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 1911-1949 第6卷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 1911-1949 第6卷 上
  • 王建朗主编;马振犊,张俊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0985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42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外交史-史料-汇编-中国-1911~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 1911-1949 第6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与国民政府的应对1

(一)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2

《满洲事变机密政略日志》摘译1931年9月18日—22日2

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致币原外务大臣的电报(三份)1931年9月19日5

日本政府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一次声明1931年9月24日7

日本政府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二次声明1931年10月26日8

顾维钧关于日本占领东三省之说帖(节录)1932年6月8日10

(二)东北当局与国民政府的反应24

1.张学良有关电文24

张学良通电1931年9月19日24

张学良号电1931年9月20日25

张学良对记者的谈话1931年9月19日、20日25

张学良漾电1931年9月23日27

张学良致蒋介石、王正廷敬电1931年9月24日27

2.国民政府的反应30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六○次常务会议记录1931年9月19日30

蒋介石致张学良电1931年9月19日30

国民党中央执委会致王宠惠、林森电1931年9月20日31

蒋介石召集会议决定对日方略纪事1931年9月21日31

国民政府告全国国民书1931年9月23日32

国民政府对于东三省成立傀儡政府始终认为叛乱机关其一切非法行为并应由日本政府负其全责宣言1932年3月12日33

3.美国“不承认主义”照会与中日两国的反应34

美国政府致中日两国政府的照会1932年1月7日34

中国政府复美国政府的照会1932年1月12日34

日本政府复美国政府的照会1932年1月16日36

(三)国民政府的决策与交涉37

1.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记录37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第二九○次会议速记录1931年9月23日37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第二九一次会议速记录1931年9月30日44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第二十次临时会议速记录1931年10月12日46

附(一):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复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节略47

附(二):日本政府向我抗议照会49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第二九四次会议速记录1931年10月21日50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第二九七次会议速记录54

附:特种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戴传贤上中央政治会议报告57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第三百次会议速记录1931年12月29日59

附:特种外交委员会代理委员长伍朝枢报告中国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关于外交方针案64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第二十一次临时会议速记录1932年1月2日65

2.“九一八”事变后顾维钧等致张学良密电选67

顾维钧、罗文幹、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2日67

顾维钧、罗文幹、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3日68

顾维钧、罗文幹、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4日69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4日69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4日70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5日71

顾维钧、罗文幹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5日72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5日72

顾维钧、罗文幹、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5日73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6日73

顾维钧、罗文幹、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6日74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6日74

顾维钧、罗文幹、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7日75

王树翰致刘哲电稿1931年10月17日76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9日76

顾维钧、罗文幹、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9日77

顾维钧致学良电稿1931年10月19日77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0日78

张学良致顾维钧、刘哲电1931年10月20日78

张学良致顾维钧、罗文幹、刘哲电1931年10月20日79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1日79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1日79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1日80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1日80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2日81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2日81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2日81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3日82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3日83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3日83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4日84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5日85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5日85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7日86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7日86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8日86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8日87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0月28日87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2日87

宋子文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8日88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11日88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12日89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13日89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13日89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16日90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16日91

顾维钧、罗文幹、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17日91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18日92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19日92

顾维钧、罗文幹、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19日93

顾维钧、罗文幹、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20日93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20日94

顾维钧、罗文幹、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21日94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21日94

顾维钧、罗文幹、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21日95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22日96

顾维钧、刘哲致罗文幹电稿1931年11月22日96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23日97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1月23日97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3日98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4日99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4日99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4日99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5日100

张学良致顾维钧密电1931年11月25日100

张学良致顾维钧等密电1931年11月26日101

张学良致顾堆钧等密电1931年11月26日101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6日102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7日102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7日103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8日103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8日104

张学良致蒋介石等密电1931年11月29日104

张学良致顾维钧密电1931年11月29日105

宋子文、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9日105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9日106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9日106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30日107

张学良致顾维钧等密电1931年11月30日108

张学良致顾维钧密电1931年11月30日108

宋子文、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2日108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2日109

张学良致顾维钧密电1931年12月2日110

宋子文、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2日110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2日110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3日111

宋子文、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3日111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3日111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4日112

张学良致顾维钧密电1931年12月5日112

宋子文、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5日112

张学良致顾维钧密电1931年12月6日113

张学良致顾维钧密电1931年12月7口114

张学良致蒋介石等密电1931年12月7日114

张学良致顾维钧密电1931年12月8日115

宋子文、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8日116

宋子文、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8日116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8日117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9日117

张学良致顾维钧密电1931年12月9日117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9日118

顾维钧致张学良电稿1931年12月10日118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0日119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1日119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1日119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1日120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1日120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2日120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2日121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4日121

顾维钧、刘哲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4日121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5日122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6日122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6日122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19日123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22日123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22日123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24日124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25日124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26日124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2月27日125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1月3日125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1月28日126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1月31日126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2月2日127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2月4日127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2月6日128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2月7日128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2月8日129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2月13日129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2月14日130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2月18日130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2月18日131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2月21日131

顾维钧致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2月25日132

顾维钧致王树翰等转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3月1日132

顾维钧致王树翰等转张学良密电稿1932年3月4日133

3.外交部于“九一八”事变后与日交涉情况的报告133

“九一八”事变后与日交涉情况的报告1931年9月—1932年9月133

二、日本扩大侵略与国民政府的交涉156

(一)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和《上海协定》的签订157

1.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158

上海事变的真相(田中隆吉证言)158

日本政府关于上海事变的声明1932年1月29日160

国民政府发表迁都洛阳宣言1932年1月30日161

2.列强调停与中日交涉163

上海市政府致南京外交部电1932年1月29日163

上海市政府致南京中央执行委员会电1932年1月29日163

戴戟致行政院电1932年1月31日164

何应钦致吴铁城等电1932年1月31日165

何应钦致何成濬电1932年2月1日165

何应钦致吴铁城电1932年2月6日166

何应钦致吴铁城等密电1932年2月8日166

何应钦致吴铁城电1932年2月9日167

何应钦致吴敬恒密电1932年2月12日167

何应钦致蒋介石等电1932年2月12日168

罗文幹、何应钦等致蔡廷锴等电1932年2月13日169

中华民国外交部工作报告1932年2月份169

中华民国外交部工作报告1932年2月份170

英国驻日大使致日本政府文告(草译)1932年2月2日172

芳泽谦吉致英美法三国大使复文1932年2月4日173

村井仓松致吴铁城公牍1932年2月18日下午9时发出174

3.中日停战谈判与《上海协定》的签订176

国民政府外交部工作报告1932年1月176

国民政府外交部工作报告1932年1月176

罗文幹关于中日交涉情况给行政院的报告1932年2月7日177

中华民国外交部工作报告1932年2月份178

中华民国外交部报告1932年3月4日179

中华民国外交部报告1932年3月7日180

中华民国外交部报告1932年3月9日181

中华民国外交部工作报告1932年3月181

中华民国外交部工作报告1932年3月184

中华民国外交部工作报告1932年4月186

中央政治会议对于中日商订上海停战协定之决议1932年5月3日189

中日上海停战及日方撤军协定1932年5月5日189

蒋介石告全国将士电1932年5月7日192

(二)国民政府诉诸国联与国联调查团192

1.国民政府诉诸国联与国联的审议193

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工作报告1931年9月193

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工作报告1931年10月195

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工作报告1931年11月198

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工作报告1931年12月208

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工作报告1932年2月212

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工作报告1932年3月212

2.国联调查团在华活动213

国际联盟调查委员会会见日记1932年2月29日—3月8日213

参与国联调查团中国代表顾维钧在欢宴国联调查团席上致词1932年3月17日220

汪兆铭在欢宴国联调查团席上致词1932年3月28日221

罗文幹在欢宴国联调查团席上致词1932年3月28日223

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工作报告1932年5月224

参与国联调查团中国代表顾维钧随同调查团赴东三省调查经过报告书(摘要)226

参与国际联合会调查委员会中国代表处说帖(目录)1932年4月—8月237

3.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与国联决议239

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摘要)1932年10月2日发表239

罗文幹对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宣言1932年10月3日256

颜惠庆对报告书意见1932年10月5日257

顾维钧对报告书意见1932年10月9日258

蒋介石对报告书意见1932年10月17日258

汪精卫对报告书意见1932年10月20日261

日本政府对报告书意见262

罗文幹在中央政治会议的报告1933年2月8日264

外交部为国联十九国特别委员会通过关于中日争议之报告书事谈话1933年2月18日265

国联特别大会关于中日争议报告书(摘要)1933年2月24日269

国联特别大会对于中日争议通过之决议案1933年2月24日279

出席国联代表颜惠庆在特别大会第十七次会议为接受报告书事演说辞1933年2月24日280

出席国联代表顾维钧在特别大会第十八次会议演说辞1933年2月24日283

罗文幹为日本政府宣告退出国联事宣言1933年3月28日287

(三)日本入侵华北与《塘沽协定》的签订288

1.榆关事件与热河沦陷的交涉289

外交部致有吉明照会1933年1月4日289

附:有吉明致外交部复照(1933年1月11日)289

外交部致有吉明照会1933年1月22日290

附:有吉明致外交部复照(1933年2月2日)291

外交部致有吉明照会1933年1月27日291

附:有吉明致外交部复照(1933年2月7日)292

罗文幹致蒋介石电1933年2月23日292

外交部致有吉明照会1933年3月2日293

汤玉麟撤职查办命令1933年3月8日293

蒋介石灰电1933年3月10日294

张学良辞职通电1933年3月11日294

国民政府命令1933年3月12日295

2.长城抗战期间的交涉295

刘崇杰致外交部漾电1933年4月23日295

罗文幹、徐谟致刘崇杰电1933年4月23日296

刘崇杰致罗文幹有电1933年4月25日297

刘崇杰致外交部宥电1933年4月26日297

国民政府任命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人员令1933年5月4日298

杨永泰致黄郛鱼电1933年5月6日298

黄郛致蒋介石元电1933年5月13日299

黄郛致蒋介石、汪精卫养电1933年5月22日299

黄郛致汪精卫养电1933年5月22日300

汪精卫致黄郛养电1933年5月22日300

何应钦漾电1933年5月23日301

汪精卫致何应钦、黄绍竑、黄郛漾电1933年5月23日302

黄郛致蒋介石梗电1933年5月23日302

汪精卫致何应钦、黄郛漾电1933年5月23日302

汪精卫致何应钦、黄郛敬电1933年5月24日303

蒋介石致黄郛有电1933年5月25日303

何应钦等致汪精卫、蒋介石有电1933年5月25日304

汪精卫致何应钦、黄绍竑、黄郛有电1933年5月25日305

黄郛致蒋介石感电1933年5月27日305

汪精卫致何应钦俭电1933年5月28日307

蒋介石致何应钦、黄绍竑艳电1933年5月29日307

汪精卫致何应钦、黄郛艳电1933年5月29日308

汪精卫致何应钦、黄郛艳电1933年5月29日308

蒋介石致何应钦、黄郛卅电1933年5月30日308

汪精卫致何应钦、黄郛世电1933年5月31日309

罗文幹致何应钦、黄郛世电1933年5月31日309

3.《塘沽协定》的签订310

停战协定1933年5月31日310

塘沽会谈记录1933年5月31日311

熊斌等致蒋介石等电1933年5月31日314

汪兆铭为停战交涉事书面谈话1933年5月31日314

汪精卫报告与日本在塘沽订立停战协定经过情形1933年6月3日315

中央政治会议对于塘沽协定之决议案1933年6月3日316

三、华北事变前后的中日关系317

(一)国民政府调整对日关系与塘沽协定善后谈判319

1.国民政府对日关系的调整320

在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扩大纪念周上的讲话(节录)1933年4月10日320

敌乎?友乎?——中日关系的检讨(节录)1934年10月320

蒋介石对中央社记者的谈话1935年2月1日329

蒋介石对日本大阪朝日新闻记者谈话1935年2月14日330

王宠惠访日期间发表的谈话1935年2月19日—20日332

汪精卫在中央政治会议上关于中日关系的谈话1935年2月20日334

蒋介石致汪精卫电1935年3月2日336

汪精卫会见有吉时的谈话1935年3月7日336

外交部关于中日使节升格的公告及日本外务省的谈话1935年5月17日337

邦交敦睦令1935年6月10日338

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致各省市党部电令1935年7月7日338

新生事件1935年8月339

2.日本“天羽声明”及其应对342

“天羽声明”1934年4月17日—26日342

四月十七日之日方声明及我国之应付1934年5月344

我对日本声明决无默认之理1934年4月22日352

外部对日再阐明严正态度——中国之主权与其独立之国格断不容任何国家损害与干预1934年4月25日353

3.塘沽协定善后谈判354

关于停战协定善后处理问题的议定条款(北平会谈)1933年11月7日—9日354

山海关移交交涉实施经过和协议事项1934年2月10日356

关于接收山海关附近协议事项之件1934年2月13日358

关于接收古北口协议事项1934年3月4日359

平沈铁路通车办法(北宁铁路管理局公布)1934年6月28日361

汪精卫电蒋中正通邮全案已结束兹寄上纪录全文1934年12月19日361

外交部关于关内外通邮的密电稿1934年12月29日363

邮政总局关于关内外通邮的通告1934年12月364

(二)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及其交涉365

1.日本在华北制造事端与中方的交涉365

察东又发生事端1935年1月365

察东事件解决1935年2月366

蒋介石、汪精卫、黄郛致何应钦电1935年1月26日367

大滩口约1935年2月2日368

附:日方刊出的《大滩协定》(译昭和10年2月5日《满洲日报》)368

河北事件双方口头交涉全卷1935年5月—7月369

附:日方声明文件376

何应钦有关“何梅协定”电文四件1935年6月1日—12日377

附:刘湘复电(六月九日)378

附:刘湘复电(六月十四日)379

察哈尔事件之始末1935年8月379

中日代表谈判经过1935年7月381

土肥原·秦德纯协定(察哈尔协定)1935年6月27日383

日本外交文书选译1935年6月384

2.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与中方的应对388

多田骏声明1935年9月24日388

日本陆军省策划“华北自治”有关电报388

华北自治运动的演变1936年1月9日392

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过程1935年12月401

蒋介石致陈济棠、李宗仁等电1935年12月10日412

蒋介石在中央政治会议报告处理华北事件之经过等1935年12月12日413

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成立1935年11月25日415

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1935年12月25日417

国民政府缉拿殷汝耕令1935年11月26日417

外交部为殷汝耕叛国致日本驻华使节照会1935年11月29日418

3.“广田三原则”的谈判418

蒋作宾致外交部电1935年9月8日418

外务、陆军、海军三大臣关于对华政策的共同意见1935年10月4日419

蒋作宾致外交部电1935年10月8日420

蒋介石致汪精卫电1935年10月13日421

蒋作宾向广田外相转达中国政府之答复照会1935年10月20日422

蒋作宾与广田外务大臣会谈纪要——第四次会谈1935年10月21日424

须麿关于蒋介石、有吉明就“广田三原则”会谈情况的报告426

张群、有吉会谈记录1935年12月20日431

张群、根本会谈记录1936年1月7日434

张群、须麿会谈记录436

广田宏毅在第六十八次议会上的演说1936年1月21日437

南京外交部否认中国已同意“广田三原则”之声明1936年1月22日440

4.中国币制改革的对日交涉441

唐有壬与须麿会谈记录1935年11月3日441

唐有壬与须麿会谈记录1935年11月6日442

外交部情报司致财政部秘书处函1935年11月9日443

外交部情报司致财政部秘书处函1935年11月13日445

驻日大使馆关于日本对中国币制改革态度的报告447

(三)国民政府转变对日政策与外交谈判453

1.日本继续分裂华北及内蒙古的政策454

处理华北纲要1936年1月13日454

对中国实施的策略1936年8月11日456

第二次处理华北纲要1936年8月11日459

蒙古工作的经过和将来关东军的方针1937年1月461

第三次处理华北纲要1937年2月20日463

对中国实施的策略1937年4月16日464

指导华北的方针1937年4月16日466

2.国民政府转变对日政策467

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全大会演讲对外方针并提建议1935年11月19日467

张群关于调整中日关系之演讲词1936年5月25日470

张群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的外交报告1936年7月10日472

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的演讲——御侮之限度1936年7月13日477

3.对日外交谈判480

“廿五年中日南京交涉案”节略1936年9月15日—11月10日480

蒋介石有关对日交涉方针的电文1936年9月—11月481

张群、川樾部分会谈记录1936年9月15日484

张群、川樾会谈纪要1936年10月19日490

张群、川樾会谈纪要1936年10月21日493

张群、川樾会谈纪要1936年10月26日495

张群、川樾会谈摘要1936年11月10日497

张群、川樾会谈记录1936年12月3日499

川樾致张群备忘录1936年12月3日502

外交部关于解决成都事件之对策草案1936年11月507

外交部关于成都事件的节略1936年12月512

张群致行政院呈文1936年12月14日514

日使馆致外交部复照1936年12月30日515

外交部关于中日外交问题节略1936年12月516

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说明调整中日关系之交涉经过1936年12月7日517

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外交报告(中日关系部分)1937年2月519

张群、川越谈话纪录1937年4月19日522

有田八郎致川樾茂电1936年9月5日524

附电:有田外务大臣发驻中国川樾大使第224号电(1936年9月5日)524

有田八郎致川樾茂电1936年9月5日525

须麿弥吉郎致有田八郎电1936年9月9日528

须麿弥吉郎致有田八郎电1936年9月10日530

川樾茂致有田八郎电1936年9月24日533

附电:驻南京须麿总领事致有田外务大臣电(1936年9月24日)534

川樾茂与蒋介石交涉之方策——10月2日四相会议通过之决议1936年10月2日538

须麿弥吉郎致有田八郎电1936年10月8日5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