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设全球城市的人口战略重构与人口制度完善 基于上海的系列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设全球城市的人口战略重构与人口制度完善 基于上海的系列实证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643078.jpg)
- 黄苏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104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城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上海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设全球城市的人口战略重构与人口制度完善 基于上海的系列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新目标定位对人口战略和管理提出新要求1
二 中国高铁网络发展对人口战略和管理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4
三 上海自身人口结构不平衡迫切要求探索外来人口管理新举措6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7
一 研究内容7
二 研究方法9
第三节 论文结构安排10
第一编 上海人口战略重构与制度完善的新动力15
第二章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对人口管理提出新要求15
第一节 世界主要全球城市日益重视人口发展战略与政策15
第二节 从人口角度研究全球城市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视角17
第三节 上海与主要全球城市产业和人口发展比较18
第四节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主要举措23
一“以人为本”,实施“创新兴业”和“人才强业”战略23
二 发展“知识化、高端化、服务化”的产业23
三 注重产业与社会、城市建设、环境的和谐发展24
四 增强文化、旅游、金融对产业的提升效应24
五 注重区域、产业间的“网络联系”和联动发展25
第五节 小结25
第三章 高铁网络导致城镇、产业和人口布局重构27
第一节 国内外高铁发展进程和历史背景27
一 国外高铁网络发展进程27
二 中国高铁发展规划与进程28
第二节 高铁对人口流动的作用机制32
一 高铁对人口流动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意义32
二 国内外对高铁与人口流动的相关研究33
三 高铁对人口流动、产业布局、城镇分布人口流动的作用机制36
第三节 高铁沿线知识经济走廊形成的基础和优势及上海机遇、挑战39
一 京沪高铁沿线城市总GDP和服务业总值在全国的地位39
二 京沪高铁23个站点市县GDP、人口规模和服务业增加值比较41
三 京沪高铁沿线7省市的科研、教育实力41
四 高铁网络下上海面临“同城化”的机遇和挑战42
第四节 高铁通过经济路径——产业布局影响人口流动47
一 高铁产业带界定及构成要素47
二 高铁产业带空间系统演变50
三 实证分析:高铁沿线省市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测度分析——以京沪高铁沿线7省市为例51
四 高铁沿线7省市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68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69
第五节 高铁沿线城市规划与产业联动及上海的应对之策72
一 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区域发展规划的互动与产业融合联动72
二 高铁网络同城化与上海城市发展关系87
三 高铁网络同城化下上海的应对之策88
第六节 小结91
第二编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面临的人口结构与制度瓶颈95
第四章 现有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构的不匹配95
第一节 上海非正规就业扩大,外来人才移民比重偏小95
一 城镇就业结构多元化,非正规就业群体增加95
二 外来就业人口增长快,但人才移民比重偏小97
第二节 上海产业空间布局与就业人员空间分布不匹配97
一 劳动力空间分布未形成多中心格局且新城吸纳劳动力不足98
二 近郊区企业集中,但中心城区就业不减反增101
三 新城建设与产业发展未能做到同步出现职居分离102
四 郊区新城产业结构和人口素质结构不匹配104
第三节 产业行业结构布局与劳动力产业行业分布的背离107
一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107
二 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107
三 生产性服务业占主导而知识型服务业有待加强110
四 分行业中投资、GDP增长对就业拉动呈现不一致113
五 上海六个支柱发展行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116
六 上海产业空间布局新发展及郊区化发展趋势研判117
第四节 上海投资、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的效应不均衡120
一 上海投资对 GDP贡献率为扩大就业创造有利条件120
二 上海投资、GDP增长对就业拉动效应121
三 根据三种计量模型分析政府投资、经济增长与就业的效应125
第五节 小结127
第五章 未来上海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预测129
第一节 上海经济转型对人力资源总量的需求129
第二节 上海经济转型对人力资源质量的需求131
一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131
二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134
三 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135
第三节 上海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总量的需求预测137
一 预测方法与基本假定137
二 预测结果137
第四节 上海人力资源供给预测140
一 预测方案140
二 预测参数的假定141
三 预测结果144
第五节 上海三产与劳动力需求预测147
一 预测方法——劳动生产率法147
二 预测结果148
第六节 小结153
第三编 上海人口战略重构与制度完善的主要对策157
第六章 完善“吸引—留住”高端人力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157
第一节 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人力资本要素分析157
一 人力资本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机理157
二 影响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人力资本要素分析158
第二节 人力资源优化的国际经验161
一 吸引和鼓励海外的人才回流政策及启示161
二 留住人才的政策及启示164
三 发达城市引进—留住人才的政策实例166
第三节 上海人才政策——“海外人才回流”167
一 人才回流的原因探析168
二 上海人才回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69
三 人才回流争夺政策174
第四节“吸引一留住”高端人力资源的突破路径178
一 人才集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79
二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180
三 应用实例:上海人才集聚竞争力评价183
第五节 小结191
第七章 创新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国际社区管理模式——陆家嘴来沪人员社会服务需求调查192
第一节 陆家嘴流动人口社会服务需求调查192
一 流动人口滞留时间延长且滞留意愿强烈192
二 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状况196
三 就业、培训公共服务诉求197
四 就学(高中)公共服务诉求198
五 卫生防疫公共服务诉求198
六 社会保险参保诉求199
七 社会融入诉求199
第二节 基于logit模型的流动人口留居上海的影响因素200
第三节 国际社区的调查结论与建议202
一 实施积分制管理,给来沪人口以明确的权利和福利预期202
二 强化管理工作措施,推行分层次流动人口的“人性化”管理204
三 以互助合作的参与模式构建新型的社区管理206
第四节 小结207
第八章 上海积分制管理指标体系设计和配套制度研究208
第一节 上海需要中低端人力资源208
第二节 吸引—留住中低端人力资源的突破路径—积分管理 国内外经验210
一 突破路径——户籍改革深化210
二 国外经验借鉴——国外移民打分及评价标准211
三 国内经验借鉴——广东积分管理模式分析及深层次探究216
第三节 来沪人员积分管理指标体系设计230
一 积分管理的实质意义及特点分析230
二 积分管理指标体系设计原则233
三 来沪人员积分管理指标体系设计流程及方法235
四Delphi专家咨询及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237
第四节 小结253
第九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254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254
第二节 研究展望257
参考文献259
后记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