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体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体比较研究
  • 张惟英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2898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体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政体体制比较3

第一章 政体体制概述3

第一节 政体体制的概念和特点3

一、政体体制的概念3

二、政体体制的特点4

第二节 政体体制的分类4

一、君主制与共和制5

二、一元制与二元制7

三、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8

四、以阶级性划分的政体8

第三节 政体体制的构成9

一、政体体制的外在构成9

二、政体体制内在构成的基本原则9

三、政体体制的内在构成10

第四节 政体体制的发展规律10

一、政体体制发展规律概述10

二、从集权体制到分权体制和民主集中体制11

第二章 古代集权体制13

第一节 集权体制概述13

一、集权体制的概念和特点13

二、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14

(一)奴隶制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14

(二)封建制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15

三、集权体制的主体16

(一)奴隶制集权体制的主体16

(二)封建制集权体制的主体17

第二节 奴隶制时代典型的集权体制18

一、奴隶制君主制:中国18

(一)中国奴隶制君主制概述18

(二)中国奴隶制君主制产生的原因19

(三)中国奴隶制君主制的特点23

(四)奴隶制君主制的一般特征26

二、奴隶制民主制:雅典27

(一)雅典奴隶制民主制的产生和构成27

(二)雅典奴隶制民主制的成因和本质30

(三)雅典奴隶制民主制中“民主”的涵义32

三、奴隶制贵族制:罗马34

(一)罗马奴隶制贵族制的产生34

(二)罗马奴隶制贵族制的构成35

(三)罗马奴隶制贵族制形成的原因37

第三节 封建制时代典型的集权体制39

一、封建专制君主制:中国39

(一)中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产生和构成39

(二)中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成因40

(三)中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特点41

二、封建割据君主制:西欧中世纪初期42

(一)西欧封建割据君主制的产生和构成42

(二)西欧封建割据君主制评述45

三、封建等级代表君主制:西欧中世纪中期46

(一)法国的等级代表君主制47

(二)英国的等级代表君主制48

(三)英法等级代表君主制评述49

第三章 近代分权体制52

第一节 分权体制概述52

一、分权体制的概念和特点52

二、分权体制的指导思想53

(一)从古代集权体制以宗教神学为指导思想转变到近代分权体制以三权分立为指导思想53

(二)三权分立学说的历史进步作用55

(三)三权分立学说的局限性56

三、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58

第二节 分权体制的构成60

一、分权体制的起点60

二、分权体制的主体63

三、分权体制的组织原则66

(一)三权分立原则是分权体制的组织原则66

(二)三权分立原则产生的根源68

(三)三权分立原则的具体化71

四、分权体制的产生方式72

(一)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的产生72

(二)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的内容74

(三)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的作用75

(四)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的地位77

(五)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的局限性79

五、分权体制的操纵方式80

(一)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80

(二)资产阶级政党操纵政权的方式82

六、分权体制的代议方式83

第三节 立宪君主制84

一、一元立宪君主制:英国85

(一)英国一元立宪君主制的产生85

(二)英国一元立宪君主制的构成85

(三)英国一元立宪君主制对资本主义宪政的贡献86

(四)英国一元立宪君主制形成的原因88

(五)英国一元立宪君主制的局限性89

二、二元立宪君主制:德国、日本91

(一)德国二元立宪君主制的产生和构成91

(二)日本二元立宪君主制的产生和构成93

(三)二元立宪君主制产生的原因95

三、一元立宪君主制和二元立宪君主制的异同96

第四节 民主共和制97

一、一元民主共和制:意大利、德国97

(一)意大利一元民主共和制的构成97

(二)联邦德国一元民主共和制的构成99

(三)一元民主共和制的特征102

二、二元民主共和制:美国102

(一)美国二元民主共和制的产生和构成102

(二)美国二元民主共和制对资本主义宪政的贡献104

(三)美国二元民主共和制形成的原因105

(四)美国二元民主共和制的局限性107

三、混合制:法国109

(一)法国混合制的产生109

(二)法国混合制的构成111

(三)法国混合制的特征112

四、委员制:瑞士113

(一)瑞士委员制的产生和构成113

(二)瑞士委员制的特征114

第四章 现代民主集中体制116

第一节 民主集中体制概述116

一、民主集中体制的概念和特点116

二、民主集中体制的种类117

三、民主集中体制的指导思想118

四、民主集中体制的经济基础119

第二节 民主集中体制的构成121

一、民主集中体制的起点121

二、民主集中体制的主体125

(一)工人阶级125

(二)农民阶级129

三、民主集中体制的组织原则133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产生133

(二)国内学术界对民主集中制的不同理解136

(三)正确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涵义138

四、民主集中体制的工作原则140

五、民主集中体制的产生方式144

六、民主集中体制的领导方式145

七、民主集中体制的代议方式150

第三节 民主集中体制的具体形式151

一、巴黎公社制152

(一)巴黎公社的产生152

(二)巴黎公社的构成153

(三)巴黎公社对世界宪政的贡献154

二、苏维埃制155

(一)苏维埃制的产生155

(二)苏维埃政体体制的构成156

(三)苏维埃制对世界宪政的贡献158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159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前提:“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59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产生169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内容170

(四)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原因171

下篇 政体机构此较175

第五章 国家机构概述175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分类175

一、古代分类法176

二、近代分类法177

三、现代分类法177

第二节 国家机关的构成178

一、国家机关构成的基本要素178

二、国家机关的外在构成178

三、国家机关的内在构成179

第六章 立法机关181

第一节 立法机关的概念和起源181

一、立法机关的概念181

二、立法机关的起源182

(一)资本主义立法机关的起源182

(二)社会主义立法机关的起源186

第二节 立法机关的性质189

一、阶级性质189

二、机构性质192

三、代议性质193

第三节 立法机关的地位196

一、分权体制立法机关的法律地位与实际地位196

二、民主集中体制立法机关的法律地位与实际地位200

第四节 立法机关的成员200

一、立法机关成员产生的条件200

(一)分权体制对立法机关成员产生条件的限制201

(二)民主集中体制对立法机关成员产生条件的限制203

二、立法机关成员产生的程序与方式203

(一)立法机关成员产生的程序203

(二)立法机关成员产生的方式206

三、立法机关成员产生的制度206

(一)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206

(二)等数投票制与复数投票制208

(三)多数选举制与比例选举制209

第五节 立法机关的组成及任期210

一、两院制的立法机关210

(一)两院制立法机关的三种模式210

(二)两院的地位和关系211

二、一院制的立法机关212

(一)一院制的立法机关212

(二)一院制与两院制的比较212

三、立法机关的组成213

(一)分权体制立法机关的组成214

(二)民主集中制立法机关的组成216

四、立法机关的任期217

(一)两院制立法机关的任期217

(二)一院制立法机关的任期219

第七章 国家元首220

第一节 国家元首概述220

一、国家元首的概念220

二、国家元首的起源221

第二节 国家元首的产生223

一、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223

(一)选举制223

(二)世袭制225

二、国家元首的产生程序226

(一)国家元首的提名程序226

(二)国家元首的选举程序227

三、国家元首的产生条件229

(一)选举制中的条件限制229

(二)世袭制中的条件限制229

第三节 国家元首体制及任期230

一、国家元首体制230

(一)个人元首制230

(二)集体元首制232

二、国家元首的任期234

(一)终身制234

(二)限任制235

第四节 国家元首的地位236

一、虚君的地位236

(一)虚君的法律地位236

(二)虚君的实际地位238

(三)虚君的作用239

二、实君的地位240

(一)分权体制中实君的地位240

(二)民主集中体制中实君的地位241

(三)实君的作用241

第八章 行政机关243

第一节 行政机关概述243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和特点243

二、行政机关的起源244

(一)分权体制行政机关的起源244

(二)民主集中体制行政机关的起源245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产生246

一、政府首脑的产生246

(一)政府首脑产生的方式246

(二)政府首脑产生的程序247

二、中央行政机关的产生248

第三节 行政机关体制249

一、政府体制249

(一)分权体制的政府249

(二)民主集中体制的政府250

二、管理体制250

(一)个人负责制250

(二)集体负责制253

第四节 行政机关的组成及任期254

一、行政机关的组成254

(一)中央行政机关构成的层次254

(二)中央行政机关组成的范围255

二、行政机关的任期256

(一)政府官员的限任制256

(二)文官的常任制256

第五节 行政机关的地位257

一、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257

(一)分权体制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257

(二)民主集中体制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258

二、行政机关的实际地位259

(一)分权体制行政机关的实际地位259

(二)民主集中体制行政机关的实际地位259

第九章 司法机关261

第一节 司法和司法机关261

一、司法的概念261

二、司法机关的特点261

三、司法机关的起源262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司法机关263

一、英国的司法机关263

(一)英国法院的组织系统263

(二)英国法官制度264

二、美国的司法机关265

(一)联邦最高法院265

(二)其他联邦法院266

三、英美法系司法机关的特点268

第三节 大陆法系的司法机关269

一、法国的司法机关269

(一)法院系统269

(二)其他司法性的机关271

二、德国的司法机关273

(一)联邦宪法法院273

(二)联邦高级法院274

三、大陆法系司法机关的特点275

第四节 中国的司法机关276

一、中国的审判机关276

(一)各级人民法院276

(二)法院审判工作的基本原则278

二、中国的检察机关279

(一)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279

(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279

(三)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281

三、中国司法机关的特点282

参考书目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