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上名医用药经验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上名医用药经验集
  • 方松春,黄素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0501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中药学-临床药学-经验-上海市-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海上名医用药经验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王庆其教授用药经验1

一、甘草称国老,补中缓急兼复脉1

二、细辛可过钱,辛散温通能止痛5

三、附子王道药,堪称壶中大将军9

四、桂枝性温通,和营补虚平冲逆12

五、升麻非升提,清热凉血能解毒15

六、黄柏补肾阴,实热虚热皆可清17

七、石膏清阳明,仲景垂妙于定方19

王左教授用药经验22

一、人参叶:补气生津,清虚火22

二、白芥子:温肺祛痰,利气散结23

三、牛膝:补益肝肾,引血下行25

四、石菖蒲:豁痰开窍,醒神益智26

五、黄芪:大补元气,气旺血行27

六、生地:养阴生津,清热凉血29

七、芍药:补泻兼施,升降并用30

八、天冬:滋养阴液,生津润燥31

九、三七:止血不留瘀,行血不伤新32

十、当归:补血行血33

王翘楚教授用药经验34

一、萱草花:利疸退黄,解郁安神,忘忧疗愁34

二、花生枝叶:助睡眠,疗夜啼,调节脑血管功能,增强记忆力36

三、合欢皮:解郁安神,令人无忧37

四、紫花地丁:清热凉血,消痈散结38

五、红藤:活血通络,散结消痈,善治下焦炎症40

六、牛蒡子:散风祛痰,清热散结41

七、地骨皮:裕真阴之化源,善治更年期潮热42

八、白芷:疗头痛,升血压43

九、羊蹄根:抗过敏,止痒,通大便44

十、天浆壳:功擅化痰45

十一、蔊菜:止咳祛痰之功尤佳45

十二、知母:清虚火,润肠通便46

十三、蝉衣:镇静解痉,化痰解毒,善治风症47

十四、蔓荆子:善治颈椎病,清利头目48

十五、白蒺藜:散肝风,泻肝火,善治高血压头痛49

十六、威灵仙:祛风通络软坚,善治骨质增生50

十七、木瓜:舒筋化湿和胃,善治转筋掣痛51

叶景华教授用药经验53

一、白茅根:清肺肾之热而利水53

二、白僵蚕:祛肾风降蛋白54

三、白术、白芍:健脾柔肝,调和肠胃,便秘与腹泻同治56

四、黄柏:清肾经湿热58

五、景天三七:宁心安神60

六、蒲黄:化瘀利水道61

七、桑寄生、鹿含草药对:益肾祛风,活血止血62

八、桑椹子、楮实子:补肾而不滋腻63

九、徐长卿:祛风除湿解毒65

石印玉教授用药经验67

一、牛蒡子、僵蚕:化痰利水,通络散结68

二、全蝎、蜈蚣:搜风剔络,祛风除湿68

三、桂枝、芍药、知母:主治风湿历节69

四、首乌、仙灵脾、黄芪:补肾壮骨70

五、牛膝、当归、忍冬藤:活血强筋,清热通络71

六、柴胡:升阳舒肝,和解少阳72

七、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73

八、天南星:燥湿化痰,行血祛滞74

九、坎炁:温肾纳气,补益气血75

十、秦艽:祛风湿,舒筋络76

刘嘉湘教授用药经验78

一、僵蚕:息风定痉,化痰散结78

二、瞿麦:清热利水,破血通经79

三、地龙:解痉平喘,通经活络80

四、乌梅:敛肺止咳,生津开胃81

五、诃子:敛肺气,破壅滞82

六、木馒头:解毒消肿,活血通经83

七、生南星:燥湿化痰,消肿散结84

八、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85

九、方儿茶:清热化痰,敛疮止血88

十、仙灵脾:温而不燥,调理阴阳90

朱南孙教授用药经验93

一、炮姜炭、熟军炭:擅治瘀血崩漏、赤带绵延、产后瘀阻恶露不绝94

二、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95

三、仙鹤草:收敛止血95

四、留行子、路路通、娑罗子:疏肝解郁,行气通络97

五、蒲黄:收敛止血,活血行瘀98

六、党参、黄芪:益气健脾,升阳举陷99

七、当归、丹参:补血活血,调经止痛99

八、柴胡、延胡索:疏肝理气,活血止痛100

九、泽兰、益母草:健脾疏化,理气调经101

十、巴戟天、仙灵脾:补肾中阴阳,强筋壮骨102

十一、石楠叶、石菖蒲:温肾助阳,醒脑开窍103

十二、三棱、莪术:破气行血,消积止痛104

十三、桑螵蛸、海螵蛸:固冲止崩,涩精止泻,缩尿束带105

十四、蒲公英、红藤:清热解毒,通络散结105

严世芸教授用药经验107

一、人参、制附子:温补心肾,回阳救逆107

二、附子、桂枝:温补心肾,通阳行血108

三、红参、黄芪:补益心气,振奋心阳109

四、葛根、仙灵脾、补骨脂:温补心肾阳气,强筋健骨110

五、降香、血竭、三七:通心脉,去瘀阻,止胸痛111

六、天麻、珍珠母:平肝息风,清肝潜阳112

七、丹参、甘松、桑寄生:养血活血和血113

八、制川乌、生蒲黄:温经活血,止胸痹心痛113

吴银根教授用药经验115

一、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清肝115

二、仙灵脾:温阳补肾,祛痰镇咳117

三、茺蔚子:活血通络119

四、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平喘121

五、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122

六、白薇:清热解毒123

七、蜈蚣:搜风通络,解痉止痛124

八、丹参:和血养血,活血止血125

九、桃仁:活血化瘀,泻肺缓肝126

十、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127

张云鹏教授用药经验129

一、桂枝:温通经脉,祛风除痹129

二、附子:温中补虚,散寒止痛130

三、人参:大补元气,补益精血131

四、黄芪:补气,通调血脉132

五、肉苁蓉:补肾填精,调经助孕133

六、大黄:泻下攻积,泻火解毒134

七、石膏:清热泻火,除烦退热136

八、葶苈子:逐水消饮,下气行水137

九、王不留行:活血通络,通窍139

十、乌梅:涩肠止泻,治慢性肠炎140

十一、黄连:清心泻火,除烦安神140

陈以平教授用药经验142

一、首倡蝉花治肾病,金蝉护肾治肾衰143

二、巧用鹿角治肾病145

三、水蛭入丸活血利水,治疗肾病146

四、桑螵蛸:固精护肾147

五、肉苁蓉:温肾益精,润燥148

六、苍术与白术:敦土治水149

七、儿童血尿方巧治胡桃夹性血尿150

八、黄芪、牛蒡子合剂为治糖肾良方151

九、黑料豆丸升蛋白(血白蛋白),降蛋白(尿白蛋白)152

十、“肾平”方斡旋三焦,治疗中重症IgA肾病153

陈湘君教授用药经验154

一、鸡血藤配丹参:功擅行血补血,舒筋活络155

二、芙蓉叶配紫草:效专凉血活血,散热解毒156

三、伸筋草配寻骨风:具祛湿退肿通络定痛之妙156

四、生升麻配山药:有解毒化湿健脾生肌之功157

五、土茯苓配山慈姑:祛湿热,化顽痰,疗痛风158

六、青蒿配葎草:退虚热,泄伏火,消红斑159

七、防风配防己:一上一下功擅祛风除湿160

八、生地配北沙参:益阴养血,润燥生津,缓干燥161

九、白芥子饼外敷:温督散寒,通利关节,疗强脊163

十、温阳散寒外洗方,关节变形止痛良164

柏连松教授用药经验166

一、土茯苓:清热解毒,健脾除湿166

二、穿山甲:消痈排脓,祛瘀散结168

三、徐长卿:祛风化湿,止痛止痒169

四、虎杖:性味苦寒,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抗肿瘤171

五、马齿苋:清热凉血,治疗肠炎效佳,堪称天然“抗生素”172

六、白术:健脾益气,助运通便173

七、仙鹤草:止血止痢,解毒散结,补虚扶正175

八、鹿含草:补虚止血,药性平稳176

九、豨莶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疗各种肛门不适效佳177

十、五倍子:酸涩,收敛固脱力强,外用效佳178

唐汉钧教授用药经验181

一、黄芪:固表托毒,利水消肿,活血化瘀,补中益气181

二、土茯苓:清热除湿,通络解毒184

三、猫爪草:解毒散结,抗痨186

四、柴胡:疏肝解郁,和解少阳188

五、乌梅:软坚杀虫,蚀坏肉191

六、半枝莲、半边莲:清热解毒,治毒蛇咬伤192

七、灵芝、仙灵脾:扶正固本193

八、珍珠母、石决明、灵磁石:重镇息痛196

九、菊花、黄芩:疏风清热解毒197

十、补骨脂、续断:壮骨补髓199

夏翔教授用药经验202

一、大剂量黄芪,补气又活血203

二、苍耳子与辛夷:祛风抗敏204

三、生地黄芪相配伍,凉血培元显功效206

四、象贝母与珍珠母,抑制胃酸有捷效208

五、王不留行、葶苈子、蒲公英:化痰消痈称良药209

六、路路通、枳壳:降气消胀健脾良211

七、腊梅花、炙百部、天竺子:化痰镇咳有奇效212

八、菝葜与徐长卿:祛风行气,去痛止痒213

九、望江南、生首乌:通腑而不伤津214

十、柴胡、郁金、姜黄:利胆消脂,疏肝健运215

秦亮甫教授用药经验216

一、天麻:平肝息风,通络止痛217

二、外用铁箍散膏:消炎退肿221

三、金银花:清热解毒,不但为诸疮要药222

四、海螵蛸:收敛止血,制酸225

黄吉赓教授用药经验228

一、柴胡、黄芩、半夏:和解少阳228

二、蝉衣、僵蚕:祛风抗敏230

三、前胡、白前:宣降并用231

四、麻黄、麻黄根:宣敛并用232

五、天竺子、腊梅花、胡颓叶:敛肺止咳233

六、枳壳、桔梗、甘草:升降并用234

七、黄连、吴茱萸、海螵蛸:辛开苦降,制酸护胃235

八、太子参、莪术、白术、茯苓:培土生金,疏肝活血237

九、仙灵脾、菟丝子、功劳叶:助阳益阴,补肾固本238

十、泽漆:化痰消饮239

十一、地龙:清热、平喘、通络241

彭培初教授用药经验243

一、甘遂苦寒,利大便以通癃闭,通腑泻热逐水,善疗急性胰腺炎243

二、蜈蚣解毒,通络以止疼痛245

三、乌头入肝经,散寒通络以治慢性前列腺炎246

四、附子、桂枝:温经通阳治胸痹247

五、肉苁蓉、锁阳:温阳滑利,治尿路结石248

六、苍白术、制附片:崇土制水降蛋白249

七、制川乌、制草乌、杜衡:温经通络,治痹痛251

八、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蜀羊泉:清热解毒252

九、鹿含草、鱼腥草、开金锁:清热化痰治咳嗽253

十、加减二仙汤:滋阴潜阳降大,用治前列腺病有奇效254

十一、天麻方:寒热并用,痰瘀同治,用治肾脑疾病255

十二、黏膜方:疏肝和胃,通腑泻热,用治黏膜病变257

十三、葫芦方:温阳散寒除湿,理气通络止痛,用治前列腺疾病259

蔡小荪教授用药经验261

一、云苓、地黄:脾肾气血双调补262

二、怀牛膝、路路通:通经活络血行畅263

三、仙茅、仙灵脾:峻补肾阳效立彰263

四、巴戟天、肉苁蓉:温肾益精质从容263

五、制龟板、鹿角霜:血肉有情补阴阳264

六、紫河车:阴生阳长培肾元264

七、丹皮、赤芍、败酱草、鸭跖草:清热化瘀利湿强266

八、女贞子、旱莲草:凉血止血常用方267

九、皂角刺、留行子、地龙、山甲片:锐利通络非寻常269

十、党参、黄芪、炒白术:健脾补中益气血270

十一、皂角刺、石见穿、莪术、水蛭:化瘀散结治癥瘕271

十二、贯众、黑大豆:抗体转阴经验方272

十三、生蒲黄、花蕊石、血竭:祛瘀止崩有殊功273

十四、杜仲、川断:补肾强腰固冲任275

十五、茯苓、白术、子芩、桑寄生、杜仲:保孕安胎可见功276

十六、柴胡、青皮、陈皮:疏肝理气又止痛278

十七、淮小麦、炙甘草、大枣:甘以缓急志安宁279

十八、小茴香、淡吴萸、艾叶、延胡索:温经散寒止痛经280

蔡淦教授用药经验282

一、水红花子:散瘀软坚,清热消积282

二、草果:燥湿散寒,祛痰化浊283

三、蒲公英:清热散结,泻火通便284

四、浙贝母:清热散结制酸285

五、莪术:祛瘀消癥,开胃行气止痛286

六、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287

七、枳实(或枳壳):行气导滞,消积除痞288

八、木蝴蝶:疏肝和胃利咽289

九、牛蒡子:清热通便289

十、急性子:滑窍软结,行瘀降气290

十一、黄精:补脾益气滋阴291

十二、石斛:养胃生津,滋阴除热292

十三、木馒头: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消肿敛疮292

十四、马齿苋、凤尾草:清肠解毒,凉血治痢293

十五、黄连、连翘:清热解毒,泻火散结294

十六、白术、苍术:健脾运,化湿浊295

十七、半夏、厚朴:散结降逆,化痰除湿296

十八、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标本同治297

十九、佩兰、荷叶:醒脾开胃,辟秽化浊298

二十、延胡索、郁金:活血行气止痛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