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稻谷营养与健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稻谷营养与健康
  • 林亲录主编;罗非君,梁盈,肖华西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0781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4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164页
  • 主题词:稻谷-食品营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稻谷营养与健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稻米淀粉3

1.1 稻米淀粉的结构及理化特性3

1.1.1 淀粉及改性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构3

1.1.2 淀粉的组成5

1.1.3 淀粉及改性淀粉的结晶结构7

1.1.4 稻米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的理化特性9

1.2 稻米淀粉对稻谷食用品质的影响11

1.2.1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对稻谷食用品质的影响12

1.2.2 直链淀粉含量对稻谷贮藏期间质构特性的影响12

1.3 稻米淀粉及其变性淀粉的营养价值13

1.3.1 天然稻米淀粉14

1.3.2 变性淀粉14

1.4 抗性淀粉的生理功能19

1.4.1 抗性淀粉的制备20

1.4.2 抗性淀粉对机体能值的影响21

1.4.3 抗性淀粉对大肠健康的影响21

1.4.4 抗性淀粉对血糖的调节作用22

1.4.5 抗性淀粉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22

1.4.6 抗性淀粉对矿物质吸收的影响23

1.5 变性淀粉的安全性评价23

1.5.1 变性淀粉分类及食用变性淀粉的安全问题23

1.5.2 变性淀粉的生产安全控制24

1.5.3 国内外关于食用化学变性淀粉法规25

1.5.4 化学变性淀粉的毒性及安全性研究28

参考文献28

第2章 稻米蛋白和活性肽30

2.1 稻米蛋白的理化特征30

2.1.1 稻米蛋白的组成30

2.1.2 稻米蛋白的分布31

2.1.3 稻米蛋白的存在状态32

2.1.4 稻米蛋白分子和亚基组成33

2.2 稻米蛋白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34

2.2.1 稻米蛋白的营养价值34

2.2.2 稻米蛋白的低过敏性35

2.2.3 稻米蛋白的生理功能36

2.3 稻米活性肽的生理功能39

2.3.1 活性肽39

2.3.2 稻米活性肽的生理活性39

2.3.3 稻米活性肽的制备方法42

2.3.4 稻米活性肽的纯化方法45

参考文献47

第3章 米糠油50

3.1 米糠油概述50

3.1.1 米糠油的营养价值50

3.1.2 米糠油的应用51

3.2 米糠油脂肪酸52

3.2.1 脂肪酸的种类和命名52

3.2.2 米糠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53

3.2.3 米糠油脂肪酸构成比例分析55

3.3 米糠油的提取与精炼58

3.3.1 螺旋压榨法58

3.3.2 膨化浸出制油58

3.3.3 其他方法59

3.3.4 米糠油的精炼59

3.3.5 米糠油加工过程的技术难题61

3.4 米糠油脂肪酸分析方法62

3.4.1 脂肪酸定性62

3.4.2 米糠油脂肪酸的定量63

3.4.3 米糠油质量指纹图谱技术63

参考文献66

第4章 谷维素68

4.1 γ-谷维素化学成分及代谢68

4.1.1 γ-谷维素化学成分68

4.1.2 γ-谷维素吸收、分布及代谢68

4.2 γ-谷维素的提取与纯化69

4.2.1 二次碱炼法69

4.2.2 酸化蒸馏分离法69

4.2.3 弱酸取代法69

4.2.4 甲醇萃取法69

4.2.5 非极性溶剂萃取法70

4.2.6 吸附法70

4.2.7 溶剂分提法70

4.2.8 谷维素的纯化70

4.3 γ-谷维素的生理功能71

4.3.1 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71

4.3.2 抗炎作用72

4.3.3 降血脂作用73

4.3.4 降血糖作用74

4.3.5 其他生理活性75

参考文献76

第5章 维生素E78

5.1 维生素E分类与理化特征78

5.1.1 维生素E的理化特征78

5.1.2 维生素E的类型和结构78

5.2 稻米维生素E及其组分在品种间的变异与分布79

5.2.1 籼稻与粳稻糙米中维生素E各异构体的含量79

5.2.2 水稻糙米中维生素E及其各组分间的相关性79

5.3 维生素E的提取80

5.3.1 超临界CO2萃取法80

5.3.2 溶剂萃取法80

5.3.3 蒸馏法80

5.3.4 真空蒸馏法80

5.3.5 尿素络合法81

5.3.6 其他方法81

5.4 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81

5.4.1 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81

5.4.2 维生素E维持生育的功能82

5.4.3 维生素E增强免疫的功能82

5.4.4 维生素E抑制血小板增殖、凝集和血细胞黏附83

5.4.5 维生素E抗癌作用83

5.4.6 维生素E抗炎作用84

参考文献85

第6章 膳食纤维87

6.1 膳食纤维的组成87

6.2 膳食纤维的结构与主要成分88

6.2.1 纤维素88

6.2.2 半纤维素88

6.2.3 果胶88

6.2.4 树胶89

6.2.5 木质素89

6.3 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89

6.3.1 吸水溶胀作用89

6.3.2 梯度黏合作用90

6.3.3 机械隔离作用90

6.3.4 网孔吸附作用90

6.3.5 离子交换作用90

6.3.6 菌群调节作用90

6.4 米糠可溶性纤维的提取91

6.4.1 热水浸提法91

6.4.2 超声波法91

6.4.3 高压电脉冲提取法91

6.4.4 微波辅助浸提法91

6.4.5 米糠多糖的纯化工艺研究92

6.4.6 不同多糖成分的分离方法92

6.5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92

6.5.1 抗癌作用92

6.5.2 降脂与降胆固醇作用93

6.5.3 改善血糖与抗糖尿病94

6.5.4 改善大肠功能95

6.5.5 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95

6.5.6 降低营养素利用率与减肥96

6.5.7 降低呼吸系统疾病96

6.5.8 其他保健作用97

6.6 膳食纤维对其他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97

6.6.1 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97

6.6.2 影响维生素B6的吸收97

6.6.3 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98

6.6.4 影响矿物质的吸收98

参考文献98

第7章 γ-氨基丁酸100

7.1 γ-氨基丁酸的结构与理化特征100

7.2 γ-氨基丁酸的提取101

7.3 发芽糙米富集GABA101

7.3.1 糙米品种的优选101

7.3.2 发芽糙米富集GABA条件的优化101

7.3.3 富含GABA发芽糙米产品的开发102

7.4 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102

7.4.1 镇静神经与抗焦虑作用102

7.4.2 降血压功能103

7.4.3 抗心律失常功能103

7.4.4 调节激素的分泌103

7.4.5 提高生殖生理作用104

7.4.6 胃保护功能104

7.4.7 抗衰老作用104

7.4.8 神经营养作用105

7.4.9 其他功能105

参考文献105

第8章 谷甾醇107

8.1 谷甾醇的组成及理化特征107

8.1.1 谷甾醇的组成107

8.1.2 毒性108

8.2 谷甾醇的提取和纯化108

8.2.1 溶剂结晶法108

8.2.2 皂化法108

8.2.3 络合法108

8.2.4 酶法108

8.2.5 超临界CO2萃取法109

8.2.6 微波辅助提取法109

8.2.7 超声辅助提取法109

8.2.8 植物甾醇纯化的方法109

8.3 谷甾醇的生理功能110

8.3.1 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110

8.3.2 抑制肿瘤作用110

8.3.3 类激素功能112

8.3.4 抗炎症作用112

8.3.5 免疫调节113

8.3.6 促进新陈代谢113

8.3.7 调节生长113

8.3.8 抗病毒113

8.4 谷甾醇的应用113

8.4.1 保健食品114

8.4.2 药物114

8.4.3 其他应用114

参考文献115

第9章 二十八烷醇117

9.1 二十八烷醇理化特征与毒性117

9.1.1 二十八烷醇的理化特征117

9.1.2 二十八烷醇的安全性117

9.2 稻米二十八烷醇的提取118

9.2.1 超声波水解法118

9.2.2 分子蒸馏法118

9.2.3 化学酯交换法118

9.2.4 超临界CO2萃取法118

9.2.5 高真空分馏法119

9.3 二十八烷醇的生理功能119

9.3.1 增强免疫功能和运动耐力119

9.3.2 增强机体缺氧耐受力120

9.3.3 抗心肌线粒体损伤120

9.3.4 调节运动神经功能120

9.3.5 促进脂类代谢121

9.3.6 预防心血管疾病121

9.3.7 抑制胃溃疡121

9.3.8 抗凝血作用121

9.3.9 保护肝脏122

9.3.10 细胞保护作用122

9.3.11 提高反应敏锐性122

9.3.12 其他功能122

9.4 二十八烷醇的应用123

9.4.1 在食品方面的运用123

9.4.2 在医药行业中的运用124

9.4.3 在化妆品中的运用124

9.4.4 在饲料中的运用124

参考文献124

第10章 植酸127

10.1 植酸的理化特征127

10.2 植酸的提取与纯化127

10.2.1 菲丁法127

10.2.2 溶剂萃取法128

10.2.3 膜分离法128

10.2.4 其他方法128

10.2.5 植酸的纯化128

10.3 植酸的生理功能129

10.3.1 抗癌活性129

10.3.2 改善血红细胞功能129

10.3.3 抗衰老作用130

10.3.4 螯合作用130

10.3.5 抗氧化作用130

10.3.6 其他生物活性130

10.4 植酸在食品中的应用131

10.4.1 保鲜液131

10.4.2 罐头食品中的应用131

10.4.3 饮料生产中的应用131

10.4.4 抗氧化剂131

10.4.5 植酸对微生物发酵的促进作用132

10.4.6 药物132

10.5 植酸抗营养化作用132

10.5.1 植酸及其抗营养特点133

10.5.2 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畜禽出产机能的影响133

参考文献134

第11章 其他植物化学物136

11.1 神经酰胺136

11.1.1 神经酰胺的结构与理化特性136

11.1.2 神经酰胺的提取136

11.1.3 神经酰胺的生理功能136

11.2 黄酮138

11.2.1 米糠中黄酮的类型139

11.2.2 不同颜色稻精米与米糠中黄酮含量差异分析139

11.2.3 黄酮的提取方法139

11.2.4 黄酮的生理功能141

11.2.5 作为食品及饲料添加剂143

11.3 角鲨烯143

11.3.1 角鲨烯结构和性质143

11.3.2 角鲨烯的提取144

11.3.3 角鲨烯的生理功能145

11.3.4 角鲨烯的应用147

参考文献1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