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盛世之毁 甲午战争110年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盛世之毁 甲午战争110年祭
  • 弘治,张鑫典,孙大超编著;黄柏公,余开宇,弘治点评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华文出版社
  • ISBN:750751724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盛世之毁 甲午战争110年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序 历史之鉴——甲午战争110年祭1

第一编 “盛世”危言1

第一章 “同光兴盛”——甲午战争前的中外局势之一得之不易的“康乾盛世”2

西学东渐6

内外交困10

借师助剿17

师夷长技——“同光兴盛”之“求强”的洋务运动20

中流砥柱——“同光兴盛”之左宗棠23

“求富”的洋务运动——“同光兴盛”之“李鸿章时代”(一)29

北洋海军——“同光兴盛”之“李鸿章时代”(二)32

第二章 “盛世”危言——甲午战争前的中外局势之二欧美列强——列强形势及其对华扩张形势48

东洋帝国——“同光兴盛”时的日本54

朝鲜半岛——“同光兴盛”时的东北亚形势68

1.中国大陆的水陆门户——台湾岛、朝鲜半岛对西方围堵、肢解中国的战略地位69

2.《江华条约》——李鸿章促使朝鲜“开国”71

3.壬午兵变——北洋大臣临时代理张树声果断扑灭1882年日朝危机72

4.“开化党”·甲申事变——驻朝的清廷三将奋勇扑灭1884年日朝危机74

侵台湾,吞琉球——“同光兴盛”之际的琉球、台湾形势78

蹶相维离——“同光兴盛”背后的基本国情83

人怨天谴——慈禧太后的难言之隐87

外强中干——清朝国防的另一面95

虚有其表——北洋海军的另一面105

“盛世”危言——三个广东人的“杞人忧天”112

“形势完固”·“海宇升平”——甲午战争前夕的北洋阅兵和“万寿庆典”118

第二编 败战败和121

第三章 朝鲜烽烟——日本蓄意大战·清廷力图和戎逐灭夷倭,济世安民——朝鲜东学党起义122

朝鲜当局请求清廷派兵平乱,日本政府阴险促成125

转嫁危机——日本政府悍然派兵入朝126

丧失借口,日方反而增兵,李鸿章失措撤兵130

改革提案——日本当局创意出一个派兵的“好题目”133

“属邦”闹剧——日本胁迫朝鲜政府脱离中国保护137

枪口下的改革——日本胁迫朝鲜政府进行殖民化改革138

附录:《日清对立形势的判断》139

如此“和戎”——帝后之争,主帅李鸿章临战求和屡丧战机140

1.第一次“和戎”140

2倚俄制日——李鸿章在战争前夕的荒谬外交144

3.如此调停——英国在战前的外交“斡旋”149

4.“惋惜”与“不干涉”——美国和其他列强的立场153

大谬不然——志锐痛斥“和戎”155

“尚属周密”——圣旨催战,李鸿章自毁良局,满朝文武同赞谬阵156

日英通商航海新约——一个旨在促成甲午战争的重要条约157

战争方案与最后通牒159

第四章 悍然进攻——日本发起丰岛·成欢·平壤·黄海四大战役日军占王宫换朝王,挟傀儡驱清军162

1.丰岛袭击战163

牙山海陆袭击战163

2.一军皆惊——成欢战役叶志超谎报战功获重赏170

八一宣战172

宣战之后的军事格局、战略方针(平壤战役前的局势)175

附录:《对列国的形势判断》178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180

终极目标——日本逼约胁盟,陆奥宗光一举两得183

平壤战役186

1.卫汝贵抢占平壤,叶志超困守淫逸186

2.分兵跋涉,日军四路围攻188

3.南、西两路被牵制,北路失陷,清军糊涂输赢190

4.统帅急挂白旗,清军连夜溃逃192

黄海战役193

1.“老成之见”——北洋舰队也奉命困守193

2.北洋舰队与联合舰队——日清黄海战役战斗力比较194

4.伤敌四指,自断一指——黄海战役上半场198

3.一鸣惊人——亚洲第一舰的第一炮198

5.邓世昌、林永升壮烈牺牲,“济远”、“广甲”仓皇逃跑——黄海战役下半场199

李鸿章对清军大败的汇报及朝廷处理结果202

第五章 “万寿庆典”·议和·屠城——二度和戎再兴和议——平壤、黄海战役后的局势206

1.奕复出——适得其反的帝党举贤207

2.慈圣懿旨——西太后逼帝师向中堂传达和戎旨意208

3.甲午状元参北洋大臣败战败和——弹劾李鸿章的浪潮209

4.天意已定——太后执意和戎,李中堂亲俄,恭亲王倚英,帝师求死不得210

5.陆军北调、海军蛰伏——恭、李兵略212

6.割地·攻占旅顺——日本的议和条件及行动计划214

鸭绿江、辽河牵制战215

1.鸭绿江——日军一排枪响,吓跑旗军12营215

2.致命的圣旨——拿问卫汝贵,盛军哗变,鸭绿江防线溃败216

3.“海宇升平日”,听戏三天,军国大事靠边站——慈禧荒淫无度,“万寿庆典”开场218

4.争锋旅顺——“隐帅”促众逃跑,宋庆千里驰援,徐邦道孤军抗战221

5.四日三夜·三十六人·万人坑·“文明之禽兽”——旅顺大屠杀225

第六章 战和无可恃——四度和戎:两次拒使·北洋海军坐毙威海罢军机、革中堂;贬二妃、杀太监、驱侍读——光绪发罪己诏惩和戎;慈禧窝里斗清君侧230

占威海,征台湾,取代《征清三策》——日本政府与军方争论后的侵略方针233

“挫辱”——美日诱迫清政府上演乞和丑剧234

1.德璀琳应邀促和遭遇闭门羹——日方拒绝德国人的调解234

2.请杀李鸿章——御史安维峻弹劾枢臣、责太后、斥宦官236

3.如此居间——美国热心介入日清和议237

4.日本的媾和纲领及方针240

5.广岛拒使——清廷被迫上演求和“挫辱”丑剧241

“虽胜亦罪”——李鸿章迫令丁汝昌、刘步蟾坐以待毙,北洋海军全军覆没244

1.威海卫244

2.伊东佑亨精心诱逼,丁汝昌毅然拒降245

3.鏖战与投降——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46

第七章 宝剑秋风——湘军溃败·《马关条约》头等全权钦差大臣——李鸿章奉命议和250

“不能轻试”——湘勇今非昔比,百营大军一触即溃251

群龙无首——辽东民众自发的抗日活动253

日军第二期作战计划254

城下之盟——马关议和(之一)255

1.中堂与日本首相的国是对白——第一次会谈255

2.日方的停战条件:献关、缴械——第二次会谈258

日军侵占澎湖259

秋风宝剑孤臣泪——马关议和(之二)260

1.战争责任·“华民易治”·台湾——第三次会谈260

2.李鸿章遇刺·日方被迫停战261

3.宝剑秋风孤臣泪——李鸿章艰辛促和·日方条约无情263

4.日方态度强硬,清廷内部推诿,李鸿章夹缝苦谈——第四次会谈263

5.第五次会谈·《马关条约》269

6.谁主国运?——文字游戏·公车上书·列强干预·被迫换约273

第八章 三国干涉还辽·台湾沦陷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278

1.德、英“突变”——三国干涉还辽的微妙酝酿与发作278

2.对俄承诺·乞求英美·变相占领——日本的一系列反干涉举措及其失败281

1.甲午战争以来的台湾防务284

浴血宝岛——台湾的悲壮沦陷284

2 李文奎事变——唐景嵩女婿内渡促发抚署兵变285

3.《马关条约》签订前后大陆和台湾的社会反响285

4.“自主”抗日287

5.李经方办理台湾交割288

6.台北溃逃289

7.浴血台南290

8.“台湾略定”与“狮、虎、猫”三猛293

3000万两赎金——辽东半岛的收回294

第三编 帝国不能承受之重297

第九章 门户开放·辛亥革命·世界大战——甲午战争的后果高利贷·租界地·门户开放·八国联军——随甲午战争惨败而来的侵华狂潮298

戊戌变法·义和团·八国联军·辛亥革命——中国社会的命运抗争305

日俄战争·日德宣战·美英兴衰·反殖民浪潮——甲午战争演绎世界大战311

后记·痛定思痛315

附录·主要参考资料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