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治家奇术大全 续《菜根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治家奇术大全 续《菜根谭》](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5029976.jpg)
- (北齐)颜子推,(明清)朱柏庐等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ISBN:7805775117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个人修养/自我完善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治家奇术大全 续《菜根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治家·理财·养生)1
治家之道 宽猛相济1
有孚威如 家庭吉祥2
立爱立敬 起家兴邦4
严家无悍虏 威势可禁暴5
录小善大义明 略小过谗慝息6
刻薄成家难久享 伦常乖舛立见亡8
尚奢贬黜 俭化流布9
谨身节用 远罪丰家11
宜尔室家 乐尔妻帑13
家和谤掩 内离过扬15
福善之门和睦 患咎之首内离16
忍让居家美德 相争自寻烦恼17
妯娌恕己而行 融私情于公理19
兄弟虽义居 有隙当早离21
居家俭与约 立身谦与学23
家富疏族聚 家贫兄弟离24
俭而不吝 施而不奢25
蔬食缯絮足矣 何必膏粱锦绣26
勤敬能守成 和能使家兴27
粗茶淡饭乐其中 不义富贵如浮云29
妇以节俭为美 不以侈丽为尚30
衣食尚有节 葬埋岂无节32
誉不虚出 福不择家33
贼行骨肉 天损其福35
居家讼则凶 处世言多失37
小定恃大 大安恃小38
理财之道 为生为用39
泉货之法 义在通流41
死钱一顶一 活钱一顶百42
贵极则贱 贱极反贵44
巧者有余 拙者不足46
万物有新旧 独田可长新47
与其取财于人 不若取财于地49
视年丰耗 量入为出51
宜未雨绸缪 毋临渴掘井53
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待无时思有时55
肥甘轻暖损福 广积骄贵杀身57
有余当分人 不足当度己58
养生之要 重在自控59
养生五难不去 心希长寿不成61
君子无论老少 行为皆需有戒63
天气乍暖寒 着衣须注意65
身利而寿益 时节适三要66
食必常饱 然后求美68
饮食约而精 园蔬愈珍羞69
节饮脾健 少餐神安71
不欲极饥而食 不欲极渴而饮72
食饱莫剧动 免致伤脏腑73
酒能益人 亦能损人74
衽席饮食 唯量唯度75
食少睡少 神仙可了76
独卧一宵 胜药千裹77
身体欲劳动 百病不得生78
静默眥媙 补病休老80
心愈操愈精明 身愈劳愈强健81
贪图物欲 伐性腐肠82
百病之生 在于气也84
病有六不治 竭力避免之86
却病延寿 身心并重88
治病之方 心药各半89
病成而后药 犹渴而掘井90
精神为主人 形骸为屋舍91
形神以和 寿之术也92
能中和者 久必寿也94
调中畅外 御病强身96
人需清心寡欲 方可却疾多寿98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99
神静而心和 心和则身健100
久思神殆 多于劳形101
人之精气藏于肾 绠长方能致上行102
治气养心 莫神一好104
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106
盛怒须坚忍 气平审应之107
事不得意 宜作比较109
尽其在我 随遇而安110
一忍一忘 排忧解愁111
中篇(婚恋·夫妻·孝爱)112
淑女配君子 窈窕思贤才112
不以貌取人 不为色逮惑114
择婿观头角 娶女访幽贞116
嫁女择佳婿 娶妇求淑女118
婚姻重人伦 嫁娶毋论财120
婚姻素对 勿慕富贵122
不与官家联姻但求勤俭之家124
择偶当选俭朴人 富室名门易骄奢126
嫁女当不恋富贵 勿轻夫家重母家128
誓死追求 宁负母命130
男子三十才成家 女子二十可结婚132
中表之婚不可行 俗礼大失当革除134
礼制婚礼 庄重为尚136
身似月亭亭 千里伴君行138
正家之道 靡不在初140
新妇入室 劳生善心142
床上添双足 诗书勿挂搁144
夫妻之义 以悦为主146
夫妻相敬 敬必有德148
举案齐眉 以敬为美150
外辅内助 成功之本152
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154
男婚为家主 女嫁为贤妻156
男以强为贵 女以柔为美158
勤恳务家事妻子半边天160
男儿当自强 惧内不荣光162
大义坦陈言 知礼行妇道164
一诺千金终生报 替夫行孝有真情167
痛责己躬 目律型妻169
出则强矫 入则谦退171
夫妻之约 焉可不慎173
有义则合 无义则去175
以义出妻 奚亏于行177
富门少礼义 贫家存孝悌179
天地施恩万物 父母施恩子孙181
内睦家道昌 民孝社会旺183
行之则行 立之则义185
教以慈睦 民贵有亲187
君子之道为孝 孝义之本为顺189
事不可复应先施 孝不可复应先尽191
子不能孝父 不言人不畜193
爱亲岂敢恶人 敬亲岂敢慢人195
父母之命 佩之行之196
举足出言 不忘父母198
君子之孝 忠爱以敬200
和家尽孝 先谏后敬202
年高之人如婴孺 顺其意则尽其欢204
兄若中道则事之 兄不中道则养之206
交士不失敬于兄 将师不失恩于弟208
择友之术 不取寡信210
取友之长 弗计其短212
近则谤其言 远则不相讪214
访高人效其远节 游山水志在善人216
先富后贫不可恃 先贫后富不可弃218
行忠信而不相疑 迷隐远而不相舍220
长于我则效习之 长于彼则教化之222
以吾心善恶邪正 知彼心善恶邪正224
君子能则人荣学 小人能则人贱学226
见其短不可交 念其长终身交229
交人须常和易 樽酒须忌嘲讥231
交与宜亲正人 不宜亲与小人233
慎人所以交己 审己所以交人235
君子心与色同 小人心与色异237
君子贵信无悔 小人反复不仁240
交君子长日加益 结小人如履薄冰242
下篇(治学·教子·修行)244
兼收并蓄 待用无遗244
多走几步 风光无限245
书富如入海 得其所欲求246
读书须识货 方不错用功247
宜善相之 多师为佳248
学贵专门 乐则能生249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251
求精不求多 精乃能运多252
攻则直透重围 扫则了无一物253
一书已熟 方读一书254
梯进一级 所见愈广255
难作于易 大作于细256
无息有渐 积成万古257
不舍昼夜 盈科而进258
暴长夭折 卒成亟坏259
留心随时长进 穷理四处为学260
读书如吃饭 善吃长精神262
始当求所以入 终当求所以出263
读书须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264
读有字书 识没字理265
睹一事于句中 反三隅于字外266
记诵为博 强似不读267
看书须自家点头 谈理须人家点头268
学求其心得 业贵于专精269
多能鲜精 多虑鲜决270
有疑至无疑 方始是学习271
学愈博思愈远 思之困学必勤273
不能则学有疑则问274
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275
君子无常师 小人羞不能276
善学如海 善为之下277
学者不长进 病根在护短278
如得良友 如逢故人279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280
久而不怠焉 不知昏与庸282
莫大于学 莫害于昼283
但使书种多 会有岁稔时284
虽有聪明之资 须做迟钝工夫285
不见不问 不能尽知286
为学上水船 一篙不可缓287
学者用功 渐进不已288
学则难者亦易 不学易者亦难289
大饮大盈 小饮小盈290
书痴文工 艺痴技良291
无冥冥之志 无昭昭之明292
只要常常做 不怕千万事293
为间不用 径为茅塞294
见者知之详 居者知之尽295
言之难尽 试之易知296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297
从师虽重 家教更急299
行胎教之法 育后辈英才301
幼小固须早教 老大犹当晚学303
幼必待以严 壮无薄其爱305
君子教子 导之以道307
得教从而上 失教流而下308
善教子者 一严一慎310
慈爱不姑息 严恪不伤恩312
教子义方 弗纳于邪314
忠爱父母行 贤己养子意315
上行下效 父慈子孝317
天下有贤父兄 何患无贤子弟318
母欺子不信 子欺母之过320
母不取其慈 继母不责教322
积善有余庆 积恶有余殃323
欲以厚之 所以祸之325
父慈有败子 否然子无适327
爱子过甚 破家致祸329
遗之以财 教之以德331
贤而多财损志 愚而多财益过333
贻言益子孙 贻财则征怒335
无药可延寿 有钱难买贤336
欲浪子回头 必洗髓伐毛337
读书非自读书 做人非自做人339
书气不可少 用心出成就341
时命不可知 四者我宜有343
进退问其志 多寡视其勤345
大志非才不就 大才非学不成347
屡易其肩行远路 多变其法求学识349
修己必恳 为学须坚351
有疑须思索 请益勿怠慢353
思理精微 阅事详尽355
天性澹然 贪求自息357
志存高远 何患不济359
耻躬不逮 期于必济361
恭为德首 言则忠信363
饰面美容 修心正行365
立身清远 束修无玷367
如有不是 何妨面责369
责己恕人 圣贤有成371
无以爱憎败其德 无以智诈汨其灵373
有能之身得重用 大善之品博厚爱375
善小而为之 恶小而不为377
进而知退 欲而知足379
爱而知恶 憎而知善381
劳则心生善 逸则妄贪生383
食思稼穑艰 衣念纺绩苦385
莫惜金缕衣 惜取少年时386
居上位而不骄 在下位而不忧388
大贤何所不容 不贤何其拒人390
君子好谦 卑而不逾392
君子慎密 不出妄语394
安身而后动 定交而后求396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398
知愚非愚 非知终愚400
雄而不修 其后必惰401
不知则问 虽能必让403
见善自存 不善自省405
忍私然后能公 好问然后能才407
道不离身 君子慎独408
在上不陵下 在下不援上410
附:本书涉及主要人物简介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