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合同法制度与实践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劳动合同法制度与实践研究
  • 问清泓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6764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5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74页
  • 主题词:劳动合同-合同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劳动合同法制度与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劳动合同之“三分法”解析1

第一节 劳动合同的立法理念1

一、劳动合同之“三分法”类型化1

二、国外的立法理念8

三、我国的立法理念22

第二节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6

一、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特征26

二、我国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形成的原因38

三、固定期限与服务期期限的竞合43

四、我国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缺陷50

第三节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84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比较与借鉴86

二、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成因分析100

三、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105

四、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设计的误区及对策124

第四节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136

一、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区别138

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劳动合同的范围145

三、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的经济补偿150

四、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劳动合同的制度检讨及重构157

第二章 试用期制度167

第一节 概述167

一、试用期的定义167

二、试用期的形式171

三、试用期的性质177

四、试用期的期限182

第二节 试用期与见习期、学徒期的比较188

一、见习期188

二、学徒期、熟练期、实习期190

三、试用期与见习期、学徒期、熟练期、实习期的区别191

四、试用期与见习期、学徒期规定之检讨——“学徒合同”之构想192

第三节 试用期间的主要权利200

一、劳动者的权利200

二、用人单位的解除权204

第四节 我国试用期制度的立法缺陷208

一、试用期的最长期限太长208

二、试用期的豁免制度缺失213

三、期限与职业岗位没有挂钩216

四、短期合同试用期规定欠妥221

第三章 服务期制度223

第一节 服务期的法律性质223

一、服务期的定义223

二、服务期的性质224

第二节 服务期的条件228

一、服务期立法现状228

二、服务期的条件230

第三节 服务期制度之改进233

一、设置服务期的期限限制233

二、明确界定专业技术培训236

三、增加约定服务期的条件239

四、应当在劳动合同期满而服务期未满时,有效均衡双方利益243

第四节 试用期与服务期条款的竞合249

一、试用期内也可以约定服务期250

二、效力认定及责任竞合251

第四章 违约金制度256

第一节 违约金的含义及法律性质256

一、民法中违约金的含义及法律性质256

二、劳动合同之违约金的含义及法律性质258

第二节 我国劳动法之违约金的立法现状264

一、劳动法及法规对违约金的规定264

二、地方规章对违约金的规定265

三、《劳动合同法(草案)》关于违约金的规定269

四、《劳动合同法》关于违约金的规定273

第三节 立法选择274

一、直接禁止立法例275

二、限制性允许立法例277

三、放任自由立法例280

第五章 劳动合同之后合同义务282

第一节 劳动合同之后合同义务的特征282

第二节 劳动合同之后合同义务的抗辩权285

第三节 劳动合同之后合同义务争议289

一、争议的性质289

二、诉讼时效及权利失效问题290

第四节 劳动合同之后合同义务的内容293

一、用人单位的后合同义务293

二、劳动者的后合同义务306

第六章 劳动合同之竞业限制310

第一节 竞业限制的概念310

第二节 法定竞业禁止和约定竞业禁止比较分析312

第三节《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条款的立法价值313

第四节《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条款的立法缺陷316

一、“法定”与“约定”没有达到有效均衡316

二、没有明确规定竞业限制的范围318

三、没有明确竞业限制的补偿标准320

四、没有明确规定劳动关系存在时的竞业限制义务321

五、竞业限制条款的效力有待厘定322

第七章 内部劳动规则324

第一节 内部劳动规则的性质324

一、契约说或合同说325

二、法规说326

三、事实说327

四、根据二分说328

五、集体合意说328

六、格式条款说328

第二节 内部劳动规则的主体331

第三节 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332

第四节 内部劳动规则的制订程序334

第五节 内部劳动规则的效力337

第八章 三方机制339

第一节 三方机制的法律渊源340

第二节 集体合同中的三方机制342

一、三方对话意思的形成342

二、集体合同订立中的对话344

第三节 产业行动中的三方机制348

一、产业行动的内涵348

二、产业行动对话的特征350

第四节 争议调解仲裁中的三方机制355

一、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中的对话355

二、与英瑞美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比较与借鉴357

第五节 美国三方机制之借鉴360

一、权利争议之三方机制362

二、利益争议调解之三方机制363

三、利益争议仲裁之三方机制365

四、中美劳动争议之三方机制比较371

第九章 反性骚扰问题378

第一节 域外反性骚扰立法分析379

一、美国反性骚扰立法分析379

二、英国反性骚扰立法分析383

三、我国台湾反性骚扰立法分析384

第二节 我国反性骚扰的立法构想388

一、在《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基础上,出台司法解释388

二、在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中建立反性骚扰制度,以规制工作场所的性骚扰389

三、在民法或民法典中建立反性骚扰侵权制度,以规制工作场所之外的性骚扰393

四、出台性骚扰防治法395

第三节 求职中的性骚扰问题395

一、求职过程中性骚扰的法律分析395

二、将求职中的性骚扰纳入劳动法领域加以规制是我国解决该问题的唯一可行的途径398

第十章 特殊劳动关系的理论和实践403

第一节 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关系之调整403

一、立法现状分析403

二、法理比较分析408

三、司法实践分析414

四、企业应对之策417

第二节 大学生勤工俭学问题418

一、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的法律性质419

二、《劳动合同法》非全日制用工规定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424

第三节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428

一、劳动法上的劳动者与农民工的关系430

二、劳动合同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434

三、集体合同与农民工权益保障441

四、工会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447

第四节 逆向劳务派遣研究462

一、逆向劳务派遣的法律定义462

二、逆向派遣的法律性质分析463

三、逆向劳务派遣法律规制465

第五节 非全日制用工之多重劳动关系研究472

一、非全日制用工中多重劳动关系的立法演进472

二、多重劳动关系的认定474

三、多重劳动关系之疑难问题分析477

附录48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488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50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524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534

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542

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547

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551

后记5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