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教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佛教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0706424.jpg)
- 宽忍法师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50342776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佛教-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佛教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佛教在印度1
第一节 佛教的创立与定义1
第二节 二乘佛教的定义和分类2
一、小乘佛教2
二、大乘佛教3
三、小乘与大乘的差异3
第三节 三期佛教的分类5
一、原始佛教5
二、部派佛教5
三、大乘佛教7
第四节 经律论的结集8
一、阿含经的成立8
二、律藏的成立8
三、论藏的成立9
第五节 九分教与十二分教(十二部经)10
一、九分教10
二、十二分教11
第二章 佛教的基本教理15
第一节 三 宝15
第二节 三科16
一、五蕴17
二、十二处20
三、十八界22
第三节 缘起和十二缘起25
一、缘起25
二、十二缘起27
第四节 三法印(或四法印)32
一、诸行无常32
二、诸法无我33
三、涅槃寂静34
第五节 三学35
一、戒学35
二、定学37
三、慧学38
第六节 四圣谛39
一、苦谛40
二、集谛40
三、灭谛40
四、道谛41
第七节 八正道41
一、正见41
二、正思维41
三、正语42
四、正业42
五、正命42
六、正精进42
七、正念42
八、正定43
第三章 佛教的传播45
第一节 斯里兰卡46
第二节 缅甸47
第三节 马来半岛48
第四节 泰国49
第五节 柬埔寨50
第六节 越南51
第七节 印度尼西亚51
第八节 朝鲜53
第九节 日本53
第四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57
第一节 中国汉语系佛教57
一、三论宗57
二、天台宗58
三、贤首宗61
四、慈恩宗62
五、律宗63
六、净土宗67
七、禅宗68
八、密宗86
第二节 中国藏语系佛教88
一、噶当派88
二、噶举派89
三、萨迦派90
四、觉曩派91
五、希结派92
六、觉宇派92
七、廓札派93
八、响巴迦举派93
九、夏鲁派94
十、宁玛派94
十一、格鲁派95
十二、历世达赖、班禅简历96
第三节 中国巴利语系佛教100
一、派别101
二、寺院和僧阶102
第五章 怎样辨别佛、菩萨像105
第一节 如来十种名号107
第二节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109
第三节 佛像有哪些种类112
第四节 佛菩萨像的姿势和形象113
第五节 释迦佛的十大弟子115
第六节 释迦佛弟子中的杰出比丘尼119
第七节 佛菩萨手中所持物件121
第八节 佛菩萨座台的种类122
一、座台种类122
二、佛部像常见的几种座台123
三、诸尊像的几种背光124
第九节 怎样辨别手印124
第十节 观世音131
一、三十三体观音132
二、大白衣观音135
三、四臂观音136
四、六观音136
五、白观音137
六、绿度母137
第十一节 诸菩萨像的名称和特征138
第十二节 十八罗汉的由来及名称142
第十三节 护法诸天神像146
第六章 丛林的组织和常识151
第一节 丛林清规和要则152
一、清规152
二、丛林要则156
第二节 丛林组织156
一、禅堂157
二、客堂159
三、云水堂161
四、大寮163
五、库房165
六、衣钵寮166
第三节 人事制度的不同168
一、人事制度168
二、《法卷》传法169
第四节 序职169
第五节 请职172
第六节 升序174
一、升序的范例174
二、序职与列职的体系175
第七节 寺院的一天177
一、上早殿178
二、早粥179
三、坐早班香179
四、午饭以后181
第八节 寺院规约181
一、客堂规约184
二、僧值规约187
三、入众须知188
四、食法细则190
五、礼节种种190
第九节 佛寺殿堂191
一、佛寺名称191
二、佛寺布局192
三、殿堂所奉佛菩萨像193
第十节 僧伽的意义与机能196
一、僧伽一词的起源196
二、四众与七众196
三、僧伽的范围198
四、僧伽的定义198
五、僧伽的意义与机能199
六、四种沙门200
第十一节 法衣的种类和由来201
一、法衣201
二、道具204
三、法器的名称和用途206
四、念珠207
五、佛教教旗210
第十二节 戒法的条款和意义210
第十三节 佛典《大藏经》215
一、什么叫《大藏经》215
二、怎样查阅藏经215
三、汉文《大藏经》216
四、藏文《大藏经》219
五、巴利语《大藏经》221
六、傣文南传三藏222
第十四节 称谓的由来与意义222
第十五节 佛教的仪式和节日229
一、仪式229
二、朝暮课诵231
三、水陆法会231
四、忏法种种237
五、佛教节日240
第七章 佛教胜迹243
第一节 佛教四大圣地243
一、佛陀诞生处——蓝毗尼243
二、佛陀成道处——菩提伽耶244
三、佛陀初转法轮处——鹿野苑245
四、佛陀涅槃处——拘尸那246
第二节 佛教四大名山247
一、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248
二、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249
三、观世音菩萨道场——普陀山249
四、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250
第三节 五山十刹251
一、中国五山十刹251
二、日本五山十刹252
第八章 汉族地区佛教国家重点寺院简介253
第一节 北京佛寺253
第二节 天津佛寺259
第三节 河北佛寺259
第四节 山西佛寺260
第五节 辽宁佛寺269
第六节 吉林佛寺270
第七节 黑龙江佛寺270
第八节 上海佛寺271
第九节 江苏佛寺275
第十节 浙江佛寺282
第十一节 安徽佛寺291
第十二节 福建佛寺296
第十三节 江西佛寺304
第十四节 山东佛寺306
第十五节 河南佛寺306
第十六节 湖北佛寺308
第十七节 湖南佛寺310
第十八节 广东佛寺313
第十九节 广西佛寺315
第二十节 四川佛寺316
第二十一节 贵州佛寺320
第二十二节 云南佛寺321
第二十三节 陕西佛寺323
第二十四节 宁夏佛寺327
第九章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佛教寺院、石窟和佛塔简介329
第一节 佛教寺院329
第二节 石窟与摩崖造像335
第三节 佛塔351
第十章 佛教组织359
第一节 中国佛教协会359
第二节 全国省、市、名山佛协组织一览表383
第三节 中国佛教院校387
第四节 中国佛教文化设施392
第五节 国际佛教组织396
一、各国佛教组织396
二、摩诃菩提会397
三、世界佛教联谊会398
四、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400
第十一章 港台佛教简况403
第一节 香港佛教403
第二节 台湾佛教405
第十二章 我国与世界各国佛教关系409
第一节 中印佛教关系409
第二节 中斯佛教关系413
第三节 中尼佛教关系415
第四节 中朝佛教关系417
第五节 中越佛教关系421
第六节 中柬佛教关系422
第七节 中缅佛教关系424
第八节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佛教关系425
第九节 中泰佛教关系426
第十节 中日佛教关系及日本佛教宗派427
第十一节 英国佛教432
第十二节 德国佛教433
第十三节 法国佛教435
第十四节 苏联佛教436
第十五节 美国佛教437
附录4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宗教条款441
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的通知442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444
团结起来,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作贡献&赵朴初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