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乐纪事60年 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乐纪事60年 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0000903.jpg)
- 朴东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750596228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13页
- 文件大小:182MB
- 文件页数:6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乐纪事60年 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传统是根基 发展靠开拓——序朴东生同志《龙乡龙乐未了情》&吴祖强1
前言1
上卷 学术评论篇3
1.谈“大马头琴”的改革问题3
2.作曲、编曲、配曲5
3.谈谈业余民族乐队的组织问题6
4.精彩的琵琶独奏10
5.细腻完美的合奏艺术——上海民族乐团演出观后12
6.我国民族乐队在拉丁美洲——访拉丁美洲杂感15
7.独具一格的民族乐队之花——听前卫歌舞团民族音乐会有感20
8.对发展民族管弦乐队音乐的刍见22
9.关于民族管弦乐队——致中国音协会员部一位同志的信函30
10.优美的生活赞歌32
11.可贵的探索——听山西省歌舞团“山泉音乐会”有感34
12.风格浓郁 耳目一新——听吉林民族乐队音乐会有感36
13.观“沙槌”演奏有感39
14.光彩夺目的“珍珠”——浅谈满族神话舞剧《珍珠湖》的音乐创作41
15.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电影音乐——简评电影《瓜熟蒂落》的音乐创作45
16.著名唢呐演奏家刘凤桐53
17.发自心底的歌声——听首次全国盲人音乐会56
18.民族音乐漾春风——听成都民族乐团音乐会58
19.音乐舞台上的一朵新花——中央歌舞团男声四重唱小组简介60
20.向深圳观众致敬61
21.民乐为何受到欢迎——听一台民族管弦乐音乐会的断想63
22.“中华大乐”畅想65
23.对民族音乐宣传的意见——民族音乐五人谈之一68
24.访香港“音统处”散记70
25.海峡两岸民乐同音共心声——朴东生高度评价“台湾情思”与中央民族乐团75
26.写在演出前的几句话77
27.艺术人才的外流与交流——三人谈之一78
28.台湾音乐掠影——三次访台见闻印象79
29.功高德重创业人 民乐巨擘彭修文——痛悼一代民乐大师84
30.初绽的蓓蕾 民乐的希望——中国少年民族管弦乐团建团音乐会观后87
31.尊重历史 创造历史——读刘天华先生的《缘起》所想到的89
32.出色的团队 成功的演出——高雄市国乐团演出观后92
33.宋飞印象95
34.丝竹传情 共襄盛举——海峡两岸国乐交流浅析98
35.首都中小学民乐团队方兴未艾——从北京金帆民乐团说开去103
36.惊人的喜讯107
37.独领风骚的绛州鼓乐109
38.国乐界的一支劲旅——评说台北市立国乐团112
39.秦派二胡与鲁日融——贺《鲁日融二胡艺术》一书在美国出版116
40.难忘台湾行——客席指挥手记119
41.华族华乐 红红火火——写在新加坡华乐团即将来华访演之前122
42.素质教育的成功尝试——看翠微路小学民乐团演出有感124
43.值得赞佩的“小草”精神——魏育茹中阮独奏音乐会观后127
44.高度重视 亲切关怀——在《人民音乐》编辑部首发李岚清同志关于《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民族音乐作贡献》的重要讲话召开首都音乐界座谈会上的发言130
45.忠诚坦荡、默默奉献的一生——追忆挚友继武同志133
46.课堂和舞台在教学中接轨——赞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民乐专业教学138
47.民族音乐的摇篮——听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春天”音乐会有感140
48.序——为扬琴演奏家李小刚先生《扬琴演奏基础教程》一书的出版而作142
49.郑朝吉与华乐144
50.奋力搏击 壮心不已——贺秦鹏章先生80华诞147
51.震撼心灵的音乐——再听《黄河》感怀150
52.又一次辉煌的展示——在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民族乐队“弦歌世纪,流金岁月”音乐会座谈会上的发言152
53.骄人的业绩 闪光的旅程——贺台湾台北市立国乐团20周年团庆155
54.序——为盲人音乐家唐镜前《二胡作品专辑》一书的出版而作157
55.致宁夏一位作者的复函160
56.令人振奋和惊喜的赛事——简评“北京市第五届学生艺术节中小学民乐专场比赛”163
57.卓尔不群 演艺独到——听严洁敏二胡独奏音乐会有感166
58.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一封信——龙年春节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之前168
59.赛出……——浙江“中天杯”民乐比赛启示170
60.挑战“专业”的信号——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民乐团音乐会观后172
61.弘扬民族文化的有力举措——浅议“浙江省第三届‘中天杯’民乐大赛”175
62.序——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何宝泉、孙文妍《中国古筝教程》一书的出版而作177
63.别具一格 耳目一新——听总政歌舞团“花好月圆”民族音乐会179
64.序——为笛子演奏家李镇《笛子作品选》一书的出版而作181
65.在纪念著名扬琴演奏家、民族乐器改革家杨竞明先生座谈会上的发言184
66.开拓进取 再铸辉煌186
67.“中国话”与民族化——赞董金池的大提琴演奏艺术188
68.关于《在草原上》——为《华乐大典·二胡卷》提供的乐曲简介及创作过程191
69.“民族管弦乐演奏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在台湾高雄“两岸国乐交响化研讨会”上的演讲193
70.展现辉煌的“世纪回响”——赞天津歌舞剧院新年民族音乐会200
71.珠落玉盘 为霞满天——浅析吴玉霞的成功历程203
72.纪念刘明源先生诞辰70周年——“‘喜洋洋’民族音乐会”幕前词209
73.齐鲁大地上的民乐奇葩——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前卫歌舞团民族乐团联合演出观后211
74.在“琵琶大师刘德海从艺50周年、执教4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215
75.序——为作曲家骆季超先生《骏马奔驰》一书的出版而作217
76.“民乐”怎样走出“围城”?——访中国民乐著名指挥家朴东生219
77.燕赵乐韵 情满京华——河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晋京演出“燕赵春晓”民族音乐会观后222
78.漫长的历程 卓著的贡献——痛悼民族音乐一代大师秦鹏章先生224
79.陈澄雄印象228
80.别开生面 异彩纷呈——李福华胡琴独奏音乐会观后230
81.简评《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概论》——兼谈赵曼琴与王中山233
82.序——为禹疆先生编创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集》一书的出版而作238
83.民族音乐刮起了文化热风——与著名指挥家朴东生先生一席谈240
84.民乐多重组合的点滴启示242
85.代序——为杨青先生编著的《少儿学古琴》一书的出版而作245
86.从农民到将军的民乐艺术家——笙演奏大师胡天泉军旅艺术生涯50周年感怀246
87.告慰苍天 含笑九泉——忆古筝大师赵玉斋二三事249
88.关于“乐府画廊”的意见与建议——在文化部艺术司主持的专家鉴定论证会上的发言252
89.京韵绽异彩——“京韵戏彩”京胡艺术演奏会前言255
90.民乐奇才冯少先257
91.一部精彩的《戏彩》——简析刘文金的民族管弦乐新作《戏彩》及其他261
92.序——贺范志喜先生《扬琴演奏基础教程》出版266
93.艺坛伯乐——陈朝儒——为《艺坛伯乐——二胡艺术家陈朝儒》一书写的序267
94.“女子十二乐坊现象”的启示269
95.台北胡琴艺术节系列之三“‘走过胡琴的岁月’胡琴音乐演奏会”主持词&与郭玉茹(台北)合作274
96.指挥漫议——无章节的散叙279
97.亲情般的友谊 互补性的交流——随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访韩纪事283
98.中国当代民族管弦乐简论(演讲稿)287
99.古筝艺术专业化高水平的展示——简评“李萌、王中山的古筝独奏音乐会”300
100.序——为李崇望《音乐作品评论文集》一书的出版而作303
101.序——为余亦文《潮乐问》一书的出版而作305
102.前言——为《北派竹笛大师冯子存诞辰100周年》而作307
103.序——为唐毓斌《二胡演奏教程》一书的出版而作309
104.具有学术价值和理论含量的赛事——简评沈阳音乐学院的民乐创作比赛311
105.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为纪念赵松庭先生而举办的“松庭流芳”音乐会幕前词314
106.民乐演奏模式有价值的探索——简评大型民族音乐会“岁月如歌”316
107.弘扬民族文化的盛大赛事——简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319
108.精彩的开篇 深情的怀念——听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春之祭”音乐会的联想322
109.前言——贺《中国笙艺术》出版发行326
110.艺术贵在真实——周望师生音乐会观后328
111.一位值得尊敬的老民乐人——为《马洪才二胡创作曲集》而写的前言332
112.喜人的“变奏”成功的“变奏”——听“岭南变奏”广东歌舞剧院民族音乐会有感334
113.序——为哏德全、段广武编著的《葫芦丝、巴乌训练演奏法》一书的出版而作337
114.序——为《古筝优秀作品集》一书的出版而作339
115.恢宏、壮观的马头琴艺术341
116.序——为裴英杰创作的《海空雄鹰》歌曲集的出版而作344
117.新的长征 新的探索——简评前卫文工团的民族交响音画《长征》346
118.导言——为高校教材《合奏与指挥》而作的自序350
119.校园团队建设的缩影——北京五中分校民族乐团印象352
120.震惊与赞佩(代序)——贺鲁璐箜篌专著问世354
121.序——贺《龚家铭葫芦丝曲集》的出版356
122.前言——《指挥艺术概论》一书的作者自述358
123.后记——《指挥艺术概论》一书的“动因与夙愿”360
124.民乐电视大赛 谱写盛世华章——简评“2007CCTV民族器乐大赛”363
125.序——为于天佑先生《葫芦丝、巴乌演奏艺术》一书的出版而作367
126.序——大胆创新成果喜人369
127.在邓建栋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二泉映月’二胡独奏音乐会”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373
128.执著求索 成果丰硕——《二胡辅导100首》序375
129.执著的探索 出色的展示——对“严洁敏二胡独奏音乐会”的解读377
130.序——热烈祝贺《古琴考级教材》的出版380
131.应重视指挥在校园音乐团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82
下卷 “学会”活动篇387
1.关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387
2.在“’98全国当代民乐创作理论研讨会”上的开幕词390
3.在“’98全国当代民乐创作理论研讨会”上的闭幕词393
4.严密组织 精心操作——民乐“考级”是一项长期的历史重任395
5.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考级问答397
6.寄语——为第一场“‘桃李芬芳’全国青少年民乐观摩音乐会”而作399
7.“全国民族乐器考级经验交流会议”开幕词401
8.团结同道 展翅遨翔——庆祝黑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成立的贺辞405
9.“迎接新世纪古筝艺术研讨会”开幕词407
10.“2000年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开幕词410
11.“2000年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闭幕词413
12.“第二届全国民族乐器考级经验交流会议”开幕词416
13.“2001年古筝新作品交流暨创作理论研讨会”开幕词419
14.“2001年古筝新作品交流暨创作理论研讨会”闭幕词421
15.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424
16.“第一届少儿民族乐队‘中州杯’北京邀请赛”开幕词430
17.“第一届少儿民族乐队‘中州杯’北京邀请赛”闭幕词432
18.突破·创新·加快发展——“全国民族打击乐学术研讨会”开幕词434
19.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436
20.前言——为第16期“‘桃李芬芳’全国青少年民乐观摩音乐会(古琴专场)”而作439
21.印象与感怀——贺“香港中乐团成立25周年”441
22.在“2002年全国当代民乐创作研讨会”上的开幕词442
23.“2002年全国民乐考级工作总结座谈会”开幕词445
24.在“香港中乐团成立25周年庆典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448
25.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青年演奏家艺术团成立大会”上的发言450
26.贺辞——祝贺安徽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正式成立453
27.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贺辞456
28.日月作证 苍天可鉴——祝贺香港龙音制作公司成立十周年459
29.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贺辞462
30.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举措——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464
31.诚挚的祝贺——《音乐周报》出版1000期的贺函466
32.开幕词——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成立”467
33.在“北京考区辅导教师联谊会”上的讲话469
34.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民乐指挥艺术理论研讨会”开幕词473
35.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民乐指挥艺术理论研讨会”闭幕词477
36.在“纪念赵松庭先生诞辰80周年竹笛艺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480
37.在“海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贺辞483
38.在“第四届全国民乐考级经验交流与总结座谈会”上的开幕词486
39.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民乐团队‘龙音杯’北京邀请赛颁奖典礼”上的讲话491
40.在“全国学会工作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493
41.2004年“首届全国琵琶艺术研讨会”开幕词496
42.“少年金奖选手归国汇报音乐会”幕前词499
43.在“唢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开幕词501
44.在2004年暑期前“北京考区考级辅导教师联谊会”上的发言504
45.“2004全国专业民乐团队展演暨研讨会”开幕词508
46.“辽源之春——琵琶独奏音乐会”幕前词511
47.在“西安音乐学院‘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开幕式”上的祝辞512
48.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成立18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514
49.在“2004年全国古琴大赛颁奖典礼”上的讲话519
50.贺函——贺“台北市立国乐团成立25周年”522
51.贺函——祝贺“贵州遵义民族管弦乐学会暨遵义市民族乐团成立”523
52.贺函——祝贺“新加坡狮城华乐团成立30周年”524
53.在“刘德海琵琶艺术国际研讨会”上的开幕词525
54.在“向齐齐哈尔市SOS儿童村捐赠乐器仪式”上的讲话528
55.“庆祝山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成立”的贺辞530
56.希望与建议——“三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理论研讨会”开幕词533
57.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词536
58.在“第三届青少年民乐团队北京邀请赛”领队预备会上的讲话538
59.“‘学会’成立19周年”祝酒词540
60.在“2005辽南民间音乐论坛”上的发言542
61.致“北京红樱束女子打击乐团”周立团长的信函544
62.贺函——祝贺中国玉屏“中、日、韩箫、笛研讨会”546
63.信函——致西安音乐学院翟志荣院长547
64.“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武汉会议”贺辞548
65.在“2005年全国民乐考级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550
66.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557
67.团结就是力量——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四届第一次全体理事会”上的发言568
68.在“2006葫芦丝北京邀请赛颁奖典礼”上的讲话571
69.“日本华乐团成立10周年”贺函573
70.“热烈祝贺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贺辞574
71.在“2006民族管弦乐乐队训练与创作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贺辞576
72.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专业委员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578
73.“2006年全国民乐考级经验交流会”总结报告582
74.写在演出之前——为“刘文金作品音乐会”而作589
75.“桃李芬芳”百期感言590
76.贺函——贺“浙江省第四届‘香溢杯’民乐大赛”592
77.在“第四届青少年民乐团队北京邀请赛开幕式”上的欢迎词593
78.在“第四届青少年民乐团队北京邀请赛颁奖典礼”上的讲话595
79.贺《云冈大锣鼓总谱》正式出版597
80.难得的民乐指挥家——简评闫惠昌的指挥艺术599
81.校园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603
82.向“南风扁鼓”演奏团中老年朋友致敬605
83.在“香港国际中乐节”圆桌论坛上的发言607
84.在“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诞辰115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610
后记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