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446099.jpg)
- 周怡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2704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不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2
1.1.1 研究背景2
1.1.2 研究意义5
1.2 相关概念界定6
1.2.1 资源和资源富集6
1.2.2 贫困、资源富集型贫困和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8
1.3 相关研究回顾与梳理12
1.3.1 主要研究成果12
1.3.2 当前研究不足23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25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27
1.6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28
1.6.1 可能的创新点28
1.6.2 存在的不足29
2 理论基础31
2.1 经济增长中的资源观及“资源诅咒”假说32
2.1.1 经济增长中的资源观32
2.1.2 “资源诅咒”假说37
2.2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39
2.2.1 贫困理论39
2.2.2 反贫困理论42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包容性增长理论45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45
2.3.2 包容性增长理论47
2.4 环境公平与生态正义理论49
2.4.1 代际公平49
2.4.2 代内公平50
2.5 生态文明理论51
2.5.1 生态文明的内涵51
2.5.2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52
2.6 小结52
3 资源富集、经济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困境:“怪圈”的形成53
3.1 资源开发、资源开发式扶贫和资源开发性移民54
3.1.1 资源开发利用54
3.1.2 资源开发式扶贫57
3.1.3 资源开发式移民58
3.2 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代价59
3.2.1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代价60
3.2.2 水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代价61
3.2.3 土地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代价63
3.3 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效应64
3.3.1 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机理64
3.3.2 可耗竭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65
3.3.3 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的约束69
3.4 资源富集、经济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困境的形成机制74
4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发展困境的表征及检验77
4.1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的识别和界定78
4.1.1 基于资源丰裕度的识别78
4.1.2 基于资源依赖度的识别87
4.2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的基本表征92
4.2.1 贫困人口多92
4.2.2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92
4.2.3 居民收入低93
4.2.4 财政收入低93
4.3 省级层面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资源富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检验95
4.3.1 模型设定95
4.3.2 参数选择96
4.3.3 结果分析97
4.4 市县级层面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识别和检验——以四川为例102
4.4.1 四川省市级层面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的检验102
4.4.2 四川省县级层面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的初步识别106
4.5 小结108
5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发展困境的形成机制与实证检验111
5.1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发展困境形成的制度因素112
5.1.1 缺乏正确的资源观112
5.1.2 缺乏科学的政绩考评制度113
5.1.3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失衡114
5.1.4 资源管理制度困境117
5.1.5 扶贫开发制度困境124
5.2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发展困境形成的环境因素126
5.3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发展困境形成的技术因素129
5.4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发展困境形成的资金因素129
5.5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发展困境形成的文化因素131
5.6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33
5.6.1 “资源诅咒”度的初步测算133
5.6.2 模型设定和参数选择136
5.6.3 结果分析138
5.7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资源诅咒”中制度因素的初步检验139
5.8 小结140
6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资源诅咒”效应及影响143
6.1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资源诅咒”的经济效应144
6.1.1 经济发展问题144
6.1.2 收入问题148
6.1.3 结构问题150
6.2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资源诅咒”的社会效应153
6.2.1 人口问题153
6.2.2 卫生问题155
6.2.3 社会服务问题156
6.3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资源诅咒”的资源环境效应157
6.3.1 土地破坏问题157
6.3.2 地质灾害问题159
6.3.3 水环境问题161
6.3.4 空气污染问题161
6.3.5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162
6.4 小结162
7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发展怪圈的案例——基于四川省凉山州的分析165
7.1 凉山州自然资源及开发情况166
7.1.1 凉山州自然资源166
7.1.2 凉山州资源开发情况167
7.2 凉山州贫困的现状与特点169
7.2.1 连片贫困169
7.2.2 综合贫困170
7.2.3 经济贫困与生态贫困并存171
7.2.4 贫困与疾病相互交织171
7.3 凉山州的发展怪圈174
7.3.1 贫困—资源开发—资源依赖—经济贫困和经济的不可持续性174
7.3.2 贫困—资源开发—资源耗竭—经济的不可持续性174
7.3.3 贫困—资源开发—生态贫困和生态的不可持续性174
7.3.4 贫困—疾病—社会贫困和社会的不可持续性175
7.4 凉山州发展怪圈形成的根源176
7.4.1 资源开发与发展怪圈176
7.4.2 贫困文化与发展怪圈178
7.4.3 疾病与发展怪圈179
7.5 小结180
8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设计181
8.1 强化生态环境意识182
8.1.1 强化生态人及生态意识182
8.1.2 挖掘宗教生态文化183
8.1.3 强化战略资源保护意识184
8.1.4 强化现代产业发展文化186
8.2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187
8.2.1 试点实施绿色GDP考核体系187
8.2.2 构建国家和地区层面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189
8.2.3 建立差别化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190
8.2.4 探索研究生态小康统计监测体系193
8.2.5 探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194
8.3 完善国家环境经济政策197
8.3.1 深化资源产权制度改革197
8.3.2 深化资源税费改革199
8.3.3 建立健全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202
8.3.4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203
8.4 组织实施有效的生态移民205
8.5 实施精准扶贫206
8.6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7
8.6.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7
8.6.2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208
8.7 试点建立生态特区209
8.8 加强社会文化领域的生态建设209
8.8.1 关注人口安全209
8.8.2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210
8.8.3 培养健康的民俗习惯211
8.9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212
8.9.1 生态农业开发212
8.9.2 生态旅游开发214
8.9.3 发展碳汇交易215
9 研究结论与展望217
9.1 主要研究结论218
9.2 研究展望219
参考文献222
附表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