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为祖国航空拚搏一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为祖国航空拚搏一生](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0509893.jpg)
- 徐昌裕口述;《为祖国航空拚搏一生》编委会整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780183846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徐昌裕-回忆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为祖国航空拚搏一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孩童时代1
第二章 接触进步思想9
一、在圣约翰学校9
二、在上海交通大学18
三、在南昌航空机械学校38
第三章 奔赴延安44
一、在陕北公学50
二、在安塞县茶坊机器厂57
三、在延长石油厂63
四、组建小家庭71
五、参加延安整风72
第四章 奔赴东北老航校,参与创建航空事业74
一、叶参谋长批准我去东北老航校74
二、奔赴东北76
三、在东北老航校82
第五章 南下北平到空军工作92
一、转移南苑机场航空器材,进入北平94
二、回沈阳主持东北机务处工作95
三、到北京参与规划航空工业98
四、参加六所航校干部配备会议,到西南察看航空器材98
五、第一次出差到莫斯科100
六、任空军工程部修理处处长102
第六章 在航空工业创立时期106
一、简单的回顾108
二、圆满完成“一五”计划110
三、在航空工业创立时期所做的工作113
四、对“一五”计划执行中的几个问题的看法117
(一)对苏联援助的看法117
(二)飞机与导弹的关系130
(三)我们对发展新飞机在认识上有问题131
(四)关于用人问题133
第七章 在“大跃进”时期136
一、米格-19的仿制问题140
二、自行研制飞机问题141
三、零备件生产问题143
四、质量问题与三级干部会议144
五、飞机批生产总结149
(一)飞机批生产的特点149
(二)成套交接与提前交接149
(三)生产组织152
(四)质量管理152
六、部院的分与合159
七、唐延杰在六院160
第八章 在“大跃进”时期所做的工作162
一、管科研:研制初教6、强5等新飞机163
二、考察成立试飞研究院167
三、到沈阳整顿质量168
四、总结“一五”工作经验172
五、实地考察三线建设174
六、到六院工作175
七、出国访问177
(一)随聂老总去苏联谈国防援助项目177
(二)去苏联参加华约国家国防工业会议179
(三)率团去苏联谈援建航空科研项目183
(四)随刘亚楼去苏联谈米格-21飞机的转让和批生产187
(五)率团参观巴黎航展192
第九章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
一、“文化大革命”对航空工业的干扰和破坏197
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历201
(一)挨批和蹲牛棚201
(二)到112厂担任革委会副主任204
(三)再次到六院任副院长209
三、“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后遗症214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以后所做的工作——任三机部副部长兼六院院长216
一、参加全国科学大会218
二、出国考察219
三、开展预研工作221
四、试验设备建设229
(一)建成弹射救生试验火箭滑轨231
(二)建设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233
(三)从国外引进四大试验设备234
(四)关于引进1.2米风洞236
五、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238
第十一章 离休后继续关心航空事业245
一、领导编写航空工业史248
二、对编史中有争论的几个问题的看法250
(一)关于斯贝发动机引进的问题251
(二)关于科研与生产的关系问题254
三、对科研上不去的看法256
四、我的离休生活259
结束语263
附录269
徐昌裕同志生平269
徐昌裕传略&杨常修273
关于航空科研工作的回顾与思考——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研究院顾问徐昌裕同志&《航空科学技术》编辑部284
天津会议的前前后后——访原三机部副部长兼六院院长徐昌裕&《中国航空报》宋亚莉294
祝贺与回顾&徐昌裕297
在部编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徐昌裕300
回忆老航校机务处的工作&郦少安 刘子立 许景煌 徐昌裕(执笔)304
延长石油厂回忆片断&徐昌裕319
我最钦佩的同学徐昌裕&胡实声330
追思徐昌裕同志&顾诵芬335
编后语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