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陈墀成,蔡虎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560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生态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1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研究的意义14

第三节 研究的整体思路与主要观点17

第一篇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源与流25

第二章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考察25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形成演化25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环境危害36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认知基础42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学术渊源53

第一节 对伊壁鸠鲁唯物主义的传承53

第二节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57

第三节 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发展63

第四章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石:实践与交往68

第一节 立足社会实践的生态哲学思考68

第二节 社会实践的交往性73

第三节 交往实践的统一性76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人文追求79

第一节 真、善、美的价值维度的统一79

第二节 人文关怀的基本向度85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89

第二篇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95

第六章 人类现实的自然界95

第一节 生态哲学视域中的自然95

第二节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06

第三节 自然是人类“无机的身体”110

第七章 实践主体的“类”本性117

第一节 主体的“类”本性的形成117

第二节 实践主体的能动性121

第三节 实践主体的社会性129

第八章 物质变换的异化与控制134

第一节 物质变换的实践性134

第二节 物质变换异化的社会批判141

第三节 实现物质变换的调节控制145

第九章 物质变换中的科学技术150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150

第二节 科技进步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156

第三节 科学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及其思考161

第十章 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制约166

第一节 人类历史的自然基础166

第二节 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对社会发展的制约173

第三节 人类实践水平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180

第四节 人创造环境与环境创造人的统一性187

第十一章 人与自然的和解193

第一节 人与自然和解的社会目的193

第二节 人与自然和解的理想路径196

第三节 人与自然和解的主导力量199

第四节 文明的自觉发展207

第三篇 文明自觉发展的探索213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在中国213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研究213

第二节 20世纪末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216

第三节 21世纪我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219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俄罗斯的传承226

第一节 早期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发展226

第二节 20世纪中叶以来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239

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视域中的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251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研究252

第二节 自然解放论:早期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258

第三节 人化自然论:中期及成熟时期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265

第四节 自然的控制: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整体梳理270

第十五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出发点280

第一节 交往全球化的环境与环境保护280

第二节 偏离目标的现实286

第三节 我国环境、资源与生态的严峻现实290

第十六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293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度293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301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09

第十七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目的324

第一节 社会目的的统一性324

第二节 “两种和解”32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是实现“两种和解”的制度保障334

第四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狭义理解到广义理解的转型340

主要参考文献348

后记3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