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保卫中国同盟通讯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保卫中国同盟通讯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5100042.jpg)
- 中国福利会编;吴景平翻译 著
- 出版社: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 ISBN:750721803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保卫中国同盟通讯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期(1939年4月1日)1
我们的两周刊《通讯》1
【战地报告】新四军的医疗事业:成就与需要1
与其他机构的合作5
请购买保卫中国同盟的宣传册8
致谢9
第2期(1939年4月15日)11
【战地报告】林博士谈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11
应有更多的朋友知道中国的需要——请帮助我们告诉他们13
中国红十字会培训学校——保卫中国同盟争取更多的援助14
国际和平医院——知名作家将进行一次风险旅行16
两份重要的小册子——请即订购17
保卫中国同盟的义卖——在纽约、伦敦和巴黎义卖的中国艺术珍品18
赴西北的卡车——我们的车队从重庆启程19
冬季前需要5000条毛毯20
第3期(1939年5月5日)21
为我们的伤员提供2万条毯子21
【战地报告】在长江下游的一支川军23
两份重要的小册子——请即订购26
自由中国在敌后战斗和成长27
来自挪威的消息:50名外科志愿人士29
第4期(1939年6月1日)30
我们苦难的民众30
一个基督徒谴责对重庆的轰炸——积极援华而非空喊和平主义才是对野蛮主义的回答(S.洛登凯泽教授)32
来自遭难城市的一封信——目击者描述重庆的惨状35
来自英国的一件受欢迎的礼物——桑尼克劳夫脱的救护车离开香港38
长江流域的疟疾——求援及保盟的答复38
第5期(1939年6月20日)40
请援助西北40
【战地报告】访问战斗中的西北——美国基督教学生运动安德鲁·罗易先生(Andrew T.Roy)所作42
一则受欢迎的更正——撤除错误的断言45
可耻45
不要忘记46
边区孤儿保育院——关于一个进步机构的报告48
第6期(1939年7月15日)51
展望战后——抗战纪念日致美国友人(宋庆龄—孙逸仙夫人)51
我们的第一年——保卫中国同盟的工作1938—1939年58
第7期(1939年8月1日)61
【战地报告】湖南——江西前线之行1939年5月62
请订购我们新的宣传画65
保盟的出版物66
我们仍然需要毯子67
加拿大人对保盟的支持67
英国的中国周——保盟汇集宣传资料67
西北的一项成就——部队医疗机构成立了药厂68
第8期(1939年10月1日)70
必须继续援助中国70
【战地报告】关于边区医院的报告72
关于八路军卫生学校的报告74
感谢通过保卫中国同盟的捐献(1939年5—8月)79
菲律宾的绘画艺术展览84
第9期(1939年10月20日)86
孙逸仙夫人致外国团体的信(1939年10月)86
【战地报告】关于国际和平医院的报告&杰姆斯·贝特兰88
新四军医疗事业的照片92
第10期(1939年11月15日)93
为中国作出你们新的努力93
关于“鲁艺”——战争中诞生的中国艺术学院94
感谢通过保卫中国同盟的捐献(1939年9—10月)100
请订购下列保卫中国同盟的出版物102
请订购圣诞卡103
请寄回执103
第11期(1939年12月15日)104
一个为中国而斗争的战士的牺牲104
【战地报告】白求恩大夫报告——在河北游击区四个月的工作105
新四军的医疗工作——一份详尽报告的摘要109
援助医疗用品的活动(1939年11月)110
保卫中国同盟收到的捐赠(1939年11月)111
请订购下列保卫中国同盟的出版物112
第12期(1940年1月15日)114
为你们制定的运输方案114
【战地报告】穿越中国战场,随救护车赴西北的行程&杰姆斯·贝特兰116
第13期(1940年2月15日)125
白求恩大夫的工作在继续125
我了解诺尔曼·白求恩&马海德博士127
国际和平医院需要这些外科器械131
致谢132
为国际和平医院募捐演出的巨大成功132
致歉133
第14期(1940年3月15日)135
【战地报告】中国难民情况的新变化(E.赖德博士—中国工业合作协会)136
保卫中国同盟收到的捐赠(1939年12—1940年1月)142
第15期(1940年4月15日)145
行动的时候到了145
【战地报告】同中国西北的八路军在一起(约翰·F.福斯特牧师)147
保卫中国同盟收到的捐赠151
请即订购中国圣诞卡153
第16期(1940年5月15日)154
“伤兵之友”运动&蒋宋美龄155
“伤兵之友”运动在香港——蒋夫人盛赞孙夫人157
【战地报告】江西西北部前线的状况158
通过保卫中国同盟的捐款(1940年3月)162
第17期(1940年6月15日)164
印度医疗队队长所谈的经历164
爱德华大夫和国际和平医院计划167
捐献给保卫中国同盟的物资169
请订购保卫中国同盟新的出版物169
保卫中国同盟收到的捐赠(1940年4—5月)170
第18期(1940年7月15日)173
中国·世界和你们&宋庆龄—孙逸仙夫人174
【战地报告】突破封锁进入中国&爱泼斯坦176
来自南昌前线消息181
保卫中国同盟收到的捐款184
捐献给保卫中国同盟的物资185
请订购圣诞卡185
第19期(1940年8月15日)187
今日的孤儿——明天和平的建设者187
来自菲律宾儿童的支持191
1940年7月的捐赠192
来信概要&马海德大夫193
第20期(1940年9月15日)196
国际和平医院——概况和呼吁197
伤员们的声音201
【战地报告】中国东南的工合202
1940年8月的捐赠205
菲律宾的新委员会207
请立即订购保卫中国同盟的圣诞卡207
给国际和平医院的手术设备208
第21期(1940年10月1日)209
人间的风暴209
中国北方的水灾难民——一项生产救济方案211
【战地报告】山西来信213
同日本摊牌&杰姆斯·贝特兰215
第22期(1940年11月1日)218
滇缅路重开了219
华北的反击战219
【战地报告之一】山西的医疗情况222
【战地报告之二】湖南的伤兵运送情况224
援助战争孤儿——保盟中央委员会在香港举行演出会229
保卫中国同盟收到的捐赠(1940年9月)233
第23期(1940年11月15日)235
中国的需要更大235
援华物资——保盟根据当前局势拟订新的运输方案236
英国救济工作者北方战区之行——访问国际和平医院中心239
美国援助战争孤儿——美国给中国儿童的慷慨的礼物241
保卫中国同盟收到的捐赠(1940年10月)242
短评243
第24期(1940年12月1日)244
孙夫人的一封信244
“人人皆兄弟”245
援助远东的民主战线&西奥多·赫尔曼248
创伤——一个来自中国的圣诞故事&诺尔曼·白求恩大夫250
纪念白求恩&杰姆斯·贝特兰253
白求恩逝世周年纪念日——在边区首府举行的群众大会260
加拿大面临两条道路261
收到的捐赠(1940年11月)262
为你的朋友购买保盟的圣诞卡263
日本、轴心国,以及中国的统一战线263
第25期(1941年1月15日)268
中国的新四军268
在长江流域的游击战士中间&埃文斯·F.卡尔逊269
菲律宾的援华义演273
墨尔本集会支持中国国民大会274
保盟运往西北的物资275
收到的捐赠(1940年12月)276
第26期(1941年2月15日)278
统一战线继续存在278
中国的经济战线&爱泼斯坦283
歌舞演出288
收到的捐赠(1941年1月)289
第27期(1941年3月15日)292
日本的南进侵略292
西北的救济工作295
收到的捐赠(1941年2月)299
第28期(1941年4月1日)301
中国内地一位通讯员的公开信301
孙夫人致美国友人(1941年3月7日)307
林可胜博士的演讲307
来自美国的抗议电——要求中国内部团结313
保盟在香港的新的委员会314
第29期(1941年4月15日)316
中国政治发展的展望&邹韬奋316
晋东南的医疗工作317
司徒永觉夫人谈中国对医疗援助的需要323
在香港上映的电影327
收到的捐赠(1941年3月)328
第30期(1941年5月1日)331
苏日中立条约和远东局势&邹韬奋331
在河南前线&白乐夫医生333
关于晋东南的健康状况的报告336
伦敦中国运动委员会秘书的来信339
第31期(1941年5月15日)342
中国有权要求更多的援助342
中国为抗战而生产&路易·艾黎344
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和教育348
收到的捐赠(1941年4月)350
第32期(1941年6月1日)352
请救济我们的战争孤儿&孙逸仙夫人352
这些儿童是中国的未来353
日本在华北的进攻&杰姆斯·贝特兰357
夜过潼关&路易·艾黎359
第33期(1941年6月15日)361
中国的“南部生命线”有多强361
宋子文退出保卫中国同盟367
孙夫人的评论368
救济工作与政治——答宋子文先生370
献辞——致一位不相识的中国人377
收到的捐赠(1941年5月)378
第34期(1941年7月)379
工合的“孤军”&乔治·何克380
支援中国工合的一碗饭运动384
中国坚守东方前线——编辑部文章385
新四军的医疗工作389
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的活动394
收到的捐赠(1941年6月)396
对国际和平医院的捐献街头募捐日基金397
第35期(1941年8—9月)401
中国和印度401
【战地报告】运送医疗物资402
在西北生产药品——关于陕北药厂的报告404
香港的一碗饭运动408
英中合作——前香港总督和保盟往来信件411
收到的捐赠(1941年7—8月)412
“一碗饭运动”收到的捐赠413
第36期(1941年10—11月)416
重庆在坚持下去&司徒永觉夫人416
中国和苏联——共同斗争中的周年纪念日418
一位外国外科医师在华南前线419
香港的反纳粹演出421
收到的捐赠(1941年9—10月)422
译者说明&吴景平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