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579921.jpg)
- 张金波,杨炜长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5479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述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2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8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10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13
五、农村教育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石19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新部署22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22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部署2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32
一、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32
二、面向新农村: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36
第一节 乡村教育运动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历史探索41
第二章 经验与启示:中外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探索41
一、乡村教育运动的背景、内容与启示42
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办学实践及其经验64
第二节 赠地学院与社区学院: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的成功经验69
一、美国赠地学院的办学经验及其启示70
二、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88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97
第一节 新农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97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98
二、农业产业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113
三、农业结构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123
四、农村工业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129
第二节 新农村公共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138
一、农村基层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138
二、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145
一、培育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151
第三节 新农民培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151
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农村建设对新农民的基本要求152
三、高等职业教育:培育新农民的主要途径154
第四章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158
第一节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存在的问题158
一、高等职业教育布局过于集中于城市,农村地区高等教育供求失衡159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新农村建设需求不相适应162
三、高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不相适应165
第二节 影响高职教育通向农村的主要障碍168
一、观念的制约168
二、公共政策的“城市取向”171
三、体制的障碍173
四、机制的不健全174
第五章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对策177
第一节 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氛围177
一、树立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组成部分的观念,充分认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178
二、树立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第一战略资源的思想,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182
三、树立“能力重于学历”的人才观,建立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通向农村的人才评价标准185
四、树立多样化、适应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构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质量评价标准187
第二节 构建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面向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制度环境190
一、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法规体系,引导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发展191
二、强化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统筹协调力度194
三、构建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公共管理体制204
四、做好布局调整,创造条件举办农村社区学院208
五、构建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发展的保护机制215
第三节 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224
一、端正办学思想,凝练办学定位,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和紧迫性224
二、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233
三、建立“农学研”机制,大力加强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科技推广工作243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劳动者和适用人才247
附录: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农村办学的实践与探索252
参考文献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