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消防手册 第3卷 火灾预防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消防手册 第3卷 火灾预防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8601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4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907页
  • 主题词:消防-手册;防火-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消防手册 第3卷 火灾预防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消防规划的意义、地位与作用3

一、消防规划的重要意义3

第一篇 消防规划3

第一章 概述3

一、消防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4

第二节 消防规划的原则、内容和特点4

二、消防规划的地位与作用4

第三节 消防规划的发展历史与展望5

三、消防规划工作的特点和环节5

二、消防规划的基本任务与内容5

三、建国以来我国城市消防规划的实践6

二、近代城市规划理论对消防规划的影响6

一、中国古代消防规划的思想6

四、我国城市消防规划的现状和展望7

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责任9

一、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9

第二章 消防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9

第一节 消防规划编制与实施的主体责任9

三、技术标准10

二、行政规章10

第二节 消防规划的编制依据10

一、法律法规10

二、组织领导11

一、编制立项11

四、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专业规划11

五、规范性文件11

第三节 消防规划的编制程序11

七、规划报批12

六、规划评审12

三、资料收集12

四、专题研究12

五、规划编制12

二、规划图集13

一、规划文本13

八、调整修编13

第四节 消防规划编制成果13

一、消防规划实施管理的重要性14

第五节 消防规划的实施管理14

三、附件14

二、消防规划实施管理的手段15

三、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规划的基本原则16

二、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规划的任务16

第三章 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规划16

第一节 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规划的基本要求16

一、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规划的目的16

一、工业区17

第二节 城市地上空间消防安全布局规划17

四、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主要措施17

二、仓储区18

五、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设施19

四、城市中心区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19

三、城市居住区和旧城区改造19

一、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20

第三节 城市地下空间消防规划20

六、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路线20

七、风景名胜区及古建筑20

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消防课题21

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消防措施22

二、防灾避难场所23

一、城市的防火隔离带23

第四节 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23

三、特殊危险场所的防灾缓冲绿地24

三、消防站布局规划的内容25

二、消防站布局规划的原则25

第四章 城市公共消防设施规划25

第一节 消防站布局规划25

一、消防站布局规划的目的与作用25

五、消防站布局规划的方法26

四、消防站布局规划的具体要求26

三、消防装备规划的内容28

二、消防装备规划的原则28

第二节 消防装备规划28

一、消防装备规划的目的与作用28

三、规划主要内容29

二、基本原则29

第三节 消防通信规划29

一、目标和要求29

第四节 消防供水31

三、消防供水规划的步骤32

二、消防供水规划的原则32

一、消防供水规划的目的和任务32

四、消防供水规划的要求33

五、城镇消防用水量规划研究介绍35

三、消防车通道规划的技术指标要求36

二、消防车通道规划的原则和要求36

第五节 消防车通道36

一、消防车通道规划的目的和任务36

四、其他消防通道规划的设想37

二、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说明38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组成38

第五章 城市消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38

第一节 城市消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8

一、评价方法的数学模型40

第二节 城市消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40

三、综合评价的基础数据体系41

二、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41

二、应用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城市消防发展水平42

一、获取城市消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基础数据42

四、城市消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的标准评分42

第三节 示例42

一、城市灾害事故的分类44

第一节 城市灾害和火灾事故分析44

第六章 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介绍44

三、城市火灾的影响和危害45

二、城市灾害与火灾45

二、重大危险源46

一、危险源46

四、城市火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6

第二节 危险源和火灾风险评估46

四、城市火灾风险评估的意义47

三、火灾危险源47

二、火灾风险管理的ALARP原则48

一、火灾风险的概念48

第三节 火灾风险评估基本知识48

四、火灾风险评估常用方法介绍49

三、火灾风险接受准则49

一、基于单体对象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介绍51

第四节 我国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介绍51

二、城市居住区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介绍54

三、城市商业区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介绍60

一、英国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介绍64

第五节 国外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介绍64

二、美国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介绍66

一、上海市消防规划编制介绍69

第一节 上海市消防规划69

第七章 城镇消防规划示例69

一、验证参数的评估70

三、《上海市消防规划2003~2020》文本70

二、上海市人民政府文件70

四、上海市消防规划文本说明77

三、福建省厦门市消防规划文本96

第二节 福建省厦门市消防规划96

一、厦门市消防规划编制简介96

二、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文件96

四、福建省厦门市消防规划说明101

第三节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消防规划125

第一节 我国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发展状况137

第二篇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管理137

第一章 概述137

二、相关职能部门责任138

第二节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管理的主体责任138

一、政府责任138

二、同步建设原则139

第三节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原则139

一、合法性原则139

五、统一管理原则140

三、重点优先原则140

四、公开原则140

一、消防站建设的主要内容141

第二章 消防站与消防装备141

第一节 消防站141

三、消防站的选址142

二、消防站的设置142

五、消防站的建设用地及建筑标准143

四、消防站的建设项目构成143

一、装备配备147

六、消防站的人员配备147

第二节 消防装备147

三、消防装备计划157

二、消防车辆装备发展趋势157

二、消防装备的维护与管理163

第三节 维护与管理163

一、消防站的维护与管理163

一、消防通信的发展165

第三章 消防通信系统165

第一节 消防通信的发展与展望165

第二节 消防通信的分类及技术168

二、消防通信的发展展望168

一、有线通信169

二、无线通信171

三、卫星通信技术在消防通信中的应用173

二、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174

第三节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174

一、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建设的目标及原则174

一、消防有线通信系统的功能177

三、“三台合一”指挥系统177

第四节 消防通信的功能指标要求177

二、消防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178

二、消防通信指挥中心系统配置179

第五节 消防通信设施和装备配置标准179

一、消防通信基础设施配置179

四、消防车辆通信设备配置180

三、消防站点通信设备配置基本标准180

四、人员培训181

五、消防指挥员和战斗员通信装备基本标准181

第六节 消防通信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81

一、维护管理的基本内容181

二、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181

三、通信指挥系统的运行维护181

二、消防水源的选择183

第四章 消防供水183

第一节 消防水源183

一、消防水源的分类183

二、市政消防供水管网的组成184

第二节 市政消防供水管网184

一、市政供水管网的分类184

四、市政消火栓的设置185

三、市政消防供水方式185

五、消防水鹤188

一、消防水池的设置条件189

第三节 消防水池189

第四节 天然水源消防取水设施190

二、消防水池的设置要求190

三、消防水池的优化配置190

第五节 中水的利用191

一、天然水源消防取水设施的基本要求191

二、天然消防水源的取水方法及技术措施191

三、天然消防水源的保护范围191

一、消防供水设施的管理192

一、中水利用的基本原则192

二、中水利用的基本要求192

第六节 消防供水设施的维护与管理192

二、消防供水设施的检修、保养193

一、城市道路的分类194

第五章 消防车通道194

第一节 城市道路和居住区道路的分类及消防技术条件194

三、消防技术条件195

二、居住区内道路的分类195

一、山地城市消防车通道建设的技术要求197

第二节 山地城市和特殊场所消防车通道技术条件197

第三节 消防车通道的维护和管理198

二、城市交通隧道消防车通道建设的技术要求198

三、消防车取水专用通道198

一、建筑火灾的危害性201

第三篇 建筑防火设计201

第一章 概述201

第一节 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作用201

二、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意义202

一、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203

第二节 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依据203

三、建筑材料防火设计204

二、建筑防火设计的依据204

第三节 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204

一、总平面布置204

二、建筑结构防火设计204

七、建筑防爆和电气设计205

四、防火分区分隔设计205

五、安全疏散设计205

六、防烟排烟设计205

一、建筑防火设计技术现状206

第四节 建筑防火设计技术的发展206

二、建筑防火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207

一、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概念209

第二章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09

第一节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09

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210

第二节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16

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217

一、石油化工企业有关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218

二、《石油库设计规范》对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218

第三节 石油化工产品和石油天然气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18

二、石油天然气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220

一、装修材料222

第三章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222

第一节 建筑材料的应用分类222

三、管道材料223

二、家具及装潢材料223

四、电线、电缆材料224

五、涂覆(层)材料225

六、阻燃材料及制品226

二、测试方法228

第二节 材料的燃烧性能及测试方法228

一、材料燃烧性能的含义228

一、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237

第三节 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237

二、阻燃制品的分级243

三、电线电缆材料的分级245

一、建筑材料的分级标识246

第四节 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标识246

三、电线电缆的分级标识247

二、阻燃制品的分级标识247

二、梁249

第四章 建筑构造与建筑构配件249

第一节 承重构件249

一、柱249

一、防火墙250

三、墙250

第二节 围护构件250

二、隔墙252

三、楼板、吊顶、屋顶和闷顶253

四、建筑幕墙254

一、防火挑檐、窗槛墙、裙墙256

第三节 辅助构件256

三、防火封堵257

二、电缆井、管道井和建筑缝隙257

四、天桥、栈桥和管沟260

三、排烟防火阀261

第四节 有关配件261

一、通风管道261

二、防火阀261

七、防火卷帘262

四、电缆防火桥架、槽盒262

五、排烟风机262

六、防火门262

一、试验方法简介263

八、防火窗263

九、挡烟垂壁263

十、阻火圈263

第五节 耐火性能试验方法及要求263

二、耐火性能试验的时间-温度曲线264

三、不同构配件的耐火试验及判定条件265

四、影响建筑构配件耐火性能的主要因素267

五、构配件耐火性能268

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的概念281

六、耐火性能的确认和验证281

第六节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281

二、不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282

一、建筑选址287

第五章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287

第一节 总平面布局287

三、管线布置与敷设288

二、建筑总平面布局288

二、防火间距起算点的规定289

第二节 防火间距289

一、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及确定防火间距的原则289

四、单、多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290

三、防火间距不足时可采取的防火措施290

五、高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291

六、厂房的防火间距293

七、仓库的防火间距295

八、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与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296

九、调压站、加油(气)站、汽车库的防火间距302

十、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间距309

十一、石油库的防火间距315

一、消防车道设置的原则321

十二、木结构建筑的防火间距321

第三节 消防车道321

二、消防车道的通用设计要求322

三、各类建筑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323

四、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扑救面324

一、平面布置的设计重点325

第四节 建筑物内的平面布置325

三、民用建筑内的平面布置326

二、工业建筑内的平面布置326

二、防火分区的划分328

第六章 防火分区328

第一节 防火分区的分类和划分328

一、防火分区的分类328

二、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330

第二节 建筑防火分区面积330

一、单、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330

三、厂房的防火分区331

五、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的防火分区333

四、仓库的防火分区333

一、单、多层建筑特殊部位和房间的防火分隔334

六、地下建筑的防火分区334

第三节 特殊部位和房间的防火分隔及布置334

二、高层民用建筑特殊部位和房间的防火分隔336

三、建筑幕墙的防火分隔337

四、中庭的防火分隔339

五、自动扶梯的防火分隔340

一、设置原则341

第七章 安全疏散341

第一节 疏散出口341

二、设置要求342

三、疏散门344

一、楼梯的建筑形式346

第二节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346

一、疏散走道346

二、避难走道346

第三节 疏散楼梯和楼梯间346

二、楼梯间的分类348

三、楼梯间的一般设置要求350

一、疏散宽度的要求351

第四节 安全疏散宽度351

三、疏散人数的确定353

二、安全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353

二、高层民用建筑354

第五节 安全疏散距离354

一、单层、多层民用建筑354

四、工业建筑355

三、人防工程建筑355

三、设置要求356

五、汽车库和修车库356

第六节 消防电梯356

一、设置场所356

二、设置数量356

二、疏散指示标志357

第七节 火灾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357

一、火灾疏散照明357

第八节 火灾应急广播358

二、设置要求359

第九节 避难层(间)359

一、避难层的类型359

第十节 直升机停机坪360

二、避难逃生袋361

第十一节 辅助疏散逃生设施361

一、避难逃生口361

四、救生缓降器362

三、疏散阳台(附避难桥)362

五、柔性救生滑道363

二、爆炸的分类364

第八章 建筑防爆364

第一节 爆炸的基础知识364

一、爆炸的现象、特征和阶段划分364

三、爆炸性混合物365

五、防止爆炸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措施366

四、爆炸的破坏作用366

六、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367

二、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和防火分区面积的确定368

第二节 防爆设计368

一、火灾危险性分类368

三、布置要求369

四、构造选择370

五、泄压设施选择和计算371

一、通风374

第三节 有爆炸危险场所的通风、采暖和除尘374

三、除尘375

二、采暖375

四、排风系统376

二、分级377

第九章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377

第一节 装修材料分类分级及选用原则377

一、分类377

三、常用装修材料等级规定378

四、装修材料选用原则379

三、建筑装修防火的通用要求380

第二节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一般要求380

一、内部装修设计内容380

二、设计遵循原则380

四、特殊功能部位与用房装修要求381

一、单、多层民用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382

第三节 各类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382

二、高层民用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383

三、地下民用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384

四、工业厂房内部装修防火设计385

一、火灾烟气的性质及危害387

第十章 建筑防排烟387

第一节 烟气性质与防排烟387

二、防排烟技术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392

三、防排烟技术的相关标准、规范395

二、建筑物内的烟气运动及扩散流动计算397

第二节 烟气运动规律及防排烟理论基础397

一、烟气的生成397

第三节 排烟工程技术401

三、烟气控制区域的划分401

一、自然排烟方式402

二、机械排烟方式405

三、机械送风与机械排烟组合排烟方式407

四、排烟口408

五、排烟风机409

六、机械排烟的隔烟位置410

七、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要点411

一、正压送风防烟系统构成和分类412

第四节 正压送风防烟工程技术412

二、气流通路的基本形式413

三、正压送风系统送风量计算的基本方法416

四、正压防烟楼梯间的送风量计算方法418

五、正压送风系统送风量计算方法综述425

一、空气幕防排烟433

六、各计算方法的分析比较433

第五节 其他形式的防排烟系统及防排烟设备433

二、防火隔烟装置437

三、移动式防烟排烟装置439

四、新型防排烟设施440

一、采暖系统的火灾危险性441

第十一章 建筑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的防火441

第一节 建筑采暖系统防火441

二、采暖系统的防火要求443

第二节 建筑通风系统防火448

二、通风系统的防火要求449

一、通风系统的火灾危险性449

三、防火措施453

四、系统的设置454

第三节 空气调节系统防火455

一、电动压缩式制冷集中式空调系统456

二、吸收式制冷集中式空调系统457

四、集中式空调水系统及其防火458

三、集中式空调风系统及其防火458

一、消防电源459

第十二章 消防电气459

第一节 消防用电设备及负荷等级459

三、负荷等级460

二、消防用电设备460

二、不同负荷等级的供电要求461

第二节 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系统461

一、基本要求461

四、其他464

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方式464

二、应急电源的选择465

第三节 应急电源465

一、应急电源的类型465

一、基本要求466

三、两种常用应急电源的简介466

第四节 配电线路的消防要求466

三、电线电缆的分类467

二、电线电缆的产品试验标准467

四、电线电缆的选用468

五、电线电缆的敷设469

一、火灾应急照明的分类和设计原则470

第五节 火灾应急照明470

二、火灾疏散照明472

三、火灾疏散指示标志477

四、火灾备用照明481

五、火灾安全照明485

一、漏电火灾486

第六节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486

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置场所487

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87

四、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488

五、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489

六、工程设计应用491

一、分类493

第十三章 机械式停车库防火设计493

第一节 机械式停车库的分类和火灾特点493

二、火灾原因及特点494

一、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SH)495

第二节 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型式、特点、主要尺寸、构造及技术要求495

三、巷道堆垛式停车设备(XD)496

二、垂直循环式停车设备(CX)496

四、水平循环(SX)和多层循环式停车设备(DX)497

六、汽车专用升降机(QS)498

五、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PY)498

七、垂直升降式(电梯式)停车设备(CS)499

二、耐火等级500

八、简易升降式停车设备(JS)500

九、供电与照明500

第三节 机械式停车库的防火设计500

一、防火分类500

四、安全疏散501

三、防火分区、分隔501

七、灭火设备502

五、排烟502

六、火灾报警502

三、我国地铁发展趋势504

第十四章 地铁防火设计504

第一节 地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04

一、地铁的发展概况504

二、我国地铁的现状504

一、地铁建筑物构成505

第二节 地铁建筑物构成、火灾危险性和火灾特点505

二、地铁火灾危险性及其特点506

三、地铁火灾案例507

二、车轨区火灾工况运作模式508

第三节 火灾工况运作模式508

一、站台层公共区火灾工况运作模式508

五、区间隧道火灾工况运作模式(载客运行区间)509

三、站厅层公共区火灾工况运作模式509

四、设备管理区火灾工况运作模式509

一、防火分区510

六、辅助线段区间火灾工况运作模式510

第四节 地下车站防火和防烟分区510

二、防烟分区511

六、事故疏散时间计算512

第五节 安全疏散设计512

一、地下车站防火分区安全出口设置要求512

二、地下车站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512

三、地下区间隧道的疏散要求512

四、疏散通道要求512

五、疏散用自动扶梯要求512

一、灭火设施513

七、栏栅设疏散门总宽度计算513

八、高架区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513

第六节 消防设施513

二、防烟排烟系统515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516

四、消防通信系统519

五、消防配电与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520

一、建筑构造521

第七节 建筑构造与车辆521

二、车辆522

二、隧道分类依据和说明523

第十五章 隧道防火设计523

第一节 隧道分类523

一、隧道的分类标准523

第三节 隧道建筑结构的防火保护526

第二节 隧道火灾的特点、起因和案例526

一、隧道火灾的特点526

二、隧道火灾的起因和案例526

一、防火保护标准527

一、灭火设施528

二、防火保护材料528

三、防火保护构造528

第四节 隧道的消防设施528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531

三、通风排烟系统532

五、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535

四、火灾通信系统535

一、安全疏散方式536

第五节 隧道的安全疏散536

二、隧道火灾环境下的人员疏散538

三、人员疏散计算539

一、共同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540

第十六章 共同沟防火设计540

第一节 国内外共同沟的建设540

一、火灾特点542

二、共同沟的分类542

第二节 共同沟的火灾特点、起因与案例542

三、火灾报警系统(FAS)543

二、火灾起因与案例543

第三节 共同沟的防火设计重点543

一、防火分区设置543

二、共同沟的灭火设施543

四、防烟排烟544

一、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及类型545

第十七章 钢结构建筑防火545

第一节 钢结构建筑的类型与受火特性545

二、钢结构建筑火灾特性和火灾危害546

三、高温下结构钢的材料特性548

一、防火保护方法553

第二节 钢结构建筑的防火保护553

二、防火涂料的类型、特性及其应用554

三、防火板材的性能与施工557

四、柔性毡状隔热材料的施工562

一、钢结构抗火设计基本规定563

第三节 钢结构的抗火计算与设计563

二、建筑物耐火等级与钢结构耐火极限要求565

三、建筑室内火灾设计时间-温度曲线566

四、钢构件升温计算568

五、钢构件抗火承载力验算573

六、钢构件的临界温度577

七、临界温度法防火保护设计583

一、轴心受压构件584

第四节 钢结构抗火计算示例584

二、受弯构件585

三、压弯构件586

一、冷库的类型592

第十八章 冷库防火设计592

第一节 冷库的类型、组成及其建筑结构592

二、冷库的组成593

三、冷库的基本建筑结构594

一、冷库的隔热防潮材料及制冷剂的选择595

第二节 冷库的隔热防潮材料、制冷剂及其火灾危险性595

三、冷库典型火灾案例596

二、冷库的火灾危险性596

一、建筑防火597

第三节 冷库的防火设计597

二、电气防火598

四、设计举例599

三、消防设施599

一、洁净厂房的定义及洁净室的分类601

第十九章 洁净厂房的防火设计601

第一节 洁净厂房的定义及基本特点601

二、洁净厂房的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602

三、洁净厂房的基本特点603

一、洁净厂房的火灾危险性特点604

第二节 洁净厂房的火灾特点和火灾案例604

二、火灾类型与案例606

一、火灾危险性分类607

第三节 洁净厂房的防火设计607

三、防火分区608

二、建筑材料608

四、安全疏散609

五、消防设施610

六、消防通信616

二、水力发电厂618

第二十章 发电厂防火设计618

第一节 发电厂分类618

一、火力发电厂618

三、核能发电厂的火灾危险性619

三、核能发电厂619

四、风力发电厂619

第二节 发电厂的火灾危险性619

一、火力发电厂的火灾危险性619

二、水力发电厂的火灾危险性619

一、建筑防火620

四、风力发电厂的火灾危险性620

第三节 发电厂的防火设计620

二、安全疏散622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23

四、灭火设施626

五、防烟排烟628

二、性能化设计的特点631

第四篇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631

第一章 概述631

第一节 性能化设计的概念631

一、性能化设计的定义631

第二节 国外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发展概况632

三、性能化设计方法与规格式设计方法632

四、性能化设计与评估632

二、美国634

一、英国634

五、日本635

三、澳大利亚635

四、新西兰635

第三节 我国性能化设计的现状636

六、加拿大636

七、瑞典636

八、国际标准化组织636

二、工程应用情况637

一、科学研究工作637

四、培训专业人才638

第四节 我国性能化设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638

一、制定性能化设计规范与导则638

二、开发各类通用分析和预测计算工具638

三、建立火灾数据库638

二、性能化设计的现行程序639

第二章 性能化设计的一般要求639

第一节 性能化设计的内容与步骤639

一、性能化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639

三、性能化设计的具体步骤640

一、性能化规范642

第二节 性能化设计支撑条件642

二、技术指南643

三、评估模型(工具)644

一、上海市消防安全性能化工作实施细则647

第三节 国内性能化设计的相关管理规定647

二、北京市消防安全性能化工作原则规定648

二、火灾场景设计的意义与作用652

第三章 火灾场景设计652

第一节 基本概念652

一、火灾场景与设定火灾的定义652

一、火灾场景的特征653

第二节 火灾场景的设定653

二、火灾场景的选择654

三、火灾场景的确定657

一、设定火灾的基本特征658

第三节 设定火灾658

二、设定火灾需要确定的参数661

三、火灾发展的预测664

一、烟气特性及危害668

第四章 烟气流动与控制668

第一节 烟气流动特性668

二、火羽流670

三、顶棚、窗口射流673

四、烟气的蔓延678

一、模型研究概述681

第二节 烟气流动的分析模型681

二、经验模型682

三、区域模型683

四、场模型686

五、场区混合模型689

一、设计原理690

六、国内模型研究介绍690

第三节 烟气控制系统的性能化设计690

三、设计方法691

二、设计流程691

一、疏散通道694

第五章 人员疏散694

第一节 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694

二、人员状态696

三、火灾烟气697

第二节 人员疏散分析参数700

四、心理因素700

一、疏散人数的确定701

二、人员的行走速度702

三、人员的流量系数704

四、通道的有效宽度705

一、国际常用人员疏散分析模型概述706

第三节 人员疏散分析模型706

一、安全疏散的判定标准714

二、国内人员疏散分析模型研究现状714

第四节 人员疏散的安全评估714

二、必需疏散时间的计算715

三、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计算723

第一节 结构耐火一般要求与确定方法727

第六章 建筑结构耐火727

一、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728

第二节 结构材料高温力学性能728

二、钢筋高温力学性能731

三、混凝土与钢筋间高温黏结性能732

四、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高温性能733

六、高温下结构钢的材料特性737

五、黏土砖砌体高温力学特性737

四、结构温度计算738

第三节 性能化结构耐火设计技术738

一、一般分析程序738

二、火灾场景设计738

三、结构极限温度确定738

六、确定结构构件耐火要求740

五、火灾下的结构力学评估740

一、我国结构耐火计算方法741

第四节 结构耐火计算方法741

二、日本的计算方法745

三、美国的计算方法753

一、火灾下结构整体力学性能研究成果758

第五节 结构耐火整体安全评估758

二、基于计算的结构整体耐火设计方法760

三、火灾引起建筑物坍塌评价方法762

一、计算方法的描述766

第七章 计算方法的评估766

第一节 计算方法的评估流程766

二、评估的基本流程767

一、确定性模型的检验768

第二节 计算模型的检验768

二、概率模型的检验769

第三节 计算结果的验证769

一、单值预测结果的比较770

二、时间变量预测结果的比较770

三、子系统或子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770

四、概率性评价结果的比较770

第四节 计算参数的评估770

二、参数的灵敏度分析771

第八章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772

第一节 风险评估的意义772

二、风险评估的一般步骤773

第二节 风险评估的一般方法773

一、建筑火灾风险分级773

三、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法775

第三节 不确定性的处理776

一、性能化设计中的不确定性776

二、不确定性的本质777

三、一般处理方法777

第一节 商业类建筑示例779

一、建筑特征与火灾特点779

第九章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示例779

二、突出的消防设计问题780

三、性能化解决方案781

四、性能化设计分析781

第二节 地下建筑示例789

一、建筑特征与火灾特点789

二、突出的消防设计问题790

三、性能化的解决方案790

四、性能化设计分析791

第三节 体育类建筑示例794

一、建筑特征与火灾特点794

二、突出的消防设计问题796

三、性能化的解决方案796

四、性能化设计分析797

第四节 会展类建筑示例810

一、建筑的特征与火灾特点810

二、突出的消防设计问题811

三、性能化的解决方案812

四、性能化设计分析813

第五节 机场航站楼建筑示例816

一、建筑特征与火灾特点817

二、突出的消防设计问题817

三、性能化的解决方案818

四、性能化设计分析819

第六节 城市地下车行交通工程示例828

一、工程特征与火灾特点828

二、突出的消防设计问题829

三、性能化的解决方案829

四、性能化设计分析830

第七节 城市地铁工程示例836

二、突出的消防设计问题837

三、性能化的解决方案837

一、工程特征与火灾特点837

四、性能化设计分析838

参考文献8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