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沈阳近代建筑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沈阳近代建筑史
  • 陈伯超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8540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建筑史-沈阳市-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沈阳近代建筑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1 沈阳城市与建筑近代化的背景1

第一节 近代之前的沈阳城1

一、初建沈阳古城2

二、封建都城的建设与发展3

第二节 沈阳城市与建筑近代化的基础与条件7

一、政治环境7

二、经济准备10

三、沈阳城市与建筑近代化的三大影响因素13

02 近代沈阳的城市板块20

第一节 老城区——西洋风最难攻克的传统堡垒20

一、城市构架的恪守与建筑的转型20

二、西洋文化与市井文化的碰撞32

三、从张氏帅府看沈阳近代建筑的演进37

第二节 满铁附属地——东洋人导入西洋风的试验田40

一、从“铁路用地”到“满铁附属地”40

二、市区规划的理念与设计42

三、城市空间与建筑节点47

第三节 商埠地——多元建筑文化的共栖地54

一、由政治势力的多元导致的文化现象的多元55

二、商埠地的城市空间结构56

三、商埠地建筑61

第四节 大东—西北工业区——民族工业催生的新城区68

一、民族工业与新城区建设68

二、由工业组团拼合而成的城市板块74

第五节 铁西工业区——殖民工业与现代主义的产物75

一、沈阳近代的日本工业75

二、奉天都邑计划与铁西工业区建设78

三、基于现代主义的铁西工业区规划与建设80

03 沈阳近代建筑类型化的发展与特点83

第一节 沈阳近代教育建筑83

一、“新教育制度”下延续传统教育模式的学校建筑84

二、“西学中用”,新型办学模式下的学校建筑87

三、日本教育模式主导下的学校建筑90

四、沈阳近代学校建筑特征91

第二节 沈阳近代金融建筑98

一、沈阳近代金融建筑的发端98

二、沈阳近代自办金融建筑的形成99

三、沈阳近代金融建筑的成熟101

四、沈阳近代金融建筑的地域性特点109

第三节 沈阳近代影剧院建筑114

一、早期的茶楼与戏园114

二、近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剧院建筑116

三、近代末期以电影院发展为标志的影剧院建筑的成熟与发展118

第四节 沈阳近代住宅建筑126

一、延续传统的住宅建筑126

二、西洋古典式住宅建筑127

三、日式洋风住宅129

第五节 沈阳近代医疗建筑131

一、沈阳老城区近代医疗建筑的发展131

二、满铁附属地及周边医疗建筑的发展136

第六节 多种类型的公共建筑142

一、商业建筑143

二、教堂建筑145

三、其他公共建筑155

04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160

第一节 力学应用引发的结构体系变革160

一、三角形木屋架的传入与适应性发展161

二、承重砖墙的砌筑与特性173

三、砖混结构的技术处理与应用179

四、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沈阳的发展183

第二节 新型建筑材料的引入与自主生产188

一、红砖的引入与推广188

二、水泥(洋灰)与混凝土的现代应用194

三、玻璃在近代建筑中的应用198

四、新型装饰材料的出现与应用199

第三节 建筑设备的现代化发展202

一、电与电气设备203

二、取暖设施204

三、给水排水设施207

四、煤气在沈阳的使用和生产209

05 沈阳近代建筑教育、建筑师与建筑管理211

第一节 沈阳近代建筑教育与东北大学建筑系211

一、百花齐放的沈阳建筑教育途径211

二、独树一帜的教育摇篮——东北大学建筑系218

第二节 沈阳近代建筑师与建筑机构231

一、夹缝中成长的“多源”本土建筑师231

二、沈阳近代日本建筑师与建筑设计机构253

三、沈阳近代西方建筑师260

第三节 沈阳近代建筑(设计)管理机构的建立与体制的完善268

一、沈阳近代建筑管理机构的建立与发展268

二、沈阳近代建筑业管理机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270

三、沈阳近代建筑行业社团组织的建立及其功能275

06 沈阳近代建筑的的本土化及其标志性特征279

第一节 本土化——中国建筑近代化的本质体现279

一、中国建筑近代化的本质在于本土化279

二、近代建筑历史的本质是“发展”而非“搬迁”280

三、沈阳建筑的本土化在西洋建筑置地过程中的体现280

四、近代建筑的本土化评价285

第二节 沈阳建筑近代化的标志性特征285

一、沈阳近代建筑发展的文化特征286

二、沈阳近代建筑发展的技术特征288

参考文献295

后记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