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庆龙,聂兴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0441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企业本质与内部控制:委托代理视角1
一、从企业本质说起1
二、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激励与约束2
三、公司治理失败与内部控制5
第二章 透视企业内部控制:定义与要素框架8
一、企业内部控制定义8
(一)内部控制更重要的是一个过程,而不仅是制度、程序和方法11
(二)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为合规目标、财务目标和经营目标12
(三)内部控制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合理保证,但不是绝对的保证13
(四)内部控制中应注意“人”的因素的影响15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框架15
(一)内部控制要素启蒙阶段16
(二)内部控制“三要素”阶段17
(三)内部控制“五要素”阶段18
(四)内部控制“八要素”阶段20
第三章 企业内部控制需求:外部监管与内部发展动力24
一、外部监管需求分析24
(一)国外内部控制相关监管需求25
(二)我国内部控制相关监管需求29
二、内部发展动力需求分析36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37
(二)提升企业价值、维护管理层自身利益的需求38
(三)我国企业“走出去”、防范风险的需求39
三、关注投资者需求40
第四章 公司治理、组织协调与内部控制建设43
一、公司治理、组织架构与内部控制的关系43
二、不同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建设45
(一)西方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特点45
(二)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特点46
三、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中的组织协调49
(一)由财会部门具体负责建立和实施49
(二)由内部审计部门具体负责建立和实施49
(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50
(四)成立内部控制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建立与实施51
第五章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基础:原则、模式选择与控制环境56
一、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56
(一)全面性原则57
(二)重要性原则57
(三)制衡性原则58
(四)适应性原则58
(五)成本效益原则59
(六)分步骤建设原则59
(七)动态化原则61
二、内部控制模式的选择61
(一)内部控制模式61
(二)内部控制模式选择64
三、企业内部环境的建设与完善68
(一)内部环境构建的目标68
(二)内部环境构建应关注的风险点71
(三)内部环境的构建72
第六章 企业一般经营业务内部控制建设88
一、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体系88
(一)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目标88
(二)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主要控制点89
(三)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主要风险识别94
(四)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主要风险控制方法96
二、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体系105
(一)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目标105
(二)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主要控制点107
(三)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主要风险识别111
(四)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主要风险控制方法114
三、存货与仓储业务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125
(一)存货与仓储业务的内部控制目标125
(二)存货与仓储业务的主要控制点126
(三)存货与仓储业务的主要风险识别129
(四)存货与仓储业务的主要风险控制方法132
四、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138
(一)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目标139
(二)筹资业务的主要控制点140
(三)筹资业务的主要风险识别142
(四)筹资业务的主要风险控制方法144
五、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149
(一)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目标149
(二)投资业务的主要控制点151
(三)投资业务主要风险识别153
(四)投资业务的主要风险控制方法155
六、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161
(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目标162
(二)货币资金的主要控制点163
(三)货币资金的主要风险识别166
(四)货币资金的主要风险控制方法168
七、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172
(一)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的控制目标173
(二)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的流程和控制点173
(三)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的风险识别175
(四)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的内部控制方法176
第七章 资产管理与特殊业务内部控制建设182
一、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182
(一)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的目标182
(二)固定资产业务的主要控制点184
(三)固定资产业务的风险识别187
(四)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方法189
二、无形资产业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207
(一)无形资产业务的控制目标207
(二)无形资产业务的控制点209
(三)无形资产业务的风险识别212
(四)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方法213
三、担保业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222
(一)担保业务的控制目标222
(二)担保业务的控制点223
(三)担保业务的风险识别225
(四)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方法227
四、业务外包内部控制体系构建235
(一)业务外包的控制目标235
(二)业务外包的控制点236
(三)业务外包的风险识别238
(四)业务外包的内部控制方法239
第八章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247
一、内部控制的评价需求247
(一)投资者决策需求247
(二)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需求249
(三)注册会计师提高工作效率与降低审计风险的需求249
二、中西方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现状250
(一)西方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250
(二)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252
(三)中西方内部控制评价规范的对比分析259
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260
(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原则260
(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261
(三)内部控制评价内容264
(四)内部控制评价程序278
(五)内部控制评价方法281
(六)内部控制评价缺陷认定290
(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94
第九章 内部控制运行机制300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00
(一)重设立,轻运行300
(二)政出多门,外在监管动力混乱300
二、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的构成301
(一)内部控制运行的动力机制302
(二)内部控制运行的组织决策机制304
(三)内部控制运行的推广机制305
(四)内部控制运行的信息沟通机制306
(五)内部控制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306
(六)内部控制运行的调整机制307
第十章 实现对子公司的内部控制308
一、子公司内部控制模式及其选择308
(一)子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及风险识别308
(二)子公司内部控制模式及其选择310
二、对子公司的组织及人员控制316
(一)对子公司控制的组织机构设置316
(二)外派人员的管理318
三、对子公司业务层面的控制322
(一)集权型模式的业务控制要点323
(二)分权型模式的业务管理控制要点327
四、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及其控制329
(一)对合并财务报告控制的目标329
(二)控制的内容和措施330
第十一章 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建设要点332
一、信息系统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框架332
(一)国外先进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332
(二)我国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规范框架337
二、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构建的影响338
(一)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要素的影响338
(二)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内部控制应关注的风险341
三、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342
(一)信息系统的开发环节的风险控制342
(二)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343
参考文献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