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牛育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牛育种
  • 常洪,苗泽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0100723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牛育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中国的黄牛资源1

一、中国黄牛的起源1

(一)黄牛的分类学地位1

(二)中国黄牛的始祖2

二、中国黄牛的类群与良种的形成………………(4 )4

(一)类群及其分布4

(二)类群间的血统来源差异7

(三)主要良种及其形成10

习题一27

第二章 黄牛若干性状的遗传方式28

(一)毛色29

一、质量性状29

注记2—1:关于分离规律33

注记2—2:自由组合规律上位35

(二)一般形态特征36

注记2—3:性染色体36

注记2—4: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现象37

(三)一般生理性状39

注记2—5:连锁40

(四)致死、半致死性状和畸形42

二、数量性状44

(一)黄牛若干性状的遗传力44

注记2—6:遗传力及其估计原理47

(二)黄牛若干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48

(三)重复力50

注记2—7:遗传相关的概念50

注记2—8:ψ值取值的说明55

习题二57

第三章 选择59

一、质量性状的选择进展59

注记3—1:Hardy-Weinberg定律60

(一)对隐性基因的选择60

(二)对显性基因的选择76

注记3—2:公式3—6的另一证明82

(三)涉及多个位点的选择89

二、数量性状的选择进展98

(一)决定选择进度的基本因素98

(二)间接选择反应104

(一)表型值的剖分109

三、育种值与综合选择指数109

注记3—3:关于被取代的基因来自其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112

(二)育种值估计123

注记3—4:半同胞均值遗传力公式的由来126

(三)综合选择指数128

注记3—5:偏相关、偏回归与复相关、复回归135

(四)杂交改良中良种公牛相对育种值的估计136

四、肉用性能的选择方法136

(一)直接选择法137

(二)间接选择法——后裔测定137

(三)在后裔测定的同时进行多元测交139

注记3—6:概率及其和与积141

习题三143

一、保种的意义145

(一)保种的含义145

第四章 保种145

(二)为什么要保存某些目前经济价值不高的品种?146

二、特定基因从群体中消失的原因148

(一)基因的随机漂移148

(二)选择149

(三)近交150

三、决定保种效率的因素150

(一)群体规模151

注记4—1:公式Ft=1-(1-△F)t的证明152

(二)两性个体数比例155

注记4—2:调和平均数156

(三)留种方式157

注记4—3:poisson分布158

(四)交配体制161

(五)各世代有效规模的波动162

(六)世代间隔165

四、我国现代的黄牛保种任务166

(一)保存哪些品种(或类型)?166

(二)保种与利用的关系167

(三)保种和本品种选育的关系168

(四)关于保种畜群的规模168

(五)以冷冻精液和冷冻胚胎保种的前景169

习题四171

第五章 杂交172

一、杂交改良172

(一)中国黄牛的改良方向172

(二)可供利用的引入品种资源175

(三)黑白花牛(♂)×黄牛(♀)级进杂交过程与结局的遗传学分析191

注记5—1:公式5—1、2的理论证明198

注记5—2:关于几何级数210

注记5—3:关于集合的简要解释214

注记5—4:关于公式5—11、12、13的通俗证明214

二、导入杂交的应用227

(一)应用导入杂交的时机227

(二)导入的对象227

三、如何固定杂交得到的优良性状228

(一)所谓“理想型横交固定”228

(二)用多元测交选择多重显性纯合子公畜进行固定238

注记5—5:关于矩阵的简要解释250

注记5—6:矩阵的基本运算方法251

注记5—7:求矩阵的幂251

(一)黄牛远缘杂交育种的成就259

四、黄牛的远缘杂交育种259

(二)黄牛远缘杂交中的不育问题261

(三)我国利用远缘杂交进行黄牛育种的可能性264

习题五265

实习一、品种资料鉴定268

实习二、黄牛估重公式的制订285

实习三、重复力计算301

实习四、黄牛的屠宰测定309

实习五、用三次表分析两个性状的遗传力以及两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回归和遗传相关320

附表1.339

附表2.341

附表3.342

附表4.343

附表5.………………………………………………………………( )附表6.…………………………………………………………( )附表7.345

部分实习作业的答案和关键性中间数据351

热门推荐