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法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547651.jpg)
- 陈恩伦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8321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教育法令规程-法学-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一、研究对象2
二、研究内容3
第二节 教育法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方法4
一、教育法学的理论基础4
二、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6
第三节 教育法学研究的意义7
一、培养和增强全民教育法律意识7
二、促进教育法制的进一步完善7
三、推进依法治教8
第一章 教育法概述9
第一节 教育法的概念及其渊源10
一、教育法的概念10
二、教育法的渊源13
第二节 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律关系16
一、教育法律规范16
二、教育法律关系19
第三节 教育法律责任21
一、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21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特点22
三、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23
一、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原则25
二、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25
第四节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25
三、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26
四、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26
五、教育与终身学习相适应的原则27
第五节 教育法及其理论的历史发展28
一、教育立法的历史沿革28
二、教育法研究的历史沿革29
第二章 受教育权33
第一节 受教育权概述34
一、受教育权的基本内涵34
二、受教育权的产生与发展36
一、受教育权的性质42
第二节 受教育权的性质及内容42
二、受教育权的内容43
第三章 教育权48
第一节 教育权概述49
一、教育权的内涵49
二、教育权的性质49
第二节 家庭教育权50
一、家庭教育权的历史演变50
二、家庭教育权的性质52
三、家庭教育权的内容53
第三节 社会教育权54
一、社会教育权的历史演变54
二、社会教育权的性质分析57
三、社会教育权的主要内容58
一、国家教育权的历史发展60
第四节 国家教育权60
二、国家教育权的性质63
三、国家教育权的内容63
第四章 学生66
第一节 学生的法律地位67
一、学生法律地位概述67
二、学生法律地位的确立69
三、学生与学校的法律关系71
第二节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75
一、学生的权利75
二、学生的义务78
一、学生权利的法律保护途径81
第三节 学生权利的法律保护81
二、对特殊学生群体受教育权益的法律保护83
三、学生权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84
第五章 教师88
第一节 教师的法律地位89
一、教师法律地位的不同规定89
二、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91
第二节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94
一、教师权利和义务概述94
二、我国教师的权利95
三、我国教师的义务97
四、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98
一、教师资格制度100
第三节 国家教师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100
二、教师职务制度102
三、教师聘任制度103
四、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制度105
五、教师考核制度106
第六章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110
第一节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法律地位111
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法律定义111
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法律地位111
第二节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115
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115
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变更和终止118
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119
一、权利和义务概述119
第三节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119
第四节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体制125
一、举办者有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行确定内部管理体制126
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决策机构126
三、中国共产党学校基层组织127
四、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主要行政负责人127
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民主管理和监督128
第七章 教育行政机关130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关概述131
一、教育行政机关的概念131
二、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132
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132
四、国外教育行政机关概况135
一、教育行政机关的设置137
第二节 我国教育行政机关的设置以及主要职权137
二、教育行政机关的主要职权140
第三节 教育行政执法143
一、教育行政执法概述143
二、教育行政执法的形式和程序145
第八章 校园安全151
第一节 校园安全概述152
一、校园安全的概念界定152
二、校园安全的现状152
三、校园安全的分类153
第二节 校园安全责任内容156
一、政府156
二、学校158
三、其他社会组织机构159
第三节 校园安全事故的预防与管理159
一、学校安全的预防159
二、校园安全管理制度161
第四节 校园安全事故的处理163
一、归责原则163
二、处理程序165
三、损害赔偿165
第九章 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167
第一节 教育投入与教育投入体制168
一、教育投入168
二、教育投入体制169
一、教育投入的来源170
第二节 教育投入的来源、使用与监督170
二、教育投入的使用175
三、教育投入的监督与管理176
第三节 教育投入条件保障178
一、学校基本建设条件保障178
二、教材、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条件保障179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条件保障180
第十章 教育法律纠纷及其权利救济182
第一节 教育法律纠纷183
一、教育法律纠纷概述183
二、教育法律纠纷类型183
三、教育法律纠纷特征190
一、教育法律纠纷的权利救济概述192
第二节 教育法律纠纷的权利救济192
二、教育法律纠纷权利救济的法定途径193
三、对其他几种救济制度的思考199
第十一章 义务教育制度203
第一节 义务教育制度概述204
一、义务教育的概念204
二、义务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204
第二节 义务教育的对象、性质、目的208
一、义务教育的对象208
二、义务教育的性质208
三、义务教育的目的209
一、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210
二、义务教育的实施主体210
第三节 义务教育的基本内容210
三、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213
四、义务教育实施的条件保障214
第十二章 职业教育制度与成人教育制度220
第一节 职业教育制度221
一、职业教育概述221
二、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223
三、我国职业教育制度226
第二节 成人教育制度230
一、成人教育概述230
二、成人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233
三、我国成人教育制度235
第十三章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239
第一节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概述240
一、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概念240
二、国家教育考试的内容240
三、国家教育考试的特点243
四、违反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法律责任244
第二节 我国教育考试制度的沿革及存在的问题248
一、我国教育考试制度的沿革248
二、我国教育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249
三、改革教育考试制度的对策251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教育考试制度及给我国的启示252
一、英国教育考试制度252
二、美国教育考试制度254
三、日本教育考试制度255
四、其他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给我国的启示257
第十四章 学业证书制度与学位制度259
第一节 学业证书制度260
一、学业证书制度概述260
二、学业证书的种类与法律效力261
三、学业证书制度的实施263
第二节 学位制度267
一、学位制度概述267
二、学位制度的历史发展268
三、学位的分级与门类272
四、学位制度的实施273
五、我国学位制度的完善275
第十五章 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279
一、教育督导概述280
第一节 教育督导制度280
二、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82
三、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内容283
四、教育督导过程及原则284
五、我国教育督导的组织机构和人员287
六、国外几个主要国家的现代教育督导制度290
第二节 教育评估制度297
一、教育评估概述297
二、教育评估制度的内容298
第三节 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的关系301
一、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的联系301
二、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的区别301
参考文献303
后记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