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播学与中国社会 张国良教授还历纪念论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播学与中国社会 张国良教授还历纪念论文集
  • 《传播学与中国社会》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2004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30页
  • 文件大小:249MB
  • 文件页数:748页
  • 主题词:传播学-文集;张国良-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播学与中国社会 张国良教授还历纪念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理论与历史1

传播学在中国20年3

传播学在中国30年:效果研究的反思与进路——以“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为例13

西方舆论观演化的现代性理路19

李普曼与杜威的争论试析27

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复兴35

二、传播与社会45

传媒与乡村社会:中国大陆20年研究的回顾、评价与思考47

我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状况56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63

儿童对电视广告中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73

从“林嘉祥事件”看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律81

近十年中国大陆科技新闻传播研究述评——以对《中国期刊网》1995—2004年有关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依据86

穷人、富人和传媒正义——解读新闻生产中的平民主义策略96

传播学者的缺席: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十二年——一种历史视角104

传播法法哲学思想的初探——“思想市场”理论评析117

三、媒介与技术129

“全媒体”概念辨析131

划时代的传播革命——有线电报的发明及其对社会历史的作用140

有意图的社会行动作为互联网社会应用过程中的一个影响因素149

全球卫星电视的发展现状及影响159

手机媒体引发的传播变革165

新闻网站评估体系分析171

报纸核实微博信源研究——以《青年报》为例178

“碎片化”阅读时代报纸版式设计探微183

手机网页版式设计研究187

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191

中国古乐记谱法则的视觉化设计研究——以工尺谱、减字谱书籍设计为例202

四、媒介与经济211

传媒经济研究的进路——兼与《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商榷213

中国传媒和企业发展关系研究217

延伸传媒产业链 抢占传播新阵地——CCTV、SMG、凤凰卫视的新媒体战略对新华社的借鉴意义226

文化差异与传媒企业国际化目标市场的选择——基于中国传媒集团的实证分析239

为财经报道注入人文内涵——评《德隆大厦产权即将易主》249

五、业务与实践253

局部性传媒公共领域的呈现——以报纸的批评性报道为分析对象255

中国预测性报道:现状、问题及前瞻263

框架竞合:以中国入世报道为例272

“就近随机采访”能真实反映民众心声吗?284

《城市画报》的专题策划与传播模式289

《苹果日报》在台湾发行纪实——“狗仔大亨”黎智英挑战传统办报理念295

有效发行:一只中国报刊改革演进中的“麻雀”304

这个“冷门”不该“冷”——试析当下职业教育新闻报道的缺失与应有作为310

六、广告与品牌317

三十年代中国报刊金融广告——以上海《生活》周刊为例319

近年来上海城市形象境外推广的策略324

政府形象传播动力模型研究初探335

报业的全球品牌公关策略浅析345

我国历次广告风波原因探析(1979—2009年)350

论媒体品牌建构关键成功因素——以《台商周报》为例359

七、广播与电视363

被命名的改革:2008年以来广电制播分离的政策与政治365

节目形态和深层结构:Talk Show移植过程中内涵和外延的错位372

对我国集团化条件下频道细分化发展模式的思考——以上海文广集团为例384

地方电视台的奥运报道准备——以上海电视台为例391

数字媒体时代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重构396

电视节目经营的突破口——从台湾经验观察大陆营销策略405

从电视收视行为异同看两岸电视节目合作规划之前景410

电视科学传播节目效果实证分析——以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为例424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专业电视财经媒体的收视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艾杰比尼尔森第一财经频道收视数据的实证分析433

爱情的想象——中国热播爱情剧的文本演变446

八、受众与效果457

西方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进展——以对20世纪90年代五本大众传播国际核心期刊的内容分析为主要依据459

中国大陆传媒公信力:现状、功能与构建策略476

大众媒介与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系研究——以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道为例482

我国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492

上海青年的媒介接触动机——“当代传媒与青年”抽样调查报告498

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506

台湾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与对大陆事务的认知初探516

迷文化:新媒介环境下的价值审视529

落差或盲点——民意调查深入探讨538

新旧媒体受众的观念现实差异实证研究——以报纸和微博为例550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557

从同一效果到差异效果:对新媒体与主观阶层认同关系的多层分析566

受众议程、媒介议程与真正现实关系的实证研究581

九、传播与世界589

论国际传播研究中的功能主义路径591

日本报纸涉华报道现状透视598

传媒报道与中日相互形象的形成602

外籍汉语学习者对中国媒介的使用情况——以北京、上海为例609

——以北京、上海为例609

加强导向性 增强教化性 追求多样性——地方党报国际新闻报道功能和策略探讨614

十、教育与素养619

传播学与公共关系学之比较——以中美高等教育为例621

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632

加拿大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初探639

“批判型受众”的培养——德国青少年媒介批判能力培养的传统、实践与理论范式645

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655

附录:我们在一起的日子665

那时月明667

从容日月长——写在张国良先生60寿诞和从教38周年之际670

我眼中的张国良老师676

延续28年的学术交往679

春江潮水连海平——师门记忆剪影682

学术的“故乡”686

张老师和龚老师688

赋词四首690

祝愿与祈福——给最敦厚的国良恩师与龚师母692

春风桃李的记忆693

记忆的旋律Ballade Pour Ma Memoire695

张老师的台湾情698

风定池莲自在香700

上海岁月702

春风化雨乐未央704

永远的张门707

“对自己喜欢的题目要充满信心地做下去!”709

不说再见711

师恩难忘713

小白与张老师715

张门弟子回忆720

记得722

师门羁绊725

张门琐忆7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