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协同性旅游规划 构筑职·住·游协同发展的旅游综合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协同性旅游规划 构筑职·住·游协同发展的旅游综合体](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056898.jpg)
- 黎兴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5433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协同性旅游规划 构筑职·住·游协同发展的旅游综合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如何理解旅游规划1
一、规划的诠释1
二、旅游规划——空间规划的范畴3
三、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8
四、“五规”协同发展的构想15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8
一、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18
二、旅游规划研究述评20
第三节 多学科介入研究的旅游与旅游研究方法的选择32
一、旅游与旅游研究32
二、旅游研究的时空视角和多学科介入的必要性34
三、旅游研究方法的思维方式选择与创新37
第四节 如何编制一个优秀的旅游规划方案48
一、旅游规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48
二、我们需要编制一个优秀的旅游规划方案63
第五节 本书研究的意义、目的、方法和思路72
一、研究意义、目标和关键性问题72
二、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74
第六节 小结77
关键词79
思考题79
第二章 后现代视角的协同性旅游规划80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旅游发展观80
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80
二、后现代旅游发展观89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旅游规划发展去向99
一、后现代主义的旅游规划发展99
二、旅游规划与管理发展面临的困境103
三、后现代视角的旅游规划发展去向107
第三节 什么是协同性旅游规划115
一、协同与协同学概述116
二、协同性旅游规划概念的提出116
三、协同性旅游规划与传统旅游规划的比较118
第四节 协同性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121
一、协同性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121
二、协同性旅游规划基本内容122
三、可协同性旅游规划编制的要求122
第五节 小结123
关键词124
思考题124
第三章 协同性旅游规划理论体系框架125
第一节 复杂性科学理论发展概述125
一、什么是复杂性科学理论125
二、复杂性科学理论发展趋势129
第二节 协同性旅游规划基础理论129
一、永续发展的3E理念130
二、紧凑发展的3D理念134
三、绿色发展的3L理念139
四、“协同共生”和“天人合一”理念151
五、协同学理论156
第三节 协同性旅游规划理论体系框架162
一、协同性旅游规划理论框架162
二、包容性发展棱锥模型理论164
三、回归城市理论169
四、EDL协同发展理论176
第四节 小结180
关键词182
思考题182
第四章 可协同性的旅游规划新方法183
第一节 呼唤回归城市183
第二节 旅游规划方法论的回顾与展望186
一、传统旅游规划方法186
二、空间句法——一种应用广泛的现代规划方法论189
三、协同规划方法——面向复杂旅游系统的规划方法论197
四、旅游规划方法的演变及发展方向的判断201
第三节 可协同性的旅游规划方法体系新框架203
一、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回顾203
二、可协同性的旅游规划方法体系框架206
第四节 “职·住·游”协同规划方法206
一、文献回顾及职住平衡内涵的延伸207
二、实现“职·住·游”协同发展的规划方法212
第五节 EDL协同发展目标体系及其规划方法239
一、EDL协同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其发展目标体系的构建239
二、实现EDL协同发展的3种规划方法245
第六节 协同性旅游发展效用评价指标体系256
一、概述256
二、协同性旅游发展效用评价指标体系257
第七节 小结261
关键词262
思考题262
第五章 HST-TOD:旅游地域空间协同发展模式263
第一节 高铁发展概述263
一、高铁发展历程263
二、国内外高铁发展趋势267
第二节 高铁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影响269
一、高铁的定义、速度和优点269
二、高铁与旅游业发展277
三、高铁背景下的区域旅游发展的措施280
第三节 HST-TOD:旅游地域空间结构组织模式281
一、交通对地域空间结构的影响281
二、地域空间重要节点——高铁车站286
三、HST-TOD:地域空间结构组织的新模式289
第四节 国内外HST-TOD成功案例298
一、韩国首尔龙山HST-TOD298
二、中国武汉杨春湖HST-TOD299
三、对海南的启示301
第五节 小结304
关键词305
思考题305
第六章 构筑基于HST-TOD的协同性旅游综合体306
第一节 什么是旅游综合体306
一、旅游综合体的内涵306
二、旅游综合体开发类型312
三、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313
第二节 HST-TOD——交通发展与土地开发的最佳组合315
一、土地开发与交通发展的关系316
二、基于HST-TOD的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317
三、基于HST-TOD的土地开发规划政策318
第三节 “三区四线”——高品质休闲度假空间的保障321
一、什么是“三区四线”321
二、休闲度假空间的基本特征与要求323
三、如何营造高品质的休闲度假空间323
第四节 完善旅游规划体系——旅游综合体协同发展的保障325
一、对传统旅游规划体系的反思326
二、规划体系的内涵327
三、旅游规划体系的新框架328
第五节 精明增长和增长管理——实施规划管理的共识建构338
一、“增长”共识的建构338
二、“增长”对规划实施管理的重要性341
三、实施旅游规划的有效途径342
第六节 小结343
关键词344
思考题344
第七章 协同性旅游综合体规划与建设——来自海南儋州市白马井滨海新区海花岛的实证分析345
第一节 海南儋州市经济社会和空间规划发展概述345
一、儋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345
二、儋州市主要空间规划政策指引347
第二节 海南西北部旅游综合体352
一、引言353
二、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353
三、规划设计要点361
四、讨论与结论363
第三节 小结368
关键词369
思考题369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370
第一节 结论370
一、主要研究结论370
二、创新点373
第二节 后续研究的几点问题374
一、有待完善的工作374
二、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74
第三节 展望375
关键词377
思考题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