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证据认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事诉讼证据认识论
  • 廖新仲著 著
  • 出版社: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ISBN:962450554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证据认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诉讼证据制度的历史演进1

第一节 外国主要诉讼证据制度简介1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沿革8

第二章 诉讼证据的特征和本质18

第一节 证据与诉讼证据18

第二节 诉讼证据的外部特征21

第三节 诉讼证据的内在属性23

第四节 诉讼证据的定义与民事诉讼证据的名称39

第五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意义44

第三章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50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50

第二节 书证53

第三节 物证59

第四节 视听资料64

第五节 证人证言73

第六节 当事人陈述81

第七节 鉴定结论96

第八节 勘验笔录107

第九节 回望证据的“客观性”——对证据客观性的质疑110

第十节 倡导证据的真实性117

第四章 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124

第一节 证据分类概述124

第二节 学术界对民事诉讼证据的通行分类128

第三节 本书关于诉讼证据分类的新主张151

第五章 民事诉讼证据资格158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资格的概念及意义158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资格的分类162

第三节 证据价值168

第六章 民事诉讼证明对象175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概念和特征175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181

第三节 各类民事案件中的证明对象190

第四节 不需要证明的事实195

第七章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205

第一节 证明标准的概念及意义205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207

第八章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219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概念219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本质225

第三节 举证责任的分配240

第四节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表现之一——“举证责任转移”249

第五节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表现之二——“举证责任倒置”254

第六节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原则表现之三——“举证责任的免除”266

第七节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原则的“准表现”——法院调查取证269

第九章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对陈刚博士“证明责任法”的理性改造275

第一节 引言:“无原形的投影”与“实用型”证明责任的诞生275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概述278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概念与特征284

第四节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联系——兼评“提供证据责任是证明责任在具体诉讼中的投影”291

第五节 证明责任的主体295

第六节 证明责任的对象302

第七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适用条件312

第八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适用范围322

第九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适用阶段330

第十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332

一、诉讼法学中的“玄学”332

二、“玄学”中的一案334

三、“实用型”证明责任分配说初试335

四、德国证明责任分配学说简介339

五、日本当代证明责任分配学说简介350

六、美国当代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简介353

七、两大法系证明责任分配理论之比较356

八、我国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研究的现状358

九、“实用型”证明责任的分配方案——“谁主张,谁证明”361

(一)“实用型”分配说是对各种分配学说的高度概括361

(二)“实用型”证明责任分配说的内容362

(三)“实用型”证明责任分配说的实质364

(四)证明责任的分配与举证责任的分配的联系364

(五)“实用型”证明责任分配说的建立基础365

(六)“实用型”证明责任分配说的特点369

(七)关于证明责任分配的几个误区373

(八)“实用型”证明责任分配说例解378

(九)对我国证明责任理论界某些观点的再认识388

本章结语394

一部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的证据学论著(代跋)395

本书缀语3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