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投资银行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投资银行学
  • 唐礼智,罗婧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4967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254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投资银行-银行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投资银行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投资银行概论1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概念及特征1

一、投资银行的定义1

二、投资银行的基本类型2

三、投资银行的特征3

四、投资银行的功能6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8

一、证券承销9

二、证券经纪交易9

三、证券私募发行10

四、兼并与收购10

五、项目融资10

六、风险投资11

七、资产管理11

八、基金管理11

九、财务顾问与投资咨询12

十、资产证券化12

十一、金融创新13

本章小结15

思考题15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 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和趋势16

第一节 国外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6

一、英国16

二、美国18

三、日本20

第二节国际投资银行的演进趋势21

一、多元化21

二、国际化22

三、专业化23

四、电子化24

五、大型化25

第三节 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26

一、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26

二、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9

三、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对策32

四、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展望33

本章小结35

思考题36

参考文献36

第三章 投资银行的组织架构与发展模式37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式37

一、合伙制37

二、混合公司制38

三、现代股份公司制39

四、金融控股公司制40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内部架构42

一、决策层42

二、职能部门43

三、业务部门43

本章小结45

思考题45

参考文献46

第四章 证券的发行与承销47

第一节 证券基础知识47

一、股票47

二、债券51

第二节 发行与承销基础知识53

一、证券的发行54

二、证券的承销59

第三节 股票的发行与承销60

一、首次公开发行60

二、上市公司公开发行新股68

三、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69

第四节 债券的发行与承销73

一、债券发行的目的73

二、债券发行的条件75

三、债券发行的成本77

四、政府债券的发行和承销79

五、金融债券的发行与承销80

六、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发行与承销81

本章小结83

思考题83

参考文献83

第五章 证券的交易85

第一节 证券交易基础知识85

一、我国证券交易市场的发展85

二、证券交易市场的构成85

三、证券交易机制86

四、证券交易程序87

第二节 经纪业务88

一、经纪业务的特点88

二、经纪关系的建立88

三、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89

四、证券经纪商的权利和义务90

五、证券经纪业务的流程90

六、证券交易佣金制度92

第三节 自营业务95

一、自营业务的特征95

二、证券自营业务的类型95

三、自营业务的风险控制97

第四节 做市商业务99

一、我国做市商制度的发展99

二、做市商制度的两种形式99

三、做市商制度的功能和缺陷100

四、投资银行进行做市商业务的原因101

五、做市商业务面临的风险102

本章小结103

思考题103

参考文献103

第六章 场外交易市场105

第一节 场外交易市场的内涵与功能105

一、场外交易市场的定义105

二、场外交易市场的特点106

三、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107

第二节 海外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与启示108

一、美国的场外市场108

二、英国的场外市场111

三、中国台湾的场外市场113

四、启示114

第三节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路径与制度设计116

一、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116

二、我国场外市场的发展路径122

三、我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设计123

本章小结124

思考题125

参考文献125

第七章 公司并购126

第一节 公司并购概述126

一、公司并购的基本概念126

二、公司并购的类型127

三、参与公司并购的中介机构130

第二节 公司并购的动因与作用132

一、公司并购的动因132

二、公司并购的效应135

第三节 公司并购的基本流程136

一、收集信息对目标企业进行筛选136

二、评估企业并购交易风险和规模137

三、谨慎制订并购计划137

四、对目标企业进行估价137

五、与目标企业接洽签署并购意向书138

六、尽职调查138

七、融资安排139

八、签署并购协议和实施并购139

九、整合140

第四节 杠杆收购与管理层收购142

一、杠杆收购142

二、管理层收购144

第五节 反收购的策略145

一、并购发生前的反收购策略——防御性策略145

二、要约收购发生后的反收购策略——交易策略147

本章小结150

思考题151

参考文献151

第八章 资产证券化152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概述152

一、资产证券化的内涵152

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154

三、资产证券化的分类163

四、资产证券化的意义、特征和风险167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机制及流程170

一、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170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机制174

三、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178

四、投资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180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182

一、次贷危机的缘由182

二、投资银行在次贷危机中的表现185

三、次贷危机的启示以及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未来的发展186

本章小结189

思考题189

参考文献190

第九章 项目融资191

第一节 项目融资概述191

一、项目融资的定义191

二、项目融资的特点192

三、项目融资的适用范围和作用193

四、项目融资的参与者195

五、项目融资的程序199

第二节 项目融资的风险及风险管理202

一、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析202

二、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210

第三节 项目融资的基本结构214

一、项目的投资结构214

二、项目的融资结构222

三、项目的资金结构238

四、项目的信用保障结构244

本章小结249

思考题250

参考文献251

第十章 风险投资252

第一节 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252

一、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252

二、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的含义252

三、风险投资的特点253

四、联合风险投资254

五、风险投资的功能255

第二节 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257

一、风险投资的两种组织形式257

二、我国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讨论259

第三节 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260

一、融资阶段261

二、项目筛选阶段262

三、尽职调查264

四、风险投资工具的选择及合同设计264

五、管理阶段266

六、退出阶段267

第四节 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析269

一、风险投资的风险类型269

二、风险投资风险的分析识别270

三、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271

第五节 风险投资中的投资银行272

一、风险投资的融资中介272

二、风险投资的退出中介272

三、风险投资的投资者272

本章小结277

思考题277

参考文献278

第十一章 资产管理业务279

第一节 概述279

一、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279

二、资产管理业务的基本特点281

三、资产管理业务的参与主体282

四、资产管理项目的运作283

第二节 资产管理工具284

一、长期合约性储蓄工具284

二、公众理财产品290

三、个性化理财产品301

四、中国化工具311

第三节 资产管理投资策略313

一、绩效评价313

二、量化投资策略319

本章小结322

思考题323

参考文献323

第十二章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325

第一节 概述325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325

二、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328

第二节 风险管理系统332

一、风险管理系统概述332

二、风险管理原则332

三、风险管理架构333

四、风险管理流程338

第三节 风险评估339

一、风险识别339

二、风险分析343

三、风险评价362

第四节 风险管理技术363

一、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363

二、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364

本章小结365

思考题366

参考文献367

第十三章 投资银行业的监管369

第一节 投资银行业监管概论369

一、监管的目标369

二、监管的原则370

三、监管的手段371

第二节 投资银行业的监管体制和模式372

一、投资银行业的监管体制372

二、投资银行业的监管模式379

第三节 投资银行业的监管内容382

一、市场准入监管382

二、投资银行经营业务监管383

三、投资银行日常经营活动监管387

四、投资银行从业人员监管388

五、保护投资者性监管391

本章小结394

思考题395

参考文献3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