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580173.jpg)
- 刘芸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9914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41页
- 主题词:电路理论-高等学校-教材;电子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电路基础3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3
引言3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3
1.2 电路的基本变量4
1.2.1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4
1.2.2 功率和能量7
1.3 基本电路元件7
1.3.1 电阻元件7
1.3.2 电容元件9
1.3.3 电感元件10
1.3.4 电压源和电流源12
1.3.5 受控源13
1.4 基尔霍夫定律14
1.4.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5
1.4.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6
本章小结17
习题118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1
引言21
2.1 电路的等效化简分析方法21
2.1.1 电路等效的概念21
2.1.2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及混联电路计算22
2.1.3 含源支路的等效变换25
2.2 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0
2.2.1 支路电流法30
2.2.2 回路电流法31
2.2.3 节点电压法34
2.3 电路的基本定理及应用36
2.3.1 叠加定理36
2.3.2 置换定理39
2.3.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40
本章小结45
习题246
第三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51
引言51
3.1 电路的动态过程51
3.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53
3.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53
3.2.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55
3.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57
3.3.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57
3.3.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59
3.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及三要素法59
3.5 矩形脉冲信号激励下RC电路的响应64
本章小结66
习题367
第四章 正弦稳态分析69
引言69
4.1 正弦量及其相量表示69
4.1.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69
4.1.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71
4.2 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VAR的相量形式73
4.2.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73
4.2.2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VAR的相量形式74
4.3 阻抗和导纳77
4.3.1 RLC串联电路、阻抗77
4.3.2 阻抗的串、并联78
4.3.3 导纳80
4.4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81
4.5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功率84
4.5.1 瞬时功率84
4.5.2 平均功率85
4.5.3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87
4.5.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88
4.6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谐振90
4.6.1 串联谐振及其特点90
4.6.2 并联谐振及其特点92
4.7 三相交流电路93
4.7.1 三相电源93
4.7.2 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及分析计算96
4.7.3 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100
本章小结102
习题4102
中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09
第五章 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和场效应管109
引言109
5.1 半导体109
5.1.1 半导体的导电原理109
5.1.2 PN结113
5.2 半导体二极管116
5.2.1 二极管的结构116
5.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和电路模型117
5.2.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19
5.2.4 稳压二极管120
5.2.5 二极管应用实例122
5.3 晶体管125
5.3.1 晶体管的结构125
5.3.2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126
5.3.3 晶体管的特性曲线130
5.3.4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133
5.4 场效应管135
5.4.1 结型场效应管135
5.4.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140
5.4.3 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145
5.4.4 小结147
本章小结148
习题5149
第六章 基本放大电路152
引言152
6.1 概述152
6.1.1 放大电路的组成和主要性能指标152
6.1.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56
6.2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159
6.2.1 电路静态的计算分析法159
6.2.2 电路静态和动态的图解分析法159
6.2 3 电路动态性能指标的微变等效电路计算法167
6.3 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170
6.3.1 温度对工作点的影响171
6.3.2 工作点稳定的共射极放大电路171
6.3.3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176
6.3.4 共基极放大电路179
6.4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181
6.4.1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偏置方式和计算方法181
6.4.2 共源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计算183
6.5 功率放大电路185
6.5.1 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185
6.5.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88
6.5.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简介195
6.6 多级放大电路197
6.6.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198
6.6.2 多级放大电路的计算200
6.7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202
6.7.1 单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02
6.7.2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04
本章小结204
习题6205
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211
引言211
7.1 集成电路的特点211
7.1.1 集成电路简介211
7.1.2 集成电路的特点212
7.1.3 直接耦合电路213
7.2 集成电路中的电流源电路216
7.2.1 镜像电流源126
7.2.2 微电流源218
7.2.3 威尔逊(Wilson)电流源218
7.2.4 有源负载219
7.3 差分式放大电路219
7.3.1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219
7.3.2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222
7.3.3 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226
7.3.4 差分放大电路的调零227
7.4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230
7.4.1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230
7.4.2 F007通用集成运放电路231
7.4.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233
7.4.4 集成运放使用注意事项235
本章小结236
习题7236
第八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238
引言238
8.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38
8.1.1 反馈的基本概念238
8.1.2 反馈的分类239
8.2 反馈的一般表达式246
8.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估算246
8.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251
8.5 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自激振荡256
本章小结258
习题8258
第九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262
引言262
9.1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实用特性和基本电路262
9.1.1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实用特性262
9.1.2 反相放大器264
9.1.3 同相放大器265
9.2 典型运算电路266
9.2.1 加法电路266
9.2.2 减法电路267
9.2.3 积分和微分电路268
9.2.4 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269
9.2.5 绝对值电路270
9.3 信号检测和处理电路271
9.3.1 电压比较器271
9.3.2 I/U变换器和U/I变换器273
9.3.3 有源滤波电路274
9.4 正弦波振荡电路279
9.4.1 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279
9.4.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281
9.4.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283
9.4.4 石英晶体振荡器287
本章小结289
习题9290
第十章 直流稳压电源297
引言297
10.1 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297
10.2 整流和滤波电路298
10.2.1 桥式全波整流电路298
10.2.2 滤波电路299
10.3 稳压电路303
10.3.1 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303
10.3.2 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304
10.3.3 晶体管开关型稳压电路307
10.3.4 集成稳压器及典型应用310
本章小结312
习题10312
下篇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319
第十一章 门电路319
引言319
11.1 概述319
11.1.1 模拟信号319
11.1.2 数字信号320
11 1.3 基本逻辑关系321
11.2 分立元件门电路323
11.2.1 二极管开关特性323
11.2.2 二极管与门电路325
11.2.3 二极管或门电路325
11.2.4 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26
11.2.5 实用晶体管非门电路328
11.3 TTL门电路331
11.3.1 TTL与非门331
11.3.2 其他逻辑功能的TTL门电路339
11.4 ECL门电路346
11.4.1 基本结构及原理346
11.4.2 基本特性350
11.4 3 逻辑扩展353
11.5 MOS门电路356
11.5.1 NMOS反相器356
11.5.2 NMOS门电路361
11.5.3 CMOS反相器及门电路363
11.6 集成门电路的使用366
本章小结367
习题11368
第十二章 触发器373
引言373
12.1 基本触发器373
12.1.1 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373
12.1.2 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375
12.2 同步触发器376
12.2.1 同步RS触发器376
12.2.2 同步D锁存器377
12.3 主从触发器377
12.3.1 主从RS触发器377
12.3.2 主从JK触发器379
12.4 边沿触发器383
12.4.1 边沿JK触发器383
12.4.2 边沿D触发器386
12.5 触发器的脉冲工作特性389
12.6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分类391
12.7 MOS触发器394
12.7.1 NMOS触发器394
12.7.2 CMOS触发器395
本章小结397
习题12398
第十三章 脉冲的产生与整形401
引言401
13.1 脉冲产生器401
13.1.1 集成运放方波产生器401
13.1.2 TTL与非门方波产生器402
13.2 单稳电路410
13.2.1 微分型单稳电路410
13.2.2 积分型单稳电路412
13.2.3 集成单稳电路413
13.2.4 单稳电路的应用416
13.3 施密特电路418
13.3.1 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施密特电路418
13.3.2 集成TTL施密特电路419
13.3.3 与非门构成的施密特电路421
13.3.4 施密特电路的应用422
13.4 定时器423
13.4.1 555定时器电路424
13.4.2 定时器的应用425
本章小结428
习题13429
第十四章 数字模拟转换器432
引言432
14.1 DAC的基本原理433
14.2 DAC的典型电路434
14.2.1 权电阻型DAC434
14.2.2 R-2R型DAC439
14.2.3 倒置R-2R型DAC441
14.2.4 双极型开关DAC442
14.2.5 CMOS开关DAC445
14.3 双极性DAC447
14.3.1 双极性代码447
14.3.2 偏流补偿双极性转换448
14.3.3 MDAC双极性转换450
14.4 DAC的转移特性453
14.5 DAC的主要参数453
14.5.1 分辨率453
14.5.2 精度与误差454
14.5.3 建立时间456
14.6 器件实例458
14.6.1 DAC1132458
14.6.2 AD7520460
14.6.3 DAC0832462
14.7 DAC的校准与测试465
14.7.1 用数字电压表校准与测试465
14.7.2 位扫描DAC校准与测试465
本章小结468
习题14468
第十五章 模拟数字转换器471
引言471
15.1 概述471
15.2 计数式ADC473
15.2.1 电压-时间间隔-数字转换器473
15.2.2 电压-频率-数字转换器476
15.3 比较式ADC478
15.3.1 工作原理478
15.3.2 逐位逼近式ADC的工作过程479
15.3.3 比较器482
15.3.4 双极性转换483
15.4 高速ADC484
15.5 ADC的转移特性487
15.6 ADC的主要参数489
15.6.1 转换时间489
15.6.2 分辨率489
15.6.3 精度与误差489
15.7 器件实例491
15.7.1 AD572491
15.7.2 ADC0809498
15.8 ADC的校准与测试500
15.8.1 用数字电压表校准与测试500
15.8.2 用基准DAC测试ADC500
本章小结501
习题15501
附录A 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方法503
附录B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二进制逻辑单元》(GB4728.12—85)简介505
习题参考答案514
参考文献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