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福建航运史 现代部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福建航运史 现代部分](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0064575.jpg)
- 《福建航运史》编委会编;刘启闽主编;陈志钦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4046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5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福建航运史 现代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福建水运的恢复发展时期(1949.8 ~1957)1
第一节 人民航运管理体制的创建2
一、人民航务管理机构的创设与调整3
二、专业化港航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11
第二节 水运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30
一、国营水运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壮大30
二、私营轮船业的整顿和改造37
三、木帆船运输业的组织管理与民主改革47
四、水运业对私营船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54
第三节 以内河为主的航务建设的起步61
一、闽江等内河主要航道的初步整治62
二、以河港要埠为重点的港口建设的起步69
三、主要航道上的航标的初步建设70
四、接办海岸电台74
第四节 海运在支前和反封锁斗争中艰难维系75
一、圆满完成海上支前运输75
二、武装护航下艰难开展沿海小轮船运输79
三、海运困境中木帆船运输优势的充分发挥90
四、租用外国籍轮船开展内外贸运输95
五、有限的近海短途客运100
六、一度存在的以走私偷运为主的对台海上贸易货运102
第五节 河运交通凸显繁忙104
一、轮、木船航线的增辟与客、货运的扩大105
二、以轮驳船为主的河运船舶的增建与改良109
三、开展航运技术革新113
四、联合运输的开展121
五、承担鹰厦、外福铁路修建物资运输任务126
六、闽江军事运输的大量开展127
第六节 构筑现代船舶工业雏形129
一、主要船厂的恢复、组建及其修造能力的提高129
二、以瓢型船为代表的船型革新133
第七节 接办、调整、充实水运专业学校134
一、接管续办、增设水运专业学校134
二、调整、充实水运专业学校135
第二章 福建水运的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1)138
第一节 港、航管理体制的调整、迭变139
一、港航管理机构的频繁变动140
二、水运管理制度的调整、嬗变146
第二节 水运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的曲折探索155
一、民间木帆船运输业所有制形式的反复155
二、国营水运企业管理探索实践遭遇挫折161
第三节 沿海运输初露转机179
一、海运及护航格局的转变182
二、海上运力的扩大191
三、一度兴起的海上货船背绑、拖带运输195
四、组织开展沿海港口中转联运198
五、“文化大革命”对海运正常秩序的严重破坏201
第四节 内河运输盛极转衰202
一、高指标指导下河运发展失衡205
二、组织“一条龙”运输大协作运动212
三、古田水库轮船运输的开发、整饬、恢复215
四、河运重点向短途、支线的“支农运输”转轨217
五、“文化大革命”动乱对内河运输的干扰219
第五节 航道设施建设、管理成效付诸东流220
一、江河通航里程的伸缩骤变220
二、60年代中期通航河流的两次普查223
三、福建地方航道管理法规、制度的建立225
四、“文化大革命”动乱对航道设施建设、管理的冲击229
第六节 港口设施建设的坎坷231
一、改善码头装卸机具的“双革”运动232
二、泉州后渚千吨级码头建设的搁置234
三、为战备而建设福州港鳌峰洲码头作业区235
四、仓促兴建马尾港区深水泊位236
五、三都、泉州两港海岸通信专用电台被迫撤销238
第七节 重要船舶修造业的军转民及步入水泥、钢质船生产阶段238
一、福州、厦门两地重要船厂的军转民239
二、民用船舶修造企业规模的扩大239
三、河海木帆船船型的普查、改良242
四、享誉全国的水泥船试制、建造244
五、钢质船研制、建造的起步246
第八节 水运教育、科研事业发展的曲折反复247
一、集美航海学校过渡为国家部属中专学校247
二、水运职工专业教育从初始到夭折248
三、水运科研、设计部门的初建249
四、一度替代水运科研的群众性“双革”运动249
五、“文化大革命”对水运教育、科研事业的严重摧残253
第三章 福建水运的平稳发展时期(1972~1978)255
第一节 港航体制的改革及管理的规范化256
一、港航机构收归省管并再度调整256
二、加强水运及其安全管理制度建设259
三、整顿民间运输的“三统”管理265
四、制止水上运输盗窃风267
五、船舶进出港和排筏流放管理的加强268
六、船员考证和船舶定员办法的修改269
七、成立海上安全指挥部和筹建海上救助站270
八、加强沿海水域防污染管理制度建设271
九、拨乱反正中改变管理散乱和客运混乱的状况272
第二节 港航设施建设的加快277
一、加快福州、厦门两港深水泊位建设277
二、福州、厦门两港疏港设备的改善279
三、沿海中小港口码头建设的加强282
四、闽江通海航道中沙浅滩的初步整治284
五、马尾港海标改善及平潭导航台的建成285
六、福州海岸电台的迁建和通信设施的改善288
七、内河港道设施的改善289
第三节 海运发展抓住契机291
一、福州港通海主航道恢复通航291
二、试航台湾海峡南北通道294
三、海船运力持续增长及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295
四、沿海南、北向航线的拓展298
五、创建外贸船队和专业油运船队299
六、厦门近海客运的较快发展300
七、货运量持续增长和周转量突破10亿吨公里301
八、海上货运效益的大幅度增长304
第四节 内河运输平稳恢复309
一、运输工具机动化程度有所提高309
二、内河轮船推广“机驾合一”新技术310
三、闽江航运公司扭亏为盈311
四、闽江拖驳运输迅速恢复313
五、闽江源流轮船运输初步恢复314
六、福州一梅花支农航线的开辟314
第五节 水泥船、钢质船建造获得较快发展315
一、钢质船建造规模的扩大及千吨级轮船的批量生产316
二、水泥船建造规模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318
三、3000吨级水泥货船“古田”号的建成319
第六节 水运教育科研事业逐步恢复320
一、中技专业学校的创办与航海院校的调整320
二、开办“七二一”工人大学323
三、水运科研、设计部门的复设323
四、航道科研基地的筹建324
第四章 福建水运的迅速发展时期(1979~1990)326
第一节 改革水运管理体制327
一、港航机构政企分开327
二、对外开放港口监管、服务机构的充实与调整331
三、废除“三统”后新水运市场管理体制的形成338
四、水路运价制度的调整、变革341
第二节 河海运输企业蓬勃发展345
一、多元化水运业格局的形成345
二、国营水运企业的市场化358
第三节 海运业生机焕发371
一、海洋运输航线的迅速扩展373
二、海洋运输船队建设的加快376
三、海上货运渐趋专业化及运量大幅增长389
四、海洋客运恢复发展401
五、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闽台民间海上交通往来405
第四节 江河运输欲振乏力407
一、江河船舶数量的增长和技术状况的改善409
二、江河短途客运及旅游业客运的发展412
三、闽江下游分节驳顶推运输的复兴415
四、江河运输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416
第五节 港口、航道设施建设步伐加快419
一、河海重点港区的开发、建设420
二、河海重点航道的整治429
三、河海航标制式的改革与增建433
第六节 船舶修造业独立建制后能力上台阶434
一、成立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434
二、船舶设计、修造能力显著提高436
三、县属以下船舶修造业的发展437
第七节 水运教育、科研事业的新拓展438
一、水运专业学校办学结构的调整和变化438
二、水运职工教育的新形式441
三、水运科研、设计的丰硕成果443
附录448
大事记458
后记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