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文艺理论论争概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时期文艺理论论争概观
  • 吴亦文主编;刘龙生等撰写 著
  • 出版社: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 ISBN:7805345120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时期文艺理论论争概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1

一、文艺是什么——关于文艺的本质、特征问题的论争1

1.论争概述1

2.文艺的本质论4

3.文艺的特征论11

二、“文学是人学”探究——关于文学与人性、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的论争17

1.论争概述17

2.文学与人性18

3.文学与人道主义25

4.文学与“异化”问题29

三、作家的头脑是怎样工作的——关于形象思维与创作心态问题的论争34

1.论争概述34

2.形象思维是否是独立的思维方式36

3.形象思维的本质特征40

4.形象思维的逻辑规律和逻辑形式43

5.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45

6.形象思维与文艺创作的关系48

7.情感思维的规律和特征49

8.灵感思维的规律和特征51

9.文艺创作心境的问题53

四、文艺理论的台柱——关于艺术典型问题的论争55

1.论争概述55

2.艺术典型的本质58

3.艺术典型的共性61

4.艺术典型的个性64

5.关于典型环境69

6.关于典型化73

五、新的时代,新的人物——关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问题的论争77

1.论争概述77

2.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意义78

3.“社会主义新人”的含义82

4.社会主义新人的本质特征83

5.怎样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88

第二编93

六、文艺创作的广阔道路——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论争93

1.论争概述93

2.现实主义的发生与发展96

3.现实主义的范围与层次101

4.现实主义的本质与特征103

5.现实主义的功能与作用107

6.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命运108

七、现实、理想与“第三种东西”——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论争111

1.论争概述111

2.“两结合”的提出问题113

3.“两结合”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117

4.“两结合”的本质特征和“第三种东西”121

5.提倡“两结合”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22

八、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关于文艺真实性问题的论争124

1.论争概述124

2.对文艺真实性的理解125

3.真实性和倾向性的关系131

4.如何看待“写真实”的口号136

九、如何看待作家的“自我”——关于诗歌创作中“自我表现”问题的论争143

1.论争概述143

2.对“自我表现”的不同理解147

3.应如何看待“自我表现”149

十、文学的主体意识——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论争153

1.论争概述153

2.对主体性理论的不同定性155

3.对主体性含义的不同认识158

4.反映论与主体论161

5.“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163

6.对“二律背反”的不同解析166

十一、从生活到艺术——关于文艺“反映论”问题的论争168

1.论争概述168

2.对于“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命题的质疑170

3.文艺的本质是什么172

4.对列宁“反映论”思想的不同评价177

第三编180

十二、不同阶级有没有共同的美——关于“共同美”问题的论争180

1.论争概述180

2.怎样理解“共同美”的含义182

3.“共同美”的表现形态185

4.“共同美”产生的原因188

十三、“断简残篇”与“完整体系”——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体系的论争192

1.论争概述192

2.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条件和标志194

3.如何理解马、恩有关体系问题的论述196

4.如何评价普列汉诺夫、梅林等的文艺理论197

5.关于“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199

6.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201

十四、文艺批评领域的新拓展——关于文艺批评标准和方法问题的论争203

1.论争概述203

2.文学批评的职能205

3.文学批评的标准209

4.文艺的批评和研究方法214

十五、悲剧观念新探——关于悲剧问题的论争227

1.论争概述227

2.恩格斯论断的含义和普遍意义228

3.悲剧人物的范围和种类234

4.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问题236

十六、怎样评价和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艺——关于现代主义文艺问题的论争241

1.论争概述241

2.对现代主义文艺的认识和评价242

3.现代化与现代派248

4.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253

5.如何向现代主义借鉴258

6.关于“伪现代派”问题261

第四编265

十七、文艺发生之谜——关于文艺起源问题的论争265

1.论争概述265

2.劳动起源说是否科学266

3.有关艺术起源的新观点270

十八、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论争275

1.论争概述275

2.“不平衡发展”的含义276

3.“不平衡关系”是普遍规律吗280

4.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原因284

十九、文艺·政治·意识形态——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文艺的意识形态性问题的论争287

1.论争概述287

2.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吗290

3.文艺与政治的关系297

4.文艺同上层建筑的关系308

5.文艺的意识形态性315

二十、文学与文化源流——关于当代文学中“寻根”问题的论争325

1.论争概述325

2.为什么要“寻根”327

3.文学的根在哪里334

4.对文学“寻根”意识的评价336

二十一、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新现象——关于“通俗文学热”的论争340

1.论争概述340

2.通俗文学的价值341

3.通俗文学勃兴的原因345

4.通俗文学的基本特征348

5.“雅”“俗”文学的关系351

6.对通俗文学前景的展望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