展10
第四节 十七世纪的宪政发展13
第五节 一六八九年后的宪政发展16
第二章 现行宪法体制21
第一节 英国宪法的性质21
第二节 宪法的元素23
第三节 宪法发展方法26
第四节 宪法体制的主要特徵29
第三章 王权——君主35
第一节 君主与王权35
第二节 王权的一般任务37
第三节 王权的行政任务40
第四节 王权的立法任务42
第五节 王权的其他职权43
第六节 君主的正式地位44
第七节 君主於政府中的任务48
第八节 王位何以仍能存在51
第四章 王权、枢密院、国务院、及内阁53
第一节 枢密院53
第二节 国务院与内阁的组织55
第三节 新国务院与新内阁的组成58
第四节 其他国务员的选任60
第五节 影响选任的因素61
第六节 阁员特别职位的分配64
第五章 内阁的重要任务67
第一节 主要职掌67
第二节 内阁总理大臣的地位69
第三节 内阁委员会73
第四节 内阁会议75
第五节 内阁办公处及祕书处77
第六节 内阁责任79
第七节 贯彻内阁责任的方法80
第六章 众议院85
第一节 议场85
第二节 组织87
第三节 议席之重行分配88
第四节 国会选举权90
第五节 国会之解散及新选举令93
第六节 候选人之提名94
第七节 选举之进行96
第八节 众议院职员99
第九节 议长99
第十节 委员会制度102
第十一节 议员地位106
第七章 贵族院109
第一节 议场109
第二节 议员成分110
第三节 组织113
第四节 贵族院问题114
第五节 一九一一年国会法115
第六节 一九四九年国会法117
第七节 一九五七年改革计划120
第八节 现在贵族院的任务121
第八章 国会活动125
第一节 会期及开会125
第二节 程序规则128
第三节 众议院会议程序129
第四节 讨论130
第五节 讨论之限制131
第六节 表决与分组表决132
第七节 纪录133
第八节 法案之提出、读会、及批准134
第九节 私法案及?时命令139
第九章 国家行政143
第一节 行政机关的复杂性143
第二节 各部门内部组织144
第三节 财政部146
第四节 国防部148
第五节 外交部、国协关系部、及内政部150
第六节 其他各部152
第七节 行政程序的主要特徵156
第十章 常任文官165
第一节 国务员与文官之区分165
第二节 文官之发展168
第三节 文官等级170
第四节 文官机关173
第五节 任用175
第六节 训练176
第七节 升迁177
第八节 免职178
第九节 薪给等级178
第十节 退休及年金180
第十一节 文官协会——惠德利委员会180
第十二节 评论182
第十一章 公有公司——国营工业185
第一节 国有定义185
第二节 英国公有历史186
第三节 政府所有与政府管制187
第四节 公有公司在国有中之作用188
第五节 公有公司与政府关系190
第六节 公有公司间的差异191
第七节 特种国营工业192
第八节 将来国有之展望202
第九节 归还民有之难题204
第十节 评论205
第十二章 福利国家209
第一节 福利国家的定义209
第二节 英国福利国家的发展209
第三节 国民保险211
第四节 国民卫生服务216
第五节 法律协助计划221
第六节 供给房屋222
第七节 粮食与农业223
第八节 公共设计226
第十三章 政党229
第一节 政党与内阁制关系229
第二节 英国常为两党国家230
第三节 第十九世纪的政党231
第四节 二十世纪政党的发展235
第五节 国会内的政党组织241
第六节 地方组织243
第七节 区域组织245
第八节 中央组织245
第九节 保守党中央党部246
第十节 工党的全国性组织248
第十一节 政党技术249
第十二节 政党资金252
第十四章 法律与法院255
第一节 普通法255
第二节 制定法及其与普通法的关系257
第三节 衡平法258
第四节 法院制度的一般情形261
第五节 民事诉讼264
第六节 刑事诉讼265
第七节 贵族院之充任法庭268
第八节 司法审查268
第九节 英国司法的优点269
第十五章 地方政府273
第一节 初期的地方政府改革273
第二节 县275
第三节 各区及各乡278
第四节 市278
第五节 中央控制问题281
第六节 一九四五——四七年流产的改革企图282
第七节 第二次改造地方政府企图284
第十六章 国协与殖民地289
第一节 大英帝国289
第二节 国协的发展291
第三节 国协国家293
第四节 国协政府的重要特徵295
第五节 国协之将来296
第六节 殖民地及其他属地297
第七节 殖民地的发展300
第二篇 法国303
第一章 宪政发展,一七八九年至一八七五年303
第一节 旧政体303
第二节 法国革命304
第三节 革命的政治贡献305
第四节 政治变化与经验308
第五节 第三共和的建立312
第六节 第三共和宪法313
第二章 第三共和317
第一节 众议院317
第二节 参议院320
第三节 参议院与众议院之关系321
第四节 国会之一般任务322
第五节 总统职位324
第六节 内阁总理及阁员328
第七节 阁员之团结330
第三章 维琪插曲及转入第四共和333
第一节 维琪政权333
第二节 抵抗运动335
第三节 法国海外政府336
第四节 临时政府337
第五节 新宪法之制定338
第六节 第四共和宪法342
第七节 宪法委员会344
第八节 宪政制度的主要特徵345
第四章 第四共和国之政府——国会347
第一节 国民议会349
第二节 共和议会352
第三节 国会集会355
第四节 国民组织355
第五节 委员会制度356
第六节 国会建筑357
第七节 政府案与议会案358
第八节 委员会阶段359
第九节 法案讨论360
第十节 质问阁员361
第十一节 投票方法362
第十二节 国民议会之解散363
第五章 第四共和之政府——行政首长与行政机关365
第一节 总统365
第二节 国务院与内阁368
第三节 阁员之选任369
第四节 内阁总理370
第五节 内阁与国会间之关系372
第六节 行政部门组织373
第七节 文官375
第八节 经济设计379
第九节 工业国有化380
第十节 作为福利国家的法国381
第六章 政治党派383
第一节 政党众多的基本原因384
第二节 多党制的实际影响385
第三节 国会政团387
第四节 现在政治形势388
第五节 右派各党389
第六节 中间各党390
第七节 左派各党392
第八节 政党组织394
第九节 政党财政396
第七章 法律及法院397
第一节 法国法律渊源397
第二节 拿破仑法典399
第三节 现行法制体系400
第四节 法院的发展401
第五节 普通法院体系403
第六节 法国陪审团的任务405
第七节 最高法院406
第八节 审判程序406
第九节 行政法408
第十节 行政法院408
第八章 区域及地方政府411
第一节 区域及地方政府的发展411
第二节 现行制度的特徵413
第三节 省414
第四节 特别行政区417
第五节 郡及区418
第六节 县(市)418
第七节 改革建议421
第九章 法国海外地方423
第一节 法兰西国协423
第二节 海外各省426
第三节 海外各地方428
第四节 托管地方430
第五节 海外地方部431
第六节 法国在欧洲的任务432
第三篇 德国435
第一章 德意志帝国435
第一节 神圣罗马帝国435
第二节 普鲁士的兴起436
第三节 拿破仑的改造436
第四节 一八一五年的德意志邦联437
第五节 一八四八年的悲剧437
第六节 俾斯麦438
第七节 新宪法440
第八节 联邦性质441
第九节 皇帝442
第十节 首相及部长443
第十一节 参议院444
第十二节 众议院445
第十三节 帝国的终了446
第二章 威玛共和449
第一节 威玛宪法450
第二节 新共和的一般特徵451
第三节 众议院453
第四节 参议院455
第五节 行政机关问题456
第六节 总统职位456
第七节 总统职权457
第八节 内阁总理与阁员459
第九节 结语461
第三章 纳粹独裁463
第一节 初期的纳粹党463
第二节 党国关系465
第三节 二十五点目标465
第四节 党的中央级组织467
第五节 地方组织468
第六节 其他党的组织469
第七节 党的年会472
第八节 党的法院472
第九节 希特勒473
第十节 纳粹对德国政治及社会生活的影响474
第四章 占领的插曲481
第一节 占领的一般情形481
第二节 盟国的德国政策483
第三节 盟国管制机关485
第四节 盟国的德国计划489
第一目 解除武装及消灭纳粹主义489
第二目 经济改革与重建491
第三目 民主主义化494
第五章 重建德国政府497
第一节 地方政府497
第二节 区域政府498
第三节中央政府499
第四节 统一问题508
第六章 西德联邦共和国511
第一节 一般特徵511
第二节 国会514
第三节 行政519
第四节 经济与社会措施526
第五节 法院体系527
第七章 德国政党经验531
第一节 帝国时代531
第二节 在威玛共和时代533
第三节 希特勒的时代536
第四节 盟国占领时代537
第五节 在西德联邦共和国时代537
第六节 在德国人民共和国时代543
第七节 结语543
第八章 区域及地方政府545
第一节 邦政府545
第二节 各区552
第三节 各县553
第四节 地方目治团体554
第五节 地方政府活动555
第六节 柏林特别问题556
第四篇 斯堪的那维亚557
第一章 挪威与瑞典政府557
第一节 宪法558
第二节 政党560
第三节 选举563
第四节 国王565
第五节 内阁565
第六节 挪威的国会566
第七节 瑞典的国会568
第八节 行政部门571
第九节 国家的一般任务573
第十节 法院与法律体系575
第十一节 地区与地方政府579
第五篇 苏联583
第一章 一七一九年前之俄国及红色革命583
第一节 俄罗斯帝国的一般性格584
第二节 二十世纪前的帝国585
第三节 二十世纪开始时之帝国587
第四节 一九○五年的「革命」588
第五节 资产阶级的革命590
第六节 红色革命595
第二章 共产党599
第一节 政党与国家599
第二节 党的一般性格600
第三节 党的路线601
第四节 党籍602
第五节 党的中央组织607
第六节 区域及地方层级的组织612
第七节 基层的党的机关613
第八节 投票与选举614
第三章 共产党工具617
第一节 各种青年团体617
第二节 各学校与各大学619
第三节 政治警察621
第四节 红军624
第五节 报纸和广播625
第六节 各工会626
第七节 文化计划627
第四章 政府机关629
第一节 最高会议630
第二节 部长会议635
第三节 法律及法院642
第五章 区域及地方政府647
第一节 构成联邦的各共和国647
第二节 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648
第三节 其他共和国652
第四节 各省652
第五节 地方及民族区653
第六节 各区656
第七节 都市地方656
第八节 乡村657
第六篇 美洲661
第一章 加拿大政府661
第一节 宪法基础661
第二节 联邦制度664
第三节 总督665
第四节 总理与内阁666
第五节 众议院667
第六节 上议院669
第七节 公共行政671
第八节 政党672
第九节 选举673
第十节 司法制度674
第十一节 省政府675
第十二节 地方政府677
第二章 拉丁美洲政府679
第一节 显著的差异679
第二节 宪法制度680
第三节 政治的不稳定682
第四节 联邦主义的任务685
第五节 行政686
第六节 内阁688
第七节 立法部门689
第八节 福利国家活动690
第九节 政党691
第十节 法院与司法制度693
第十一节 区域与地方政府694
附录 法兰西第五共和政府697
第一节 第五共和之由来697
第二节 第五共和宪法之制定702
第三节 加强总统职权704
第四节 稳定政府地位709
第五节 缩小国会权力712
第六节 法兰西协合国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