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瓦舍文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瓦舍文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
  • 宋常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502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叙事文学-文学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瓦舍文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唐宋都市空间的生态进化与瓦舍文化的发展1

第一节 唐代都市空间的生态失衡与瓦舍文化的兴起1

一、唐代都市空间的封闭与“市人小说”的贵族化2

二、“说话”源于寺院的口头叙事9

三、唐代寺院的开放与“说话”的兴起13

第二节 宋代都市空间的变革与瓦舍文化的兴盛19

一、坊墙的倒塌与勾栏的出现20

二、新街市的形成与瓦舍的出现25

三、瓦舍文化的生态构成28

第三节 瓦舍文化的基本特征34

一、瓦舍文化是全民性的娱乐文化34

二、瓦舍文化是世俗文化42

三、瓦舍文化是现场互动文化49

第二章 口头叙事伎艺的口头程式与创编方式——表演中的创作56

第一节 口头程式的表现、意义及特点56

一、口头程式的表现及意义56

二、口头程式的特点60

三、“话本”词义的口头属性——“话本”的口头创编特性63

四、话本口头程式分析的样例选取72

第二节 宋元话本的口头创编方式与口头程式75

一、话本中的场面描写程式75

二、话本的人物描写程式80

三、话本的情节“收拾”程式93

四、话本程式评价107

第三节 话本表演语境中的“共享知识”111

一、表演语境中的“共享知识”112

二、表演语境中的社会文化共享114

三、表演语境中的地理民俗共享130

第四节 元杂剧的编创方式与口头程式137

一、“作家作曲伶人作白说”辨析137

二、元杂剧的宾白程式147

三、元杂剧的情节程式——作家与伶人协同创作161

第三章 口头叙事伎艺的口头叙事形态173

第一节 口头叙事伎艺在说、唱、演间的转化173

一、由“唱”向“说”的转化——唐代俗讲、转变与“说话”174

二、由“说”向“唱”的转化——宋代“说话”与诸宫调190

三、由“说唱”向“演唱”的转化——宋金说唱伎艺与元杂剧的曲戏特征207

四、傀儡戏影戏与元杂剧叙事的生成——为孙楷第“傀儡说”正名223

第二节 口头叙事伎艺的特有形态——“合生”的原貌、渊源、得名与多种形式241

一、“合生”的原貌241

二、“合生”的渊源与得名244

三、“说话”之“合生”248

四、“合生”的多种形式251

第三节 瓦舍的生态环境与口头叙事体制的生成260

一、开场仪式261

二、“说—听”互动的交流机制270

三、“散场”程式281

第四章 口头叙事的文本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291

第一节 口头叙事文本化的条件292

一、口语白话写作能力的提高292

二、“演—撰”互动的通俗作者群的出现302

三、读者需求层次的扩展与书坊刊刻的繁荣316

第二节 口头叙事的文本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328

一、口头表演体制向书面阅读体制的转化329

二、话本文本化过程中的变异性337

三、话本文本的生成方式与文体特征348

四、杂剧文本的生成方式与文体演化366

第三节 口头叙事的文本化与瓦舍的消亡383

一、印刷媒介的介入:“口头叙事”转向“书面叙事”384

二、口传谱系的消失:“说话”转为“说书”388

三、瓦舍生态的失衡:综合的世俗娱乐广场变为单一的戏场401

第五章 走向案头——书面叙事艺术举隅403

第一节 心理叙事404

一、叙事方式405

二、文体制约410

第二节 分层叙事415

一、次故事层叙事416

二、复合叙述者的叙事419

三、超故事层叙事422

四、主故事层中的跨层人物叙事425

第三节 语境叙事428

一、共时态语境叙事429

二、历时态语境叙事430

第四节 符号叙事433

一、《红楼梦》的符号叙事体系433

二、符号叙事与接受者436

第五节 书面叙事与读者接受439

一、阅读心理的二重性439

二、书面叙事与阅读心理443

主要参考文献450

后记4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