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村级治理 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厚安,徐勇,项继权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22159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7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896页
- 主题词:村民委员会(学科: 群众自治 地点: 中国) 村民委员会 群众自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村级治理 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的缘起1
二、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8
三、方法与局限13
上篇 总体分析与比较19
村级治理:背景、过程与模式19
一、非均衡的经济社会发展19
二、村治变迁的制度沿革24
三、公共管理机构:组织、功能与结构29
四、领导人的产生及领导权威的获取39
五、村级治理的目标模式与公共职能50
六、村级治理行为:规则、决策与实施56
七、村民的公共参与及效能67
八、乡村关系重构与互动过程74
九、不同的村治模式及影响因素81
十、村治模式的绩效、转换与村治走向良政88
村民自治架构下的公共权力变迁97
中篇 重点调查村97
一、白鹤村:村民自治第一村99
二、村治的遗产与模式的转换101
三、公共领导的产生109
四、公共权力体系的结构与权限123
五、公共权力的运作规范与过程138
六、自治体系中村民的角色和态度167
七、村民自治中的国家进入187
一个“规范化管理”的典型村204
一、强制变迁中乡村的自主性204
二、制度化与非制度化权力结构208
三、亦工亦农与工农分治212
四、“碰头会”——日常决策中的民主216
五、村民参与的制度规范222
六、乡与村的互动和调适227
七、“草根”制度的外源与内生232
高度集体化与全权能人治理236
一、南街之路:乡村再集体化238
二、能人的崛起与权威242
三、“三位一体”的村治体制249
四、村务决策:集中民主制257
五、“外圆内方”的治村之道266
六、动员式村民参与283
七、南街村的评说289
个私经济发达农村社区的能人治理298
一、社区概况与个私经济的崛起299
二、村治结构与个私经济的关联302
三、领导人的产生及权威315
四、治村规则与决策过程324
五、决策执行与管理方式333
六、村民参与对公共权力产生及运作的影响342
七、“乡政”与“村治”的互动过程349
八、个私经济背景下能人型村治的特点与趋向356
一、自然与人文境况370
脱贫致富与治理变迁370
二、脱贫致富的路径选择373
三、制度变迁与支部治理378
四、支部民主与书记权威385
五、村务执行中的动员与强制391
六、余论:经济贫困与政治贫困399
贫困的陷阱:治理性贫困403
一、建制沿革与经济社会变迁404
二、自然性贫困:环境与资源411
三、单向组织结构及单轨型关系419
四、领导人产生的组织安排424
五、公共组织的政务型职能429
六、村治路径的强行政性及手段的乡土性依赖443
七、制度规范的单向表达及实践差距463
八、村民的被动角色及低度参与479
九、治理性贫困:村治的低效与乏力491
十、总结与建议503
一、两村的历史变迁概况515
下篇一般调查村515
能人主导的转变与民主自治的构建515
二、两村经济社会的跳跃式发展518
三、两村治理形式的共同性特点523
四、村治形式转换的不同路径532
五、总结与讨论542
现代管理体系及对传统治理资源的汲取547
一、公共权力组织结构与功能548
二、领导人的产生及权威554
三、决策与实施:公共权力运作过程563
四、村民参与对公共权力的影响572
五、村治与乡政的互动576
六、村治模式的特点及对传统治理资源的汲取579
自治制度导人后的村治规范化585
一、村政沿革与经济社会变迁585
二、公共组织与村治规则的健全588
三、领导人产生及公共决策的规范化596
四、外力推动与内源发展的契合603
同一贫困地区的不同村治类型及绩效608
一、两村概况608
二、村治资源:权力赋予与权力主体的产生611
三、村治方式:权力结构与实际运作620
四、村治类型:诸因素影响下的村治637
五、对村治思考的几点结论646
村治过程中的行政推动与自治成长649
一、社区概况与村治体制变迁650
二、强行政推动下的村治过程655
三、村民自治成长:村委会选举与组民自治的凸现673
四、“强行政、弱自治”的治理格局与村干部的理想角色683
传统社会转换中的均势型村治696
一、村治权的取得:传继、反叛与合法化697
二、乡村之间双向互动的萌生703
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一体性与均势村治机制705
四、村委会与村民间的中介性联系711
五、均势型村治模式特点及转换713
村公所架构下的村治715
一、发展变化中的少数民族村寨715
二、村治结构:村公所、村委会与党支部717
三、村务决策中的集中与民主722
四、村治中的民族与宗教725
五、结语:夹缝中的村民自治726
村组干部的产生与权能728
一、村组干部的产生:行政影响与人缘关系729
二、常规与非常规性村务决策741
三、决策实施与日常工作:过程及绩效746
村级治理的过程分析759
一、村社区的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760
二、村社区的公共事务管理764
三、村治中的“管理真空”与“组织真空”778
四、村治过程中的管理者与村民781
两个蒙古嘎查的治理785
一、嘎查管理体制及其功能787
二、嘎查领导人的产生与更迭791
三、治理的非均衡性及其原因799
家族文化背景下的村级治理801
一、村级治理的家族文化背景802
二、村治权力资源的配置:村级组织与村干部808
三、公共权力运行:村治依据、公共职能及村民角色821
四、村级治理的影响因素:国家权力与经济机制835
五、讨论与结语847
一、自然与经济、社会状况849
村治过程中的宗族、宗教和强人849
二、村社区的组织结构及制度安排852
三、宗族的复兴及影响855
四、社区宗教组织的构造及功能860
五、村域强人的公共参与和影响863
六、余论:村治中宗族、宗教和强人的权能限度864
附录 本书作者有关农村村级治理研究课题的其他成果867
后记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