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
  • 卢汉龙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3456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社会管理-管理体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2

一、中国的社会与中国社会的管理2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管理9

三、本书的研究结构21

总论34

第一章 改造旧社会,建设新中国:从稳定政权开始的社会管理(1949—1957年)34

第一节 强化基层社会的组织建设,改造旧社会34

第二节 学习苏联经验,建设新中国43

第三节 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管理功能53

第二章 构建指令性社会管理模式(1958—1977年)61

第一节 指令性计划经济体系下的社会结构61

第二节 “公社”与“单位”的社会管理功能68

第三节 管理的悖论:“大锅饭”里的不平等72

第三章 与改革开放同行:从放松管制开始的社会管理(1978—1992年)83

第一节 社会管理问题推动改革开放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管理原则的转变:从“大同”到“小康”91

第三节 管理形态的转变:从“战时体制”到“平时体制”100

第四章 市场化转轨与社会管理的“经营化”发展(1993—2002年)112

第一节 从社会行政管理到社会经营管理112

第二节 开启与提升社会管理法制化115

第三节 社会管理的结构分化与重心下移120

第四节 社会管理方式手段的市场化发展129

第五章 改革深化到社会领域:现代社会管理的体制转型(2003—2009年)142

第一节 深化改革推动社会管理体制转型142

第二节 体制转型的新思想、新理论152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引导实践的探索160

分论191

第六章 人口管理191

第一节 人口发展的管理政策191

第二节 户籍管理制度211

第三节 人口管理政策的反思与前瞻225

第七章 婚姻家庭的社会管理235

第一节 婚姻与家庭的私人性与社会性235

第二节 以法律为中心的管理方式239

第三节 多手段综合型管理246

第四节 道德、舆论和习俗对婚姻管理的作用249

第五节 确立家庭成员权利义务为中心的管理253

第六节 梳理亲子关系和代际亲属管理259

第七节 反思与前瞻264

第八章 基层社区管理272

第一节 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沿革272

第二节 农村基层社区管理体制变革283

第三节 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的未来转型问题290

第九章 社会治安管理299

第一节 公安机关治安管理体制的发展轨迹299

第二节 公安机关治安管理体制的功能与问题311

第三节 建立群防群治系统318

第四节 东方经验的人民调解制度329

第十章 社会组织与治理转型345

第一节 新中国社会组织概貌345

第二节 社会组织与治理转型359

第三节 问题与未来发展369

第十一章 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387

第一节 从社会主义“福利”到社会保障387

第二节 “再分配”筹资渠道的变迁395

第三节 城镇劳动者福利和保障制度400

第四节 农村集体福利和保障制度408

结论 从“管理”到“治理”:走向社会管理新格局423

一、社会管理范式转型:从单一的政府管理走向多中心的公共治理423

二、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民425

三、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公益化、市场化、社会化多渠道并存428

四、社会治理手段复合化:行政、法律、经济、科技、道德五维一体430

五、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化:利益表达—公众参与—社会保障—社会平衡—社会应急等机制433

六、社会治理人文化:文化重塑与社会软治理体系建设435

参考文献437

后记4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